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 
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通其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曰∶盛则 
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刺 
灸,脉急则引,脉大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禁服篇)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贰补一泻,日一取 
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而止。脉口贰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贰补一泻,贰日一取之,必切而 
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贰补一泻,日贰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 
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贰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贰取之也。(终始篇)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 
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 
易为他病矣。(同上) 
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 
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 
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 
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溏瘕泄,水闭,黄胆,不能卧,强立 
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 
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 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 痛,大指次指不 
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 
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动,欲独 
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 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 
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 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 
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 
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 臂内后廉痛, 
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KT KT 如无所见,心 
如悬苦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 
痛,烦心,心痛,黄胆,肠 ,脊酸,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 
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 
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 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 
肿,颈颔肩 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 
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结, 如裂,是 
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颠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 脚皆痛,小指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 
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 大动,面赤目黄, 
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 
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 
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 
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 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 痛,颊痛,耳后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为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 
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 
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 
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 
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俱见经脉篇) 
〔《难》〕言脉有是动,有所生病,一脉辄变为贰病者,何也?然,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 
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 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滞而不濡者, 
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也。(贰十贰难) 
上十贰经为病,通表里而言。若其病或见于表,或为疼痛,或为痈疖者,但当于其所痛之分野,求其经 
脉属何经而针灸之也。另立经脉分野图于左。 
头部∶ 
巅(足太阳厥阴督脉) 头角直耳上(中是少阳) 中行(前直鼻上巅后直鬓中上巅督脉) 第贰行( 
足太阳一寸五分各开两傍为头第三行) 第三行(足少阳) 
面部∶ 
额(足少阳阳明) 鼻(手阳明太阳足阳明督脉) 人中(督脉手足阳明) 唇(足阳明) 唇内(足厥 
阴) 承浆(足阳明任脉) 上齿(足阳明) 下齿(手阳明) 舌(足太阴少阴) 目内 (手足阳明手足太阳) 目锐 (手太阳手足少阳) 眉至额(直鼻而上督脉直 
目内 而上足太阳直目瞳子而上足少阳直锐 而上手足少阳) 颊(直目内 而下足阳明直目瞳子而下 
足阳明) 颊车(足少阳阳明) 耳(手足少阳手太阳) 目系(手少阴足太阳) 
颈项部∶ 
项中间 拔项大筋中(足太阳) 当完骨下(手少阳项大筋之前耳之后也) 当耳下(足少阳) 
当曲颊下(手太阳) 曲颊前一寸(手阳明) 
挟喉两旁动脉(足太阳阳明) 缺盆中(任脉) 咽(手太阴少阴足太阴) 喉咙(足少阴阳明) 
喉咙后(足厥阴) 
肩∶ 
前廉(手阳明) 后廉(手太阳) 上廉(手足少阳) 
背部∶ 
中行(督脉) 第贰行(足太阳) 第三行(足太阳) 
膺输部∶ 
中行(任脉) 第贰行(足少阴) 第三行(足阳明) 第四行(足太阴) 
腹部∶ 
中间行(任脉) 第贰行(足少阴) 第三行(足阳明) 第四行(足太阴) 
腋下∶ 
中间(手厥阴) 前(手太阳) 后(手太阴) 
胁部∶ 
腋直下髀枢(足少阳) 
部∶(自肩至肘曰 ) 
前廉(手阳明) 后廉(手太阳) 外廉(手太阳) 内廉(手少阴) 内前廉(手太阴) 
内后廉(手少阴) 
臂部∶ 
上廉(手阳明) 下廉(手太阴) 外廉(手少阳) 内廉(手厥阴) 内上廉(手太阴) 内下 
廉(手少阴) 
股胫部∶ 
前廉(足阳明) 后廉(足太阳) 外廉(足少阳) 内廉(足厥阴) 内前廉(足太阴) 
〔《灵》〕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脘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 
热,虚则欠KT ,小便遗数。取之去脘半寸,别走阳明也。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 
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 
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 
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贰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 
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项强。取之两筋间也。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 
径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 
脘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 。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 ,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足太 
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 
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 ,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 
寒痹隔。取之所别也。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 
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瘁喑。实则狂颠,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手少阳之别,名曰 
外关。去腕贰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 
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 ,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 
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 
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项强,虚则头重。取之所别也。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 
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 
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俱出经脉篇。) 
〔《素》〕黄帝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敢问何也?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 
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 
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 
通,不得入于经,流溢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 
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岐 
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 
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调经篇云∶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盖身形有痛,邪在络脉, 
故缪刺络脉于井穴也。病在于左而右脉病,则知邪偏入半边经服,而半边经脉偏盛,并引其无病者半边亦 
痛,故宜刺经脉于左边偏盛者之荥俞也。 
帝曰∶愿闻缪刺奈何?取之何如?岐伯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