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儿昏迷,目直发热,面色光润,脾痫是也。宜服∶
x导痰汤x 方见本门前。加紫苏、香附、苍术。
小儿忽然昏迷,面白色,手足微动,肺痫是也。宜服∶
x五味异功散x
人参 焦术 茯苓 甘草(等分) 水煎服。
一小儿忽然昏迷,肢体如尸,口吐白沫,肾痫是也。宜用∶
x六味地黄汤x 见咳血门。
小儿忽然卒死,多属痰迷,以白矾、百草霜等分,开水冲合,灌之必苏。
五痫外治法 耳后高骨间有紫青筋,用针挑破即醒。
一方用竹沥、姜汁灌之。
一方细辛、牙皂、巴豆为末,少许微吹鼻中即醒。
一方用蒜捣汁,以茶匙挑入鼻中,三次即效。
烦渴门
属性:小儿烦渴,有虚有实,逐一审视,看的方可用药。
唇舌干燥,用生地、木通、竹叶、知母各八分,水煎服。
唇舌黑色,用熟石膏、淡竹叶、麦冬、连翘各八分,灶心土引。
口渴、小便闭涩,用猪苓、赤苓、泽泻、干葛、花粉各八分,水煎服。
夜间渴甚,小便不已,用生地、泽泻、茯苓、山药、枣皮、麦冬各八分,五味子二分,
水煎服。
服清火药烦渴仍不止,当用干姜一钱、白芍一钱、党参二钱、甘草五分、附子一钱、乌
梅二枚,水煎服。
小儿体虚口渴,诸药不效,余用洋参二钱、麦冬三钱(去心)、五味三粒,水煎服。
伤风发热、口渴,用炒栀、淡豆豉各一钱,水煎服。
余治一小儿夏月泄泻后烦渴饮茶,小便不已,用熟地、枣皮、山药、茯苓、陈皮、半夏
、甘草、花粉、麦冬、五味,水煎服,四剂而愈。
治小儿夏月泄泻烦渴,用黄连煎汤,调六一散服之即安。
余治一小儿泄泻,神倦口渴,用白术、云苓、沙参、麦冬、甘草,水煎服。
余治小儿泄后渴甚吐蛔,用花椒、附子、条参、白术、乌梅,水煎服之即止。
小儿盗汗为阴虚,每于睡后满身有汗,宜用四物汤加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之属,
以养其阴。余之意,善补阴者,于阳中求阴,加箭 、枣仁、桑叶为妙。
小儿无端自汗为阳虚,宜用∶四君子汤加五味、牡蛎,以养其阴。或用玉屏风散∶
生箭 (二钱) 防风(八分)
一方五倍子一钱、枯矾五分,为末,掺小儿肚脐上,以能收汗。
一方生地、浮麦各二钱,水煎服。
腹胀门
属性:凡气胀水胀,用公鸡屎干一升,炒焦黄色,退去火毒,为末,以水三升,煎沸,用布滤
过,每服一杯,调木香、槟榔细末五分。此治中满蛊毒,真奇方也。
治食胀气胀,用莱菔子一两,细末,开水调滤汁,将汁水浸砂仁一两,浸一宿,将砂仁
炒干,又浸,共浸七次,将砂仁为末,每服一钱,米汤调下。
脾虚门
属性:凡小儿脾虚,饮食减少,面黄肌瘦,易致伤食、腹胀、泄泻等症。
x枳术丸x 治小儿并无外感风热,脾虚能补,有积能消。久服饮食自健,外患不生,百病
皆除。
焦术(四两) 枳壳(一两) 蜂蜜(五两)
上为细末,炼蜂蜜捣和为丸,如梧子大,每日米饮化开服之。
凡小儿脾胃不强,饮食减少,中气虚弱,面黄肌瘦,有白虫者,或易伤食,并无外症,
余常用八仙糕治之∶
条参 茯苓 建莲(去心) 芡实 苡仁 扁豆(炒) 榧子(去壳) 谷芽(各一两)
同炒黄,共为末,加白糖半斤,每服开水调下二钱。
一方参苓白术散 见泄泻门。有虫积者,加使君肉、鹤虱,虫重者加芜荑、雷丸;食积
者,加焦楂炒黄、鸡内金,重者加谷虫、枳壳,谅小儿气体虚实加之;血虚加熟地黄、当归
,此加入八仙糕亦可。
x千金肥儿饼x
婴儿常缺乳,饮食不消停。脾胃一伤损,吐泻两相并。痰嗽加吭喘,热积致疳惊。面黄
肌瘦削,腹胀肚青筋。赤子焦啼哭,慈母苦伤情。吾心怀幼切,家莲子茯苓,芡实怀山药,
扁豆薏苡仁,以上各四两。神曲麦芽陈,条参使君子,山楂炙草存,六味各二两,古糯米二
升。药米均为末,布裹甑内蒸。白糖一斤半,调和饼即成。每食二三饼,诸病即安宁。肥儿
王道药,价可拟千金。
幼科预宜修制应用诸方
属性:x消风丸x 凡疏通腠理,清解表邪,启发皮毛,流利经络,病之初起用之。
苏荷 羌活 独活 防风 天麻 荆芥 川芎 南星 细辛(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一钱一颗,每服一丸,薄荷汤化开服,热重竹叶汤化服,水叠
成丸尤良。
x金粟丹x 凡开关通窍,下气利痰,醒昏定痉,一切危急者用之。
九制胆南星(二两) 天麻(一两) 白附(一两) 全蝎(一两,去头足,酒炙晒干) 乳香(一两) 赭
石(一两,火 、醋淬七次) 僵虫(一两) 赤金箔(五十张) 麝香(二分) 桃花片(三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姜汤化开服之。此方比抱龙、金
液、保命、至宝、定命等方功强十倍。惟有虚寒之痰,无根之气,绝脱之症,切不可用。
x沆瀣丹x 治小儿一切胎热胎黄、面赤目闭、鹅口疮、重舌、喉闭、乳蛾、浑身壮热、小
便赤、大便闭结、麻疹、 瘰、游风、癣疥、流丹、瘾疹、痰食、风热、 腮、面肿、十种
火丹、诸般风搐、及大人头面三焦风热等症。
川芎(酒炒) 黄柏(酒炒) 黄芩(酒炒) 大黄(酒炒,各九钱) 牵牛 苏荷 滑石 连翘 槟榔
荆芥 赤芍 枳壳(各六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小,儿服一二丸,茶汤送下,乳母忌腻煎炒热物,大人一
切风热,可服三五十丸,惟有虚寒面赤唇白水泻,阴症畏寒,喜热物者,切勿服此。
x三仙丹x 治小儿纵口,食物过多,有形之物,填塞肠胃;不能转运传达,脾气抑郁,所
以发热不退,眼闭难开,人事昏沉,四肢瘫软,俨若虚极之象。古人谓大实如羸状,即此是
也。昧者以为虚证而峻补之,或疑为惊风而镇坠之,百无一救。速以此丸同沆瀣丹同服,待
其下后人事即清。余救治既多,剖心以苦,如痢疾误用涩药,闭其湿热,比食物有形之塞,
始有甚焉。速宜下之,不下必死。
五灵脂(二两) 广木香(五钱) 巴豆仁(四十粒) 将嫩皮纸包巴豆仁,水湿入慢火中煨熟,取
另以绵纸包之,缓缓捶之去油,其纸湿,另换,以成白霜为度。一法∶研细,置新瓦晒之,
换瓦三次,其油亦净。将前药同研细末,醋面糊丸,如绿豆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五七九丸
。量小儿加减,合沆瀣丹一二丸同研,茶清调下,待其下后病愈,此起死回生之药,勿以常
方视之。无积气虚者,切勿服之。
x泻青丸x 凡退热平肝,清表里,定痉搐,解烦躁热,表里两急者用。方见惊风门。
理中丸 凡脾虚中寒,面青腹痛,寒呕寒泻,四肢厥冷,一切里寒者用。方见伤暑门,
加增分两,炒研炼蜜为丸。
x逐寒荡惊汤x 凡小儿慢惊,腹痛,厥冷呕吐,一切里寒,皆可用。惟火证唇红舌燥,喜
饮冷水者,切勿服此。方见惊风门。
x寸金丹x 治小儿食滞感冒,无不应验,价廉而功大也。方见伤食门。外用钩藤一两,苏
荷一两,煎浓去渣,作酒水丸,重五分,姜汤下。
x神应丸x 治小儿脾虚呕泻等症。
藿香 砂仁(炒) 茯苓 赤苓 炙草 粉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老米糊为丸。
x和中丸x 治小儿脾虚,吐泻伤食,腹痛痰嗽等症。
焦术(二两) 扁豆(炒) 茯苓 砂仁 半夏(各一两) 枳壳 神曲 麦芽(炒) 香附 条参 广
皮虫谷(各一两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
以上十方,皆立预为修制,以便备用。
头部门
属性:x清热散x 治小儿一切热疮如神。
鸡蛋(五个,取黄用) 乱发(如蛋大,一团) 和铜铫中熬之少顷,液出如油,侧出又熬,取
尽为度,候冷以苦参细末调油搽之。
x三妙散x 治小儿头面疮秃。
松香 枯矾(各三钱) 黄丹(一钱)
为末,调麻油搽之。
x三黄散x 治小儿头面一切热疮肥疮,并耳根湿烂。
黄芩 黄柏 黄连 扫粉(各一钱)
上为细末 调淡猪油搽之。
头上白秃 用白头翁为末,调陈蜡油搽顶,先剃头,以川椒白矾煎水洗净。
一方用大碗一个,以好构纸封于碗口上,贴紧,上磊谷糠壳于纸上,加小炭火于糠上,
扇燃,谅将近纸,即将糠壳去之,取纸,碗中之液如清油者,搽之即效。
天 湿疮,用∶
天苞叶捣水,搽之即好。
一方柿油搽之,并搽蛇串疮。
一方用土子末,细茶搽之。
头上疮疖 初起用铁灯台,一名金线重搂,又曰七叶一枝花,用醋磨搽之。
x头疮朽烂方x
海螵蛸 胡椒 扫粉 细末搽之。
鼻疳,小儿鼻疳蚀烂,用∶
胆矾烧候烟尽,研末掺之。
一方芝麻捣烂敷之。
x鼻中生疮方x
玄参研末,涂之,或以水浸软,塞入鼻内。
鼻流清涕,或黄水,点滴不已,方用∶
白芷(八钱) 苍耳(炒) 辛荑(各三钱) 苏荷(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淡葱汤或丝瓜藤煎水调服。
x小儿鼻血不止方x
一方用小儿胎发烧灰吹之。
一方旧毡帽烧灰吹之。
一方白及捣烂,水调敷鼻梁上,煎汤亦可。
一方生地、山栀仁水煎服。
一方大蒜捣如泥,左鼻出血,涂右足心;右鼻出血,涂左足心,两鼻皆出,涂于两足即
止。
一方左鼻流血,将右手中指用麻线扎紧,或手紧捻中指片时;右鼻流血,左手一然即效
。
火眼初起,用黄连蒸人乳点之。内服∶
羌活 西风 荆芥 蝉衣 黄芩 生地 白芍 木贼 蒺藜 甘草(各一钱) 车前草引。
x小儿雀目x
石决明(炒) 夜明砂(各一钱) 猪肝(二两) 蒸汤服。
x小儿眼肿红烂x
乌梅(一粒) 古钱(八文) 五倍子(二钱) 皮硝(一钱) 蝉衣(二钱) 苦参(一钱) 煎水洗内服。
苏荷 赤芍 熟军 白菊 桑皮 桔梗 黄芩 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
x小儿耳痛x
一方黄柏浸水滴入耳内,一方郁金浸水滴之。
一方蛇蜕烧灰吹之,一方虎耳草加盐少许捣汁滴之。
一方芭蕉树用竹筒斜插,次早取下,筒内之汁滴之。
x耳中出血x
一方龙骨细末吹之,一方胭脂烧灰吹之。
x耳中停脓血x
海螵蛸 枯矾 甘草(各一钱) 银朱(三分) 红绫(三寸烧灰) 寸香(一厘) 洋片(二分) 胭脂(寸
大,烧存)
上为末,先用白纸条入耳拭净脓血,然后吹之。
一方什仿烟灰寸香少许吹之。
x耳根红肿x
南星 花粉 白芷 赤芍 姜黄(各一钱) 青黛 牙皂(各五分)
上为末,鸡蛋调匀,敷之。
一方锻石水调桐油各半敷之。
x绣耳疮x
扫粉 海螵蛸 黄丹(各一钱) 洋片(三分)
上为细末,麻油调之。
x口生热疮x
洋参(一钱) 硼砂(七分) 秋石(五分) 为细末吹之。
一方新鲜鹅屎布包,滤水搽之。
一方陀僧为末,调醋搽足心内,亦效。
x牙疳x
枯矾(五分) 冰片(二分) 寸香(五厘) 研末抹患处三次即愈。
x六仙散x 治小儿大人走马牙疳。
青黛 黄柏 苏荷(各五分) 人中白 儿茶(各一钱) 洋片(一分)
上研细末,先用青布洗去白膜,方用芦管吹于患处立效。
x牙床肿痛x
花粉 石膏 生地 连翘 苏荷 甘草 黄芩 西风(各一钱) 水煎服。
x牙痛x
生地 石膏 防风 丹皮 蒺藜 荆芥(各二钱) 水煎服。
x舌痛x
茯苓 麦冬去心 连翘 栀子 黄芩 泽泻 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
x喉痛x
桔梗 甘草 玄参 牛膝 西风 僵虫 水煎服。
x喉生双蛾x
牛黄(一厘) 寸香(一厘) 熊胆(一厘) 枯矾(三厘) 细末吹之。
一方土牛膝煎水服之。一方白矾、皂角刺烧灰,细末吹之。
一方鹅之喉管烧灰吹之。一方人之指甲刮灰吹之,破即愈。
一方青鱼胆绿豆粉浸干,加洋片细末吹之。
一方燕窝土 雄黄(另研) 鸡拍翅 凤尾草(各等分) 共捣烂,酒醋调敷于喉外两旁,其效
如神。
x咽喉肿痛x
射干根 山豆根 细末吹之。
天蛇头 生指头上起一白泡,或生指甲旁,俗名指边风,痛不可忍,速用明雄一钱,细
末,入猪苦胆中,套入指上,丝线扎紧。
一方蟾酥五分、寸香五分、明雄一钱、熊胆二分。共为细末,调蛋清敷之。
心胃门
属性:x胃气疼痛x
香附 良姜(各二钱) 水煎服。
必效散 治心胃肿痛。
灵脂 延胡索 枳壳 广皮(各一钱) 丁香 檀香(各五分) 共为细末,每服五分。
x心腹气痛x
荔枝(炒) 木香各七钱,不过火,为细末,每服七分。
肿症门
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