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健全、心理反应的格殊习性……等,是为“识缘名色”。
    又,业识既已缘取名色而于其界面(欲界、色界或无色界)发动身、口、意

89 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90 正见缘起断生死

行,则既已发动的身心行为,又透过无间断的触境所生起的受、想、思,来强化
业识的过滤、取角,而不断增长业识的特性,是为“名色缘识”。
    因此,名色与识,“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故若欲出离
生死轮回,必得停止“识缘名色”的攀缘现象,使识不再住着于随触境而生起的
色、受、想、行,念念明觉,念念无所取着,则“识无所住”。识既无所住着,现
世即使有继起的身心行为,亦不会增长业识,命终即入无余依涅槃而般涅槃。
    故知,修行与法施之道,在于教导自己及他人,皆能对于随顺无明、爱、取、
行、业而继起的生命现象,知所厌患、离欲、灭尽,终至永断烦恼,心完全解脱。
这才是正法正律所认可的“法师”,而不是教人举办一些与解脱无关的宗教仪式、
念咒等,用禁戒取及不正确的知见来误导众生。


【第六篇】
心意识若狝猴
    凡夫宁于四大色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
    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不停,种种转变,异生异灭。
    犹如狝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

91 心意识若狝猴

92 正见缘起断生死

'经文' 印顺本因缘相应八经、大正本二九0经、佛光版三二八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色身生厌、离欲、背舍,但非识。所以者何?四大
色身现有增、减,有取、有舍;若心、若意、若识,彼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识
生厌、离欲、背舍,长夜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
故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彼生厌、离欲、背舍。”
    “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色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
何?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二十年、三十年……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少
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不停,种种转变,异生异灭。犹如狝猴游
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种种变易,
异生异灭。”
    “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
乐受觉;彼乐触灭,乐触因缘生乐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如乐受,苦触……。
喜触……。忧触……。舍触因缘生舍受,舍受觉时,如实知舍受觉;彼舍触灭,
舍触因缘生舍受亦灭、止、清凉、息、没。”
    “譬如两木相磨,和合生火,若两木离散,火亦随灭。如是诸受缘触集,触
生触集,若彼彼触集故,彼彼受亦集;彼彼触集灭故,彼彼受集亦灭、止、清凉、
息、没。”
    “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于生老病死、
忧悲恼苦解脱,我说彼于苦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93 心意识若狝猴

94 正见缘起断生死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段时期,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那时候,世尊告诉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对于由四大(地、水、火、风四
种质素)所组成的色身,能够产生厌患感、离断欲爱、背弃舍离;但是对于内在
的心意识,却无法同样看待。
    为什么呢?因为由地、水、火、风四种质素因缘和合成的色身,凡夫现下可
见它的胖、瘦、生、死等无常变异的现象,也较易觉察色身所带来的过患,所以
对于色身比较容易不执着;但,他们很难觉察到纷纷乱想的心意识的流转变异,
也不容易觉察到它所带来的恼患,所以无法厌离对于心意识的执着、离断对于心
意识的欲爱、从纷飞的意识流中解脱出来。
    因为凡夫长久以来,对心意识保护爱惜,把自我感和心意识系在一起,在心
意识透过六根接触各种境界的过程中,好像有所得、好像有所取,他们就认为心
意识‘是我、或我的、或我在心意识之中、或心意识在我之中’,执着心意识的显
相实有不变。就是这个缘故,所以愚痴无闻凡夫,对于心意识的现象,不能厌患、
离欲、背弃舍离。”
    “愚痴无闻凡夫,如果硬要执着有什么是‘我、我的’,那么,宁可认同四大
所造的色身是我、或我的,也不可以认同心意识是我、或我的。为什么呢?因为
这四大所造的色身,可能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寿命,如果
好好保养的话,也许还可能超过百岁;但是,心意识却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
刹那不停、变化万千,一个心念生起,另一个心念即刻坏灭。就像狝猴跳跃游荡
在树林之间,瞬间瞬间,即穿梭处处,它攀捉枝条,一手才放,另手旋抓。心意
识的现象也是一样,刹那转换,变化万千,后念生起,前念即灭。”(比较之下,
执着色身,所带来的恼患较小,对心意识若有执着则恼患无穷。)
    “多闻圣弟子,对于各种缘起的现象,如实思惟观察:心意识的现象是透过

95 心意识若狝猴

96 正见缘起断生死

种种接触(根、尘、识三者因缘和合,产生接触的感觉)而产生的,当六根接触
到快乐的六尘境界就产生快乐的感受。当乐受觉生起时,如实觉知快乐的感受生
起及其‘无常、苦、无我’的实相,心不染着。乐触寂灭了,缘自于乐触而生起
的乐受也就寂灭、停止、清凉、安息、永没。
    和乐受的情形一样,苦触因缘生苦受……。喜触因缘生喜受……。忧触因缘
生忧受……。舍触因缘生舍受当六根接触到不苦不乐的境界,就产生不苦不
乐的感受。当不苦不乐受觉生起时,如实觉知不苦不乐受生起及其‘无常、苦、
无我’的实相,心不染着。舍触寂灭了,缘舍触所产生的舍受,也随之寂灭、停
止、清凉、安息、永没。”
    “就好像是两块木头,必须接触在一起,相互磨擦,火才得以生起、聚集;
如果把两块木头分开,离散了接触的因缘,火亦随之熄灭。同样的道理,种种身
心感受缘自六根的接触,因为有种种接触的现象聚集起来眼触、耳触、鼻触、
舌触、身触、意触,所以产生种种身心感受聚集的现象眼触生受、耳触生受、
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如果种种接触聚集的因缘寂灭了,
种种身心感受聚集的现象,也就随之寂灭、停止、清凉、安息、永没。”
    “多闻圣弟子,如是现观五受阴的集成:因缘于四大(地、水、火、风)产
生色阴,因缘于种种接触产生受阴、想阴、行阴,因缘于名色产生识阴。乐着于
身心(色、受、想、行、识)的感受,必定在身心现象中黏着、流转。他了知色
身是缘起、生灭、无常、非我、非我所的现象,若贪着其滋味必生苦患,所以对
于色身产生厌离;他了知受、想、行、识都是缘起、生灭、无常、非我、非我所
的现象,若贪着其滋味必生苦患,所以对于受、想、行、识产生厌离。
    厌离了身心(色、受、想、行、识)的无常苦患,不再乐着种种感受,停止
所有爱取及有续的冲动,心就从‘身心是我、我所’的系缚中解脱出来。心完全
解脱后,触境明觉,他在现世,不会再因爱取而生新业,对于现世老、病、死的
现象,即使身苦,心也自在不苦患;他以智慧了知世间现象皆缘起、生灭、无常,
所以坦然随顺地面对一切境遇,内心不起忧愁、悲伤、苦恼和痛苦;由于灭了无

97 心意识若狝猴

98 正见缘起断生死

明、爱、取、行、业的缘故,当他身坏命终之时,将直接般涅槃,于未来世不再
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现象产生。因为他永远解脱身心束缚、得到涅槃安乐的
缘故,所以我说他已经从一切大苦中解脱出来了。”
    佛陀说完此经后,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信受奉行!
 
'提要'

    一般而言,“身见”已经难断,微细的“我慢”更是难以察觉。心意识不断生
相,不自觉于生相中认为有“我、我所”,这是没有经过彻底的正思惟与精微内观
的世间人,所无法超越的共同现象。也正是难以证入知见清净的关键处。
    因此,长期浸润于法思惟,正观一切法无常、生灭,看清楚诸相之所以生、
之所以灭的因缘条件,正见一切相唯随缘起而显相、随缘灭而变灭,于色、受、
想、行、识,如是思惟、如是省察,再三思惟、再三省察,直到于法无疑。
    既而,培育四念处的正知正念,时时觉知、念念明觉,向于舍,内观转精深,
必得于起心、动念时,知见我慢生、我慢灭。自证我慢乃随相生而生、相灭而灭。
而相已非实,唯随无常因、无常缘而生的无常相,更何况“我慢相”?故确证“无
我、无我所”,唯随缘聚散、生灭的五阴流转而已。因而确认“法次法向”为唯一
之解脱道,便更能安于法、住于法、随顺法。
    于修行的过程中,感受的现象是关键。因为苦受、乐受易于觉知,而难以舍
断。心意识易于随触生受时,立即生想、生行、生贪爱,故正知正念感受,为截
断相续流的下手处由粗显而精微,等于同时照见身、受、心、法的状态,“无
明”或“明”,当下立判,是谓易于觉知。知而能断“味着”的有续冲动,是谓难
舍能舍,难断能断,即是精进、不放逸。

99 心意识若狝猴

100 正见缘起断生死

【第七篇】
如何观取内触法
    于世间可念端正之色,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
    无常、苦、空、非我,彼爱则离;
    爱离故亿波提离,亿波提离故则苦离,
    苦离故则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离。

101 如何观取内触法

102 正见缘起断生死

'经文' 印顺本因缘相应九经、大正本二九一经、佛光版三二九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说内触法,汝等为取不?”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稽首礼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所说内触法,
我已取也。”时,彼比丘于佛前,如是如是自记说。如是如是世尊不悦。
    尔时,尊者阿难在佛后,执扇扇佛。佛告阿难:“如圣法、律内触法,异于此
比丘所说。”
    阿难白佛:“今正是时,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贤圣法、律内触法,诸比丘闻已,
当受奉行!”
    佛告阿难:“善哉!谛听!当为汝说。此诸比丘取内触法,应如是思惟;‘若
众生所有种种众苦生,此苦何因、何集、何生、何转?’作如是取时,当知此苦,
亿波提1因、亿波提集、亿波提生、亿波提转。”
    “复次,比丘!内触法,又,亿波提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取时,当复知
亿波提爱因、爱集、爱生、爱转。”
    “复次,比丘!取内触法,当复知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如是取时,
当知世间所念端正之色,于彼爱生而生、系而系、住而住。”
    “若诸沙门、婆罗门,于世间所念端正之色,作常想、恒想、安隐想、无病
想、我想、我所想而见,则于此色爱增长,爱增长已亿波提增长,亿波提增长已
苦增长,苦增长已则不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不解脱苦。
    譬如路侧清凉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着中。阳春之月,诸行路者风热渴
逼,竞来欲饮。有人语言:‘士夫!此是清凉池,色、香、味具足,然中有毒,汝
等勿饮!若当饮者,或令汝死,或近死苦。’而彼渴者,不信而饮,虽得美味,
须臾或死,或近死苦。
    如是,沙门、婆罗门见世间可念端正之色,作常见、恒见、安隐见、无病见、

103 如何观取内触法

104 正见缘起断生死

我、我所见,……乃至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若诸沙门、婆罗门,于世间可念端正之色,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
无常、苦、空、非我,彼爱则离;爱离故亿波提离,亿波提离故则苦离,苦离故
则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离。
    譬如路侧清凉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着中。阳春之月,诸行路者风热渴
逼,竞来欲饮。有人语言:‘此水有毒,汝等勿饮!若当饮者,或令汝死,或近死
苦。’彼则念言:‘此水有毒,若当饮者,或令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