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诊断学-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见,这种辨证方法的关键是“疑似症”的分析,而要做到认证准确,则必须四诊合参,才不致一叶障目,判断片面。
    直入法公式:
    ①病理分析+②病理分析+③……=④证候结论
    举例:水肿
    临床表现,身肿,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满,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辩证:①由于中阳不足,气不化水,致水邪泛滥,故身肿,按之凹陷而不起。②脾阳不振,运化无力,故脘腹胀满,纳呆使溏。②脾虚则气不华色,阳不卫外,故面色萎黄,神倦肢冷。阳不化气,则水湿不行而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脉沉缓。④是脾虚水聚,阳气不运之征。
    上面的辨证分析,虽然几处提到脾的功能失常,但均未阐述脾气的生理作用,而对病理变化却解释明了。这种辨证方法虽然主要用以较为简单的病证,但在各种辨证方法中,直入法常作为基本形式被广泛地应用。
    (四)突破主症法
    主症,一般来说都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是疾病表现于外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因此,在辨证时能抓住主症,往往可辨一明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必一一去辨,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难以归结出证候。突破主症法如能运用恰到好处,辨证既能简明扼要,又能主宾分明。
    这种方法适用于主症明显,兼症不多,在病理变化中从属于主症,既使不加考究也无损整个疾病论治的病证。
    突破主证法公式:
    ①辨主症为主+②辨兼症为辅=②证候
    举例:肝昏迷
    临床表现:晚期肝硬变,腹水严重,昏迷不醒,脉虚大无根或沉微欲绝。
    辩证,肝病日久,消耗阴液,以致虚火上越,肝失滋养,肝阳上亢,消窍不利;血分瘀热,殃之心神,以致昏迷。脉虚大无根或沉微欲绝,皆为虚脱危象。
    肝昏迷病的临床表现是较复杂的,但在上病例中,并未罗列更多症状,而是重在对昏迷症的辨证,实际对一些兼症,如腹水等并未加辨证。然而,观整个辨证过程,虽简而明,重点突出。
    (五)先入为主法(倒叙法)
    辨证一开始就归结证候,然后逐一加以分析症状,为先入为主法。因为结论在前,分析在后,所以也称“倒叙法”。
    病情复杂,涉及脏腑较多的病证,不容易很快归结出正确证候,所以不宜用先入为主法。
    先入为主法公式:
    ①证候+②分析症状=③证候
    举例:风温
    临床表现,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舌燥,神倦,耳聋,脉象虚大。
    辨证:①此为下焦真阴欲遏,邪少虚多之候。②温病易损阴液,热邪久羁,每多深入下焦,劫炼肝肾之阴,故温病后期多易出现本证。
    身热面赤,乃阴精亏损,虚热内扰的表现,应与热邪亢盛所致者区别。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乃阴虚内热之明证。它如口干、舌燥、神倦、耳聋等,③亦系阴液亏虚的见证。
    这种辨证方法,特点是证候明朗,但分析必须层层深入,才能笼而不统。因此,需统观四诊,有较强的极括能力,不易为初学者掌握。
    (六)概括法
    对临床表现的症状,不作逐个分析,面是用病机概括之,同时证候亦寓其中。由于辨证语言简练,所以门诊记载病案和杂志报道中常运用这种方法。
    概括法公式:
    ①概括病机+②概括病机+……=③证候
    举例:黄疽
    临床表现:两胁刺痛,胃脘闷胀,泛恶,厌油,食欲不振,口苦,头晕,皮肤瘙痒,夜寐不安,小便短赤,大便不爽。一身面目皆黄,黄如桔皮色,神倦形瘦,舌苔薄白,语言有力,寸口不热,脉象沉滑。
    辨证:湿热中阻,瘀血发黄,久病自虚。
    上病例中,临床表现很复杂,但辨证只用了三言两语,便概括无遗,证在其中了。这种方法难度较大,要有一定的辨证基本功才能总结得好。
    三、结  语
    要善于整理临床资料。通过四诊所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对于辨证来说都是宝贵的,但并非一切都能有用于辨证,更不是一切都必须于辨证。关健是从中挑选出有用于辨证的依据,井将它们归纳,去伪存真,加以分门别类,这样就会使思维有所头绪。比如症见乏力,面色萎黄,又见腹胀,便溏,心悸,健忘。可归纳为:
    心血虚症:心悸,健忘。
    脾气虚症
失于健运:腹胀,便溏。
生化不足:乏力,面色萎黄。
辨证所需资料如已足够,其他均可舍弃。
    确定主要辨证方法。辩证方法有多种,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等。但具体到每一个病证,一般只需一二个就够了,而且应有一个是为主的。这就需要根据对全病证的大体分析和辨证方法的不同适用范围、特点,选用某一辨证为主,某一辩证为辅了。
    先辨主症,后辨兼症,这是一般规律。本文所举的六种思维方法在实际运用时又常掺杂补充。
    还要强调一点,四诊合参是辨证必不可少的原则,既使脉症有所从舍,也必须在其前提下才能运用得恰当。一个好的辨证,需要有扎实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反复熟练才能做到。只求字句斟酌,忽视理论研究,或只求一般认证,不做细致的辨析,势必漂浮不实,即或取得一些疗效,也恐怕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难进一步总结提高。


 
第五章  诊断与病案
目  的  要  的
    1、熟悉四诊的综合运用和辨证的灵活运用。
    2、了解病案书写的重要意义。
    3、掌握病案书写的内容和要求,以及病案书写的格式。
主  要  内  容
    1、四诊、八纲等辨证的结合运用及辨证要点。
    2、病案书写的重要意义。
    3、中医病案的特点、内容和要求。
    4、病案整理方法及书写格式。
    第一节  四诊与辨证的运用
目  的  要  的
    1、了解辨证要点。
    2、熟悉四诊、八纲等辨证的结合运用。
主  要  内  容
    1、辨证要点。
    2、八纲与其他辨证方法的运用。
    3、外感病与杂病的辨证。
    一、辨证要点
    (一) 四诊详细而准确,是辨证的基础
    辨证是以症状为依据的,而症状则来源于四诊。所以,熟练而正确地运用好四诊,才能得到详细而准确的疾病症状,使辨证具有科学性。
    (二) 围绕主要症状进行辨证
    主症,即能反映疾病本质的主要症状,可能是一个症状,也可能是几个症状。如果能抓住主症,便可以主症为中心,结合其他症、脉、舌等,便能准确地鉴别病因,立法处方,从而获得显著的疗效。
    (三) 从病变发展过程中辨证
    疾病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虽然同是一种疾病,根据人体的差异和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辨证必须善于从变化中去识别。应细查起病原因,治疗经过,效果如何,审察目前疾病的病机如何?推断今后疾病的趋势如何?总之,在辨证过程中,必须把疾病看成是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过程,只有这样,辨证才能准确。
    总之,辨证必须灵活。病还未变,则辨证的结果不变;病证已变,则辨证的结果自应随之而改变。
    (四) 个别的症状,有时是辨证的关键
    一般地来说,四诊检查所得,都是比较统一的,可以得到一个比较一致的辨证结果。但是,也有一些病人,四诊所得,各有其主,望诊、问诊是虚证,闻诊、切诊又似实证,甚至每一诊所得也有错杂征象。辨证互有抵触,得不出一个统一的结论,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可以按照八纲辨证的方法,从复杂的病证中,根据个别能反映整个病机的症或舌脉,而断然给予辨证的结果。
    (五) 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证和病,两者有密切的关系,有是病便有是证。但是,不同的病,也常有相同的证。因此在临床上,既要辨证,还要辨病。
    辨证,既包括四诊检查所得,又包括内外致病因素及病位,全面而又具体地判断疾病在这个阶段的特殊性质和主要矛盾。辨病,则是按照病证所得,与多种相类似的疾病进行鉴别比较,把各种相类似疾病的特征都加以考虑。因而要求对病人的证候进行逐一查对,查对的过程中进一步指导了辨证,看看有没有这种或那种疾病的特征,最后把那些类似的疾病一一排除掉而得出最后的结论。在得出结论之后,对该病今后病机的衍变已有一个梗概,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辨证,便能预料疾病的顺逆吉凶。而更重要的是经过辨病之后,使辨证与辨病所有的治疗原则与方药结合得更加紧密,以达到提高洽疗效果,少走弯路之目的。
    总之,“病”是从辨证而得的。一种病有一种病的变化规律,这个病的规律,又反过来指导辨证。
    从辨证—→辨病—→辨证,这是一个诊断疾病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临床上必须既辨证,又辨病,由辨病再进一步辨证。
    二、八纲与其他辨证方法的运用
    八纲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八纲辨证是其他各种辨证的总纲。也就是说,任何疾病,从其部位上讲,不是表就是里;从其性质上讲,不是寒就是热;从其邪正相争的情况看,不是虚就是实;从其疾病的类型讲,不是阴就是阳。八纲辨证是通过人体与疾病这一生理与病理,正气与邪气,平衡与失调的相互关系,找出其一般规律,并作高度的概括与提炼而总结出来的。因此,它必然贯穿其他辨证之中,是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石与指针,可以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八纲辨证的概括性强,但是比较笼统。辨别其哪一脏,哪一腑的病变,还需依靠脏腑辨证及其他辩证的补充。
    三、外感病与杂病的辨证
    (一) 适用于外感病辨证的方法有
    1、病因辨证中的六淫与疫疠辨证;
    2、六经辨证;
    3、卫气营血辨证;
    4、三焦辨证。
    外感辨证,首先分清是否疫疠,其次分辨六淫邪气。六淫之邪又可分为寒温两大类。属于风寒者用六经辨证方法;属于温热者,可用卫气营血辨证或三焦辨证方法。疫疠之邪也往往有季节性与气候之变化有关,故亦可运用寒温两类辨证方法结合辨证。
    (二) 适用于杂病辨证的有
    1、气血津液辨证
    2、经络辨证,
    3、脏腑辨证。
    杂病辨证,可以脏腑辨证为中心,若气血津液辨证突出者,与气血津液辨证相结合;若与十二经脉所过之肢体部位症状有关者,则与经络辨证相结合。辨证求因是辨证论治原则之一,故脏腑辨证,必须注意与病因辨证相结合。特别是七情的影响,应予足够的重视。

复  习  思  考  题

        1、辨证与辨病的关系如何?
        2、哪些辩证方法适用于外感病辨证?郊些辨证方法适用于杂病辨证?


 
    第二节  病  案
目  的  要  的
    l、掌握病案书写的内容与要求。
    2、掌握病案书写格式。
    3、了解中医病案的特点。
主  要  内  容
    1、病案书写的重要意义。
    2、中医病案的内容和要求
    3、中医病案的书写格式。
    一、病案书写的重要意义
    (一) 病案书写是临床证实,反映医疗质量的水准。是复诊和转诊或病案讨论的资料。
    (二) 是临床统计和科研的重要资料。
    (三) 继承学术的史料。
    二、中医病案的特点
    (一) 体现四诊、八纲的诊断特点。
    (二) 体现辨证论治的临床精髓。
    (三) 体现理、法、方、药一体的治疗特征。
    三、中医病案的内容和要求
    (一) 病案的主要内容
    包括四诊、辨证、立法、处方等几大部分。
    1、四诊部分:内容要全面,重点要突出,记裁应真实,层次要清楚。
    2、辨证部分:先将病证总的概念加以肯定。先辨病因,再辨病性,一定做到既掌握病,又掌握证。指出病因,病机,脏腑经络,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可能的变化等等,务期明确中肯而详尽。
    3、立法部分:立法必须与辨证丝丝相扣。如果除了主病,还有兼证,更应按辨证的标本缓急而立法。
    4、处方部分:应根据立法而定方(处方应包括各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之类)。既可用成方加减,也可以自己化裁,制定新方。用药处方要精确,并注意用药轻重,先煎后下等等。
    此外,医嘱部分,要把有关病人护理与治疗的处理意见填写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