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19-王旭高临证医桉-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也。然有余不可泻,不足则宜补;肾充则肝自平,脾升则胃自降耳。 
党参 怀山药 五味子 茯神 麦冬 冬术 大熟地 枸杞子 陈皮 红枣 
仁渊曰∶三消为火证,人尽知之。而古人治火之方,如人参白虎、竹叶石膏、门冬饮子,玉女煎、 
大补阴等法,多有不应者,其火固非实火,亦非寻常虚火可比。愚意谓肺肾真阴耗损, 
肝肾龙相之火浮越无制,以故寻常泻火清火之药,不能治其燔灼。多饮而不能润其烦渴,多食而不能充其肌肤 
者,固为邪火不杀谷,实由肺金治节无权,脾土虽转输运化,肺不能洒陈散精,以充灌六腑五脏,营卫失滋生 
之本,致愈食愈瘦,并不能通调水道,膀胱气化失其常度,小便如膏如油,致愈饮愈渴。夫肺为相 
傅,主一身治节。饮食转运,虽赖脾胃,而宣洒通调,则在相傅。今饮不支渴者,乃气不化津以蒸溉上焦也; 
饥不充肠者,乃气不化液以周灌脏腑百骸也。金病而水绝其源,火益炽而消益甚。夫肾为水脏,为阴阳之窟 
宅而藏五液。五液既损于前,母气复伤于后,一伤再伤,而病独重焉。是以仲圣肾气丸最有深意 
焉。《金匮》云∶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不治其肺燥而治其肾燥,不独治其肾之阴,并治其 
肾之阳。盖肾之阴不化,由肾之阳不腾。熟地、丹皮滋肾之阴,而佐以附、桂蒸肾之 
阳,使肾阴充而肾阳升,中焦上焦均得其蒸化之力,所谓云腾致雨,品物流行,治肾即所以治肺也。若夫上 
中下之分,在肺脾所伤之浅深多少。肺伤重则多上消,脾伤重则多中消,而下消则无乎不在,盖三消以肾为主也。 

卷之三
痰饮门
属性:吴 饮停中脘,脘腹鸣响,攻撑作痛。大便坚结如栗,但能嗳气、不能矢气,是胃失下行,而气但上 
逆也。和胃降逆、逐水蠲饮治之。 
半夏 淡干姜 陈皮 茯苓 泽泻 白芍 旋复花 代赭石 甘遂(去心面包煨) 川椒(炒出汗) 焦六曲 
潘 肛有漏疡,阴津先损于下。兼以嗜酒,湿热又盛于中。继因劳碌感寒,寒入肺经,与胸中素盛 
之痰湿相合,咳嗽,呕吐清水,而成痰饮为患。仍饮烧酒祛寒,宜其血溢矣。况内热脉 
数,阴津亦亏。欲蠲痰饮,恐温则劫其阴;欲除内热,恐清则加其咳。宜和胃降气。 
生苡仁 紫菀 白扁豆 茯苓 款冬花 川贝母 郁金 杏仁 蛤壳 十大功劳 
又 阴虚痰饮,逢暑既不可温,又不可清。舌苔粘腻,当和中化痰,兼以摄纳肾气。 
二陈汤加杏仁。肾气丸一钱,都气丸二钱,相和,开水下。 
渊按,暑天何尝不可用温?惟痰饮见吐血,以为阴虚,不敢温耳。其实血从烧酒伤胃而来,尚非真正阴虚。 
又 咳呕清水,痰饮之病。脉细数,内热,阴虚之候。治痰饮宜温,治阴虚宜滋,药适相背。肝肾为 
子母,不妨补母以益子;而胃土又为肺金之母,又当和胃以化痰。拟滋燥兼行,仿东垣法而不碍。 
大熟地 冬术 阿胶 五味子 淡干姜 泽泻 茯苓 半夏 肾气丸 
某 痰饮咳嗽,脾胃两亏。柯氏云∶脾肾为生痰之源,肺胃为贮痰之器。近增气急,不得 
右卧,右卧则咳剧,肺亦伤矣。素 
患肛门漏疡,迩来粪后有血,脾肾亏矣。幸胃纳尚可,议从肺脾 
肾三经合治。然年近六旬,爱养为要,否则虑延损症。 
熟地(砂仁末拌炒) 半夏 陈皮 五味子 川贝母 阿胶(蒲黄拌炒) 炮姜炭 冬术 归身炭 款冬花 
此金水六君煎合黑地黄丸,加阿胶、款冬、川贝三味,补金水土三虚,上能化痰,下能止血。 
虽有炮姜,勿嫌温燥,有五味以摄之。 
周 饥饱劳碌则伤胃,寒痰凝聚,气血稽留,阻于胃络,而胃脘胀痛,呕吐粘痰,殆无虚日。倘不加 
谨,恐成胀满。 
异功散去甘草,加炮姜、熟附子、良姜、蔻仁。 
又 温胃化痰,从理中、二陈、平胃三方化裁。 
六君子合附子理中,加川朴。 
又 寒积中焦,胃阳不布,痰饮窃踞。为胀为痛,为吐为哕。法当温运中阳。但病根日久,必耐服药乃效。 
六君子合附子理中去草,加川椒、白蔻仁。 
又 中虚非补不运,寒饮非温不化。益火生土,通阳蠲饮,苓桂术甘汤主之。附子理中汤亦主之。 
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去草,加半夏、陈皮、蔻仁。 
又 病有常经,方有定法。药已见效,无事更张。袁诗云∶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扬鞭有到时。 
附子理中合二陈汤,加老生姜,老桂木。 
渊按∶倜傥风流,足征读书功夫。 
徐 痰饮伏于胸中,遇寒则咳而喘,心嘈气塞,头眩腰 。年逾五旬,天癸当去而不去,是气虚不能 
摄血也。夫气本属阳,阳气日衰,痰饮日盛。法当通阳气以祛水饮之寒。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也。 
二陈合苓桂术甘,加款冬、杏仁、蛤壳、沉香。朝服都气丸二钱,肾气丸一钱,开水送下。 
秦 痰饮咳喘,脘中胀满,时或微痛。虽肺胃肾三经同病, 
而法当责重于脾。盖脾得运而气化,则痰饮有行动之机也。 
半夏 陈皮 泽泻 茯苓 杏仁 川朴 补故纸 干姜(五味子同研) 胡桃肉 
渊按∶痰饮病轻则治肺脾,重则治肾。数方皆治饮正轨。 
又 痰饮停于心下,上则喘咳,下则脘胀。多由清阳失旷,痰浊内阻。转胸中之阳以安肺, 
运脾中之阳以和胃,咳喘与胀满当松。 
栝蒌皮 茯苓 陈皮 薤白头 川朴 半夏(姜汁炒) 干姜 泽泻 枳实(麸炒) 
胡 痰饮久留于肺胃,或咳,或喘,或胀满,皆痰气之为病 
也。化胃中之痰宜苓、半,化肺中之痰宜橘、贝,从此扩充以立方。 
茯苓 橘红 桂枝 紫菀 白术 半夏 川贝 炙甘草 杏仁 蛤壳 
顾 阅病原,知由痰饮久留,肺脾肾三脏交伤,下则肾虚不能纳气,中则脾虚不能运气,上则肺伤不能 
降气。由是咳喘不得卧,肢肿腹膨,神气疲惫,虚亦甚矣。治上无益,当治中下。 
大熟地(海浮石拌炒) 五味子(炒) 补故纸(盐水炒) 牛膝(盐水炒) 蛤壳(打) 沙苑子(盐水炒) 紫 
石英( ) 怀山药(炒) 麦冬(元米炒) 茯苓 
黑锡丹,每朝服三钱,淡盐汤送下。 
渊按∶治下固是,然五味无干姜、熟地,牛膝无肉桂,肺肾之气仍不能纳降。赖有黑锡丹主持,可以取效。 
秦 悬饮踞于胁下,疼痛,呕吐清水。用仲景法。 
芫花 甘遂 大戟 吴茱萸 白芥子(各二钱) 
将河水两大碗,入上药五味,煎至浓汁一碗,去渣,然后入大枣五十枚,煮烂,俟干。每朝食大枣五枚。 
渊按∶此五饮之一,乃实证也。用之得当,其效如神。 
赵 寒入肺底,咳喘而呕,水饮停于心下也。腰胁痛而经停,肝肾已虚。拟开上、温中、补下。 
麻黄 细辛 淡干姜 五味子 茯苓 陈皮 杏仁 炙甘草 大熟地(海浮石拌) 半夏 沉香 枇杷叶 
又 痰饮咳呕清水,而致停经发热,带下淋漓,营阴虚而肝肾亏矣。脘中胀满,大便偶利则胀觉松,仍 
是饮邪见症。夫痰饮宜温宜化,而阴虚宜补宜清。所虑热久停经,恐成干血劳损。 
半夏 陈皮 茯苓(细辛拌炒) 生地(姜汁炒) 干姜(五味子同炒) 沙苑 
子白芍 当归 川芎 款冬花 
渊按∶经停发热,未必即属虚证;惟带下过多,营液虚矣。脘胀便通则松,乃肺脾气分不化也。 
尤 痰饮咳嗽,朝晨必吐清水。本拟温药以化之,但时当酷暑,兼有臂痛,且以和胃化痰。 
半夏 陈皮 茯苓 款冬花 苏子 杏仁 莱菔子 白芥子 
指迷茯苓丸。每朝服三钱,开水送下。 
许 寒咳交冬则发,兼以颈项强急不舒。 
大熟地(二两,麻黄二钱煎汁浸一宿,炒松) 川贝(一两) 党参(一两,元米 
炒) 陈皮(一两) 茯苓(一两,细辛二钱,煎汁浸一宿,晒烘) 款冬花(一两) 制首乌(一两) 苡 
仁(一两) 五味子(五钱,干姜二钱同炒) 杏仁霜(六钱) 归身(一两,酒炒) 胡桃肉(一两)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丸,每朝三钱,开水送下。 
王 脉弦迟,脐以上连胃脘胀痛,此有寒饮。《脉经》云∶迟则 
为寒。仲景云∶口不渴而脉双弦者,饮也。 
香砂六君汤去草,加炮姜、神曲、干姜。 
又 当脐腹痛,痛则气塞胸中,气嗳不得语,脉弦大而迟。此胃中阳气不足,而有寒饮也。当以温药通之。 
照前方去神曲,加香附、川熟附。 
吕 阴虚挟痰饮为病。痰饮内留,故咳嗽背寒,心胸着冷则痛。阴虚,故内热也。金水六君煎加减治之。 
大熟地 半夏 陈皮 沉香 蛤壳 款冬花 苏子 杏仁 沙参 茯苓 
顾 头眩心悸,脉沉弦者,饮也。病发则呕吐酸水,满背气 
攻作痛,得嗳则痛松,此浊阴之气上攻阳位。当以温药和之。 
熟附子 桂木 半夏 陈皮 冬术 川椒 茯苓 沉香 
强 中气不足,湿化为痰,气逆不降,喘息不安,夜重于 
昼。脉象弦滑,滑主痰饮,痰饮属阴,故病甚于夜也。拟降气化痰,兼扶中气。 
半夏 苏子 陈皮 茯苓 前胡 旋复花 神曲 竹茹 雪羹 枇杷叶 
盖 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留饮久 
踞不去,亦由中气之虚。欲逐其饮,先补其中。丹溪云∶补完胃气而后下之为当。兹议先补中气一法。 
六君子汤去甘草,加干姜。 
又 甘遂半夏汤,用甘遂五分。 
又 照前方用甘遂七分。 
又 照前方用甘遂一钱。 
虽大便仍未泻,而腹中已觉甚安,即停。药三日。 
某 春脉当弦而反微,是肝虚也。肝虚魂不藏,夜不得寐,昼日当寤而反寐,是胃虚也。胃为两阳合 
明之腑,胃虚则阳气失明,故昼日反寐。补肝之虚以藏魂,益胃之虚以补气。 
生熟枣仁 茯神 新会白 党参 半夏 生熟谷芽 秫米 
白芍 炙甘草 
渊按∶此等方案在古人亦不可多得。 
某 水饮去后,中气大虚,胃液枯涸,难为力矣。夫中气大亏,非建中不可,而胃阴枯涸,非养胃 
阴又不可,然则黄 建中但补中气而不能养其胃阴,仍非计之善也。今拟十全大补阴阳气 
血双调,加入麦、夏、苁、附,即十四味建中法,并建其脾中肾中之阴阳,或者其有济乎! 
人参须 黄 大熟地(附子三分,煎汁炒) 川芎 茯苓 半夏 
白芍(肉桂一分,煎汁炒) 苁蓉 炙甘草 麦冬 冬术(土炒) 归身 金橘饼 
又 肝虚无直补之法,补肾即所以补肝;中虚有兼补之方, 
补火而更能生土。前投十四味建中,两建其脾中肾中之阴阳。证既大虚,药宜加峻。虚能受补,便是生机。 
人参须 党参 黄 炙甘草 大熟地(附子一分拌炒) 肉桂 
麦冬 归身 冬术 枸杞子 半夏 茯苓 枣仁 山萸肉(酒炒) 苁蓉 
单 痰饮久留,咳喘不已。痰多粘腻,脾肾两亏。脾虚则痰不化而食减,肾虚则阳气衰而水泛,以致腹 
满足肿面浮,病成溢饮。《金匮》云∶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小青龙汤主之。然脉细阳衰, 
便难液涸,肾气久虚,何堪更投发泄耗阴伤阳之剂!拟进 
附子都气丸,裁去熟地者,以其痰多痞塞也。 
淡苁蓉 枸杞子(青盐炒) 茯苓 泽泻 半夏 五味子 制附子 牛膝炭 胡桃肉 
孙 风邪久恋肺中,寒饮停留胃脘。风能化热,咳久伤阴。积饮生痰,胃阳失布。肺之子,肾也。 
胃之妻,脾也。肺伤肾亦亏,胃虚脾亦弱。脾弱故便泄,肾亏故左尺脉弦而大也。咳将一 
载,虽曾吐血,而时呕清水,其为寒饮无疑。今从饮门例治。 
大熟地(海浮石拌) 麦冬(元米炒) 生苡仁 五味子 陈皮 焦六曲 
茯苓 半夏 干姜 紫石英 细辛 沉香 
吴 喘咳多年,近加咳呛,形消肉瘦,正阴大亏。虽有痰浊,法当补纳。 
大熟地 党参 半夏 陈皮 牛膝 款冬花 麦冬 茯苓 紫石英 五味子 胡桃肉 
许 痰饮流落心中,心痛彻背,大便干燥,饮食哽嗌。肠胃液枯,法当温润。 
淡苁蓉 麦冬 茯苓 桂木 薤白头 枸杞子 半夏 陈皮 栝蒌霜 白蔻仁 
渊按∶积饮久而伤胃,将成噎膈。桂、蒌、薤白治痰饮,亦可治噎膈。盖二证皆上中焦阳微不化所致。 
范 寒痰留于胃,则脘痛而吐清水;入于肺,则咳嗽而多白沫。宜仿小青龙法,辛温开达上焦。 
淡干姜 茯苓 白芍 细辛 橘红 桂枝 半夏 五味子 款冬花 杏仁 
顾 嗜酒多湿,湿蕴生痰。体质阴虚,烦劳伤气。去冬咳嗽,须微带血,行动气升,至今不愈。 
诊脉虚小,恐加喘急。兹以金水六君煎加味。 
大熟地 半夏 陈皮 茯苓 款冬花 杏仁 蛤壳 五味子 麦冬 胡桃肉 
另∶金水六君丸,每朝服三钱,淡盐花汤送下。 
金 痰饮停胸,清阳失旷,咳嗽眩悸,与苓桂术甘汤加味。 
茯苓 桂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