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32-内外伤辨-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作一方,加泽泻一两为丸,有小便淋者用。 

卷下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丁香烂饭丸
属性:治饮食所伤。 
丁香 京三棱 广术(炮) 木香(以上各一钱) 甘草(炙) 甘松(去土) 缩砂仁 丁香皮 
益智仁(以上各三钱) 香附子(五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白汤送下,或细嚼亦可,不拘时候。 
治卒心胃痛甚效。 

卷下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草豆蔻丸
属性:治秋冬伤寒冷物,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 
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取仁) 枳实(麸炒黄色) 白术(以上各一两) 
大麦 (面炒黄色) 半夏(汤洗七次,日干) 黄芩(刮去皮,生) 神曲(炒黄色,以上各五钱) 
干生姜 橘皮 青皮(以上各二钱) 炒盐(五分) 
上为极细末,汤侵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量所伤多少,加减服之。 
如冬月用,别作一药,不用黄芩,岁火不及,又伤冷物,加以温剂,是其治也。然有热物伤者,从 
权以寒药治之,随时之宜,不可不知也。 

卷下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三黄枳术丸
属性:治伤肉食湿面辛辣浓味之物,填塞闷乱不快。 
黄芩(二两) 黄连(酒洗) 大黄(湿纸裹煨) 神曲(炒) 橘皮 白术(以上各一两) 
枳实(麸炒,五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一倍,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量所伤服之。 

卷下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除湿益气丸
属性:治伤湿面,心腹满闷,肢体沉重。 
枳实(麸炒黄色) 神曲(炒黄色) 黄芩(生用) 白术(以上各一两) 
萝卜子(炒熟去秽气,五钱) 红花(三分,是三钱分十也)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量所伤多少服之。 

卷下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上二黄丸
属性:治伤热食痞闷,兀兀欲吐,烦乱不安。 
黄芩(二两) 黄连(去须酒浸,一两) 升麻 柴胡(以上各三钱) 甘草(二钱) 
一方加枳实(麸炒,去穣,五钱) 
上为极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送下,食远,量所伤服之。 

卷下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枳实导滞丸
属性: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满,闷乱不安。 
大黄(一两) 枳实(麸炒,去穣) 神曲(炒,以上各五钱) 茯苓(去皮) 
黄芩(去腐) 黄连(拣净) 白术(以上各三钱) 泽泻(二钱) 
上件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温水送下,食远,量虚实加减服之。 

卷下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枳实栀子大黄汤
属性:治大病瘥后,伤食劳复。 
枳实(一个麸炒,去穣) 栀子(三枚半,肥者) 豆豉(一两二钱五分,绵裹) 
上以清浆水二盏,空煮退八分,内枳实、栀子,煮取八分,下豉,再煮五六沸,去渣,温服,覆 
令汗出。 
若有宿食,内大黄如簿棋子五六枚,同煎。 
食高粱之物过多,烦热闷乱者,亦宜服之。 

卷下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白术丸
属性:治伤豆粉湿面油腻之物。 
枳实(炒黄,一两一钱) 白术 半夏(汤浸) 神曲(炒黄,以上各一两) 橘皮(去穣,七钱) 
黄芩(五钱) 白矾(枯三分) 
上为极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量所伤加减服。素食多 
用干姜,故加黄芩以泻之。 

卷下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木香见丸
属性:治伤生冷硬物,心腹满闷疼痛。 
神曲(炒黄色) 京三棱(煨,以上各一两) 石三棱(去皮煨) 草豆蔻(面裹煨熟取仁) 
香附子(炒香,以上各五钱) 升麻 柴胡(以上各三钱) 木香(二钱) 巴豆霜(五分)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三十丸,温白汤下。量所伤多少服之。 

卷下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三棱消积丸
属性:治伤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满闷。 
京三棱(炮) 广术(炒) 炒曲(以上各七钱) 青橘皮 巴豆和(皮米炒黑焦去米) 茴香(炒) 
陈橘皮(以上各五钱) 丁皮 益智(以上各三钱) 
上件为细末,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温生姜汤下,食前。量虚实加 
减,如更衣,止后服。 

卷下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备急大黄丸
属性:疗心腹诸卒暴百病。 
大黄 巴豆(去皮) 干生姜(以上各一两) 
上须要精新好药,捣罗蜜和,更捣一千杵,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老少量之。 
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刀刺痛,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之。或不 
下,捧头起,令下咽,须臾瘥;如未瘥,更与三丸,以腹中鸣转,即吐下便愈。若口已噤,亦须折 
齿灌之,令入尤妙。忌芦笋、猪肉、冷水、肥腻之物。易水张先生又名独行丸,盖急剂也。 

卷下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神应丸
属性:治因一切冷物冷水及 乳酪水,腹痛肠鸣,米谷不化。 
黄蜡(二两) 巴豆 杏仁 百草霜 干姜(以上各五钱) 丁香 木香(以上各二钱) 
上先将黄蜡用好醋煮去渣秽,将巴豆、杏仁同炒黑,烟尽,研如泥,将黄蜡再上火,入小油半两, 
溶开,入在杏仁巴豆泥子内,同搅,旋下丁香、木香等药末,研匀,搓作挺子,油纸裹了旋丸用,每 
服三五十丸,温米饮送下,食前。日进三服。 
如脉缓体重自利,乃湿气胜也,以五苓散平胃散加炒曲相合而服之,名之曰对金饮子。 

卷下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益胃散
属性:治因服寒药过多,或脾胃虚弱,胃脘痛。 
陈皮 黄 (以上各七钱) 益智仁(六钱) 白豆蔻仁 泽泻 干生姜 姜黄(以上各三钱) 
缩砂仁 甘草 浓朴 人参(以上各二钱)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食前。 
如脉弦,恶寒腹痛,乃中气弱也。以仲景小建中汤加黄 ,钱氏异功散加芍药,选而用之。 
如渴甚者,以白术散加葛根倍之。 

卷下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分而治之
属性:《痹论》云∶“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混言之也。分之为二∶饮也,食 
也。又经云∶“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饱食,筋脉横解,则肠 为痔”。饮者,无形之气,伤之则宜发 
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湿,解酲汤、五苓散之类主之。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其次莫若 
消导,丁香烂饭丸、枳术丸之类主之;稍重则攻化,三棱消积丸、木香见 丸之类主之;尤重者,则或 
吐或下,瓜蒂散、备急丸之类主之。以平为期。盖脾已伤,又以药伤,使营运之气减削,食愈难 
消。故《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 
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圣人垂,此严戒,是为万 
世福也。如能慎言语、节饮食,所谓治未病也。 

卷下
论酒客病
属性: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此最妙法也;其次 
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何酒病之有。今之酒病者,往往服酒症丸大热之药下之,又有用牵牛、 
大黄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已伤元气,而复重泻之,况亦损肾 
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足,如此则阴血愈虚,真水愈弱,阳毒之热大旺,反增其阴火,是谓元气消 
亡,七神无根据,折人长命;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金匮要略》云∶“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慎不可 
犯此戒!不若令上下分消其湿,葛花解酲汤主之。 

卷下论酒客病
葛花解酲汤
属性:白豆蔻仁 缩砂仁 葛花(以上各五钱) 干生姜 神曲(炒黄) 泽泻 白术(以上各二钱) 
橘皮(去白) 猪苓(去皮) 人参(去芦) 白茯苓(以上各一钱五分) 木香(五分) 莲花青皮(去穣,三分) 
上为极细末,称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此盖不得已而用之,岂可恃赖 
日日饮酒。此药气味辛辣,偶因酒病服之,则不损元气,何者?敌酒病故也,若频服之,损人天年。 

卷下论酒客病
除湿散
属性:治伤马乳并牛羊酪水,一切冷物。 
神曲(炒黄,一两) 茯苓(七钱) 车前子(炒香) 泽泻(以上各五钱) 半夏(汤洗) 干生姜 
(以上各三钱) 甘草(炙) 红花(以上各二钱) 
上同为极细末,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食前。 

卷下论酒客病
五苓散
属性:治伤寒温热病,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 
烦渴不止者,宜服之。又治霍乱吐利,烦渴引饮之证。 
泽泻(二两五钱) 猪苓 茯苓 白术(以上各一两五钱) 桂(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汤调下,不计时候,服讫,多饮热汤,有汗出即愈。 
又治瘀热在里,身热黄疽,浓煎茵陈蒿汤调下,食前服之。 
如疽发渴,及中暑引饮,亦可用水调服之。 

卷下
临病制方
属性:《至真要大论》云∶“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以淡泄之”。得其法 
者,分轻重而制方。《金匮要略》云∶“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腰以下肿者,当利小便”。由是“大病瘥后, 
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又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制五苓散以利之。孙真人 
疗肤革肿,以五皮散,乃述类象形之故也。《水热穴论》云∶上为喘呼,下为肿满,不得卧者,标本俱 
病,制神秘汤以去之。《活人书》云∶“均是水气,干呕微利,发热而咳,为表有水,小青龙汤加芫花主 
之。身体凉,表证罢,咳而胁下痛,为里有水,十枣汤主之。”亦是仲景方也。易水张先生云,仲景药 
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后之医家,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 

卷下
随时用药
属性:治伤冷冻饮料者,以五苓散每服三钱或四钱匕,加生姜煎服之。 
治伤食兼伤冷冻饮料者,煎五苓散送下半夏枳术丸服之。 
治伤冷冻饮料不恶寒者,腹中亦不觉寒,惟觉夯闷身重,饮食不化者,或小便不利,煎去桂五苓散根据前斟酌服之。 
假令所伤前后不同,以三分为率,伤热物二分,伤生冷硬物一分,用寒药三黄丸二停,用热药 
木香见 丸一停,合而服之。又如伤生冷二分,伤热物一分,用热药木香见 丸二停,用寒药三黄丸一 
停,合而服之。 
假令夏月大热之时,伤生冷硬物,当用热药木香见 丸治之,须少加三黄丸,谓天时不可伐,故加寒 
药以顺时令;若伤热物,只用三黄丸。何谓?此三黄丸时药也。 
假令冬天大寒之时,伤羊肉湿面等热物,当用三黄丸治之,须加热药少许,草豆蔻丸之类是也,为引 
用,又为时药。经云∶“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此之谓也,余皆仿此。 

卷下
吐法宜用辨上部有脉下部无脉
属性: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何谓也?下部无脉,此所谓木郁也。饮食过饱,填塞 
胸中,胸中者,太阴之分野。经云∶气口反大于人迎三倍,食伤太阴,故曰木郁则达之,吐者是也。 

卷下吐法宜用辨上部有脉下部无脉
瓜蒂散
属性:瓜蒂 赤小豆(以上各等分) 
上二味,为极细末,每服一钱匕,温浆水调下,取吐为度。苦不至两手尺脉绝无,不宜便用此 
药,恐损元气,令人胃气不复。若止是胸中窒塞,闷乱不通,以指探去之;如不得吐者,以物探去之,得 
吐则已。如食不去,用此药去之。 
解云∶盛食填塞于胸中,胸中为之窒塞,两手寸脉当主事,两尺脉不见,其理安在?胸中有食,故 
以吐出之。食者,物也。物者,坤土也,是足太阴之号也。胸中者,肺也,为物所填。肺者,手太阴金 
也,金主杀伐也;与坤土俱在于上,而旺于天。金能克木,故肝木生发之气伏于地下,非木郁而何?吐去上 
焦阴土之物,木得舒畅,则郁结去矣。 
食塞于上,脉绝于下,若不明天地之道,无由达此至理。水火者,阴阳之征兆,天地之别名也,故曰 
独阳不生,独阴不长。天之用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