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17-古今医统大全-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性:《内经》曰∶阳气者,大怒则形色绝,而血菀于上,使人煎厥。又曰∶阳明厥逆,喘咳 
身热,善惊衄吐血。 
湿淫汗出为鼽衄。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胞移热于膀胱,则为癃,溺血。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故气上矣。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又曰∶卧则血归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又曰∶心出血,肝纳血。肺出气,肾纳气。 
《针经》云∶厥气生足 , 生胫寒,胫寒则后血。 
《原病式》云∶血溢血泻,衄 污血,皆属于火。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病机
属性:《巢氏病源》云∶夫吐血者,皆由大虚损,及饮酒劳损所致也。肺者,五脏上盖,心肝 
又俱主血。上焦有 
邪,则伤诸脏。脏伤血下入于胃,胃得血则闷满气逆,气逆故吐血也。但吐血有三种∶一曰内 
衄,二曰肺疽,三曰伤胃。肉衄者,血出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是近心肺间,津出还流入 
胃内。或如豆汁,或如衄血,凝停胃里,因满闷便血,或去数升乃至一斛是也。肺疽言饮酒之 
后,毒满便吐,吐以后有一合、二合或半升、一升是也。伤胃者,是饮食半饱之后,胃内冷, 
不能消化,则便烦闷,强呕吐之。所食之物,与共上冲 ,因伤损胃口,便吐血,色鲜正 
赤是也。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病机
属性:吐血之后,脏腑虚竭,荣卫不理,阴阳隔绝。阳虚于上,故身体虚热;胸中痞,则口燥。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病机
属性:夫心者,主血;肝者,藏血。忧愁思虑则伤心,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肝心二 
脏伤,故血流散不止,气逆则呕而出血。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病机
属性:唾血者,由伤损肺。肺者,为五脏上盖,易为伤损。若为热气所加,则唾血。唾出如红缕 
者,此伤肺也。胁下痛,唾鲜血者,此伤肝也。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病机
属性:心主血脉而候于舌。若心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病机
属性:此由五脏伤损所为。脏气既伤,则风邪易入,热气在内,亦大便下鲜血而复吐。冷气在 
内,亦大便血下,其色如小豆汁,出时疼而不甚痛。前便后下血者,血来远;前下血后便者, 
血来近。远近言病在上焦、下焦也。令人面无血色,时寒时热,脉浮弱,按之绝者,下血。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病机
属性: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家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下部脉急而弦者,风邪入于 
少阴,则尿血;尺脉微而芤,亦尿血。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病机
属性:凡荣卫大虚,腑脏易损,血脉空竭,因而恚怒失节,惊忿过度,暴气逆溢,致令腠理开张, 
血脉流散也。言九窍出血,喘咳而上气逆,其脉数有热不得卧者,死。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病机
属性:肝藏血,心之液为汗。言肝心俱伤于邪,故血从肤腠而出也。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病机
属性:《原病式》曰∶血溢者,上出也。心养于血,故热甚则血有余而妄行。或谓呕吐紫凝血 
为寒者,误也。此非冷凝,由热甚消烁,以为稠浊。而热甚则水化制之,故赤兼黑而为紫也。 
衄者,阳热怫郁于足阳明而上热,则血妄行,血衄也。 
衄 血污,血出也。污者,浊也。心火热极则血有余,热气上甚则为血溢,热势亢极则燥 
而污浊,害承乃制,则血兼黑而为紫也。 
血泄,热客下焦而大小便血也。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病机
属性:陈无择云∶衄者,因伤风寒暑湿,流传经铬,涌泄于清气道中而致者,皆外所因。积怒伤 
肝,积忧伤肺,烦思伤脾,失志伤肾,是喜伤心,皆能动血,随气上溢清道中而致者,属内因。 
饮食过多,啖炙爆辛热,或坠堕车马伤损所致者,为不内外因。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病机
属性:吐血者,或因四气伤于外,七情动于内,及饮食房室劳役所致。劳血积聚,膈间满则吐溢, 
世谓妄行,或吐瘀血,此名内伤。 
东垣曰∶经云怒气逆甚则呕血,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穴。又足少阴肾 
之脉,从肾上贯肝,入肺中,循喉咙。其病则饥不欲食,面黑如地色,咳唾则有血。夫气者,阳; 
血者,阴也。气主行之,血主濡之。今血妄行,上出于鼻口者,皆气逆也。故经言阳明厥逆, 
怒则气逆,暴瘅内逆者是也。 
《玉机微义》云∶怒气劳气,皆能致血证。但怒气致血证者,则暴甚,故经云抑怒以存阴者 
是矣。否则五志之火动甚,火载血上,错经妄行也。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病机
属性:丹溪曰∶经曰∶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又曰∶男子六十四而精绝,女子四十九而 
经断。夫以阴 
气之成,止供给三十年之运用,已先亏矣。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 
纵欲也? 
《玉机微义》云∶经曰∶荣者,水谷之精也。和调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源源 
而来,生化于脾,充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 
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是以出 
入升降濡润宣通者,由此使然也。注之于脉,少则涩,充则实,常以饮食日滋,故能阳生阴长, 
聚汁变化而赤为血也。生化旺则诸经恃此而长养,衰耗竭则百脉由此而虚,可不谨养哉?故曰∶ 
血者,神气也,持之则存,失之则亡。是知血盛则形盛,血弱则形衰。神静则阴生,形役则阳亢。 
阳盛则阴必衰,又何言阳旺则生阴血也?盖谓血气之常,阴从乎阳,随气营运于内。苟无阴以羁 
束,则气何以树立?故其致病也易,调治也难。以其比阳常亏而又损之,则阳易亢,阴易乏之 
论可以见矣。《内经》有云∶阳道实,阴道虚,阴道常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人之生也, 
年至十四而经行,至四十九而经断,可见阴血之难成易亏如此。阴气一伤,所变之证妄行于上则 
吐衄,衰涸于外则虚劳,忘反于下则便红,积热膀胱则癃闭、溺血,渗透肠间则为肠风。阴虚阳 
搏则为崩中,湿蒸热瘀则为滞下,热极腐化则为脓血。火极似水,血色紫黑,热胜于阴,发为疮 
疡。湿滞于血,则为痛痒瘾疹,皮肤则为冷痹。蓄之在上,则人喜忘;蓄之在下,则人害狂。堕 
恐跌仆,则瘀恶内凝。若分部位,身半以上,同天之阳;身半以下,同地之阴,此特举其所显之 
证者。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病机
属性:成无己云∶伤寒衄者,为邪气不得发散,壅盛于经,逼迫于血则因致衄也。蓄血在下焦,结 
聚而不行,蓄 
积而不散者是也。血菀于上而吐血者,谓之薄厥;留于下而瘀者,谓之蓄血。此由太阳随经, 
瘀热在里,血为热所搏结而不行,蓄于下焦之所致。经曰∶太阳病七八日,表证仍在,脉微而 
沉,反不结胸。其人如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治法详见伤寒蓄血条下。) 
阴结便血,非伤寒之比。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结阴之病,阴气 
内结,不得外行,无所禀,渗入肠间,故便血也。外灸中脘、三里、气海;内服平胃地榆汤而愈。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脉候
属性:《内经》曰∶脉来如悬钩为衄血,常脉脉至而搏,衄血身热者死。 
肠 下脓血,脉弦绝者死,滑大者生,血温身热者死。 
《脉经》曰∶脉得诸涩濡弱为亡血。 
脉来轻轻在肌肉,尺中自浮,目睛晕黄,衄血未止。 
太阳脉大而浮,必衄吐血。太阴脉芤主下血。芤在左尺为小便血。 
病患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血。 
脉浮弱,手接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脉芤为失血,涩为少血。尺脉涩而疾为血虚。 
脉弦而紧,胁痛,肝脏伤,主有瘀血。 
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巢氏病源》云∶寸口脉微而弱,血气俱虚则吐血,关上脉微而芤亦吐血,关下芤主下血。 
脉沉细者生;喘咳上气,脉数浮大者死。 
虞氏云∶吐血唾血,脉滑小弱者生,实大者死。 
唾血脉滑濡者生,坚强者死。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治法
属性:凡血证上行,或唾、或咳、或呕、或吐,皆逆也。若变而下行为恶痢,顺也。上行为逆, 
其治难;下行为顺,其治易。无病患忽然下痢,其病进。今病血证上行,而复下行恶痢,其邪 
欲去,是知吉也。 
《局方发挥》云∶口鼻出血,皆为阴虚阳盛,有升无降,血随气上,出上窍。法当补阴抑 
阳降气,则血归经。 
血证虽有上下各经之不同,同是热证,但以各经用药为是。 
呕吐血,出于胃也。实者,犀鱼地黄汤。 
衄血出于肺,以犀角、升麻、栀子、黄芩、芍药、生地黄、紫参、丹参、阿胶之类主之。 
咯唾血者,出于肾,痰中带出血丝是也。以天门冬、麦门冬、贝母、知母、桔梗、百部、 
黄柏、远志、熟地黄之类主之。 
痰涎血者,出于脾。干葛、黄 、当归、芍药、黄连、甘草、沉香之类主之。 
吐血觉胸中气塞,上吐紫血者,桃仁承气汤下之。 
先吐红,后见痰嗽,多是阴虚火动,痰不下降,四物汤为主,兼以痰药、火药。大都吐 
痰,火载血上,错经妄行。炒栀子、童便、姜汁、竹沥。 
溺血者,因心肾气结、房劳,致伤精气,肾脱阴虚,火入膀胱腑而为溺血也。 
有暴吐紫成块者,是热伤,血结于中,吐出方好。用四物汤加清热药调之。《大全良方》 
四生丸治吐血,亦 
治衄血。炒山栀最能清胃脘之血。童便二分,酒一分,擂侧柏叶温饮之,大能止血。瘀血者, 
须用韭汁。 
咳血者,嗽出痰内有血是也,属心热痰盛。用栝蒌仁、青黛、贝母、海石、诃子、山栀子为 
末,姜汁蜜丸噙化。嗽盛者,加杏仁后以八物汤加减调理。 
凡诸见血,皆是阳盛阴虚。君相二火亢甚,煎逼其血,而出诸窍也。悉宜四物汤加知母、 
黄柏补阴降火之剂为主。 
衄吐咳血,及痰中血丝,皆是肺经火盛,宜四物加薄、酒芩、茅花、黄连、犀角等药以泻肺火。 
呕血吐血,此胃火也。四物加石膏、知母,以泻胃火。 
唾血咯血,及潮热咳血,此血从肾中来也。四物加盐酒炒栀柏,更加肉桂一分,以泻肾火。 
小便血出于溺窍中,涩数盛淋作痛,或杂尿而出者,此膀胱火盛也。四物加山栀仁、 
瞿麦、牛膝、滑石之类,以泻膀胱之火。如小便血出不痛者,此心移热于小肠,故曰∶血从精 
窍中出也。四物加条芩、黄连、山栀以泻本经之火。 
大便血,先血后粪为近血,来自大肠,四物加槐花、槟榔、枳实、条芩之类以泻大肠之火。 
先粪后血为远血,来自小肠。四物加木通、栀子、黄连之类以泻小肠之火。 
血出于口鼻及瘀血者,宜清之以犀角、芩连之类;消之以韭汁、童便、山茶花、牡丹皮之 
类;止之以茅花、藕节、棕榈灰、炒蒲黄之类。 
血出于大便者,清之以槐花、柏叶、条芩之类;止之以地榆、茅根、荆芥、白芷、黑倍子, 
白椿根皮之类。(详见肠风下血门。) 
血出于小便,清之以栀子、麦门冬、车前子、瞿麦之类;止之以大小蓟、棕灰之类。(详见血淋门。) 
舌上无故出血如线,用槐花炒为末,掺之。一方用蒲黄炒焦为末,敷之极妙。 
大便下血有热,有虚热,用四物加条芩、栀子、秦艽;虚用四物加干姜、阿胶、升麻。 
便血有风邪下陷者。盖风伤肝,肝主血故也,宜升提之。四物汤加防风、荆芥、升麻、 
柴胡、秦艽、槐花、条芩、地榆、枳壳之类。 
下血伤湿热者,宜行湿消热。用苍术、白术、黄连、黄柏、黄芩、生地黄膏为丸服。 
妇人经血诸证。(并见《妇科心镜》。) 
大凡血证,身热脉大者,难治;身凉脉静者,易治。 
王节斋云∶凡酒色过度,损伤肺肾真阴,咳嗽吐痰,衄吐咳咯血等证,误服参 等甘 
温之药,则病日增。世人不识,往往服之,致不救者多矣。噫,此亦一隅之说,非天下之通论。 
甫谓节斋议论多长,而独短于此,何则?诸失血证,因为火盛妄行,而不宜于甘温,理固然也。 
其有虚火,体气弱甚者,宁有不用参 者乎?葛可久治大吐血后,用独参汤一味服之,所以 
治其虚也。经云∶虚者补之。是以 仙集之以为《十药神书》。今之治劳怯吐血,立有起死 
回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