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0摄论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卸涣丝諢o我理。即是智障所攝。依大乘就起依第六識。就地言之亦通餘心。第三對煩惱障如前。智障就起言之。依意執兩識。就地言之即通餘心。故攝論云。若約五根五塵五識名亂。何者為色識。若約五識五根五塵名為色識。此色識即是亂因。此識若不起。不得於無中執有。此言執有者。未得唯識智導。是有漏心識緣有生故。第四對煩惱障如前。智障唯依第六意識。有說依第八識起微細四謗以為無始無明住地者不然。阿梨耶識乃因無始無明故有此。如楞伽經種種妄想熏以為現識因。起信論亦云。以無明染法緣故令真如不染之法有於染相。又云。生滅無明必與不生滅和合有生滅相。非一非異名和合識。問。因四使有陀那。即陀那有四使。何妨因無明故有阿梨耶。梨耶有無明。答。由無明故令真如不染之法有染。不同四使與陀那同時相應。若無陀那即無四使故陀那有四使。故攝論云。此三事若離無明即不可得。此無明若離依止即不可得。說有又說即用獨行為無始者。此或可爾。然以理推求。起信論云。不摺环ń缌x者名為無始無明住地。此無明緣即如生滅相識藏不了故執之為我。後時了達唯是生滅相心即便對治。然無明住地乃緣如來藏一法界義不了故迷。若論能對治達妄無妄。解觀與如相應方能對治不緣生滅相識。故知不然。第五對並依第六意識。以五識及陀那並不緣恒沙功德為境。第六對煩惱通攝一切惑心通依無別。智障唯依第六意識。第七對煩惱障通依諸識智障唯依六識。以緣事不了故。陀那識不緣外法境界故非種智所治。此等熏習種子並依梨耶。故攝論云。染污及善從自熏習種子生故得相續。何以故。此二心由本識所攝持故。妄非孤起。此等並依在耄绯瞬毓省亵N經云。生死生死者。此二法並依如來藏。維摩經亦云。依無住本建立一切法。
    第五迷障理事者。分別有二。第一所障理事不同。第二能迷障漏無漏別。第一所障理事不同。於中有二。第一就七義分理事。第二別辨理事不同。第一者初番煩惱障。第五第六第七番智障。所障是事而非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番智障。第五番煩惱障。此等所障是理而非事。餘者所障通理事。第二別辨理事差別者。先事次理。就事明緣生所障異。初及第七緣外境生障內德。初障障戒等三行。第七障智德。第五第六緣功德事生還障功德。第五能障是惑性。第六能障是智慧。就理緣生迷異者。第四第五緣理生迷故還障理。第一第二智障緣事而生迷理。如緣色不了有色無其我。若論是非不了是色非我此等。第一第二第三是相空理。第四第五是有法真如理。第四對相名實。第五對功德名體。就相中初是無人我理。第二是無性理。第三是相無生無性理。餘通障理事。緣生及障可以意得。第二能迷障漏無漏別。先障次迷。就障初及第二煩惱少分。第七智障。此三唯與有漏心相依同緣。第六智障唯無漏心相依同緣。第五智障通與漏無漏心相依同緣。即為通漏無漏。次迷者。初迷及第二煩惱少分。唯與有漏心相依同緣。唯有漏。餘通二。凡起是有漏。拢擞^心所計是無漏。如苦諦觀等計苦有性等是然。第五煩惱障唯是有漏。及第四智障亦是。
    第六地起斷除先後。於內先地起後斷除。第一地起分別者。第二中智障及第三智障。此二互為地起。或因計性有別相。或因別有相計有性。自餘皆迷者是地障。依迷生說之為起。第二治斷先後者。初對先觀解斷迷理智障。次起行除煩惱障。餘六番皆先斷煩惱後除智障。何意然者。初對先解後行故。先生觀解除迷智障。次依觀起行除煩惱障。第二第三第四明理有溕钫嫌写旨殹O任驕理。次悟深理。先劣智斷粗。次勝智斷細。第五顯體生德故。先除迷理惑障顯性體。依體生德除恒沙智障。第六要先除惑性煩惱障。然生能治為智障。智障得勝捨劣故。先煩惱障次智障。第七道理實無先後義說先後。證智後起後智。先智是因。後智是果。若然亦得先說煩惱障次智障。
    第七就位明盡證分齊。初對及第二翻中。煩惱障皆種性已前斷盡。智障從種性初心至解行滿心盡。第三智障從忍法已去斷。就實智邪。及就性煩惱障。從世第一法已去斷。就功德智障。及第七對皆初地初心斷。至金剛心滅時盡種皆起為解脫道證。就實辨治斷法差別如斷結□所說。
    第八攝障分別。先攝三障。皮障是煩惱障攝。肉心此二通為二障攝。以迷空理者為肉。無始無明為心故爾。若攝三使。謂害伴使羸使薄使。此三就義亦通為二障。若是恒沙對於無始即智障攝。若對一切種智所遣判為煩惱障攝。又定障煩惱障攝。解脫障智障通二所攝可知。三漏者。謂欲漏有漏無明漏。並初對二障攝。增三至四。闡提謗法外道著我。此二見修相對判為智障。若假實相對判為煩惱障攝。聲聞畏苦緣覺捨離通二障攝。對初即智障攝。以不達無性理故。對後惑障攝。四流者。見流初中智障攝。欲流有流無明流通初對二障攝。四取者。見惑二取並初對智障攝。欲及我語取通初對二障攝。四扼者。欲扼有扼無明扼見扼如四流說。四俊澆_見惑如四取說四障。邪思惟邪意及疑法執及分別。邪意初中智障攝。疑一種第七智障攝。餘通二障攝可知。增四至五。五下分結是初重二障攝。三結智障攝。謂身見戒取疑。二結煩惱障攝。謂貪瞋。五上分結唯煩惱障攝。謂掉慢無明色染無色染。五蓋四蓋煩惱障攝。疑蓋智障攝。若對後還煩惱攝。五住地三住地煩惱障攝。見及無明通為二障攝可知。五心災。謂疑佛疑法疑僧疑戒疑教化。此等並初對二障攝。增五至六。並通二障攝。初執相應染即是攝初二障。不斷相應染。分別智相應染。現色心根本業等不相應染。並是後五重二障及第七重煩惱障攝。若攝六垢並是初重煩惱障攝。惱誑高害恨諂。增六至七。七使即初重二障攝。七者謂貪慢無明疑愛瞋見也。增七至八。謂八惡覺並是初煩惱障攝。欲恚害親理國土不死輕侮族姓。增八至九。九種不淨極重上心三毒隨眠。三毒修道所滅。並是初煩惱障攝。見諦所滅無明住地不淨地惑淨地惑等。並是後五重二障攝。及第七煩惱障攝。非智障攝。九結並是初對二障攝。增九至十。謂十障。除第二第三並是第五第六對二障攝。及第七煩惱障攝。第四智障攝。第二第三是第四對煩惱習也。若攝十纏。無慚無愧與睡眠等通初二障。餘六並是煩惱障攝。掉悔慳嫉忿覆。若攝十使。身邊見惑邪疑此等並初重中智障攝。貪慢恚無明。此四通初重二障攝增十至十一。加微智障。通第七重二障攝。增十一至十三。謂懈怠掉悔無尊重不能善利益眾生逼惱軟淨心善方便見真俗見行相不見滅相不見生相大通極微。微智障。大通不見生相此二障並是第七中智障攝。懈怠障是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煩惱障攝。餘皆是第四中智障及第五第六二障及第七煩惱障攝。增十三至二十二無明。大通無明微細蜜無明此二即第七智障攝。惡道業無明是初三對二障攝。及第四煩惱障。餘皆第四智障及第六二障及第七煩惱障攝。增二十二至三十乃至八萬四千。准性相可知也。
    不住道義。
    六番分別。一名。二分別體解成不住義。三對障分別。四所住境界分別。五所益差別。六住地分別。
    第一名者。不者無也。不者不也。住之言著。住之言在。道者二行善巧除難無障名道。亦所撸哪恐疄榈馈
    第二分別體解成不住義者。有其二種。一就觀明不住。二就行明不住。第一觀者。所緣境界無別可住。由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之外無別涅槃故不生心取證。涅槃外無別生死故不生心存有而捨。故稱不住。就行明不住義者。由智故令悲於有無染住。由悲故令智於無不取住。故稱不住。
    第三對障分別者。分別有二。先觀次行。就觀始習觀言之。若約有無。觀有無性離於自性。觀無即有離於斷滅。若約生死。生死即涅槃遠離捨生死心。涅槃即生死遠離取證涅槃心。終成言之。觀有無有觀無無無遠離有無心。非有非無為所觀境界故。若約涅槃。觀生死無生死遠離涅槃即生死心。觀涅槃無涅槃遠離生死即涅槃心。就行者。始習言之遠離斷常。由大悲隨有故遠離斷執。由智慧觀無故捨離常見。終成言之遠離樂住之心。由智慧如實知生死故捨離樂住。由大悲不嫉取涅槃遠離取證。又復由智慧捨離凡夫樂住生死心。由大悲故遠離二乘住涅槃心。第四所住境界者。悲不住無住有。智不住有住無若語觀者。不住有無二理。住非有非無一味真如。問曰。既有境界。邪成不住。解時言道。悲雖有境。由智令悲於有不染住。智雖有境。由悲令智於無不住。觀者於此二種並不住。
    第五所益差別者。相別言之。大悲他利。智慧自利。若就所攝凡拢灾8魍ǘx大悲有二方便。一隨順生死攝凡。二不速證涅槃攝拢V腔塾卸奖恪R蝗鐚嵵罒o性攝拢6ㄟ_涅槃第一義樂攝凡。亦可此四皆通攝凡拢恕
    第六分別位地者。分別有二。一地前十信門中。慈悲劣薄喜捨大乘。由是義未明不住。十解門中方明不住。於此位中具足有二。一大悲為首。二大悲增上。若就十行已去大悲滿足。即此位中無性觀大悲滿足。十迴向已去乃至初地無相無生無性性大悲滿足。就地上。三地四地但名護煩惱護小乘。所以爾者。三地為明方便攝行德。由忻厭二心故。四地行體除二障故。云護惱護小乘。五地六地方明不住者。就行以明。所知法中清淨作十四諦觀利益眾生。懃方便中觀有為法虛妄誑詐等以成大悲。六地已去通明二種。第一義諦觀即就觀明不住。世諦觀中逆順觀察十二因緣法。就行明不住。所以爾者。五地明依解起行不過智之與悲。明行由悲智故成。故說不住。六地地皆相捨作非安立諦觀。以明無前地悲智所住境界故。六地判立不住地。
    三藏義。
    作十番分別。一名。二體性。三起說因緣。四辨差別。五論旨分別。六明對治諸障。七明次第。八廣略分別。九大小有無分別。十相攝分別。
  第一名者。分別有三。一釋名。二得名。三辨名差別。一釋名者。世習相傳苞含蘊積是藏。若依攝大乘論。云何名藏。由能攝故。此攝何法。一切應知義。三行等法是一切所應知故云一切應知義。二辨得名者。藏雖有三。得名有二。修多羅從能詮教立名。毘尼阿毘曇從所詮事受稱。所以然者。欲顯藏是能詮相。初一就教體受名。欲顯所詮三行有別故。後二顯所詮。若也就體即為一藏。若就所詮即立定藏。但寄互互據爾。三辨名差別者。修多羅藏梵名有二。一修多羅。二修妒路。修多羅者。一對偈顯名。所名法分齊名直說語言。若論義用有五。如雜心以五義解修多羅。即是五名。修妒路者。是天竺語音輕重。此處名別有三。一名法本如。尋教悟理。名教為本。詮旨相稱曰如。二名經。如雜心云契經等。契者契當也。經者言能詮表事等於經也。此之二名此方言教名也。三名為綖者。但彼處以一名名二法。此即二名名二法。如此名浚鼮榻灐C}人言教為經。若彼此一法若有名者。以此名翻彼名。若法彼有此無。即以義用以翻名。如彼覺用名佛。此即名覺也。毘尼藏名有四種。一毘尼。二毘那耶。三波羅提木叉。四名尸羅。此名有四。三名行體名。一名能詮名。三名者翻對餘三。即是毘尼者此方名滅。凡論滅義有三。一果中涅槃滅。二因中彌留陀滅諦滅。三戒能滅諍名毘尼滅。戒體非滅。戒能除業。是戒之義用。故入大乘論云。佛教二乘菩薩淨已三業乃至成佛。兼及眾生滿足一切尸波羅蜜。乃至當知摩訶衍者隨順毘尼。毘那耶者。天竺語音差別。解義與毘尼同波羅提木叉者。此名解脫解脫有二種。一無法解脫。二有法解脫。相續解脫經云。五分法身名解脫。胡音云毘木叉。涅槃解脫胡音直云木叉。此二解脫是果解脫。是戒因所得。故遺教經云。戒是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若依雜心。波羅提木叉者。防惡戒故。入七眾故。故名波羅提木叉。此偏就因中解義。尸羅者此名清涼。以離身口業熱故。雜心論云。尸羅者淳善義。不害心起故身口淳善慈心動發。離害心所起身口業故名身口清涼。此處能詮名律者。詮量是律義。前四為律教所詮論犯非犯。犯者有輕重。此就教釋。若就所詮戒行說。示行者令依戒法身口離過住如法處。此眨越饴伞Q名經云。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眨D酥料挛木吐煞ㄕ{伏故名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阿毘曇藏從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