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点化养生保健捷径:用易经开方-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假设:某个疾病A,与之相关的穴位是穴位a。

在人体健康之时,穴位a之气处在某个特定的范围之内,高于或低于这个正常的范围,人体表现为疾病。我们以g(a)来表示穴位a之气的数值,并认定g(a)的正常范围为:l<g(a)<h。

显然,当g(a)<l或者g(a)>h之时,人体表现为疾病。

在g(a)<l的情况下,当穴位“开”时,如果g(a)>l,而到达正常的范围,则疾病不表现出来,而表现为间歇期;当穴位“开”时,如果g(a)≈l,而没有到达l,那么疾病表现为定时的缓解;当穴位“开”时,如果仍然g(a)<l,那么疾病不表现为明显的时间特性。
导读:在上一节中,我们知道了疾病都有时间特性且此特性与穴位的“开”“阖”密切相关;我们并且还可以从古人的时间医学基本理论中知道某个具体的时间有哪些穴位正处于“开”或“阖”的状态,结合这两点,我们可以创造出一种非常重要的针灸临床的取穴方法:按照疾病的时间特性选取穴位。

同一个疾病,选择不同的穴位去治疗,其效果有时有天壤之别。从人体众多的穴位中选择合适的穴位治疗相应的疾病是从古至今针灸临床医生所努力的目标。只是很可惜的是,由于疾病的复杂性,无论是古代还是目前,针灸的临床医生主要采用的取穴方法是经验,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经验,而往往不能根据疾病自身所呈现的特性去精确定穴。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疾病所呈现的时间特性是由与之相关的穴位自然“开”“阖”而决定的,那么我们完全就可以利用疾病自身的这种时间特性去相对精确地选取穴位做治疗。比如说,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哮喘的孩子,其哮喘主要在半夜一点半开始发作。查阅古代的时间医学的基本理论,我发现此时正是荥穴开放的时间,于是选择肺经荥穴鱼际,疗效较好。
应该说,在大前言中,我们详细讨论过,开方就是开时间。只是,那终究是“开方就是开时间”的原理的解说罢了,要把它真正地应用于临床,还得来看这一篇。

在本篇中,大家将会看到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五运六气学说的详细解读,并且如果你愿意仔细研读的话,那么你将会学到一种卓有疗效的临床辨证与处方用药的方法。比起传统的辨证论治来,这个方法好学也好用得多。
导读:总是听说五运六气学说,可是究竟什么是五运、什么是六气呢,大家来看这一节。基本的概念弄懂才能够深入地探索,所以,这概念性的东西非常重要。

子午流注和八法流注产生于金元时代,自产生起一直在民间以秘传方式代代传承,直到近代才被公开;五运六气学说也属于古代的时间医学范畴,它最迟也应该是产生于《内经》诞生的时代。在《素问》中,《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性大论篇第六十七》等都是论述运气学说的思想及内容的,因在《素问》中即有论述,所以历代著名医家,有很多关于运气学说的论述及著作,近现代关于运气学说的研究应该说也颇多。

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内经》里关于运气学说的论述非常地难懂。而历代及近现代的关于运气学说的一些著作,很少能用运气学说直接来指导临床选穴及处方用药,至少我没有见到过。

多年来,我一直在琢磨五运六气学说,并已经能够熟练用于临床,疗效屡经验证,所以这里介绍给大家。

我们先来熟悉一下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知识:

五运:金、木、水、火、土。

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五运六气与时间的联系:

《内经》里记载: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内经》里还记载: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

古代某医家把《内经》里的上述两段话编成了两段歌诀,很方便记忆,这里也介绍一下:

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需要进一步阐述的是:虽然“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但甲代表土运太过,简称为土太过;己代表土运不及,简称为土不及。其他依此类推,归纳如下:

甲:土太过己,土不及;乙:金不及庚,金太过;丁:木不及壬,木太过;丙:水太过辛,水不及;戊:火太过癸,火不及。
导读:在上篇中我们已经详细讨论了“六气”和六经的关系,这六气真的非常重要,要熟练地应用五运六气学说,必须首先对这六气的概念非常熟练才行,所以,我们要重温一下六气,加强理解。

“六气”是:

厥阴风木:从大寒到春分,厥阴风木主气;

少阴君火:从春分到小满,少阴君火主气;

少阳相火:从小满到大暑,少阳相火主气;

太阴湿土:从大暑到秋分,太阴湿土主气;

阳明燥金:从秋分到小雪,阳明燥金主气;

太阳寒水:从小雪到大寒,太阳寒水主气。

单独地看六气的名称,当然也看不懂,然而,上述六气名称后面的注解,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那么,这六气的名称,也许就好理解了。

从小雪到大寒,太阳寒水主气。

小雪、大寒,都是一年四季中的节气。在小雪这个节气的时候,天气很冷了,到大寒就更冷,它们描述的都是自然现象。所以,从小雪到大寒之间的太阳寒水主气说的肯定也是自然的现象。单看“太阳寒水”主气这几个字我们不懂,但这小雪到大寒之间的自然现象从古至今可是变化不大的,所以,我们可以从这名称所代表的自然现象入手来求解这几个字的真正含义。

从小雪到大寒,在自然界,此时正是冬天。冬天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便是干燥,土壤干燥,人的皮肤也感觉干燥。“天干物燥,注意防火”,因这干燥,冬天最容易燃起森林大火。

秋天也是干燥的,秋燥是很多疾病的重要原因。不仅仅有秋燥,在盛夏时节,阳光格外地炎热,像要把大地上的万物给烤干了一样,使人感觉干渴。不仅是人,动物与植物在烈日下应该也是一样的感觉。

在一年之中,除了上述三个让人感觉干燥的时节,其他时间,人的感觉都是“湿”,冬天过去,春回大地的时候,大家知道的啦,因天气开始转暖,冰雪融化,水分蒸发,空气开始变湿。天气暖到一定程度,百草全都发芽、树木抽条开花的时候,梅雨季节就来了,天上地下,到处湿漉漉的,没个干爽的地方。天气更暖时,就到盛夏了,此时不感觉到湿了,但又被阳光烤干似的,燥渴难耐。“物极必反”,盛夏过后便是长夏时节了,雨露使得地球的万物又是湿乎乎的。然后是秋冬,再次天干物燥。

分析这一年的气候特征,我们说,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那么当然就是“燥”和“湿”最为准确了。

研究一下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大家自然会发现:

从大寒到春分,天气为“湿”;

从春分到小满,天气为“湿”;

从小满到大暑,天气为“燥”;

从大暑到秋分,天气为“湿”;

从秋分到小雪,天气为“燥”;

从小雪到大寒,天气为“燥”。

再重新来看一下六气的注解:

从大寒到春分,厥“阴”风木主气;

从春分到小满,少“阴”君火主气;

从小满到大暑,少“阳”相火主气;

从大暑到秋分,太“阴”湿土主气;

从秋分到小雪,“阳”明燥金主气;

从小雪到大寒,太“阳”寒水主气。

注意“阴”和“阳”,与上述的“湿”和“燥”的对比,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呢?——所有出现“湿”的地方,也都有“阴”;所有出现“燥”的地方,也都有“阳”,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在中国的古代,喜欢用“阴”、“阳”这一对词来对事物进行分类,比如说,把明亮和黑暗相比较,古人就认为明亮属“阳”,黑暗属“阴”;把上升和下降作比较,古人就认为上升属“阳”,下降属“阴”;把大和小作比较,古人就认为大属“阳”,小属“阴”;把山和水作比较,古人就认为山属“阳”,水属“阴”。“阴”和“阳”只是一对表示属性的词,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误以为的“阳”就是热,就是让人暖和的气;“阴”就是冷,就是成形的实质性的东西等。“阴”和“阳”的概念从比较而生,而不能单纯地说某个东西属“阴”,某个东西属“阳”,更不能反了,认为“阴”是什么,“阳”是什么。
导读:六气的概念我们反复探讨了,五运的概念当然也要好好研究的。如果能够深入地理解这些基本的概念,对五运六气学说我们可就已经掌握一半了。

六气描述的是一年之中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的气候变化。在我们生活的大地上,一年之中,不仅仅气候的变化十分明显,而且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差别。比如说,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同时却也是多处地方发洪水的时候;再比如说,寒冷的冬天,大地一片寂静,没有地方发生洪水。我们的老祖宗注意到一年四季这种不是发生在气候环境,而是发生在土壤之中的差别,用五运的概念来描述它。《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中写道: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如何?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相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上述的原文本是一段,引用时被我分成了两段。不为别的原因,而是容易让大家看清楚。引文的第一段,大家可以看到,它正是讲述一年的六气,夏天少阳相火主气,冬天太阳寒水主气等,在前面我们已经详细讲述。引文的第二段,则讲述了六气与五运的关系。“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指的是夏天少阳相火主气,这个时候,我们脚下的大地的表面水很多,容易发洪水,即使不发洪水,各个大小河沟也往往很满,土壤潮湿,比冬天的大地表面的水要多很多,所以认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其他依次类推。至于“君火之下,阴精承之”这句,大家可以想想少阴君火主气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那是从春分到小满,每年的梅雨季节正位于其中。这时候,我们脚下大地地表的土壤中没有夏天那么多的水,但却也是湿漉漉的。人为倮虫,在《易经》里是归为湿土的,所以湿土是人体之精。湿气属阴,所以此时可描述成“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导读:在运用五运六气学说的时候,我们常常要用到五行理论的知识,可这五行,在很多人的眼里,几乎不是哲学就是迷信的,有很多人都不把它当作科学来看待。这恰恰是五行的悲哀。

图3五行生克图

五行的理论包括:

(1)五个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

(2)五个基本元素间的正常关系:相生和相克关系,分别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可以用一个图形形象地表示五行的这种相生相克关系。从下面的平面图中可以看出,正常的五行构成了一个非常平衡的图像。

(3)五个基本元素之间可能的异常关系:相乘和相侮关系、相生不及太过关系,分别为: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木乘土,土乘水;火侮水,金侮火,木侮金,土侮木,水侮土;相生太过:水生木太过,木生火太过,火生土太过,土生金太过,金生水太过;相生不及:水生木不及,木生火不及,火生土不及,土生金不及,金生水不及。

由于正常的五行关系是一个非常平衡的平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任何一方与另一方的正常关系失去正常,都会导致该平面图整体失去平衡。

五行的理论主要包括上面的三部分内容。下面来看:

一、关于五行之“行”

虽然关于五行的各种说法都有,但很少有人提及五行的“行”字。古人使用每个字几乎都有讲究,“行”在古代是一种动态的描述,故五行事实上描述的是金、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