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中风论
作者:熊笏
朝代:清·嘉庆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序
属性:昔,神农、黄帝、岐伯、俞跗,以神圣之资,阐阴阳之奥,创兴医籍,拯济疾苦,实与
教养政治相辅而行,故三坟之书先于五典。盖医之学,备在君相矣。厥后有伊芳尹汤液,亦其
类也。东迁以来,君相罕有知者,而其学遂降为艺术。若医和、医缓、扁鹊之俦,皆其最也
。始皇
于世。汉之太仓公、华元化、张仲景之徒,皆精其术。仓公、元化无传书,惟仲景有《伤寒
》、《金匮》两书,实与《本经》、《汤液》、《灵》、《素》、《难经》相为表里,此医学之大成也
。晋太医令王叔和,错解义例,纂乱原文,而医学始晦。相沿至今,卒无起而正之者。虽有
诸家辈出,各抒所见,究与《灵》、《素》、《难经》不能符合。其弊在于不信古经,不明内景
,枉逞胸臆。是以得不偿失,名不副实。著作虽多,去古愈远矣。近世医方本草诸书,专执
心肝脾肺肾,颠倒金木水火土,满纸空谈,毫无实义,莫不家置一册,沿为习俗,牢不可破
。此时即起轩岐、卢扁诸圣贤而正之,不目为怪,则斥为妄耳。笏学术浅陋,惟于古圣之书
,颇曾究心,观其诊病脉法,经络营卫,内景脏象,皆与后世诸论不同。盖理寓于气,气寓
于形,后人舍形气而言理,故其术肤浅而不适于用。古人求实理于形气之中,故其术精切而
多奇中。今欲实从形气中以求治病之理,不得不详之如左,以就正于高明,庶不至于按剑相
诧也夫。
x道光辛已孟春江右熊笏叔陵甫自叙x
序
属性:《中风论》一书,安义熊叔陵先生着,闻向无刊本也。戊寅夏间,余从里中世医郭君秋
泉借阅其家藏抄本,喜是书明于内景,不独为中风立论,即中风一症,灼有见地,全卷无一
模棱语,因手录之。嗣询此书所由来,秋泉云∶嘉庆季年,吾闽陈修园先生治疗出,一时名
医右熊君耳其名,不远千里来证所学,修园下榻钦其绪论,即知熊有撰述,奈深自谦,秘不
肯示人。一日熊外出,修园门下士私发其簏,得此书传钞之,欲再检他本,诘朝熊束装归矣
。余
论》相表里,欲合刻而公诸世,未逮也。今夏,家端植兄拟刊医书,余以此论告,即欣然出资付梓
,并自任校雠之役,一字之疑,必来参酌。剞劂竣事,属叙缘起,余思熊氏书出,当有目
共赏,固无待余之表彰,而端植隐于市廛,能不《医案一隅录》两种,肆中遍访无此书,端
植能──搜罗,襄刻《熊氏全集》,尤余之浓望也夫。
x时光绪甲申八月子庄林庆祺谨序x
论脏象
属性:肝藏魂,属足厥阴经,有正络入肝络胆,主春木风令,旺于春,以胆为腑,属足少阳经
,有正络入胆络肝,七情主怒,声主呼,液为泪,五官目(凡脏腑之相表里者,因诸经相属
相络也。后世用五行干支相配,亦属凿空腐谈)。
心藏神,属手少阴经,有正络入心络小肠,主夏君火热令,旺于夏,以小肠为腑,属手
太阳经,有正络入小肠络心,心君无为,五官舌。
心主无形,代心君行事,属手厥阴经,有正络历膻中,遍历三焦,主长夏相火暑令,旺
于夏,以三焦为腑,亦无形,属手少阳经,有正络历三焦络膻中,七情主喜,声主笑,液为
汗。
脾藏意,属足太阴经,有正络入脾络胃,主四季湿土令,寄旺于四季,以胃为腑,属足
阳明经,有正络入胃络脾,七情主忧思,声主歌,液为涎,五官口。
肺藏魄,属手太阴经,有正络入肺络大肠,主秋金燥令,旺于秋,以大肠为腑,属手阳
明经,有正络入大肠络肺,七情主悲,声主哭,液为涕,五官鼻。
肾藏精与智,左藏智,右藏精,属足少阴经,有正络入肾络膀胱,主冬水寒令,旺于
冬,
五脏以心为君、为主,心君无为,寂然不动,其脏坚固,邪不能侵,侵之则神去而死。
凡心之用,皆手厥阴心主代为用事也。
心主即膻中宗气也,但有气而无形,专代心君用事,故名之相火,譬如宰相代人君施政
也。后世错认右肾为相火,考之《灵》、《素》、《难经》及仲景书,皆无此说。此因叔和脉法
将三焦配入右尺,三焦本属相火,故遂错认右肾为相火耳。心主是本名,因心主无形可指,
故《素问》借任脉之膻中穴名之曰膻中,是从其外而名之也。《灵枢》借护心之脂膜名之曰
心包络,是从其内而名之也。二者皆是借名,非本名也。唯心主二字,乃是本名,因其代心
君行事,为性情之主,故曰心主。
三焦亦有气而无形,即卫气之间行于腑者也。扁鹊名为原气,乃肠胃中行津化液之气也
。盖心主是宗气,《内经》所谓大气积于胸中,命曰气海者是也。凡肝之怒、肺之悲、肾之智、
脾之思,皆秉此气为用。三焦是卫气,《内经》所谓卫出下焦,间行于六腑者是也。凡上焦
之饮食主纳、中焦之主腐化、下焦之二便主出,皆秉此气为用,此二者皆有气而无形。马
元台谓三焦有形如脂者,妄也。
肾有两枚,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男子以右肾藏精,女子以右肾系胞。此言出于《
难经》,不见于《内经》,然《内经》谓冲脉为血海,循腹右系于肾。又谓男子二八太冲脉盛,
精始至,女子二七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又谓男子无月事,冲脉不泄,则上荣而生髭须;
女子有月事,冲脉下泄,则髭须不生。宦者损其冲脉,则须亦不生。观《难经》男以藏精,
女以系胞之语,则右肾为命门者,即《内经》之冲脉循腹右下行系于右肾,谓男女之天癸所
以传生者也,犹曰此生生受命之门耳。则命门乃水也,非火也。后世沿叔和之谬,谓左肾为
水,右肾为相火,已属大谬,李时珍反用此法诋毁《难经》,可知后世医家于内景脏象全然
不识,而犹妄意著作其书,尚可信乎?
或问∶子以命门为天癸,然则肾中无火矣,无火则肾
中真阳又是何物也?曰∶肾中真阳即是卫气之根,《内经》谓卫出下焦,《难经》谓肾间动气
,又谓生气之原者是也。此两肾皆有之,且膀胱亦有之,奈何专属之右肾耶?
《内经》曰∶初生之来谓之精(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即右肾藏精也)。两精相抟谓之神
(阴阳合而神明生,即心藏神也)。随神往来谓之魂(神明动而知识生,即肝藏魂也)。并精出
入谓之魄(精血充而运动生,即肺藏魄也)。心有所忆谓之意(脾主思,故藏意)。虑善而动谓
之智(肾为技巧之官,故藏智)。此五脏之所藏,谓之五神,所谓性也。
凡五脏皆不可病,而心脏为最。然《内经》、《难经》论病,多以五脏为言者,乃指五
脏所主之病,非谓五脏为受病之地也。譬如怒为肝之所主,其受病之地乃在卫气、宗气之上僭,
《内经》所谓气有余善怒也。又如恐为肾之所主,其受病之地乃在卫气、宗气之下陷,《内
经》所谓气不足善恐也。俗书不知从受病之气分施治,而辄从五脏用药,则误矣。
五脏为藏神最密之所,而名为阴者,以其为阴经所属也。六腑为传受渣滓之所,而名为
阳者,以其为阳经所属也。唯胆为清净之地,不受秽浊,而亦名腑者,亦以其为阳经所属也。《
内经》谓脏腑皆取决于胆,故胆为决断之官。
论经络次序
属性:(此宗气领营血所行也,营行脉中)
经脉发源在左乳旁下,以手按之有动脉者是也。《素问》名为胃之大络虚里穴,《灵枢
》名为脾之大络大包穴。盖脉本营血,乃水谷所主,故以脾胃互称。此只一穴,在左乳旁下,若
右乳旁下则无有,不论男女,人人皆然。此等要紧之穴,《内经》言之甚清,验之此身亦甚
明,乃诸家竟不知此为何事,可为浩叹(虚里出浏腋下三寸,大包在腹下六寸)。
第一,手太阴肺经从左边虚里穴上注肺,由左腋间走左手大指(寸口脉即此),是从胸走
手也(正络入肺)。
第二,手阳明大肠经从寸口斜分至腕臂(反关脉即此),走上至头,是从手走头也(正络
入大肠)。
第三,足阳明胃经从头上接前脉,由胸前而下至足背,是从头走足也(正络入胃)。
第四,足太阴脾经从足指接前脉,由膝而上至胸,注心中,是从足走胸也(正络入脾)。
第五,手少阴心经从胸中接前脉,由 间而至手小指,是从胸走手也(正络入心)。
第六,手太阳小肠经从手小指外侧接前脉而上至头,是从手走头也(正络入小肠)。
第七,足太阳膀胱经从头上接前脉,由背而下至足小指,是从头走足也(正络入膀胱)
。
第八,跷脉(男用阳跷,女用阴跷)从胫上接前脉,上至背俞,转从复冲下行于足(正
络
第九,足少阴肾经从足心接前脉,由膝内而上至胸,是从足走胸也(正络入肾)。
第十,手厥阴心主经从胸中接前脉,由 而至手中指,是从胸走手(正络散入膻中)。
第十一,手少阳三焦经从手指背接前脉,由手腕外上至耳侧,是从手走头也(正络历三
焦)。
第十二,足少阳胆经从头上耳侧接前脉,由身之旁下至足,是从头走足也(正络入胆)。
第十三,足厥阴肝经从足下接前脉,由膝而上至胸中,注于肺,是从足走胸也(正络入
肝)。
以上诸脉,各有两条先行于左者毕,然后再注肺,由右腋间走右手太阴经、手阳明经,
以次至足厥阴经,亦如其左,不复繁缀,然后再交于督脉。
督脉从右足厥阴经上头而来,由头顶中间入颈,循脊中直下至尾骨,分两支入前阴,合
交任脉(此脉只一条,无正络)。
任脉,从前阴接前督脉由腹中间上胸,复注于肺,为周而复始(此脉亦一条,正络无)。
以上左右十二经、两跷、督、任,凡二十八脉,共长十六丈二尺,一息六寸计,二百七
十息
此审次第。 详后营行)。
论经络浅深
属性:(此卫气所行也。卫行脉外)
人身头与手足是一壳子,五脏六腑皆在壳子之内者也,十二经络皆在壳子之外者也。然
此壳子又有浅深不同,今分列于后。
第一层为太阳所行之地,手太阳二,足太阳二,阳跷二,督脉一,凡七脉为卫气极盛之
地。
第二层为阳明所行之地,手阳明二,足阳明二,凡四脉为卫气总汇之地。
第三层为少阳所行之地,手少阳二,足少阳二,凡四脉为卫气初出之地。
以上三层皆名为表,少阳近里,为半表半里之界。
第四层为太阴所行之地,手太阴二,足太阴二,凡四脉为卫气初退之地。
第五层,为少阴所行之地,手少阴二,足少阴二,凡四脉为卫气退藏之地(任脉亦在此
层,当云五脉)。
第六层为厥阴所行之地,手厥阴二,足厥阴二,凡四脉为阴尽阳生之地(过此则入脏矣)
。
以上三层皆名为里。
凡卫行脉外者,用此察浅深,详后论卫气篇,知此则知偏枯之风专在卫矣。
凡十二经脉,各有支脉通于脏腑者,名为络,凡风之入脏者由此。
凡十二经脉,其阴经、阳经相交接处,名为交经别络(如手太阴交手阳明,足阳明交足
太阴之类)。其阳经交阳经者在头,阴经交阴经在腹,则无别络。
凡十二经脉,各有小脉从气穴旁出者,名为孙络(又名小络,又名血络)。共有三百六十
五气穴,即有三百六十五孙络。其病最轻。
论奇经八脉
属性:阳维,即手三阳、足三阳诸气穴旁出之孙络也。
阴维,即手三阴、足三阴诸气穴旁出之孙络也。
阳跷,即足太阳之别,支通少阴者也。男子脉度以阳跷为经,阴跷为络。
阴跷,即足少阴之别,支通太阳者也。女子脉度以阴跷为经,阳跷为络。
督脉,即背脊当中一条督脉之孙络。
任脉,即胸前当中一条任脉之孙络。
以上六者,共有三百六十五气穴,此皆旁出孙络,不入营行之度。
冲脉为血海,循腹右下行,与右肾相通,男子以之藏精,女子以之系胞。胞即子宫,为
月事所从出,即天癸也。《难经》谓右肾为命门,即此冲脉行腹右,与左乳虚里穴相对。盖人身
血液分为两途,其从左乳下随宗气动而行于十二经脉之中者,名为营血,所以荫形而生肌者
也。其从腹右下注冲脉通于右肾者,名为天癸,所以种子传生者也。营血从左乳下发源,行
于脉中,故左乳旁下有动气应手;冲血从腹右下注于右肾胞中,其血本静,故右乳旁下并无
动气,此左右之所以不同也。营血养身,故不可伤,伤之则死;冲血传生,原有可泄,故阉
宦者流虽伤冲血亦不死。此营血为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