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传统的理论用“脾为生痰之源”这样的话来强调痰涎的产生很可能责之于脾土,然而,脾却并非生痰的唯一源头。痰的八卦属性是水山蹇,那么所有能够导致这个卦象的都是生痰的源头。比如说开始分析的山药,它是水作用于艮土,其根源在于胃。再比如说,橘子。橘子能够生痰也是大众的常识的。成熟的橘子黄灿灿的,作用于艮土之胃;橘子汁液颇多,这汁液中当然有水的成分。所以,橘子能够导致水分在艮土滞留,构成水山蹇卦,从而生痰。其实,不仅橘子,所有黄色的汁液多的水果均能生痰,也是平素痰多的人必须避免的。水在艮土之上壅积生痰,那么如果平时我们一口气大量喝水,导致胃部不能够充分地过滤摄入的水分,当然也会生痰。
导读:《易经》是一门很有趣的学问,用它来直接分析疾病,更为清楚明了。白发,一向是个治疗的难题,我们来看看用《易经》怎么分析。
人老了,很少有人能够保持头发还乌黑的。白发,是老年人的一个正常现象。然而,有的人很年轻,却也出现了白发,医学上往往称之为少白头,多数责之遗传,治疗也颇为不易。
我的家族并无少白头的病史。然而,我却在15岁那年,头顶上,出现了很多的白发。好在我一向并不热衷于美容,也不甚介意白发的存在,多年间根本就没去管过它。只是,后来想起来,非常后悔当初住校,每天晚自习后去附近的镇上,买一大把油炸的馓子当夜宵。白发的出现,正是在连续吃了一学期的油炸的馓子之后的。同时出现的还有体重一下子增加了10斤。
网上也有年轻的女孩子,在连续服用了七个月的大量的附子之后,满头的乌发变成了白丝,只得去染发。其男友甚为心痛,谴责为她长期大量开附子的人。
长期大量吃油炸的馓子何以导致白发?长期大量吃附子又何以导致白发?人到老年,又怎会出现白发?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白色,属于坎水之色;黑色,属于坤土之色。
坤土属于湿土,水在土上,才使得土黑。而属坤土的人的头发,失去了脾土的黑色,而只剩了白色,那么,不是坎水的问题而是脾土的问题了。
人为倮虫,从本质上说,属于坤土。作为坤土之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这里的阴气,当是指人体作为坤土的气。坤土之气在40岁后减半,所以,多数健康的人在40岁以后开始出现白发。
馓子由面粉经油炸后制作而成。面粉,味淡,出产于黑土地之上,所以主要入脾土。油炸的面粉制品,可以引离火之气,入脾土过多,长期大量食用,无疑可以导致脾土之气受损,从而出现白发。
导读:把《易经》的东西直接应用于临床,常常可得奇招。这节是一点实际的经验,拿来与大家分享。
荔枝治失眠
一个朋友的爱人,夜里总是容易醒来,早晨更无法赖在床上,早早即醒,应用普通的辨证寻找的药物和处方,很少见效或者见效后很容易反复。无奈只能从卦象上去找。
这个朋友的爱人的个人属性卦是离卦,或者可以简单说成:他是离卦之人。
离卦之人的失眠,真是麻烦啊,从症状上看是因为火旺,可就是反反复复,无休无止。寻常的治疗无效,只能苦思其他方法了。
这其他的方法,《易经》是最好的。
想起他是离卦之人,也想到“一把荔枝三把火”。荔枝也产于南方,得后天离火之气颇多,可以补益离卦之人。虽然失眠常责之于火,从症状上看,他的失眠也确实由火导致,然而谁知道呢,或许用荔枝补益他这个离火之人的离火,还就能够治疗失眠的。而且,反正荔枝也为寻常的水果,即使用错,可以用荔枝壳煮水来解的。
关照朋友,给她的爱人多吃点荔枝,看是否有用。
鲜荔枝刚刚上市,朋友一下子买了两斤,让爱人晚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慢慢吃完。结果当夜,一夜好眠,最后竟然是早晨的闹铃把他闹醒的。自此,他便每日食用两斤鲜荔枝,直到市场上再没有出售,其结果也当然就是夜夜好眠。
停吃荔枝之后,有两个月的时间,他的睡眠一直保持良好。两个月之后,失眠再次出现。这使我不免奇怪了。于是细问他的生活习惯,竟然发现他喜欢喝绿茶,天天都喝。
原来他的失眠竟是喝茶喝出来的。绿茶清火,他是离卦之人,天天喝茶,不失眠才奇怪。
告诉他停喝绿茶,又关照友人用干荔枝去壳后煮汤,把这汤加蜂蜜继续熬制收膏,然后装瓶子里,让他每天取些出来冲开水服用。
再度吃荔枝,并且停喝绿茶后,他的失眠再没发作过。
导读:俗话说,“一味偏方气死名医”。这偏方治病,自然也有它的道理,弄清这个道理,这偏方自然就成了正方,而且,可以更准确地应用于临床。这一节,我们来看个治疗肝硬化的民间偏方,看看它的道理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民间的所谓偏方自有它深奥的道理。如果能够知道它的道理,那么医生完全可以吸纳这个偏方用于临床的处方用药中,从而把它变为更加有用的正方。所以我一向对于偏方比较关注。
几年前在某个肝病的论坛上,曾经看到有肝硬化腹水患者每天大剂量服用三七粉而使病情得以缓解的帖子,当时印象很深刻,便一直把它留在心里,想弄清楚它的具体的作用机理。
三七活血,如果因此就说它能够对肝硬化有良效,显然太过肤浅,活血药物如此之多,其功效的差别也是如此之大的。而且,使用活血的药物后血活瘀除,也只是用药的结果罢了,而并不能说成是它起作用的原理。
在研究《易经》的临床应用时,再次想起这三七粉治肝硬化腹水的事情,注意到如下几点:
1人是倮虫,从本质上属于坤卦。
2北方先天坤卦之地,产人参如人形,人参应该得先天坤卦之气。
3西南后天坤卦之地,三七主产于西南,且其成分,从西医的实验室角度分析,与人参中的成分有不少是相同的,它还是黑色的,故得后天坤卦之气。
4西南为先天巽卦之地,三七花青色,故三七不仅得后天坤卦之气,同时还得了先天巽卦之气。后天坤卦,先天巽卦,对应于人体的脏腑,正是脾和肝。
5木克土,风木之地,土并不容易安稳存在,三七在此地能安稳生长,必然得后天坤卦之气远多于先天巽卦之气。
6肝硬化患者因为肝脏的硬化而导致脾肿大,正是木和土的问题,木克土太过。三七得较多的后天坤卦之气,较少的先天巽卦之气,正可以扶土而使土木的关系恢复平衡。所以肝硬化脾肿大的患者用之可以消除脾肿大,改善症状。
7人参得先天坤卦之气,北方后天属于坎卦,对应于人体的脏腑为脾和肾,所以对于肝硬化而引起的脾肿大,人参的效果反而不如三七。
三七应该是治疗肝硬化导致的脾肿大的良药,然而,现在很多地方都产三七,在西南之外的地方所产的三七,药效则要差了不知道多少了,而在西南地区所产的三七,由于生长时间等差别,其药效也差别甚大。这也是有些人服用三七后效果不是很显著的原因吧。
导读:肝腹水是一个很难治疗的疾病,看看别人的经验,也许会有点启发。
曾遇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给我讲了她丈夫的故事。
三十年前,她的老公才二十几岁,却得了很严重的肝腹水,病情很严重,几乎没有希望。后听人传某老中医水平很高,便放弃西医的治疗去找那老中医开中药吃。
她不知道那个老中医开的准确的处方,但是药物煎煮时,她发现那药渣里有大段大段的蛇,这蛇,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后,她老公的肝腹水顺利消除,后来恢复了正常的劳动和生活,且三十年来,再未发作过一次,一直也很健康。
蛇,竟然出现在治疗肝腹水的中药处方中,自然也值得研究一下。——要是那个老中医还在就好了,可以直接问他,只可惜他去世多年,所以只好我们来摸索了。
导读:乙肝是目前难以治愈的疾病,所以,我们必须自己努力,注意任意一点的蛛丝马迹,多加分析。
曾经遇一人言,有人长期食用莲藕,后来体内的乙肝病毒消失。
当然,也有人什么也没做,乙肝病毒也消失的。我就亲眼见到一个患者,初始在医院做手术而输血,以后检查出乙肝病毒,什么也没处理,两年之后自动转阴。所以这个食莲藕之人的痊愈不能认定为与莲藕有必然的联系。
然而,在我试图用易经的理论来寻找乙肝患者的共性时,我很惊奇地发现了一点:我所遇到的所有体内有乙肝病毒的人中,什么样的都有,唯独未见过一种人:离卦之人。我见过的体内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当然不能说足够的多,但也不算少的,所以,这个现象至少能说明一点,那就是:离卦之人患乙肝的很少。
偶然从来是由必然性决定的。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偶然。离卦之人较少患乙肝,必然有它的理由。
离为火,离卦之人具有火之性,而在五行中,火克金;如果乙肝之五行属性为金,那么属火之人,肯定不容易为金所制而患乙肝——因为火是金的天敌。
肝脏属巽木,病毒的五行属性如果属金,由于金克木,那么对于人体而言,首先受损的必是肝脏。这正符合乙肝的表现。
所以,乙肝病毒的五行属性很可能属金。
莲藕,长于淤泥之中,黑色的淤泥属于脾。故莲藕有坤土之性。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莲藕有坤土之性,入脾补脾,故用它来“实脾”至少疗效不错。尤为难得的是那种紫花的莲藕,紫色乃离之色,紫花的莲藕还得了较多的离火之气。离火之人较少地患乙肝,那么这种得离火之气的莲藕,长久食用后能够帮助人体清除乙肝病毒,促进疾病的痊愈是很有可能的。
导读:如今中医界火神当道,温病派大受排斥。温病就是错的吗?或者,伤寒能统温病吗?我们看看这节。
江浙自古就是富庶之乡,而中医的温病流派也诞生在这里。
江浙一带属于东方,东方,先天离卦之地,后天震卦之地,这个地方的后天先天组成卦象是雷火丰。
查看此雷火丰卦,显然火热为主,该地的居民,一来人体同样以火热为主,二来火热之地,其病毒细菌等,也同样具有火热之气,这应该是温病流派在这里诞生的根源。
记得温病八大名篇里的某个医生说过,他治病六七十年,所遇伤寒类疾病不过十来例,其余均为温病。而我自己,最初所习即是温病,以温病的处方化裁,治疗本地人的各类杂症,效果也很好,虽曰侥幸,但其道理却在于此。
在中医的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张仲景先生所著《伤寒杂病论》被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而张仲景先生先是被推崇为“医中亚圣”,继而几百年后被进一步推崇为“医圣”。然而,很多迷信伤寒派的人,竟常常完全无视温病流派诞生至今所创造的辉煌成就,所解决的无数疾病,而不仅仅对温病流派轻蔑地撇撇嘴,甚至大肆地攻击,给初学中医的人带来严重误导。——其实,即使不从专业的角度,就是从温病流派能够在江浙诞生并流传至今这个事实,就可以反证伤寒一派在江浙地区是不大适用的。伤寒一派远比温病流派诞生的早,毫无疑问,江浙地区在温病流派诞生之前,就有伤寒派的存在。问题是:伤寒一派为什么没能够在江浙地区生根、发芽、成长、壮大,而是被抛弃,被温病流派所代替?很显然,绝非江浙地区的医家对伤寒流派抱有什么成见,而完全是伤寒派的理论和方药在江浙地区十用九不灵,而且不仅不灵,常常使疾病更加恶化,这点其实常有古代的医家提及。因为没有实际的疗效,所以江浙地区的医家不得不独立地思考,开创了属于江浙地区的温病流派。
应该说,无视温病流派的成就而盲目地否认和攻击温病,在伤寒派中是属于低级的观点,另有一些人也知道无法否认温病流派在江浙地区所创造的辉煌的成就,他们采用了另一种更为恶劣的做法:大肆宣传伤寒统温病的观点,试图把温病纳入伤寒的范畴。这样的提法,对于中医的学子而言,所造成的误导更为深远。
导读: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偶然的现象,弄清其中的道理,也可以促进对于医学的理解。
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在厨房里养了一盆螺蛳,清清的水里,一个个的螺蛳鲜活鲜活的。也是非常偶然,没事就喜欢抓点药材回来煎煎,研究药效的我,那天竟然煎了生黄芪。
在黄芪的气味溢满厨房之时,我无意间瞟了一眼养在盆里的螺蛳,顿时傻眼了,几乎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