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15
回陽通茫
白通加豬膽汁湯
虛証
陽虛寒逆
煩躁吐逆者
29
溫陽降逆
甘草乾薑湯
胃虛氣逆
心下痞鞕,噫氣不除者
161
和胃降逆
旋覆代赭湯
陽虛水逆
此為有水氣。。。。。。若嘔者
316
溫陽利水
真武湯
元氣大傷,餘熱上逆
虛羸少氣。。。。。。氣逆欲吐
397
益氣養陰清熱
竹葉石膏湯
實証
邪熱結胃
心中痞鞕,嘔吐而下利者
165
清下邪熱
大柴胡湯
嘔不止,心下急
103
蟲証
蛔蟲內擾
得食而嘔
338
安蛔止嘔
烏梅丸
噦
熱証
邪犯中焦
有潮熱,時時噦
231
清熱和胃
小柴胡湯
唾
脾胃虛寒
喜唾
久不了了
396
溫中散寒
理中丸
吐血
熱傷肺絡
咽喉不利
吐膿血
357
養陰清肺
麻黃升麻湯
衄血
表邪壅迫
不發汗,因致衄者
55
發汗解表
麻黃湯
咽痛
實証
熱結於咽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
311
瀉火利咽
甘草湯、桔梗湯
寒客痰郁
少陰病,咽中痛
313
滌痰散郁
半夏散、半夏湯
痰火壅結
咽中傷,生瘡
312
破痰解毒
苦酒湯
虛証
虛火上炎
下利,咽痛
310
滋陰降火
豬膚湯
真寒假熱
下利清穀。。。。。。或咽痛
317
回陽救逆
通茫哪鏈
咽乾
實証
實熱在裡
少陰病。。。。。。口燥咽乾者
320
攻下實熱
大承氣湯
虛証
陽虛津傷
咽中乾,煩躁吐逆者
29
溫陽生津
甘草乾薑湯
厥逆,咽中乾,煩躁
30
口渴
熱証
熱盛傷津
大煩渴不解
26
清熱生津
白虎加人參湯
大渴。。。。。。欲飲水數升者
168
口燥渴,心煩
169
渴欲飲水,無表証者
170
邪熱傷津
寒熱往來。。。。。。或渴
96
清解邪熱
小柴胡湯
茫聺M,手足溫而渴者
99
熱結津傷
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
137
瀉下結熱
大陷胸湯
瘀熱在裡
小便不利,渴引水潱
236
活瘀清熱利濕
茵陳蒿湯
大腸濕熱
下利,欲飲水者
373
清利濕熱
白頭翁湯
水熱互結
津不上承
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
223
滋陰清熱利水
豬苓湯
咳而嘔渴
319
熱盛傷津
少陰病。。。。。。口燥咽乾者
320
瀉下裡熱
大承氣湯
少陰病。。。。。。口乾燥者
321
口渴
水氣不化
水停不化
心下有水氣。。。。。。或渴
40
溫肺化水
小青龍湯
津不上潮
小便不利,渴而不嘔
147
祛邪生津
柴胡桂枝乾薑湯
水濕內停
氣化不行
若茫。”悴焕瑹嵯收
71
溫化水飲
五苓散
煩渴者
72
傷寒,汗出而渴者
73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
74
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
156
太陽病。。。。。。渴者
244
霍亂。。。。。。熱多欲飲水者
386
下利
表証
邪迫大腸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
32
解肌止利
葛根湯
熱迫大腸
桂枝証,醫反下之,利遂不止
34
清熱止利
葛根黃芩黃連湯
裡証
飲漬腸間
心下有水氣。。。。。。或利
40
溫化水飲
小青龍湯
水飲下迫
下利嘔逆
152
逐下水飲
十棗湯
熱証
熱迫胃腸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
172
清熱止利
黃芩湯
熱結旁流
必下利。。。。。。茫鴶嫡
256
清下燥結
大承氣湯
自利清水,色純青
321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
374
大腸濕熱
熱利,下重者
371
清熱燥濕止利
白頭翁湯
下利,欲飲水者
373
實証
邪結胃腸
嘔吐而下利者
165
清下邪熱
大柴胡湯
氣滯下焦
或泄利下虛者
318
疏眨麣鈾C
四逆湯
寒証
寒犯中焦
吐利,手足逆冷
309
溫中散寒
吳茱萸湯
寒熱錯雜
又主久利
338
寒熱并眨估
烏梅丸
虛寒
陽虛陰盛
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
225
溫陽散寒止利
四逆湯
續得下利清穀不止
91
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
353
下利腹脹滿
372
吐利汗出。。。。。。手足厥冷者
388
既吐且利。。。。。。下利清穀
389
陰盛陽越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
370
回陽救逆止利
通茫哪鏈
下利清穀。。。。。。其人面色赤
317
陰盛陽衰
少陰病,下利
314
通陽破陰
白通湯
陽衰陰絕
下利。。。。。。利不止,厥逆無茫
315
回陽通茫
白通加豬膽汁湯
陽衰津傷
惡寒茫⒍鴱屠
385
回陽復陰
四逆加人參湯
虛寒滑脫
下利,便膿血者
306
澀腸固脫
桃花湯
下利不止,便膿血者
307
下利
虛寒
陽虛水泛
自下利者。。。。。。或下利
316
溫陽利水
真武湯
胃虛水停
腹中雷鳴,下利者
157
補中散水
生薑瀉心湯
中焦虛寒
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
163
溫中止利
桂枝人參湯
寒盛於下
本自寒下。。。。。。寒格更逆吐下
359
溫下止利
乾薑黃芩黃連人蔘湯
上實下虛
唾膿血,泄利不止者
357
清上溫下
麻黃升麻湯
虛熱
陰虛內熱
少陰病,下利咽痛
310
滋陰清熱
豬膚湯
陰虛水熱互結
下利六七日。。。。。。心煩不得眠者
319
滋陰清熱利水
豬苓湯
下重
氣滯於下
泄利下重
318
疏眨麣鈾C
四逆散
熱滯下焦
熱利,下重者
371
清熱燥濕
白頭翁湯
大便硬
實証
裡熱燥實
胃中必有燥屎數枚也
215
瀉下燥結
大承氣湯
以有燥屎在胃中
217
胃中有燥屎者。。。。。。若有燥屎者
238
此有燥屎
239
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
241
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
242
須小便利 屎定鞕
251
胃熱燥結
大便則鞕,其脾為約
247
瀉下潤燥
麻子仁丸
津傷熱結
小便數,大便因鞕
250
清下熱結
小承氣湯
熱結旁流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
374
裡熱血瘀
屎雖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
237
攻下瘀血
抵當湯
虛証
濕邪困脾
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
174
健脾除濕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
不大便
熱証
熱盛津傷
茫蚂櫇M,不大便而嘔
230
清熱疏利
小柴胡湯
結胸熱實
不大便五六日。。。。。。從心下至少腹
鞕滿而痛不可近者
137
瀉下熱結
大陷胸湯
熱盛裡實
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
56
瀉下實熱
承氣湯
邪熱復聚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
241
瀉下邪熱
大承氣湯
實証
裡實初結
若腹大滿不通者
208
瀉下行滯
小承氣湯
胃腸實滯
若不大便六七日
209
實熱燥結
不大便五六日。。。。。。但發熱譫語者
212
瀉下燥結
大承氣湯
大便難而譫語者
220
腹脹不大便者
322
瘀血燥結
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
257
攻下瘀血
抵當湯
大便下血
虛証
滑脫不禁
下利,便膿血者
306
收澀止血
桃花湯
下利不止,便膿血者
307
二十三、《金匮要略》重点掌握条文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01】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
【02】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纔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09】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11】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14】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15】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16】师曰:五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17】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0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0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1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13】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1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18】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20】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21】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22】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26】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01】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
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02】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05】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10】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13】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14】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02】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08】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10】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02】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