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 必推却。’公孙胜只得坐了第三位”。可知书中写各山寨团伙头领多为三人的现象实与“鼎 分三足”的观念相关,而“三足鼎立”之象正与“三极之道”契合。第五十七回写呼延灼归 顺梁山,余象斗评曰:“观延灼言非是不忠于国,实慕三三。”(注:窃以为“三三”当是指第七十二回宋江乐府词所谓“六六雁行连八九”即六六三十六, 重之七十二之数的生成基数为“三”,即“三生万物”之义,待考。)看来这位书贾兼作家、评 点家已经觉察到《水浒传》人物配置以“三”为度之奥妙。顺便指出,《水浒传》不仅人物 组合多三位一体,而且书中人物的排行称谓也多用“三”,如宋三郎(江)、张三郎(文远)、 拼命三郎(石秀)、扈三娘、陈三郎、镇三山(黄信)、河北三绝(卢俊义)等等,嗜“三”之奇 ,都足耐人寻味。 《水浒传》中矛盾发展型“三级”建构主要体现在情节的设计,其原理为《庄子》所谓“ 二与一为三”——“二”因“一”的参入而成“三”,即两极对立一极用中的相参。 矛盾发展型“三级”建构是我国古代叙事文学常用的套路。俗语“三个女人一台戏”,就 是这一叙事套路的生动概括,而后世才子佳人小说必于才子佳人外出一小人拨乱其间和现代 鸳鸯蝴蝶派小说“三角恋爱”模式,则是小说中比较典型的“三极”建构情节。这一切早在 《水浒传》中已有络绎不绝的表现。 《水浒传》第三十回,写武松迫使蒋门神置酒与施恩陪话,席间武松自叙平生: 
  酒至数碗,武松开话道:“众位高邻,都在这里:我武松自从阳谷县杀了人,配在这里, 闻听得人说道:‘快活林这座酒店,原是小施管营造的屋宇等项买卖;被这蒋门神倚势豪强 ,公然夺了,白白地占了他的衣板。’你众人休猜道是我的主人,我和他并无干涉。我从来 只要打天下这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不怕。今日我本待 把蒋家这厮,一顿拳脚打死,就除了一害。且看你众高邻面上,权寄下这厮一条性命。则今 晚便教他投外府去。若不离了此间,再撞见我时,景阳冈上大虫便是模样。” 这里本是蒋门神夺了施恩的酒店,形成对立的两极;武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参预其间 ,从而形成“三生万物”状矛盾发展型的“三极”建构。类似故事情节,还可举出武松杀嫂 和斗杀西门庆,武松十字坡遇张青夫妻;鲁智深为金翠莲父女拳打镇关西,为刘太公的女儿 打周通;林冲为晁盖等杀王伦;石秀为杨雄捉奸等等,故事虽各有不同,“二与一为三”的 “三极”建构却是一致的。 
  这些故事都属全书中最好的片断,其“三极”建构的情节设计使故事峰回路转,顿起生机 。这里,没有两极的矛盾不会有故事,单是两极矛盾而没有第“三极”参预,则不会有故事 的发展;从而凡有二人纠葛,必出第三人参预其中以成局——三点成面,形成《水浒》情节 设计的“三极”建构模式。最典型的莫如第九回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林冲一节描写: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 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 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 智 深。 
  这里鲁智深的仿佛从天而降,使故事的发展陡然转折,林冲绝地逢生:若无鲁智深的出现 ,小说和它的人物林冲就无疑地没“戏”了。而许多情况下看似随意的布置,如第二十四回 西门庆勾搭上潘金莲一节描写: 
  当下二人云雨才罢,正欲各整衣襟,只见王婆推开房门入来,说道:“你两个做得好事!” 
  金圣叹于此句作眉评曰:“王婆冲奸又作一篇小文读。”“冲奸”的故事构架即“二与一 为三”。金圣叹虽然大言“易穷则变……变出一部《水浒传》”,却还没有感觉出“王婆冲 奸”的设计实乃基于“三”之妙用的“三极”建构之法。 
  综上所述,《水浒传》叙事“三而一成”是一个大量而又多样化的存在,并且这种种用“ 三 ”的叙事手段又往往交叉错杂,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中“三打”与“三言之”间错而出,武松 杀嫂和斗杀西门庆的“三极”建构中有“三问”……。而更多的是“三而一成”手法与其 他有“数”之用语、情节的交错,如“三阮撞筹”与“七星聚义”为一回(第十五回),“三 卷天书”与“九天玄女”相对(第四十二回),“连环计”与“三打祝家庄”(第五十回)、“ 大兴三路兵”与“摆布连环马”(第五十五回)相映,以及前述“三度招安”中穿插“两赢童 贯”与“三败高太尉”,又“十分光”中有“三十八笑”等等,真所谓“参伍一变,错综其 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但在《水浒传》的以“数”定“象”中,“三而一成”明显 是最 大量、最突出和最多姿多彩的现象。虽然这一现象比较集中于第八十回之前,但是不嫌夸张 地仍然可以说,它构成了《水浒传》“三而一成”为中心的数字化叙事系统。这当然是极具 比喻性的说法,很难说它作为“系统”有多么完整、缜密,但我们说它好象是一个系统应 该是可以的。这成为《水浒传》艺术一大突出特点,中国小说叙事艺术一大奇观。 如上述《水浒传》人物配置中众多的三人组合应当都是有意的安排,进一步“三而一成” 成为我们所谓的《水浒传》“数字化叙事系统”的中心,也不是偶然的现象。这可以从第二 十八回《武松醉打蒋门神》写’三碗不过望”得到证明: 
  武松道:“我和你出得城去,只要还我无三不过望。”施恩道:“兄长,如何是无三不过 望?小弟不省其意。”武松笑道:“我说与你。你要打蒋门神时,出得城去,但遇着一个酒 店便 请我吃三碗酒,若无三碗时,便不过望子去。这个唤作无三不过望。” 这里,武松的解释固然是情节的需要,但同时透露这一情节描写正是作者要卖弄“三”的 学问。所以袁无涯本李贽眉评曰:“这学问语句从三碗不过冈来,却会变用。”金圣叹夹批 曰:“此等好句法,恰好从三碗不过冈脱化出来,前后掩映绝倒。”实已指出《水浒传》作 者笔下有意错综“三”数,颠倒“三碗不过冈”。虽然李贽、金圣叹均未深究,但是应可以 此类推,《水浒传》其他络绎不绝、交错如织的“三而一成”的叙事,何尝不是有意的妙笔 生花;更推而广之,我们所谓“好象是一个系统”的“《水浒传》‘三而一成’为中心的数 字 化叙事系统”,又岂能完全是作者的无心插柳! 所以,回到本文的题目,《水浒传》“三而一成”的叙事艺术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玩味的 文 学现象。其意义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但概括地说,除一般加强艺林的生动性真实性之 外,突出的作用是“三”从有限之极、无限之始的哲学高度,赋予了“三而一成”叙事以艺 术的张力;这种张力适应着中国古代“以三为成”生活习俗造就的审美心理,从而满足了听 闻与阅读的期待,进而说书人——听众或作者——读者约定俗成,使“三而一成”积淀为中 国古代小说极具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传统之一。如果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标志了这一小说艺 术传统的真正确立,那么《水浒传》大量而变化多端的运用则是这一传统的进一步成熟和发 展。但是,尽管这一传统在后来的小说如《西游记》、《金瓶梅》,乃至《儒林外史》、《 红楼梦》等书中得以继承并有新异的表现,而明清评点家似没有人真正从艺术规律的角度注 意它;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特别是近年关于中国叙事学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却还是未 见有人研究它,至于有深入的探讨,还更待将来罢。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而一成”的艺术,笔者虽努力期有所发明,但本文对《水浒传 》 的这项研究仍还是初步的尝试。因此,在希望本文得到专家学者指正的同时,更希望其所拈 出中国古代小说“三而一成”的叙事学民族特点能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引出关于中国古代 小说叙事理论的更多更好的发明,逐步从惯常套用外国或中国古代文论以研究古代小说的圈 子里跳出来,建立起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有本民族特点的当代的理论。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礻右右 
  @②原字左鼻右句        
水浒——一部隐喻的抗金史诗    
  在中国小说史中,凡历史事件的传说演进而成为评话,在市井勾栏中讲述,传播四方。最终成为大部头的小说者,其历史事件本身也总是极为重大,予以后世人以深刻印象者。《三国》、《说唐》、《说岳》等自不待言,即便《西游记》,一代高僧玄奘取经和译经的活动是中国佛教的重大事件之一,他本人在佛教史上也占据显著位置。是中国佛教一大宗派之一法相宗的开创者。据说他去世时有百万人为之送葬,三万人在庐墓旁守灵。而玄奘西游的故事,最初作为宗教宣传文艺,又加上几个护法者的形象,凭借宗教的力量得以迅速传播,也就不奇怪了。 
  而《水浒》在这一点上是比较奇怪的。北宋末的淮南盗宋江史事,论规模不算大,只有三十六人的小股悍匪转掠齐魏一带,最后海州知州张叔夜埋伏下千人就将之一网打尽。以时间论不算长,大致在宋徽宗宣和时两三年间。留传下来的史料也十分缺乏,不过三言两语。而中国历史上规模大过宋江的民变可谓是数不胜数,多如牛毛。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了《水浒》故事的传播,使得这次各方面都并不突出的民变获此殊荣呢? 
  《水浒》故事的年代也令人注目。正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天崩地解的巨大变乱的前夕。宋徽宗宣和元年,据一些考证认为是宋江起事的年份,距靖康之变北宋亡只有七年,据《宋史》载,宣和三年宋江被捕,距靖康之变只有五年,而据小说《水浒》的时序,其结尾宋江、卢俊义被鸩杀,已经是宣和六年了,离靖康之变只有两年! 
  还是先让我们看一看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时代。其时北宋朝廷已经日趋腐败,奸臣当道,皇帝昏庸,国事日非。宋徽宗受蔡京挑唆,取太湖石,就是花石纲,营造皇家园林。江南百姓不堪忍受,激起方腊民变。但是在北方,当时大部地区依旧是比较安定的,北宋以来的社会繁荣仍在持续。 
  这时山东的词人李清照在济南大明湖畔依然过着“兴尽晚归舟”的闲适生活。《东京梦华录》记载:“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萧鼓喧空,几家夜宴.”,而金人的入侵登时毁灭了这一切。“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 ,成千上万的北方人踏上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涯,而留给故乡的,只有“江山如故、千村寥落”的凄凉景象。 
  由此点燃了北方民众声势浩大的抗金烽火,规模最大者如太行山的八字军,山西陕西的红巾军,其部众多达十万多人。不管哪一支都远远超过北宋末的宋江。这样问题就来了,从时间上看,宋江故事在北宋年间根本就来不及传播。大规模传播肯定是在靖康之变后的时代,而为什么北方的人民或者抵达南方的逃难者们,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变,经历了遍地兵戈之后,却对前代末年的一次小小民变记忆犹新、印象深刻、津津乐道、流传不已? 
  假借前代人名、事件,讲述不方便直接讲述的故事的传统,对于中国的故事家们来说,真是太悠久了。那么,《水浒》的故事,可不可能是金代的说书家们,在金人统治之下,在与听书者达成默契的情况下,把当时人民抗金的传说,改头换面,把时间提前到靖康之变之前一点点,借用宋江之名的一个伪托前代的讲述呢?种种证据显示,这的确就是事情的本来面目。 
  首先这在情理上是说得通的,金初北方各地的抗金首领,大概本身就有在北宋徽宗年间的生活经历。说书者把他们早年的故事,安排在这个时期,是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水浒》的思想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阮氏三雄在第十八回对抗剿捕官兵的唱词是:“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