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加减平胃散x 经云∶四时皆以胃气为本。久下血则脾胃虚损,血水流于四肢,却入于胃而为血痢,宜服此滋养 
脾胃。 
白术 浓朴 陈皮(各一两) 槟榔(三钱) 甘草(七钱) 木香(三钱) 桃仁 人参 黄连 阿胶 茯苓(各 
五钱) 
上 咀。每服五钱,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温服无时。血多加桃仁。热泄加黄连。小便涩,加茯苓、泽 
泻。气不下后重加槟榔、木香。腹痛加官桂、芍药、甘草。脓多,加阿胶。湿多加白术。脉洪大加大黄。 
〔丹〕下血多主食积与热,或有用朴硝者。 
苍术 白术 黄芩 芍药 滑石 茯苓 甘草 陈皮 神曲(炒) 煎,下保和丸。 
〔世〕治痢食积。 
附米 神曲 川芎 栀子 滑石 山楂 红曲 青黛 桃仁 为末,丸服。 
〔丹〕x青六丸x 去三焦湿热,治泄泻,多与清化丸同服,并不单服。兼治产后腹痛或自利者,能补脾、 
补血,亦治血痢效。 
六一散(三两,即益元散) 红曲(炒,半两,活血) 
上饭为丸。一方,酒糊丸。 
贰十九官,肚痢食少,下坠赤积,身热。 
木通(贰钱半) 芍药(炒) 陈皮 白术 滑石(各五钱) 甘草(五分) 
分四帖,煎,下保和丸与点丸各十丸。 
〔洁〕x苍术地榆汤x 治脾经受湿,下血痢。 
苍术(三两) 地榆(一两) 
上锉。每一两,水贰盏,煎一盏,温服。 
x槐花丸x 治血痢久不止,腹中不痛,不里急后重。 
青皮 槐花 荆芥穗(各等分) 
上为末,水煎,空心温服。 
〔仲〕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 
〔《集》〕治血痢神效。干姜于火上烧黑,不令成灰,瓷碗合放冷为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下。 
〔垣〕大便后有白脓,或只便白脓,因劳役气虚伤大肠也。以黄 、人参补之。如里急,频见污衣者,血 
虚也,更加当归。如便白脓少而滑,频见污衣者,气脱加附子皮,甚则加御米壳。如气涩者,只以甘药补气, 
当安卧不言,以养其气。(气涩忌御米壳,但服甘药,安卧不言。) 
〔丹〕丈夫辛苦劳役,肚痢白泻。 
滑石(一两) 陈皮 白术(六钱) 芍药(五钱) 黄芩(三钱) 甘草(五分,炙) 桃仁(三十个) 
分六帖,水贰盏半,煎取一盏,食前服。 
孙郎中因饮水过多,腹胀,泻痢带白。 
苍术 浓朴 白术 茯苓 滑石 下保和丸。又云,加炒曲、甘草。 
治痢热多者。 
大黄 黄连 黄柏 黄芩 枳壳 白芍药 当归 滑石 甘草 桃仁 白术 
上等分为末,面糊丸。 
〔世〕不问赤白痢。用苦 根,不拘生干,捣取汁,生姜蜜水调服。未效,再进半碗许,立愈。 
〔《集》〕患赤白痢。山豆根捣末蜜丸,空心煎水下贰十丸,三服止。 
〔《千》〕治下痢冷热,诸治不瘥方。 
乌头 黄连(各一升) 
上贰味为末,蜜和丸,如桐子大。下贰十丸,日三、夜贰,神妙。 
〔世〕治似痢非痢,挟热者,用苦楝根皮。(去粗皮,晒干。) 
上为末,粳米饮为丸,米饮下。 
〔罗〕至元乙亥,廉台王千户领兵镇涟水。此地卑湿,因劳役过度,饮食失节,至秋深疟痢并作,月余不 
愈,饮食全减,形容羸瘦。时已仲冬,求治于予,具陈其由。诊得脉弦细而微如蛛丝,身体沉重,手足寒逆, 
时复麻痹,皮肤痂疥如疠风之状,无力以动,心腹痞闷,呕逆不止。皆寒湿为病久淹,真气衰弱,形气不足, 
病气亦不足,阴阳皆不足也。《针经》云∶阴阳皆虚,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内经》云∶损者益之,劳者温之。 
《十剂》云∶补可去弱。先以理中汤加附子温养脾胃,散寒湿;涩可去脱,养脏汤加附子固肠胃,止泄痢; 
仍灸诸穴以并除之。经曰∶府会太仓。即中脘也。先灸五七壮,以温养脾胃之气,进美饮食。次灸气海百壮, 
生发元气,滋荣百脉,充实肌肉。复灸足三里,胃之合也,三七壮,引阳气下交阴分,亦助胃气。后又灸阳辅贰 
七壮接续阳气,令足胫温暖,除清湿之邪。迨月余,病退平复。 
理中汤(方见伤寒部。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 
〔海〕六脉沉紧,按之不鼓,膀胱胜小肠也。或泻痢不止而腹胀,或纯便赤血,或杂以血脓,小便不多而 
不渴,精神短少,或面白色脱,此失血之故也。或面黄气短,此本气损少之故也。小肠者,手太阳丙火也;膀 
胱者,足太阳壬水也,是壬水乘丙小肠之位,小肠被壬所克而外走也。诸手经短而足经长,兼五行相克论之, 
又足经来克手经,此火投于水,大寒水之症,宜温之可安。其与《难经》一症,寒热相反,亦名曰小肠泻。此 
病火投于水,变为寒症,又外伤足太阳膀胱经,左脉俱浮,表阳之候也。忽变为内寒,亦旺火投盛水而屈,丙 
就壬化,脉反不浮而微沉,此内病与外病俱有。此火投水例,非精于脉诊者,孰能辨之。 
x石脂神砂丹x 
生附子 干姜(各五钱) 赤石脂(两半,水飞) 朱砂(一两,细研) 
上细末,酒糊丸,黑豆大。每服十五丸,米白汤下。 
〔《太平广记》〕贞观中,太宗苦于气痢,众医不效,诏问群臣中有能治者,当重赏之。有术士进以乳汁煎荜茇 
服之,立瘥。 
〔世〕治水泄并赤白痢。用草乌大者一两半,将一半烧灰,一半生用,为细末,醋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七 
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水泻,井花水下,并空心服。忌腥臊、热毒、诸冷物。 
世俗治夏中暑、痢疾,用黄连香薷饮,加甘草、芍药、生姜神效者,盖夏月之痢多属于暑。洁古治处 
暑后、秋冬间下痢,用浓朴丸大效者,盖秋冬之痢多属于寒。《经》所谓必先岁气,毋伐天和者是也。(浓朴丸 
方见膈气反胃。)初病大肠闭塞,里急后重。(治法并见前后重多热条。) 
〔丹〕其或缠滞退减十之七八,秽积未尽,糟粕未实,当以炒芍药、炒白术、炙甘草、陈皮、茯苓煎汤, 
下固肠丸三十粒。然固肠丸性燥,恐尚有滞气未尽行者,但当单饮此汤,固肠丸未宜遽用。盖固肠丸者,虽有 
去湿实肠之功,其或久痢,体虚气弱,滑泄不止,又当以诃子、肉豆蔻、白矾、半夏等药涩之,甚者添牡蛎,可 
择用之。然须以陈皮为佐,恐太涩亦能作疼。又甚者,灸天枢、气海。(此穴大能止泄。) 
〔仲〕下痢便脓血者,桃花汤止之。(方见伤寒。若一服愈,勿再服。丹溪云∶桃花汤,主病属下焦血虚且寒, 
非干姜之温、石脂之涩且重不能止血,用粳米之甘以引入肠胃。) 
〔罗〕x水煮木香膏x 治脾胃受湿,脏腑滑泄,腹中疼痛,日夜无度,肠鸣水声,不思饮食,每欲痢时,里急 
后重,或下赤黄,或便脓血,并宜服之。 
木香 丁香(各一两) 枳实(麸炒,五钱) 当归 乳香 诃子皮(各一两) 肉豆蔻 砂仁(各一两半) 
藿香 黄连(炒) 白芍药 青皮 陈皮(去白) 浓朴(制) 甘草(炙,各一两) 干姜(炮,五钱) 
御米壳(蜜水炒,六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大盏,劈破煎至六七分,和渣稍热,食前服。 
〔海〕x易简断下汤x 治下痢赤白,无问新久长幼。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 草果(连皮,一个) 
上 咀。用罂粟壳十四枚,去筋膜并萼蒂,剪碎,用醋淹为粗末,用作一服,水一大碗,姜七片,枣子、 
乌梅各七个,煎至一大盏,分贰服服之。赤痢者,加乌豆贰粒;白痢者,加干姜五钱。罂粟壳治痢,服之如 
神,但性紧涩,多令人呕逆,既以醋制,加以乌梅,不致为害,然呕吐人则不可服。大率痢疾,古方谓之滞 
下,多因肠胃素有积滞而成。此疾始得之时,不可遽止,先以巴豆感应丸十余粒,白梅汤下,令大便微利。 
仍以前药服之,无不应手作效。若脾胃素弱,用豆蔻、橘红、罂粟壳各等分为末,醋煮面糊为丸,桐子大,每 
服五十丸,乌梅汤下,兼治泄泻暴下不止,一服即愈,更令药力相倍为佳。如觉恶心,却以理中汤、四物汤 
加豆蔻、木香辈调其胃气,仍以贰陈汤煮木香丸定其呕逆。大凡痢疾乃腹心之患,尊年人尤非所宜,若果首 
尾用平和之剂,决难作效,必致危笃,虽欲服此,则已晚矣。其秦艽、地榆、黄柏、木通之类,其性苦寒, 
却难轻服。血痢当服胃风汤并胶艾汤之类。白者宜服附子理中汤、震灵丹之属,更宜审而用之。若五色杂下, 
泄泻无时,当用熟乌头一两,浓朴、干姜、甘草各一分,生姜煎服。今之治痢多用驻车丸、黄连阿胶丸之类, 
其中止有黄连肥肠,其性本冷,若所感积轻,及余痢休息不已,则服之取效。若病稍重,则非此可疗。 
〔世〕治痢。 
侧柏叶(一钱) 甘草(三钱) 御米壳(去顶穣,汤洗三次,晒干,蜜拌炒黄,一钱,久者倍之) 
上 咀,水煎熟,澄清,入蜜呷服之。先服木香槟榔丸,后服此,妙。 
〔《本》〕又方。 
黑豆(五十粒) 陈皮(半两) 罂粟壳(十四个) 甘草 
上四味,半生半炒,水煎空心服,尽此一剂,无不效者。 
〔垣〕x白术安胃散x 治一切泻痢,无问脓血相杂,里急窘痛,日夜无度。又治男子小肠气痛,及妇人脐下虚冷, 
并产后儿枕痛,虚弱寒热不止者。 
御米壳(三两,去顶穣蒂,醋煮一宿) 茯苓 白术(各一两) 乌梅(取肉,一钱,炒) 车前子(一两) 
五味子(半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煎温服。 
〔《经》〕治肠滑久痢神妙。以石榴一个劈破,炭火簇烧令烟尽,急取出,不令作白灰,用碗盖一宿,出 
火毒,为末,用酸石榴一个,煎汤调贰钱。 
〔《圣》〕治痢久不止,肠垢已出。以乌梅贰个,水一盏,煎取六分,去渣,食前分为贰服。 
〔《山》〕治痢用五倍子为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各十丸。 
〔垣〕x诃子皮散x 癸卯岁,冬十月小雪,天冷应时,枢密院白家一老仆,面尘脱色,神气特衰,长跪于前曰∶ 
病脱肛日久,服药未验,近日复下赤白脓痢,作里急后重,白多赤少,不任其苦,求予治疗。予曰∶此非肉食膏粱 
者也,必多蔬食,或饮食不节,天气已寒,衣盖又薄,寒侵形体,不禁而肠头脱下者,寒也、滑也。真气不禁, 
形质不收,乃血脱也。此乃寒滑气泄不固,故形质下脱也。当以涩去其脱而除其滑,以大热之剂除寒补阳, 
以补气之药升阳益气,以微酸之味固气上收,名之曰诃子皮散。 
御米壳(五分,去花萼,蜜炒) 干姜(六分,炮) 陈皮(五分) 诃子皮(七分,煨,去核) 
上 咀,水煎服,或为白汤调服亦可。若空心一服,减半再服,全愈。 
〔罗〕x养脏汤x 治大人小儿肠胃虚弱,冷热不调,脏腑受寒,下痢赤白,或便脓血,有如鱼脑,里急后重, 
脐腹疼痛,日夜无度,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全不思食,及脱肛坠下,酒毒湿毒便血,诸药不效者,并宜服之。 
人参 当归(各六钱) 木香(一两四钱) 肉桂(八钱) 肉蔻(面裹,煨,半两) 白芍药(一两贰钱) 
甘草(炙,六钱) 白术(六钱) 御米壳(蜜炙,三两) 诃子皮(去核,一两贰钱) 
上 咀。每服贰大钱,水煎去渣,食前温服。老人、孕妇、小儿暴泻,急宜服之,立愈。忌酒、面、生冷、 
鱼腥、油腻物。脏腑滑泄,夜起久不瘥者,可加附子四片,煎服此药,神效不可具述。 
〔《保》〕治泄痢脓血,乃至脱肛者,宜x地榆芍药汤x。 
苍术(八两) 地榆 卷柏 芍药(各三两) 
上 咀。每服贰两,水煎温服,病退勿服。 
〔世〕治痢,大便不禁,其大孔开如空洞不闭者,用葱和花椒末,捣烂塞谷道中,并服酸涩固肠之剂收之, 
如御米壳、诃子皮之类是也,神效。 
〔丹〕陈伯夫,年贰十岁,性急,好酒色,奉养浓。适有事多忧恐,患久疟寒热无时。忽一日大发热,大 
便所下皆是积滞极臭,大孔极痛,呻吟不绝,其孔陷下,嘱付后事。予曰∶此大虚也。脉皆弦大而浮。遂以瓦 
片令敲圆如铜钱状,烧红投童子小便中,急取起令干,以纸裹安痛处,其时寒,恐外寒乘虚而入也。以人参、 
当归、陈皮作浓汤饮之,食淡味,至半月而安。 
久下赤白,大孔痛不可忍。炒盐熨之,又炙枳实熨之。(《肘后》) 
痢久大孔急痛,亦有寒热者,熟艾、黄蜡、诃子烧熏之,妙。(《日华子》) 
下痢大孔痛,因热流于下,槟榔、木香、黄连、黄芩,加干姜。 
运气 下血有贰∶ 
其一,热助心血盛而血下。经云∶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民病血泄,溺色变。又云∶少阳在泉,火淫所胜, 
民病溺赤,甚则便血。又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血便注下。又云∶厥阴司天,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