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63-伤寒百证歌-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区别。(大便结硬。头痛身热。小便却清。知不在里而在表也。)大便坚 脉沉细。里证当下分明谛。头汗出时微恶寒。 
手足兼冷却非是。(仲景云。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 
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此为半在表半在里焉。)仲景着论非一端。要在审详而已矣。(仲景云。中有两证者。凡 
十余法。故此略举一二为例。) 

卷一
第十一证·三阴三阳传入歌
属性:尺寸俱浮属巨阳。一二日内病如常。经络一连风府穴。头项痛兮腰脊强。(仲景云。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当一二 
日发。以其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脉长阳明为受病。二三日内斯为应。挟鼻络目是其经。目痛鼻干眠不稳。(仲 
景。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也。)少阳经络贯耳中。脉 
弦胁痛耳应聋。四日以前皆在腑。汗之即退易为功。(仲景云。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脉循胁于耳。 
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受病。未入脏。故可汗也。)四五日中得太阴。太阴之脉细而沉。布胃络嗌嗌干燥。脾宫腹满 
病难禁。(仲景云。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矣。)少阴传到脉 
沉紧。贯肾络肺系舌本。口燥舌干渴不休。五六日中病有准。(尺寸脉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 
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七八日至厥阴经。烦满囊缩可忧惊。三阴受邪已入脏。却宜泻下自和平。(仲景云。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必三阴皆已入脏。故可下而已也。)六经 
已尽传亦遍。土不受邪脉来缓。水火相交气已和。云与雨至斯为汗。(若传至厥阴。其脉来缓者。脾土不再受克。故水升 
火降。气和而大汗解矣。) 

卷一
第十二证·阴阳两感歌
属性:伤寒热甚虽不死。两感伤寒漫料理。(仲景云。凡伤于寒则发为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又曰两感 
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故漫料理可也。)一日太阳少阴病。腹痛口干烦饮水。(太阳膀胱也。少阴肾 
也。为表里。故仲景云。太阳与少阴俱病。则腹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合太阴。腹满身热如火炽。不欲饮食鼻内 
干。妄言谵语终难睡。(仲景云。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合厥阴。耳聋囊缩不知 
人。厥逆水浆不入口。六日为期是死辰。(仲景云。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口。不知人者。六 
日死矣。) 

卷一
第十三证·阳证阳毒歌
属性:太阳阳明与少阳。三阳传入是其常。(一二日太阳。二三日阳明。三四日少阳。各以其经传入也。)太阳脉浮恶寒气。 
阳明恶热脉来长。(太阳脉浮。阳明脉长。太阳恶寒恶风。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少阳口苦胁下满。往来寒热脉弦张。(仲 
景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又曰。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坚满。往来寒热。其脉弦细。)阳若独盛 
阴暴绝。变为阳毒必发狂。(三阳病不治。必变为阳毒。)内外热结舌又卷。鼻中煤烟不可当。脉应洪实或滑促。宜用升 
麻栀子汤。 

卷一
第十四证·阴证阴毒歌
属性:饮食不节阴受之。太阴腹胀病在脾。(素问云。起居不节。阴受之。饮食不节。则阴受之。伤寒四五日。传太阴。太 
阴。脾经也。故其腹胀满。)少阴肾病脉微细。心烦但寐渴无时。(仲景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又云。少阴 
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厥阴气上冲心下。饥不欲食食吐蛔。(音回。仲景云。厥阴为病。消渴。气上冲心。饥不 
欲食。食吐蛔。)阴病若深阳顿绝。变成阴毒更何疑。四肢逆冷脐筑痛。身如被杖痛可知。(宋迪云。积阴盛于下。则微 
阳消于上。故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脐腹筑痛。身疼如被杖。)或因冷物伤脾胃。或因欲事肾经衰。内感伏阴外寒气。腰 
重头疼觉倦疲。(阴毒本因肾气虚寒。嗜欲过多。或伤冷物。复伤风邪。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而内伏阴。 
内外皆阴。故阳气不守。遂发头疼腰重。腹痛。眼睛疼。身体倦怠。而不甚热。四肢逆冷矣。)额上手背皆冷汗。二三日 
内尚支持。(额上手背皆有冷汗。二三日内或可起行。不甚劳重。)六脉沉细时来疾。尺部短小力还微。寸口有时或来大。 
误经转泻若何医。(阴毒。诊之。则六脉俱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大。六脉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 
非阴证也。误转泻。则渴转甚躁转急。)阴病渐深腹转痛。心胸 胀郑声随。虚汗不止咽不利。指甲青黑面色黧。(阴证 
深。则咽喉不利。心下胀满。结硬躁渴。虚汗不止。或时郑声。指甲面色俱青黑。仲景云。虚则郑声。)一息七至沉细疾。 
速灸关元不可迟。(六脉沉细而疾。一息七至以来。有此证者。速宜灸关元二三百壮。穴在脐下三寸。)更兼金液来苏治。 
庶得阳回命可追。(灸毕。更以金液来苏丹助之。庶几阳复也。) 

卷一
第十五证·太阳阳明合病歌
属性:太阳阳明同合病。仲景法中有三证。自利宜服葛根汤。但呕却加半夏应。喘而胸满属麻黄。慎勿下之轻性命。循规 
守矩治为宜。要使冲和自安静。(仲景三证。一者太阳与阳明合病。则自利。葛根汤主之。二者合病。不下利。但呕者。 
葛根加半夏汤主之。三者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卷一
第十六证·太阳少阳合病歌
属性:太阳少阳合病时。亦须下利更何疑。下利黄芩汤可用。若呕还加半夏奇。(仲景云。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 
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卷一
第十七证·三阳合病歌
属性:腹满身重难转侧。面垢遗尿谵语极。三阳合病口不仁。白虎汤功更奇特。(仲景云。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 
口中不仁谵语遗溺。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厥冷。自汗。白虎汤主之。) 

卷一
第十八证·太阳少阳并病歌
属性:太少并病证有二。汗下差之皆致毙。头痛眩冒如结胸。误若汗时谵语至。肺俞肝俞皆可刺。谵语却刺期门是。(仲景 
一证云。太阳少阳并病。头痛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当刺肺俞肝俞。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 
当刺期门。)颈项强时刺大椎。此候在心当切记。(一证云。太少并病。心下硬。颈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 
慎勿下。) 

卷一
第十九证·阴证似阳歌
属性:烦燥面赤身微热。脉至沉微阴作孽。(脉来沉微者阴也。阴极生热。故烦躁面赤身热。)阴证似阳医者疑。但以脉凭 
斯要诀。(但以脉为据。不必守证也。)身热里寒阴躁盛。面戴阳兮下虚证。(身热也。里寒也。烦躁者阴盛也。面戴阳者。 
下虚故也。此皆阴证似阳也。)阴发躁兮热发厥。物极则反皆理性。(阴极则生躁热极则发厥。物极则反。皆物之理性也。) 

卷一
第二十证·阳证似阴歌
属性:小便赤色大便秘。其脉沉滑阳证是。四肢逆冷伏热深。阳证似阴当审谛。(小便赤。大便秘。脉沉滑。阳证也。阳极 
生阴热极生寒。故令四肢逆冷。以其伏热深也。医见四肢逆冷便以为阴。则误也。当仔细审详。)轻者且宜供白虎。重者 
须当用承气。重阳如阴理宜然。寒暑之变亦如是。 

卷二
第二十一证·阴盛隔阳歌
属性:身冷脉沉紧且细。内虽烦躁不饮水。此名阴盛隔阳证。霹雳散用烦躁止。(脉沉紧而细。不欲饮水者。阴盛隔阳也。 
当用附子霹雳散。)躁若止兮应得睡。寒已散兮阴自退。热气上行得汗痊。火焰丹砂宜用矣。 

卷二
第二十二证·阴阳易歌
属性:男子阴肿多绞刺。妇人腰痛并里急。伤寒瘥后便行房。男名阳易女阴易。热上冲胸头不举。眼中生花气翕翕。烧 
(音加)鼠橘皮汤。选此用之医可必。(仲景云。伤寒阴阳易之为病。身体重。少气。小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 
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痂胞赤。膝胫拘急。烧 散主之。此病男子则阴肿。妇人则腰痛。千金外台云。有 鼠 
汤。橘皮汤。亦可用。) 

卷二
第二十三证·伤寒歌
属性:脉浮紧涩是伤寒。热少寒多不躁烦。(伤寒脉浮紧而涩。热少寒多。心不烦躁。)头痛无汗身拘急。微厥之时在指端。 
腰脊疼痛色多惨。唯宜发汗与通关。(学人先须要辨。伤寒中风二证。伤寒脉浮紧而涩。中风脉浮而缓。伤寒者恶寒不恶 
风。中风者恶风不恶寒。伤寒者无汗。中风者自汗。伤寒者面色惨凄。中风者其面色和悦也。)大青龙证及麻黄。热多寒 
少亦其常。(伤寒大抵虽热少寒多。亦有热多寒少者。如麻黄证云。发热身痛。大青龙证云。脉浮紧。发热而恶寒。)热 
多寒少不烦躁。亦宜汗解正相当。微弱无阳桂枝越。(仲景云。太阳病发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无阳也。不可发汗。用桂 
枝二越婢一汤。)尺迟血少建中汤。(尺脉迟者。血少也。宜建中汤。仲景建中证云。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 
痛。与建中汤。迟弦虽不同。皆少血之脉也。)淋家衄家不可汗。小柴胡解自安康。(淋家。衄家。疮家。以至四动脉。 
不可发汗者。王实皆用小柴胡汤。) 

卷二
第二十四证·中风歌
属性:恶风自汗是伤风。(仲景谓伤风为中风。)体热头疼病势浓。手足不冷心烦躁。面色如常无惨容。(解在前篇。)脉浮 
而缓是本证。寸大尺弱有时逢。(伤风脉虽浮而缓。活人书云。有尺脉弱寸口大者。仲景云。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 
阴弱者汗自出。)桂枝败毒独活辈。宜皆选用在其中。(活人书云。治中风药宜桂枝败毒独活散之类。)项强桂枝加干葛。 
(仲景云。太阳病项背强KT KT 。反汗出恶风者。宜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漏风加附可收功。(仲景云。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伤风伤寒何以判。寒脉紧涩风 
浮缓。寒必恶寒风恶风。伤风自汗寒无汗。(解在前篇。) 

卷二
第二十五证·伤寒见风脉中风见寒脉歌
属性:恶寒不躁微四逆。脉浮而缓来无力。恶风烦躁手足温。脉诊紧浮来又涩。伤寒反得伤风诊。中风却见伤寒脉。大青 
龙证是为宜。调卫调荣斯两得。(仲景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又云。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三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中风宜浮缓。今却浮紧。伤寒宜浮紧。今却浮缓。 
此中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也。)要知其病加烦躁。方可服之为最的。脉微自汗又恶风。误用肉 并筋惕。(仲景云。脉 
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故王实止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卷二
第二十六证·热病中歌
属性:身热恶寒头痛楚。心烦躁渴如何御。(身热。恶风。头痛。心烦。躁渴热病。中暑。其证相似。但脉不同耳。语在下。) 
脉洪紧盛为热病。脉虚细弱为伤暑。(热病。脉必浮大洪紧。伤暑之脉。必虚细而弱。详考诸书。暑脉多不一。仲景云。 
太阳中 者。身热而脉微。又云。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朱肱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又曰。热病脉 
洪大。中暑脉细弱。当以意消息也。)伤暑面垢并背寒。四肢倦怠汗无度。口噤五苓白虎佳。痰逆橘皮汤可愈。(仲景云。 
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皮肤既缓腠 
理开。洒然毛竦风寒恶。缪加热药发斑黄。可怪庸医心术误。(仲景云。小便已洒然毛竦。故其人可出而恶寒。若行热药。 
便发斑发黄也。) 

卷二
第二十七证·五种温歌
属性:(温病 温疟 风温 温疫 温毒) 
伤寒春月名温病。脉来浮数是其证。发热头疼亦恶寒。冬夏比之轻不甚。升麻解肌为最良。小柴竹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