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84-伤寒论辩证广注-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亥水相冲。亥中有甲木之气。故亦主风。) 
芒种五月节。指丙(丙属火。主热。配小肠。又兼水化。主寒。) 
夏至五月中。指午。(午属火主暑气配心。) 
小暑六月节指丁。(丁属火。主暑气。配心。又兼木化。主风。) 
大暑六月中指未。(未为太阴湿土之气。配肺。此亦直格中之说。愚谓未为阴土。主湿配脾。) 
(琥)按以上夏三月人病伤寒。当由暑热风湿之气居多。惟五月节斗指丙。丙从辛化而生寒。其病者终以寒为标。 
热为本。至于地之二气。少阴君火。终于立夏四月节。其时之病。多风热。三之气。太阴湿土。正当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之时。其时之病。多风热暑湿。四之气。少阳相火又起于大暑六月中。故其时之病纯是湿热。但以寒为名也。 
立秋七月节。斗指坤。(坤属土。主湿气。位居西南不配脏腑) 
处暑七月中。指申。(申为少阳相火之气。主大热配胆。此直格中之说。愚谓申为阳金。主燥配大肠。位居于西。以 
其与寅相冲。寅中有丙火之气。故主大热。) 
白露八月节。指庚(庚属金。主燥气。配大肠) 
秋分八月中。指酉。(酉为阳明燥金之气。配胃。此亦直格中之说。愚以酉为阴金。主燥。配肺位居正西。) 
寒露九月节。指辛(辛属金。主燥气。配肺。又兼水化。主寒。) 
霜降九月中。指戌。(戌为太阳寒水之气。配膀胱。此亦直格中之说。愚以戌为阳土。主湿。配胃。以其与辰相冲。 
辰中有癸水之气。故又主寒。) 
(琥)按以上秋三月人病伤寒。当由燥热湿三气居多。惟九月中寒气已甚。然其病。亦兼燥气与湿。至于地之四气。 
少阳相火。正当立秋处暑白露之时。五之气阳明燥金。又当秋分寒露霜降之令。乃知秋病多燥热。如认以为寒误矣。 
立冬十月节斗指干(干属金。主燥气。位居西北。不配脏腑。) 
小雪十月中。指亥(亥为厥阴风木之气。配肝此直格中之说。愚以亥为阳水。主寒。配膀胱。以其中有甲木之气。 
故又主风。) 
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壬属水。主寒气。配膀胱。又兼木化。主风。) 
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子为少阴君火之气。主暑配肾。此亦直格中之说。愚以子为阴水。主寒配肾。以其冲动午火。 
故又主暑气。) 
小寒十二月节指癸(癸属水主寒气配肾又从火化。故主热。) 
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丑属土。主湿气。配脾。) 
(琥)按以上冬三月人病伤寒。当由风寒之气居多。然地之五气。阳明燥金。终于立冬十月节。其病多燥。燥亦风 
热。从木火也。惟地之终气。太阳寒水。正当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之时。其时为正伤寒。然细推小雪十月中。斗指亥其兼 
气主风。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其化气亦主风。冬至十一月中。其冲气主暑。小寒十二月节。其化气又主热。乃知其时之 
病。又兼风热。至大寒十二月中。厥阴风木之气复起。况斗柄又指丑。丑为湿土。人病风湿。在所不免以是知冬月之正 
伤寒。亦不专于寒也。 
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按以上正文。 
今仲景全书中。列于阴阳大论云云前。伤寒准绳中。序之于皆当按斗历占之之下。诸家注伤寒论。遂删此段正文。殊为 
脱略。愚今纂注之于伤寒例首。从全书也。) 
(琥)总按上时节气候决病法。此仲景伤寒论一部纲领。以故为例之首。至王叔和反以脉法列于前者。此撰次之僭 
也。推前人立法之意以伤寒一证。寒邪之气。自外而伤于人。则人在气交之中。同是受寒。当分四时之不同。盖春之寒。 
必兼温气而至。夏之寒。必兼暑气而至。秋之寒。必兼燥气而至。长夏四季之寒。必兼湿气而至。惟冬之寒为正寒。正 
寒之气。其时病者。不能即解。寒不解则热愈深。三时之寒为暴寒。暴寒之气其时病者易于解散。寒易散。故其热有重 
有轻。 
大抵病兼异气。必因乎时。药有异宜。亦因乎时。即如一人。于冬月患病。其初伤大寒之气。既病一二日后。寒气 
忽解。天道大温。则病患之气。亦随时而异。用药之道。不无少差。所以伤寒之称。一名时气。知时知气。斯医之为道。 
可判然于胸中矣。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按内经有阴阳应象大论。其中无 
春夏秋冬四语。想此是仲景自立之论。而叔和又参以己意之辞。内经本论中语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 
燥湿风。愚以仲景所云温和者。即是风气。其令为春而主生。云暑热者。即是暑气。其令为夏而主长。云清凉者。即是 
燥气。其令为秋而主收。云冷冽者。即是寒气。其令为冬而主藏。其不言湿气者。已具于四季之中。而生长收藏之道备 
焉。故云四时正气之序。此论仲景实本内经之意。所以王氏直序为阴阳大论云云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此承上文而言。冬气冷冽而为寒。则其令主 
藏。养生君子。亦宜效万物而深藏固密者。居处周密也。处不周密。则触冒严寒之气。所以谓之伤寒。)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春风夏暑秋燥冬寒。此谓四时之气。成注以秋气为湿。误矣。愚以湿气。即具于长夏 
及四季之中。此言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不独冬时之有伤寒也。)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喻嘉言云。入一毒字。便开过端。殊不知伤寒之人。寒盛于外。热深于内。 
发而为斑黄。为吐衄为狐惑。为口舌糜烂。为肺痿呕脓。为发颐肿溃。非毒而何。最。聚也。杀厉者。寒气肃杀暴厉。 
谓伤寒之毒。纯是杀厉之气聚成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病。疾之甚也。言有寒疾而甚者。名曰伤寒。所以仲景辨伤寒。凡六经之证。皆曰病也。 
下文云。不即病者。言有寒疾而不甚也。王安道以不即病者。过时而发于春夏。方其受寒之时。其人不觉有疾。误矣) 
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内经热论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又生气通天论。阴阳应象论皆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推内经之意。以寒自伤于冬至春则寒气转 
而为温。至夏则温气又转而为暑。所以同是外来之邪。不得仍以正伤寒名之也。且考内经上文云。春伤于风。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则是冬时所伤寒邪之气。亦必着人肤腠肌肉之间。留连成疾。积久不愈。至春令大温。遂变而成温病。内经 
中不言留连者。乃省文也。其云至夏变为暑病。此与经旨相悖。更考内经下文云夏伤于暑。秋必 疟。是疟者。不即病 
之暑。其即病者。乃夏时自伤之暑也。引经断论。黄帝岐伯皆云暑自夏伤。至仲景独云暑由寒变。若云可变。将秋时之 
疟。亦由冬寒变成。有是理乎。所以方中行起而削之。喻嘉言起而非之也。)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夏暑之气。重于春温若人感其气而成病。则不论温暑。各有轻重。不可拘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此承上文君子固密不伤于寒而言。是以辛苦之 
人。因冬时不能固密。春夏多温热病。且言其病非时行之气。皆由触寒所致。内经未闻有冬伤于寒。夏必病热之语。斯 
言如出之仲景。为可削矣。)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 
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大寒。补亡论作大凉。金克木也。大凉。外台秘要中作大冷水克 
火也。秋时大热。火克金也。冬时大温。每与湿气并行。土克水也,凡此者。皆贼邪之气。故云非其时而有其气。非时 
之气。感受必同。所以一岁之中。凡四时之病。长幼多相似也。愚谓以上时行之气。不过是四时热病。皆伤寒之类。春 
时应暖而反大寒。人因其暖。不料其寒。则为春伤寒。既伤之后。暖气仍回。同温病也。夏时应热而反大凉。人因其热。 
不觉其凉。凉中即有寒气则为夏伤寒。既伤之后。热气仍回。同暑病也。秋时应凉而反大热。人亦因其热。不御其凉。 
则为秋伤寒。既伤之后。凉郁其热。同燥病也。冬时应寒而反大温。人又因其温。反忘其寒。则为冬伤寒。既伤之后。 
寒包其温。非真寒也。巢元方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幼。率多相似。为天行病。且以春温寒疫之证指之。即天行温疫病。 
俗又从疾。通名瘟疫。昔医如朱奉议。孙真人。许学士。庞安时常器之辈。皆相承其说。不觉其非。至吴又可始作温疫 
论二卷。言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触人。乃名温疫。又喻嘉言复作尚论篇。详论温疫以破大惑。乃知仲景所言。不过四 
时所行不正之气。即内经云伤寒之类是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四时正气。即上第三节云四时之气也。时行疫气。即 
上节云时行之气也。成注既言时行之气。又言温与疫者。误也。温即冬时应寒而反大温之温下文云冬温是也。况此节正 
文无温字。若言是春温。误之误矣。疫即三时反寒反凉之气。下文云寒疫是也。按此温疫。并非大瘟大疫。予于上文已 
明言之。占测也。候也。成注云占前斗建。审其时候之寒温。察其邪气之轻重。言当按斗柄所指之节气而测候之也之指 
下文伤寒冬温寒疫等证而言。又按成注云占前斗建可见四时八节决病法。当在阴阳大论之前。)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 
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成注云。此为四时之正气。)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体中寒伤。寒缵论作体虚中寒甚通夫寒为 
冬月之正气。正气何能伤人。其为寒中者因其人体气先虚故也。中字作伤字解。莫认作中寒之中。盖中寒是冷证。伤寒 
是热证不可混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 
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按此节仲景书系正文成氏例改作注。故诸家纂仲景书者屡屡削之。成注云。此为四时正气。 
中而即病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成注云此为时行之气。即前第九节云冬时应寒而反大温者是也。冬温虽与伤寒异。然亦不过是伤寒之类。寒有寒毒。 
则温有温毒。一句便了。其云复有先后更相重沓者。明系叔和杂入之语。故喻嘉言注云。此与仲景之文无涉也。喻氏复 
云。证如后章其意盖指篇后温疟风温温毒温疫为言。此无识之最者也。愚因删去使无增后学之疑。)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诸家本 
皆无外字。觉辞意不贯。今从准绳伤寒例增入。成注云此为温病也。王宇泰云。此是外邪唤出内邪。乃冬伤于寒所致。)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此亦时行之气即前第九节云。春时反寒夏时反凉者是也。 
然不曰春寒夏凉病而曰寒疫者。此是外寒之气。郁其温热故也。按前第九节又云。秋时反热。此与冬温病相似。其不曰 
秋热病。而亦曰寒疫者。可见秋时之气。亦寒郁其热也。愚以此等病即是伤寒之类。俗云四时伤寒是也。成注云。此是 
疫气。夫冬温独非疫邪。大抵时行之反气皆是疫。何也。气与时反。人不及备所以病无长幼。率多相似。如徭役之役。 
字从 者。乃省文也。此非若正气之伤人。必待体虚而后中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 
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成注云是数者。以明前斗历之法。占其随时气候。 
发病寒热轻重不同。愚按是数者三字。此总结上文伤寒冬温温病寒疫等证之辞。愚又按前第十节云。按斗历而占四时正 
气为病则是冬月伤寒春月伤风。夏月伤暑与湿。秋月伤燥。皆正气也。正气为病。不但伤寒。兹则但言。伤寒。及时行 
之气。可见仲景之论。非全书矣。又按本节云寒疫轻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