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丹溪手镜-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滑,传于肠胃,协热利也。脉浮滑,为气胜血虚,必下血也。 
x阳明x 身热目疼,鼻干,不得眠,尺寸脉长,若能食,名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 
(热传里也);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仍在表也);若下之腹满小便难也;若不能食,名中寒。小便 
不利(寒则津液不化),手足自汗,此欲作固瘕(寒气结积),攻其热则哕,乃胃中虚冷故也。阳 
明反无汗,小便自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冷,必苦头痛(寒邪发于外也)。阳明但头眩不恶 
寒(风气攻内也),能食(风也),而咳必咽痛(胃也),此风气攻于内也。又呕多未入府也,虽有 
阳明症,不可攻,攻之心下满硬(邪气消灭尚浅);不可攻,攻之利遂不止者死(正气脱也)。阳 
明虽汗出不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 
有潮热,虽脉迟,此外欲解,可攻里也,大便硬者,承气主之;不硬者,不可攻之。阳明自汗, 
禁发汗;小便自利,禁利小便,为重亡津液也。 
x少阳x 胸胁痛而耳聋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尺寸脉弦,禁下、禁汗、禁利小便, 
治宜和解。耳聋目赤,胸满而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吐则气虚,下则血虚,邪在半表半 
里故也。若脉弦细者,邪渐传里也,不可汗,汗之则谵语,调胃承气汤主之。 
x太阴x 腹满咽干而吐,食不下,自利不渴,时腹自痛,尺寸脉沉细,(自利不渴寒 
也,当温之,四逆也。)若下之,必作痞,若头痛(风也)四肢(风淫未入)阳微(表邪少也)阴 
涩(里和也)而长(阳也,以阴得阳则解)者为欲愈,名曰中风,脉浮者可汗,宜桂枝。太阴禁下。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表邪乘虚传太阴也)属太阴,桂枝加芍药主之。大实痛者, 
桂枝加大黄主之。若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亦宜减之。脉弱者,胃气尚弱易动利也。 
x少阴x 口燥舌干而渴,或口中和而恶寒,尺寸脉沉,始得之反发热(少阴病当无热恶 
寒,反热者邪在表也,)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汗之,若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汗之亡 
阳,里虚故也。尺弱涩,复不可下,虚也。若脉紧(紧寒也)至七八日(传经时也)自下利,脉暴 
微(寒气得泄)手足反温,脉紧反去(阳气缓,寒气去也)者为欲解,虽烦 
下利,必自愈。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寒极而阴胜也),手足温,阳气复者,可治。若恶寒蜷 
卧,自烦欲去衣者,亦阳气得复也,可治。少阴中风,阳脉微(表解也)阴微(里和也)者,为欲 
愈,若吐利手足不冷(阳气不衰)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凡少阴之为病,脉微 
细但欲寐也,若脉阴阳俱紧(寒也,法当无汗,)反汗出者,亡阳也,法当咽痛而复下利,少阴 
病但厥无汗(热行于内)而强汗之,必动其血,上出,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少阴恶寒而蜷而利, 
手足冷者(阴极无阳)不治,若吐利四逆(寒甚也)烦躁(阳欲绝也)者不治。若利止(水谷竭也) 
而头眩时时自冒(阳气脱也)者死。若六七日息高(生气绝)死,治法,邪在表汗之,口中和、背 
恶寒与下利,当温之;若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 
x厥阴x 厥阴烦满囊缩,尺寸脉微缓,若浮缓而囊不缩,外症又发热恶寒似疟者,欲 
愈,桂枝麻黄各半汤;若尺寸沉短者,囊必缩,毒瓦斯入脏,承气汤下之;若手足寒,脉细欲绝者, 
当归四逆汤主之。久有寒,加茱萸、生姜。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焦气 
虚,阳气内陷)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亡津液成肺痿),泄利不止(大虚也)者为难治, 
与麻黄升麻汤。伤寒本自寒下(邪自传里为本),医反吐下之(损伤正气),寒格(吐也)为逆, 
吐下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又云∶厥阴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皆热矣),饥不欲 
食(胃虚客热),食则吐蛔(胃中 
无食则动,此热在厥阴也,)下之利不止(胃虚也);若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禁下禁汗。 



卷之上

时行疫疠(十一)

属性:时行者,春应暖而寒,夏应热而凉,秋应凉而热,冬应寒而湿,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 
俱相似也。疫者,暴厉之气是也,治法与伤寒不同,又不可拘以日数,疫气之行,无以脉论。 
春应温,而清折之邪在肝,身热头疼,目眩呕吐,长幼率似,升麻葛根解肌类也。 
夏应暑,而寒折之邪在心,身热头疼,腹满自利,理中汤、射干半夏桂甘汤也。 
秋应凉,而热折之邪在肺,湿热相搏,多病黄胆,咳嗽喘急,金沸草散、白虎加苍术;发黄,茵陈五苓。 
冬应寒,而温折之邪在肾,多病咽痛,或生赤疹,喘咳挛痛,葳蕤汤、升麻 
葛根汤;咽痛甘桔汤、败毒散之类。 



卷之上

湿(十二)

属性:x湿家x 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又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湿内流也),脉沉而细,此名 
湿痹。其候大便反快,小便不利,头汗,背强(寒湿相搏),反欲近火,寒湿在表,若下之早则 
哕而胸满(伤动胃气),小便不利(下后内虚也),舌上如胎,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水 
而不能饮,则口烦燥也,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又有身上疼, 
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阳也,表也,)脉大(阳也),自能饮食,腹中无病(不在内也),病 
在头中,内药鼻中则愈,湿宜利小便。 
x风湿x 一身尽疼,日晡热剧(风也),脉浮身重,恶风汗出,此先客湿而后感风也, 
治宜麻黄薏苡仁杏子甘草汤,又宜五苓散。 
x湿温x 吐利,大烦大渴,冷汗转筋,但尺脉沉弱,手足微厥,先伤于湿,因而中暑, 
治宜五苓。又胫冷胸满,头目痛,妄言,多汗,阳脉濡弱,阴脉小急,治宜茯苓白术汤、白虎加 
苍术汤,忌汗,汗之 死。 
x一 x 发热恶寒身重,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然毛耸,手足冷,劳则热,口 
开,前板齿燥,白虎加参;小便不利及赤,五苓散;不恶寒,竹叶石膏汤;昏愦不省,葱饼熨法。 
中之候,自汗面垢烦热脉虚,若脉洪浮,伏暑也,宜辛温散之。若病如痫者,风暑也。 
x一 x 状与伤寒相似,但项背反张强硬,口噤,如发痫状,头摇,此太阳中风,重 
感寒湿而然。无汗,脉弦长劲急,名曰刚 ,为表实感寒也,治宜葛根麻黄,便秘宜大承气;有 
汗,脉迟濡弱弦细,名曰柔 ,为表虚感湿也,治宜桂枝栝蒌葛根汤,便秘宜大承气,二症通用 
小续命。大发湿家汗,亡阳亦作 。 



卷之上

寒热往来(十三)

属性:往来寒热者,日至四五套或十套也,皆正邪分争也。 
表也,寒热,热多寒少,无里证,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半表半里也,寒热宜小柴胡,有里证宜大柴胡。 
亡阳也,脉微弱,热多寒少,不可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血少也,尺脉迟涩,热多寒少,宜建中汤加 。 
已汗已下,寒热往来者,桂枝干姜汤。 



卷之上

恶寒(十四)

属性:不待风而寒,虽身大热而不欲去衣,浓衣犹言冷也,向火不能遏其寒。又云∶身大热不欲 
去衣,表热里寒也;身大寒不欲衣者,表寒里热也。 
有虚实之别∶汗出恶寒表虚也,可解肌;无汗恶寒,表实也,可汗。 
有阴有阳之别∶恶寒而蜷,脉沉细而紧者,发于阴也,可温之;寒热相继者,发于阳也,可发汗。 
有气虚,因吐下、因发汗后,反恶寒,脉微弱,宜芍药附子甘草汤。 



卷之上

背恶寒(十五)

属性:有阴盛阳盛。 
阴寒气盛,阳气不足则口中和也,处以附子汤。 
阳气内陷,阴气不足,口中干燥,白虎加参,复津液。 



卷之上

恶风(十六)

属性:见风至则恶矣,得以居密室帐中则坦然自舒无畏,或扇或当风则淅淅然而恶矣。又云∶天本 
无风,病患自恶,谓无风而皮毛粟起也。盖三阳有恶风,三阴并无也。 
有伤寒、中风之别∶无汗伤寒,有汗中风。 
有亡阳、风湿之别∶发汗多,亡阳漏汗不止,外不固也,以附子桂枝汤,温经固卫也。风 
湿相搏,骨节烦疼,湿胜,自汗腠理不密恶风也,以甘草附子汤。 



卷之上

发热(十七)

属性:日三四五发者,谓之发热。寅卯太阳表也,桂枝麻黄;巳午少阳柴胡。 
热在外也,若翕翕覆热而不炽,即风寒怫郁阳气所致。 
热在内也,若火之蒸灼然而热,即阳气下陷入阴中,热先自里而表。 
表里俱热,则半表半里也,但热有轻于纯在表者也。 
x不治症x 
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 
下利热不止者死。 
汗后复热而脉躁疾,狂言不能食,名曰阴阳交死,乃肾虚感邪,则阴邪与真阳交合,伏入于 
心包络之间,先用三黄泻心汤加参附三服,和其心包。病若静,次用知母麻黄汤三服,开泄心包 
之邪,又次用竹叶石膏汤,复其津液。 



卷之上

潮热(十八)

属性:一日一发,止于未申之时,属阳明也,可下之,热已入胃故也。 



卷之上

烦热(十九)

属性:无时而歇,非比发热时发时止。 
烦热与发热,二者俱表也。 
曰病患烦热汗出而解;又曰发热已解,半日许复烦,再与桂枝汤;又曰,服桂枝反烦不解, 
先刺风池、风府,再与桂枝。 



卷之上

汗后热(二十)

属性:发汗不入格病不解,宜再汗,汗后再伤风寒而热,宜再汗。 
汗后温温而热,脉弦小而数,有余热也,宜和解之。 
汗后温温而热,脉静身无痛处,虚热也,宜平补之。 
汗后温温而热,或渴,或胸满,或腹急,有里证,脉沉数,宜下之。 



卷之上

自汗(二十一)

属性:风邪干卫,自汗表虚,脉浮而无力,桂枝和之。 
暑邪干卫,中 自汗,恶寒身热而渴,脉虚,白虎主之。 
湿邪干卫,多汗而厥,脉濡沉,此其风湿甚者,白虎加苍术。 
风湿自汗,脉弦,宜葳蕤汤,彻其热也。 
寒渐入里,传而为热,亦使自汗。 
以上皆表邪未解也。 
漏不止而恶风自汗亡阳,脉沉细,宜桂附汤温经,此表之虚也。 
阳明发热,其汗如雨,则胃汁内干,急下之,下迟津液内涸,黑斑而死。 
自汗脉沉数有力,宜下之。 
柔 自汗,脉沉,宜小续命,散其风邪。 
霍乱自汗,脉细紧,宜四逆回阳也。 
少阴病反自汗,脉沉细,宜四逆汤,补其肾也。 



卷之上自汗(二十一)

不治证

属性:汗出发润及如油,或大如贯珠,着身出而不流者死。 
发湿温汗,名曰重 死。乃人素有湿,因而中暑,暑温相搏。 
自汗属太阴脾经,脾之真气随汗而泄,复以热药汗之,两热相攻,热旺脾 
脱,口不能言,而耳聋身不知痛,身青面变而死,有白虎加苍术,救其在表里 
者,可保十死一生。 



卷之上

盗汗(二十二)

属性:睡中出,曰盗汗。 
盗汗,邪气在半表半里也。 
睡则卫气行于里,乘表中阳气不密,故自汗,觉则气散于表,故汗止。 



卷之上

头汗(二十三)

属性:头汗,邪热内蓄不得越,蒸于阳经,且头汗为里虚表实,玄府不开则阳气上 
蒸于头。头汗则五脏枯干,心包络中空虚,至此则津液竭也,切勿下之,下之则 
肠胃真气大泄,津液外亡,故曰重虚,凡头汗忌下。 
一表也,头汗,往来寒热,宜柴胡桂枝干姜汤。 
一半表半里,头汗,名曰阳微结则阳气衰而肠胃燥,大便秘结矣,宜小柴 
胡,次与脾约丸润之。 
又有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呕而渴,但头汗,往来寒热,及微恶寒、手足冷、 
大便硬,脉细,亦是也。 
一里也,头汗,名曰纯阴结,不热但烦渴,便秘不通,宜大柴胡下之,不热者,热在内。 
热入血室,头汗,谵语,宜小柴胡加生地黄。 
瘀热在里,渴而小便不利,发黄,头汗,宜茵陈五苓散。 
阳明病,心下懊 ,宜栀子豆豉汤,吐其胸胃之邪也。 
水结胸,头汗,心下紧满,宜小半夏加茯苓。 
寒湿相搏,头汗,欲得被覆向火。 
阳明被火。 
虚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