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84-伤寒论辩证广注-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性: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 黄芩 芍药 甘草(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饮一升。日三服。三四日不解。脉浮者。宜重服。发汗脉沉实者。以 豉丸 
下之。 
琥按上主治云。伤寒温病。可见温病。亦伤寒之类。且也。温病为热伤寒。亦非寒也。其证当壮热不解。而无汗 
方可投此汤。为辛甘发散之剂。汤中用黄芩者。以苦寒泄其热也。用芍药者。以酸寒敛其阴也。温热病为阳气过旺。阴 
气已微。不用芍药黄芩。势必至热甚。烦冤。而重阳将狂矣。大抵此方。专主肺胃二经大热药也。若胃府实者。宜去甘 
草大枣。故上方后云。发汗脉沉实者。宜以 豉丸下之。脉沉实者。邪传里而胃家实也。又按上方即仲景葛根汤方。去 
姜桂而加黄芩也。以姜桂性辛热。惟冬月正伤寒宜用。故去之。黄芩性苦寒。大能除四时温热。故加之。 
又治时气。三四日不解。有解肌升麻汤。 

卷之五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千金)升麻汤方
属性:升麻 芍药 石膏 麻黄 甘草(各一两) 杏仁(三十枚) 贝齿(三枚。一作贝母十八铢) 
上七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尽服。温覆发汗。便愈。 
琥按上主治云。时气三四日不解。此即仲景所云。时行之气。四时伤寒者是也。上方又即仲景大青龙汤。去桂枝 
姜枣。加升麻芍药贝齿三味药。此必是太阳阳明合病。欲汗出不得。反加烦躁。故用上方以主之。又按贝齿。乃海中贝 
子。气味咸寒本草云。解肌。散结热千金用之。良有以夫。 
又治伤寒三四日不瘥。身体烦毒而热。有葛根龙胆汤。 

卷之五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千金)葛根龙胆汤方
属性:葛根(八两) 龙胆 大青(各半两) 升麻 石膏 葳蕤(各一两) 甘草 桂心(当是桂枝。去外薄皮。故云 
桂心。考外台秘要中。凡引仲景方。用桂枝者。皆云。桂心。亦是此义。若认以为肉桂。去外粗皮。误矣。) 芍药 黄 
芩麻黄(各二两) 生姜(三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葛根。取八升。内余药。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琥按上方。即仲景葛根汤。又大青龙汤。二方去大枣杏仁。加龙胆大青升麻葳蕤黄芩。五味药也。上主疗云。身 
体烦毒而热。故加此苦寒辛甘之味。以发泄之。又按大青。李氏纲目云。处处有之。高二三尺。茎圆。叶长三四寸。面 
青背淡。对节而生。采得阴干。茎叶皆用。专治时气头痛大热。时行毒热。温疫寒热。诸家本草。功用相同。今方家罕 
知之。良可慨也。又葳蕤。本草经名女葳。主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甄秘书用以治时疾寒热。今伤寒科罕用。惟疗虚 
劳方用之。 

卷之五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又雪煎
属性:治伤寒方 
麻黄(十斤) 大黄(一斤十二两金色者) 杏人(三斗四升) 
上三味。 咀。以雪水五斛。渍麻黄于东向灶釜中。三宿。内大黄。搅令调。炊以桑薪。煮得二斛汁。去滓。复内 
釜中。捣杏人。内汁中。复炊之。可余六七斗汁。绞去滓。置铜器中。又以雪水三斗。合煎之。搅令调。得二斗四升。 
药成可丸。冷凝。丸如弹丸。有病者。以三沸白汤五合。研一丸入汤中。适寒温服之。立汗出。若不愈者。复服一丸。 
密盛药。勿令泄气。 
琥按上方。乃治太阳经病。兼挟阳明府实。为汗下兼施之剂。犹之少阳阳明证。而用大柴胡汤。同一理耳。 

卷之五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又豉丸
属性:治伤寒留饮。 

卷之五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宿食不消方
属性:豆豉(一升) 巴豆(去油三百枚今用二百枚) 杏人(六十枚) 黄芩 黄连 大黄 麻黄(各四两) 芒硝 甘 
遂(各三两) 
上九味。为末。以蜜和丸。如大豆。服二丸。不得下者。增之。 
琥按上方。与前方相似。但攻下之力多。发汗之力少。然亦过于迅厉。宜量人虚实而后用之。琥总按上二方。虽治 
太阳表邪未尽。实则阳明府实药也。 
陈延之疗伤寒。一二日不解。短剧方有白薇散。 

卷之五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短剧)诏书发汗白薇散方
属性:(千金方亦集此散) 
白薇(二两) 麻黄(七分去节) 杏人(去皮尖熬) 贝母(各三分) 
上四味。捣散。酒服方寸匕。浓覆卧。汗出愈。 
琥按上陈氏云。疗伤寒。一二日不解。据内经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则是上方。当是太阳阳 
明二经之药。即仲景麻黄葛根二汤之变剂也。又手太阴肺经。风盛热壅者。亦宜斟酌用之。又按白薇。李氏纲目云。古 
人多用后世罕能知之。其根类牛膝而短。其性苦寒。乃阳明经药也。神农本经。主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及 
温疟洗洗发作有时。故活人书治风温发汗后。身灼热。多眠。葳蕤汤中亦用之。乃知白薇取根。本草无毒而能利人。何 
俗医不知用邪。 
又疗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则发热。头眩痛。喉咽干。舌强胸内疼。心胸痞。结满。腰背强。短剧有葳蕤汤。 

卷之五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短剧)葳蕤汤方
属性:葳蕤(二两) 石膏(三分末绵裹) 白薇(二两) 麻黄(二两去节) 独活(二两) 芎 (二两) 杏人(二 
两去皮尖两人) 甘草(二两炙) 青木香(二两如无可用麝香一分代之)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热者。加朴硝一分。及大黄一二两。下之一方。有葛 
根二两。 
琥按上主疗云。春月中风伤寒。则知伤寒。不但指冬月严寒之时矣。曰头眩痛。腰背强。此太阳病也。曰胸内疼。 
心胸痞。结满。此兼阳明病也。曰喉咽干。舌强。此兼太阴少阴病也。凡此者。皆由风寒之邪。郁于肌表。邪热不散。 
内传阴经。未入于府。犹为可汗之时。故用上汤。分三服以取汗。若一寒一热者。乃表寒未除。里热已极也。加硝黄以 
下之。与仲景用大柴胡汤同义。又按青木香。李氏纲目云。南木香。即今广木香也。斯言大谬之极。愚用青木香。乃另 
是一种草根。形如乌药。其色微青。味苦辛而气清凉。最能发散风热。想梁时陶隐居。所云。青木香者。即此一种药也。 
陈氏不察。而云如无。以麝香代之。恐非温热之证所宜。若用麝香。是大失制方之义。 
朱奉议云。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惟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以前。 
桂枝证。加黄芩一分。谓之阳旦汤。夏至后。有桂枝证。可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若病患素虚寒者。 
正用古方。不在加减也。 

卷之五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活人)阳旦汤
属性:治中风伤寒脉浮。发热。往来汗出恶风项强。鼻鸣干呕方。 
桂枝 芍药(各三两) 甘草(炙) 黄芩(各二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钞五钱匕。水一盏半。枣子一枚。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取八分。清汁温服。若脉浮 
紧。发热无汗者。不可与也。 
琥按上论云。桂枝汤。西北二方居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此必是极北极西之地。其气寒凉。故宜行此汤尔。余 
居东南。地气温暖。虽冬月遇中风证。桂枝汤。亦有不轻用者。况于春末及夏至以后邪。奉议加黄芩知母等药。可为发 
仲景未发之义矣。 
又云。伤寒热病。药性须凉。不可太温。夏至后。用麻黄汤。须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黄芩一分。盖麻黄汤性热。 
夏月服之。有发黄斑出之失。惟冬及春。与病患素虚寒者。乃用正方。不在加减。 

卷之五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活人)麻黄汤方
属性:与仲景原方药味同(分两减半) 
琥按上论云。夏至后用麻黄汤。须加知母石膏黄芩。奉议此言。可为深得用药之旨。且也。活人书。取用麻黄汤。 
自有通变之法。本方中加苍术。治寒湿。去桂枝。加薏苡仁。治风湿。去桂枝杏仁。加石膏山茵陈苍术。治湿热。皆太 
阳经之药也。仲景当日制麻黄汤。后之人。若云。一味不可增损。吾不信矣。 

卷之五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活人)麻黄葛根汤
属性:治伤寒一日。至二日。头项及腰脊。拘急疼痛。浑身烦热。恶寒方。 
芍药(三两) 豆豉(一合) 干葛(四分) 麻黄(三两去节汤泡一二沸焙干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四钱。葱白七根。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以浓衣盖覆。如人行四五里间。再服。 
良久。如未得汗。更煮葱粥。少少与之热。投以助药力。取汗即愈。 
琥按上方。乃仲景葛根汤之变方也。此汤能治太阳病项背强KT KT 无汗恶风者。又能治太阳阳明合病。自下 
利者。但仲景葛根汤方后云。不须 粥。此云。如未得汗更煮葱粥。少少与之。热投以助药力。此可见前圣后贤。取汗 
之法。各不相同。医者当临证起悟云尔。 
许学士云。病患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者。伤寒之候也。如病患发热头疼。脉浮数而尺中迟弱者。宜先服黄 建中汤。 
加当归。以补血。却与麻黄桂枝辈。 

卷之五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本事)黄建中加当归汤方
属性:黄 当归(各一两半) 白芍药 桂枝 甘草(各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日三。夜二服。如脉尚沉迟。再进一服。 
琥按上方。即仲景桂枝汤中。加黄 当归也。大抵禀质素虚之人。外伤风寒。须以补养为主。兼行发散之法。所 
以桂枝汤已属补虚之剂。因病患尺中迟弱。复益以黄 当归。许氏虽云。补血实。则气血兼补。此惟病患营卫俱弱。伤 
风有汗者。宜用之。否则勿轻投也。 
韩祗和云。病患两手脉浮数。或紧。或缓。寸脉短。反力小于关尺脉者。此名阴盛阳虚也。素问云阴气有余。为多 
汗身寒。即可投消阴助阳表剂以治之。若立春以后。清明以前。宜六物麻黄汤主之。 

卷之五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微旨)六物麻黄汤方
属性:麻黄(去节一两) 葛根 苍术(各七钱半) 人参 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枣二枚。煎七分。热服。如三五服后。汗未止。恶风者。加荆芥七钱。犹汗者。加丁 
香皮半两 
琥按上方。即仲景葛根汤中。去姜桂芍药。加苍术人参也。大抵气虚人。病太阳阳明二经伤寒KT KT 无汗者。 
宜服此汤。有汗者。勿轻用也。上论云。阴盛阳虚。当是阴寒之邪。乘其表虚而客于营卫之间。病患周身阳气。不能外 
达。法宜用助阳之剂以发表。使汗出表和。则阳气回复而阴邪消退。故上汤中。用麻黄葛根苍术之辛温。以透表而消阴。 
因病患关前之脉短小。乃肺脾真气不足。复用人参炙甘草。甘温之品。以补中而助阳。此制方之变而周者也。盖前方治 
虚人伤风。此方治虚人伤寒。同出一揆。谁谓伤寒无补法哉。 
琥又按上论。引素问云。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此是真阳虚脱。阴寒直中之证。医人急投以参 熟附。犹恐阳亡而 
未及。况敢用麻黄葛根等。重发其汗之药乎。且韩氏原论中复云。自汗出恶风。是邪气在表。为阴气有余。分三时用药。 
连上共三方。方中皆有麻黄。彼独不知仲景法有汗不可服麻黄汤之义邪。可见韩氏方论。自相矛盾。至今微旨一书。世 
无全本。盖其书之不传。由其言之无当也。又其方后云。汗未止。恶风。不去麻黄。而反加荆芥。又云。犹汗者。加丁 
香皮。吾恐丁香皮辛温。虽与桂枝相似。不若竟加桂枝之为妙矣。韩氏因时和解法。大都莫解。故止摘上方。以见虚人 
伤寒。自有宜用之药。学人仅取其方。毋泥其论可也。 
刘河间治伤寒。表实无汗头项痛。腰脊强。身热恶寒。肩背拘急。手足指末微厥。脉浮数而紧者。为邪热在表。此 
仲景麻黄汤证也。当以清解散。加天水散汗之。 

卷之五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河间)清解散
属性:治一切感冒方。 
苍术(炒) 荆芥(各二两) 甘草(一两) 麻黄(一两半) 
上四味。 咀。每服一两。水二钟。生姜三片。葱白一茎。同煎七分。去滓。微热服。以被盖覆。取汗为度。 
琥按上方。乃仲景麻黄汤之变方也。麻黄汤专入太阳而治风寒。此汤兼入太阴而治风寒与湿。学人当随证用之。 
又按河间此方。伤寒准绳中载之。余曾细阅宣明病机直格等书。无所谓清解散者。想准绳必有所本而载之也。其天水散 
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