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闡釋】本條之身黃發熱,亦濕熱鬱蒸所致,但洠в懈刮M的裏證,又洠в袗汉w疼的表證。梔子柏皮湯為清熱泄濕之劑,俾邪從小便而去,濕去熱清,黃亦自愈。
梔子柏皮湯方(校補)
肥梔子十五個(擘)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溫再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梔子苦寒,瀉三焦火,通利小便,治心煩懊儂,鬱熱結氣;黃柏苦寒,善於清熱除濕。甘草甘溫,和胃保脾,緩苦寒之性。三味成方,為清泄濕熱之劑,使邪從小便而去,濕去熱清,黃亦自愈。
傷寒恒論卷三太陽下篇凡風寒兩傷營衛之證,列於此篇,計二十四法(據舒本校增)一、太陽中風,茫【o,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茫⑷酰钩鰫猴L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①,筋惕肉膶②,此為逆也。原文38
①厥逆:指四肢厥冷。
②筋惕肉膶:就是筋肉跳動,由於亡陽脫液,筋肉得不到煦濡所致。
【闡釋】鄭書原文無此條,據舒本太陽下篇一條,《傷寒論》原書辨太陽病茫C並治上38條校補。鄭書一、二、三、四條,挨次校為二、三、四、五條,而鄭書原五條全文與三條同,應刪去。太陽中風,茫【o,發熱惡寒,身疼痛,無汗,此麻黃湯證也。煩躁一證,即是此節大眼目。當知此煩躁,係風邪遏椋ъ缎刂校c少陰亡陽之煩躁,陽明熱越之煩躁不同。蓋太陽主皮毛,肺亦主皮毛,此風邪不得外泄於皮毛,所以內搏於肺也。治以大青龍湯,于辛溫發汗之中,而加以重鎮之石膏,其意在內以平風清熱,外以發表助津液也。若茫⑷酰钩鰫猴L者,雖內有煩躁之證,亦不可用大青龍湯之峻劑,若铡赝鲫枺龟庩栔畾猓幌囗樈樱痊F厥逆,以致筋惕肉膶。筋惕者,筋戰慄而如恐懼之象,肉膶者,肉跳動而有不安之形,欲救其铡钦嫖錅豢伞
大青龍湯方(校補)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石膏如雞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末,內諸藥,煮以三升,去渣,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③。一服汗者,停後服,若眩苟嗤鲫枺焯摚瑦猴L煩躁,不得眠也。
③溫粉粉之:相當於用爽身粉,可以吸收汗液,《孝慈備樱А窊渖碇购狗ǎ熎づ疵追鄱希埞悄迪牰䞍桑矠闃O細末,以疏絹包裹,周身撲之,其汗自止。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本方由麻黃湯加味而成,此麻黃證之劇者,是發汗之峻劑,倍用麻黃,佐桂枝、生薑辛溫以發散在表之風寒,加石膏辛寒以除煩熱,甘草、大棗和中以資汗源,共奏解表清裏之功。柯韻伯謂:“兩青龍俱治有表裏證,皆用兩解法,大青龍是裏熱,小青龍是裏寒,故發表之藥相同,而治裏之藥則殊也。”《金匱》用以治溢飲,現今推廣治感冒、肺炎、哮喘、胸膜炎等表裏俱實之證而裏熱較甚者,多獲滿意效果。
二、傷寒茫【彛聿唬ㄍ矗蔡邸常兀в休p時①,無少陰證者②,大青龍湯發之。原文39
①乍:忽然也,猝也。
②無少陰證:洠в猩訇庩幨㈥柼摰淖C候。
鄭論:按大青龍湯,乃風寒兩傷營衛,煩躁發熱之主方。此言茫【彛瑏K無身疼發熱,而曰身重乍有輕時,論身重乃少陰之征,而曰乍有輕時,卻又非少陰的候,此為大青龍湯,實不恰切,學者宜細心求之。
【闡釋】發熱惡寒,無汗煩躁,乃大青湯之主證。此則不言主證,但言茫【彛聿惶郏卣в休p時證狀,還不足以為用大青龍湯的依據。故鄭氏說:“此為大青龍湯,實不恰切”。值得學者深思。
三、太陽病,茫 簿o〕,〔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者),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熱)'煩'目瞑③劇者必衄④,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原文46
③目瞑:目不明也,就是目合懶開的意思。
④衄:鼻腔出血曰衄。
鄭論:按此條既稱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者,固當發其汗,既服藥已微除,微字是發汗邪衰而未盡解之意,眩娖淙税l熱,目瞑,劇者必衄,衄則邪必外出,故仍以麻黃湯隨機而導之之意。此條設若不衄,更見發熱目瞑劇者,又當于陽越於外求之。求之奈何?於口之飲冷飲熱判之,人之有神無神,茫辛o力,二便之利與不利處求之,切切不可死守原文,當以不執方為要。
【闡釋】“此條設若不衄,更見發熱目瞑劇者,又當于陽越於外求之”,此又鄭氏獨特之見解。醫者則當按《醫理真傳》辨認一切陽虛證法辨之,以回陽收迹麨槭牵髣┧哪鏈沃
四、傷寒茫【o,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原文55
鄭論:按此條乃(傷寒)〔寒傷〕營之的候,其人能大汗出而邪可立解,則不致衄,衄出,即汗出也,故以麻黃湯治之,是隨機而導之之意,俾邪盡出無遺,真上乘法也。
【闡釋】傷寒茫【o,用麻黃湯發汗,使外邪從汗而解。今當汗不汗,則邪無從出,壅椋ш柦j,迫血妄行,因而致衄。衄出即汗出而解。但表實之傷寒不因衄出而解,仍應以麻黃湯治之,此即鄭氏“隨機而導之之意,俾邪盡出無遺。”
五、太陽病,茫【o,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原文47
鄭論:此係與上同,毋容再論。
【闡釋】本條是太陽傷寒麻黃湯證。因熱盛而致衄,雖未服藥,亦可能邪隨衄解而病自愈。蓋血之與汗,異名同類,不從汗解,則從衄解,其義相同。又本條與三條四條俱為表實證的衄血,但本條是未經服藥的衄血,其病邪隨衄而解,故曰“自衄者愈”。四條是因失治衄血,衄後病邪仍未解,茫C如故,仍以“麻黃湯主之”。三條是已經服藥,邪熱較盛的衄血,其邪亦隨衄而解,故而“衄乃解”。
六、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①,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②,一日二三度發。(而)茫⒕徴撷郏瑸橛玻幻}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④,不可更發汗、更吐、〔更〕下也;面色反有熱色者⑤,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原文23
①如瘧狀:寒熱發作的情況,好象瘧疾一樣。
②清便欲自可;清同圊,清便欲自可,就是大小便尚能如常的思。
③熱色:就是紅色。
④陰陽俱虛:這裏的陰陽,指表裏言,謂表裏都虛。
⑤茫砦⒕彛何⑴c洪相對,緩與緊相對,微緩就是不洪不緊而柔和的意。
鄭論:此條既稱八九日,未有不用發散祛邪之方,據所言如瘧狀,如瘧者,似瘧而非真瘧之謂也。雖現熱多㈠寒少,而其人不嘔,清便自可,以清便二字核之,與茫⒕徍酥瑒t內無的確之風熱,明是發解太過,必是陽虛似瘧無疑,法宜扶陽溫固為是。又曰茫⒍鴲汉撸瑸殛庩柧闾摚豢筛l汗、吐、下也。明明此非青龍湯、麻(黃)〔桂〕各半湯的候也。若其人面皮反有赤色,赤色二字,更宜著眼,恐是(帶)〔戴〕陽,苟非(帶)〔戴〕陽,果現茫【o,未得小汗,而致身癢疼者,方可與麻(黃)〔桂〕各半湯,學者雖于一症之中,前後參究,方可與論傷寒,讀傷寒也。
㈠是屬陽症熱多,定現口渴飲冷,舌必有黃苔,熱時必揭去衣被,小便必赤,若似瘧則無此等病情。(頂批)
【闡釋】本條為太陽病八九日不解,可以有三種不同的轉變,但鄭氏特別指出:“明是發解太過,必是陽虛似瘧無疑,法宜扶陽溫固為是”。又“若其人面皮反有赤色,更宜著眼,恐是戴陽”。筆者認為前者可用黃芪建中湯治之,後者用白通湯。邪鬱久未得出小汗,而身癢疼者,方可與麻桂各半湯,取其微汗而解。
桂枝麻黃各半湯(校補)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生薑(切)甘草(炙)麻黃各一兩(去節)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雲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並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桂枝湯為協和營衛之劑,用治太陽病傷風;麻黃湯乃開表逐邪,發汗之峻劑,用治太陽病傷寒。風寒同時並傷營衛,則合二方治之,肌表兩解。因劑小量輕,如此既得小汗祛邪之功,又無過汗傷正之弊。筆者常用本方治療風寒兩感之咳嗽有很好療效。
七、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茫⑷跽撸藷o陽也,不可(更)〔發〕汗,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湯①。原文27
①越婢:“婢”與“脾”古字通用,玉函經方後煎法,二“婢”字均作“脾”可證。成無己注:發越脾氣,通行津液。
鄭論:此條言發熱惡寒者,邪犯太陽之表也,熱多寒少者,風邪之盛而寒邪之輕也,以越婢湯治之,取桂枝以伸太陽之氣,(埽察睢承l分之風,用石膏以清衛分之熱,用麻黃生薑以散寒,所為的確之方。但條中言無陽不可發汗,既曰無陽,豈有熱重寒輕之理?豈有再用石膏、桂、麻之理?定有錯铡
【闡釋】鄭注文謂:“但條中言無陽不可發汗,既曰無陽,豈有熱重寒輕之理?豈有再用石膏、桂、麻之理?定有錯铡!睔v代很多注家都隨文順釋,牽強附會,而鄭氏認為定有錯铡茨苤赋鲥e在何處?惟章虛穀注曰:“此條經文,宜作兩截看,宜桂枝二越婢湯一句,是接熱多寒少句,今為煞句,是漢文兜轉法也。……”曹穎甫訂正:“按宜桂枝二越婢一湯句,當在熱多寒少下,今在節末,否則既雲不可發汗,猶用此發汗之藥,有是理乎?”章、曹二氏之注,即可解鄭氏之惑,亦嘉惠後學也。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校補)
桂枝(去皮)芍藥、麻黃、甘草各十八銖(炙)大棗四枚〔擘)生薑一兩二銖(切)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本雲當裁為越婢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二分,越婢一分。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本方即桂枝湯加麻黃石膏而成。桂枝二,仍以和營衛為主,輔以越婢一,取其辛涼之性,以清泄裏熱而發越郁陽。用於外有表證,裏有鬱熱,還當有裏熱口渴等現象,亦即熱多寒少。與麻桂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都是桂枝湯的變法,而其病理機轉,用藥主次都有不同之處,應細心揣摩體會,方不致铡
八、服桂枝湯,大汗出,茫榇笳撷伲c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原文25
①茫榇螅好}形盛大如洪水氾濫,但來盛去衰,是其特點。
鄭論:此條既服桂枝湯,大汗出,而病豈有不解之理乎?既已大汗而茫姾榇螅粼儆霉鹬懿粦'其亡陽乎?條中大字,定有錯铡胧欠鹬共怀觯士梢杂霉鹬綖楹侠怼V列稳绡憼睿潜硌Y之寒熱尚未盡解,故仍以桂枝〔二〕麻黃一湯主之,俾邪外出無遺,故決之曰:汗出必解,方為合式。
㈠或者汗出而邪未盡解,茫姾榇螅叭杂霰碇猓硪嗖诲e,但大字不能無疑(頂批)。
【闡釋】鄭注文“既以大汗而茫姾榇螅粼儆霉鹬荒懿粦'其亡陽乎?
條中大字,定有錯铡!逼漤斉嚯叄骸盎蛘吆钩龆拔幢M解,茫姾榇螅叭杂霰碇猓硪嗖诲e,但大字不能無疑?"曹穎甫對本條訂正為“茫缓榇螅嗜砸斯鹬Γ瑐鲗懻呙撊ゲ蛔侄!比羧绱擞喺瑒t可釋鄭書之疑。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校補)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杏仁十六個(去皮尖)甘草一兩二銖(炙)大棗五枚(擘)生薑一兩六銖(切)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日再服,本雲桂枝湯兩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本方與桂枝麻黃各半湯藥同而量異,麻、杏兩味再減輕,則名桂枝二麻黃一湯,為辛溫、微發汗之輕劑。其方解可參看桂枝湯、麻黃湯。現今用治風寒感冒之輕者,但風重於寒,用此方和其營衛,略佐疏表,大多汗出而愈。
九、傷寒不大便六七日,(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一者,必衄,宜桂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