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写杂谈-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扮自己,有什么主意、什么想法,都会暴露出来。有什么丢脸的事他
也并不隐瞒,你批评他,他只是微微一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始终没
有发现他有过反动的言行,怎么能相信或者同意说他是反动文人呢?

不用说,我的意见没有受到重视,因为在我的身上还留着别人投掷
的污泥;而且要给一个人平反、恢复名誉,正如我们的一句常用语:“要
有一个过程”,也就是说要先办一些手续,要得到一些人的同意,可是
谁来管这种事呢?

不久我就听说烈文病故,身后萧条,但也只是听说而已。1978 年我
到北京开会,遇见一位在报社工作的朋友,听他谈起雨田的情况,我才
知道烈文早在1972 年11 月就已离开人世,雨田带着孩子艰苦地过着日
子,却表现得十分坚强。我托朋友给我找一点关于他们的材料,并没有
结果。后来我偶尔看到几本香港出版的刊物,有文章介绍台湾出来的作
家,他们都用尊敬的口气谈起他们在台大的“黎烈文老师”,这件事给
我留下深的印象。去年有一个年轻的华侨作家到我家来访问,我提起黎
的名字,她说他们都尊敬他,她答应寄一篇文章给我看看。她回到美国
不久,文章果然寄来了,就是那篇《黎烈文先生丧礼所见》。我收到它
的当时没有能认真地阅读就给别的事情打岔,只好拿它匆匆地塞进抽屉
里,以后想起来翻看过一次,也有较深的印象,但还是无法解决杂七杂
八的事情的干扰,过两天印象减淡,很快就给挤进“遗忘”里去了。在
“四害”横行之前十几年中间我也常常像这样地“混”着日子,不以为
怪。在“四人帮”垮台之后再这样的“混”日子,我就渐渐地感到不习
惯、感到不舒服了。我的心开始反抗,它不让我再“混”下去。早已被
我忘却了的亡友的面貌又出现在我的眼前。于是我开了抽屉,不仅是打
开抽屉,我打开了我的心。

我和烈文第一次见面是在1933 年,他还在编辑《申报》的《自由谈》
副刊。他托人向我约稿,我寄了搞去,后来我们就认识了。但是我和他
成为朋友却是在1935 年年尾,我从日本回来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工
作的时期。到了1936 年下半年我们就相熟到无话不谈了。那时几个熟人
都在编辑文学杂志,在《作家》(孟十还主编)、《译文》(黄源主编)、
《文季月刊》(靳以主编)之后,烈文主编的《中流》半月刊也创刊了。
这些人对文学和政治的看法并不是完全一致,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
情,就是对鲁迅先生的敬爱。烈文和黄源常去鲁迅先生家,他们在不同
的时间里看望先生,出来常常对我谈先生的情况,我有什么话也请他们
转告先生。据我所知,他们两位当时都得到先生的信任,尤其是烈文。
鲁迅先生从来不发号施令,也不向谁训话,可是我们都尊重他的意见。
先生不参加“文艺家协会”,我们也不参加,我还有个人的原因:我不
习惯出头露面,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文艺家协会”发表了一份宣言,
不少的作家签了名。鲁迅先生身体不好,没有能出来讲话,我们也没有
机会公开表示我们对抗日救亡的态度。有一天下午烈文同我闲谈,都认
为最好我们也发一个宣言,他要我起草,我推他动笔,第二天我们碰头,
各人都拿出一份稿子,彼此谦让一阵,烈文就带着两份稿子去见鲁迅先


生。他在先生那里把它们合并成一份,请先生签上名字,又加上《中国
文艺工作者宣言》这个标题,再由他抄录几份,交给熟人主编的刊物《作
家》、《译文》、《文季月刊》分头找人签名后发表出来,因此各个刊
物上签名的人数和顺序并不相同。这就是《宣言》“出笼”(“文革”
期间习用的语言)的经过,可以说这件事是他促成的。

过三个多月鲁迅先生离开了我们,我和烈文都在治丧处工作,整天
待在万国殡仪馆,晚上回家之前总要在先生棺前站立一会,望着玻璃棺
盖下面那张我们熟悉的脸。或者是烈文,或者是另一个朋友无可奈何地
说一声:“走吧”,这声音我今天还记得。后来我们抬着棺木上灵车,
我们抬着棺本到墓穴,有人拍了一些照片,其中有把我和烈文一起拍出
来的,这大概是我们在一起拍的唯一的照片了,而且我也只是在当时的
报刊上看见,那些情景今天仍然鲜明地留在我的脑子里。

这以后又过了两个月,在上海出版的十三种期刊,被国民党政府用
一纸禁令同时查封了。其中有《作家》和《文季月刊》。《中流》半月
刊创刊不久,没有给刀斧砍掉,烈文仍然在他家里默默地埋头工作,此
外还要照顾他那无母的孩子。刊物在发展,读者在增多,编辑工作之外
他还在搞翻译,出版不久的《冰岛渔夫》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注意。
但是不到一年,“八·一三”日军侵犯上海,全面抗战爆发,刊物停顿,
他也待不下去,我们在一起编了两期《呐喊》之后,他就带着孩子回到
湖南家乡去了。第二年三月靳以和我经香港去广州,他还到香港同我们
聚了两天。下次我再看见他却是十年以后了,靳以倒在福建见过他,而
且和他同过事,就是说为他主持的改进出版社编过一种文艺杂志。因此
我后来从靳以那里和从别的朋友那里知道一点他的情况。他做了官,但
官气不多,思想也还不是官方的思想。我也在《改进文艺》上发表过小
说。

烈文就这样一直待在福建。抗战胜利后陈仪去台湾,他也到了那里,
在报社工作。他相信做过鲁迅先生的同学又做过国民党福建省主席和台
湾省行政长官的陈仪,后来他得罪了报社的上级,丢了官,陈仪也不理
他了。他怀着满腹牢骚到台湾大学教几小时的课,他在给我的信中一则
说:“我也穷得厉害。”再则说:“这半年来在台北所受的痛苦,特别
是精神方面的,这次都和朱洗痛快地说了。”他还说:“我一时既不能
离开台北,只好到训练团去教点课。。”他又说:“训练团也混蛋,〔信〕
既不转给我,也不退还邮局,一直搁在那边。”50 年代初期连陈仪也因
为对蒋介石“不忠”在台北给枪毙了。后来我又听到黎烈文牵连在什么
要求民主的案件里被逮捕的流言。又过若干年我得到了关于他的比较可
靠的消息:患病死亡。

但是我怎样给亡友摘去那顶沉重的“反动文人”的帽子、揩去溅在
他身上的污泥浊水呢?

感谢那位远道来访的女士,她从海外寄来我需要的材料,过去在台
北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一篇很普通的文章,叙述和感想,只有短短的四
页。没有装饰、没有颂扬,似乎也没有假话,但是朴素的文字使我回想
起我曾经认识的那个人。我抄录几段话在下面:

“很少的几副挽联和有限的几只花圈、花篮也都是那些生前的老友
和学生送的。”


“他躺在棺木中,蜡黄的面孔似乎没有经过化妆。。。只有少数要
送葬到墓地的人陪着哀伤的台静农先生谈论黎先生的事迹。”

“黎先生就这样走了,平日里他埋头写作,不求闻达;死了以后仍
然是冷冷静静地走上他最后一段路程。”

“。。晚报报道黎先生卧病的消息以后,曾经有些机关派人前往黎
府送钱,但深知黎先生为人的黎太太怎样说也不接受。。。我觉得这正
是黎先生‘不多取一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风范。”

我仿佛也参加了老朋友的葬礼,我仿佛看见他“冷冷静静地走上他
最后一段路程”。长时期的分离并不曾在我们之间划一道沟,一直到死
他还是我所认识的黎烈文。

“埋头写作,不求闻达”,这是他从福建的那段生活中、从到台湾
初期碰钉子的生活中得到的一点教训吧,我起初是这样想的,但接着我
便想起来:30 年代在上海他不也就是这样吗?那么我可以这样说吧:有
一段时期他丢开了写作,结果他得到了惩罚。但最后二十几年中他是忠
于自己的,因此在他工作过的地方出现了许多“从黎先生那里直接间接
获得很多东西的文化界人士”。

用不着我替死者摘帽,用不着我替他揩拭污泥,泥水四溅、帽子乱
飞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了。那一笔算不清的糊涂帐就让它给扔到火里
去吧。在那种时候给戴上一顶“反动”的帽子是不幸的事,但是不给戴
上帽子也不见得就是幸运。1957 年我不曾给戴上“右派”帽子,却写了
一些自己感到脸红的反“右”文章,并没有人强迫我写,但是阵线分明,
有人一再约稿,怎么可以拒绝!“文革”期间我靠边早,没有资格批判
别人,因此今天欠债较少。当然现在还有另一种人,今天指东,明天指
西,今年当面训斥,明年点头微笑,仿佛他一贯正确,好像他说话从不
算数。人说“盖棺论定”,如今连这句古话也没有人相信了。有的人多
年的沉冤得到昭雪,可是骨头却不知道给抛到了什么地方;有的人的骨
灰盒庄严地放在八宝山公墓,但在群众的心目中他却是无恶不作的坏
人。我不断地解剖自己,也不断地观察别人,我意外地发现有些年轻人
比我悲观,在他们的脑子里戴帽或者摘帽、溅不溅污泥都是一样。再没
有比“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更可悲的了!

我不能不想起那位在遥远地方死去的亡友。我没有向他的遗体告
别,但是他的言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埋头写作,不求闻达,“不多
取一分不属于自已的东西”,这应当是他的遗言吧。

只要有具体的言行在,任何花言巧语都损害不了一个好人,黑白毕
竟是混淆不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