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息的管道,接收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产生各种识别作用(眼识、耳识、
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根、尘、识和合触,于触境当下产生种种感受!仿
佛苦、仿佛乐、仿佛不苦不乐。心意识不明觉的众生,认为这其中有我、我的、
有恒常不变的相,所以触境当下,身受心也受,被苦、乐系缚住,不得自在。
譬如投生在地狱中的众生,内心饱受痛苦煎熬,因为他们眼睛看到的事物、
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闻到的味道、舌头尝到的滋味、身体接触到的东西、及意
57 莫乐、莫苦
58 守护六根如来禅
识分别的一切现象,都让他觉得不可爱、不可念、不美好。对他们而言,六根经
验,尽是不堪。他们没有正念来帮助他正知当下,无法明觉这些不可意境及苦受,
是业识取角及因缘业报所造就的,生灭无常,不必排斥、瞋恶。他们的心,取着
于不堪的境界而随之摇晃,身苦心也苦,结果就一直陷溺在忧苦的生命处境中,
无法跳脱出来。”
“诸比丘!另有一种众生的处境,如在天界般喜乐。因为他们眼所见、耳所
听、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识,都让他觉得可爱、可念、美好。对他们
而言,六根经验,如沐春风。不过,他们同样没有正念来帮助他正知当下,无法
明觉这些可意境及乐受,是业识取角及因缘业报所造就的,生灭无常,不可染着、
贪爱。他们的心,取着于喜乐的境界而随之流转,希望有续,结果就一直耽溺在
喜乐中,不思超拔出来。一旦喜乐境界发生变化,他们必然承受不住而陷入痛苦。”
(众生之所以会趋乐避苦,是因为有执着,有强烈的自我感,没有用无常观
过滤透过六根所接收进来的境界。如果能清楚明白,六根所经验的世间现象,若
好、若坏,都是有因有缘、无常、生灭,就不会执着有我、我的、有永远不变的
相存在。在经验“不可爱、不可念、不美好”的境界时,正知当下,观无常、生
灭、离欲、舍,心不被苦受给套牢;在经验“可爱、可念、美好”的境界时,同
样正知当下,观无常、生灭、离欲、舍,心不被乐受给系绊。离苦、离乐,超越
苦、乐二边,明觉不随境转,才能出离三界轮回,永断烦恼。)
佛陀说完此经后,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59 莫乐、莫苦
60 守护六根如来禅
【第八篇】
护心不令随五欲转
我昔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禅思思惟:自心多向何处?
观察自心,多逐过去五欲功德,少逐现在五欲功德,逐未来世转复微少。
我观多逐过去五欲心已,极生方便,精勤自护,不复令随过去五欲功德。
我以是精勤自护故,渐渐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1 护心不令随五欲转
62 守护六根如来禅
'经文' 印顺本入处相应九五经、大正本二一一经、佛光版二一三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毗舍离耆婆拘摩罗药师庵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昔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禅思思惟:‘自心多向
何处?’观察自心,多逐过去五欲功德1,少逐现在五欲功德,逐未来世转复微
少。我观多逐过去五欲心已,极生方便,精勤自护,不复令随过去五欲功德。我
以是精勤自护故,渐渐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汝等诸比丘!亦复多逐过去五欲功德,现在、未来亦复微少。汝今亦当以
心多逐过去五欲功德故,增加自护,亦当不久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
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所以者何?眼见色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
舌……。身……。意、法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故,比丘!
于彼入处当觉知!若眼灭,色想则离;耳、鼻、舌、身、意灭,(声想……)法想
则离。”佛说当觉六入处言已,入室坐禅。
时,有众多比丘,世尊去后,作此论议:“世尊为我等略说法要,不广分别而
入室坐禅。世尊说言:‘当觉六入处!若彼眼灭,色想则离;耳、鼻、舌、身、意
灭,(声想……)法想则离。’我等今日,于世尊略说法中犹故不解,今此众中,
谁有慧力,能为我等于世尊略说法中,广为我等演说其义!”
复作是念:“唯有尊者阿难,常侍世尊,常为大师之所赞叹,聪慧梵行。唯有
尊者阿难,堪能为我等,于世尊略说法中演说其义。我等今日,皆共往诣尊者阿
难所,问其要义;如阿难所说,悉当奉持。”
尔时,众多比丘往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已,于一面坐,白尊者阿难言:“
尊者当知!世尊为我等略说法要,如上所说,具问阿难:‘当为我等广说其义!’”
尊者阿难语诸比丘:“谛听!善思!于世尊略说法中,当为汝等广说其义。世
尊略说者,即是灭六入处有余当说,故言眼处灭,色想则离;耳、鼻、舌、身、
63 护心不令随五欲转
64 守护六根如来禅
意入处灭,(声想……)法想则离。世尊略说此法已,入室坐禅,我今已为汝等分
别说义。”
尊者阿难说此义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时,佛陀住在毗舍离耆婆拘摩罗药师庵罗园。
那时,世尊向诸比丘说:“我以前尚未证悟宇宙真理、还未完全觉醒的时候,
时常单独一人,在安静偏避之处,进入很深的禅思中,专精思惟:‘我此心大多数
的时候,心思都导向何处?’详细的观察后,发现过去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追逐
色、声、香、味、触等五欲经验,并没有从已知中解脱出来,贪着其味、顾念不
断,不如实的觉知此身心及外境的一切相,都是众缘汇聚而生、也随众缘离散而
变灭;而在集、灭之间,染着可意、厌憎不可意,在无常变异的现象之中,产生
忧悲恼苦,就这样,随着业识与习气而轮回于过去的各种味、患之间。自心较少
觉察当下对五欲的味着状态,更少警觉到味着五欲对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回顾以往,观察到自心,多导向追逐过去的色、声、香、味、触五欲,并
于其中产生了欲贪,心思因此就受到了过去五欲的覆盖,而没办法正知当下,离
欲清净。如此观察思惟之后,便生起了强大的精进心,更加精进勤勉,深观过去
五欲的集、灭、味、患、离,既而时时正知正念守护根门,于六根、六尘和合之
时,不被过去所累积的业识与习气所左右,正知一切法因缘所生、无常变异,故
不取、不着,所以欲贪不起。
我就是因为深观过去五欲功德的集、灭、味、患、离,并进而正知正念,精
勤守护六触入处,渐渐的调伏欲贪、离断欲贪、超越欲贪,也就渐渐能于五欲当
中不贪、不取、不着、不住,明觉而不随转,渐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汝等诸比丘!你们也应当仔细观察自心,它经常在过去的色、声、香、味、
65 护心不令随五欲转
66 守护六根如来禅
触等五欲经验中打转,喜贪、味着于其中,较少觉察当下对五欲的味着状态,更
少警觉到味着五欲对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你们知见到自心经常在过去的五欲经验中打转的事实后,就应该像我一样,
深观过去五欲的集、灭、味、患、离,既而时时正知正念,更加精勤守护六根,
如此就能渐渐离断种种烦恼,得心解脱、慧解脱,达清净无诤的涅槃境界,当下
自知自证:自现在起,所有会产生烦恼的因都已经灭尽,一切烦恼不生,清净的
身、口、意行已经建立,心意识完全处于明觉的状态、并且坚固不动摇,自知不
会再在生死轮回中流转了。”
“为什么如此?因为眼根触境见色尘,生起了种种感受仿佛苦、仿佛乐、
仿佛不苦不乐。如实知感受是因缘生灭、无常、苦、无我的现象,故不生染着,
如此,色想则离,欲贪不起;耳、鼻、舌、身、意识的情形也是如此,如实知它
们都是因缘生灭、无常、苦、无我的现象,便能离于声想、香想、味想、触想与
法想,而不起欲贪。”佛陀为诸比丘说完当觉知六触入处的经义后,即入室坐禅。
世尊入室坐禅之后,有很多比丘就在当场论议:“世尊很简略地为我们叙说法
要,没有做广泛而详细的解说,就入室坐禅了。世尊说:‘应当对六触入处随时带
着觉知!觉知这眼根若灭,那么色想就离;耳、鼻、舌、身、意根若灭,声、香、
味、触、法想则离。’我们听后,还是无法理解世尊略说的法要。在世尊教下的
师兄弟中,不知谁有此慧力,能为我等就世尊略说的法要,闻演详细的法义!”
又生此念:“唯有尊者阿难,一直随侍世尊左右,他的聪明才智,以及清净的
身、口、意行,时常被世尊称许赞叹。唯有尊者阿难,能够于世尊的略说法要中,
详细的为我们开演其义理。我们现在就一起到尊者阿难住处,请问他详细的法义;
并依照阿难所说,依法奉持。”
那时候,众多比丘来到尊者阿难住处,与尊者互相问安之后,就都于一旁坐
下,禀告尊者阿难说:“尊者!您知道吗?世尊刚才为我等比丘略说甚深法要,如
上所说一般,我等不解其义,请问阿难:‘希望阿难能为我们详细解说法义!’”
尊者阿难就告诉诸比丘:“详细听!好好思惟!我现在就为你们详细开演世尊
67 护心不令随五欲转
68 守护六根如来禅
略说法要的义理。世尊略说,必须正知正念善护根门,知见一切因缘所生法无常
变异,不再随着过去累积的业力习气流转,如实觉知眼根、触境所见的色尘,皆
是因缘生灭、无常变异,因此无可取、无可着。如实的了知此一现象,眼内入处
对色尘的欲贪即灭,欲贪灭尽,色想则离;离则见法、当体即空,正见空性而能
安住、自在。耳、鼻、舌、身、意入处,也是如此。世尊就是略说此法要,谓此
身心以及外境界一切相,皆是因缘生灭的现象,故当于根触境时,念念明觉而无
所取着。世尊说完此法后,便入室坐禅。我现在已为你们一一分别、说明清楚了。”
尊者阿难说完此一法义之后,诸比丘闻阿难所说,欢喜奉行!
'注释'
1 五欲功德:五欲是指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有令眼、耳、鼻、舌、身等
五根攀缘生起欲贪的作用力,故称五欲功德。功德,即作用力。
【第九篇】
现法灭炽然
若眼见色已,觉知色,觉知色贪,
我此内有眼识色贪如实知者,是名现见法。
眼见色已,觉知色,不起色贪觉,如实知,
是名灭炽然、不待时、正向、即此见、缘自觉。
69 现法灭炽然
70 守护六根如来禅
'经文' 印顺本入处相应九九经、大正本二一五经、佛光版二一七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富留那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说现
法,说灭炽然,说不待时,说正向,说即此见,说缘自觉。世尊!云何为现法,
乃至缘自觉?”
佛告富留那:“善哉富留那!能作此问。富留那!谛听!善思!当为汝说。富
留那!比丘眼见色已,觉知色,觉知色贪;我此内有眼识色贪,我此内有眼识色
贪如实知。富留那!若眼见色已,觉知色,觉知色贪;我此内有眼识色贪如实知
者,是名现见法。”
“云何灭炽然?云何不待时?云何正向?云何即此见?云何缘自觉?富留
那!比丘眼见色已,觉知色,不起色贪觉;我有内眼识色贪,不起色贪觉,如实
知。若富留那!比丘眼见色已,觉知色,不起色贪觉;如实知。色,不起色贪觉,
如实知,是名灭炽然、不待时、正向、即此见、缘自觉。耳、鼻、舌、身、意,
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富留那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舍卫国校鞲露涝啊�
那时,尊者富留那比丘,前去拜见佛陀,对佛陀行恭敬的稽首礼之后,退到
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您说:‘正念当下,即能见到诸法实相,觉知自己的
身心状态,如法修行,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就能远离各种恼热苦迫,
不必等待他日某时,就可自知作证,当下现法清凉寂静。’世尊!这些是什么意
71 现法灭炽然
72 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