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本侵华罪行实录-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限制出入(多数村庄没有建成),形同长城外伪满地区“集家并村”的“部落”,因此当地人也称之为“人圈”。 
    日本侵略军还将迁安西部地区的王家湾子、水峪、白龙港一带宣布为“无人区”(敌人称之为“暂时无人村”),用于封锁丰滦迁抗日根据地(尽管多次烧毁王家湾子、水峪、龙湾、金龙口、混屯峪、黄槐峪、白龙港等十几个村庄,企图“集家并村”,但是遭到游击区抗日军民的坚决抵制和沉重打击,“无人区”的设置始终没有成功)。 
    壕沟、炮楼完成后,1942年底,日本侵略者便开始了惨无人道的“集家并村”,更加疯狂地推行“三光”政策。长城沿线迁安“无人区”内70多个村庄数千名群众被强行赶入“人圈”,野蛮杀害抗日干部和群众400余人,摧残无辜群众近千人,烧毁房屋6400余间。仅在1943年1月15日(1942年农历腊月初十)这一天,就放火烧了小关、白洋峪、大庄、小庄、抬头岭、商庄子、娄子山、大洼、装货沟、石梯子沟、五道沟、四道沟、大沟、石门、新开岭、马井子、杏山、铜洞子等18个村庄,几千间民房和未来得及转移的大部分物品俱葬火海化为灰烬。当时有200户的小关村就被烧毁房屋近千间,使这村成为一片废墟。更加残酷的是地处伪满“国境”线关卡的白洋峪村竟先后被烧8次之多,就连一个窝棚也不能存在。大庄村农民刘开山宁死不进“人圈”,毅然扑向火堆,发出阵阵撕肝裂胆的呼喊:“灭绝人性的日本强盗,你们就烧吧,宁可烧死也不给王八蛋挖沟!”大火夺去了他的生命,他以生命和血的代价控诉日本侵略军制造“无人区”的暴行。白洋峪村杨义、宫占友、宫桂荣也因不愿“集家”被日军当场打死。 
    “无人区”大部分群众,誓死不进“人圈”。栖息山上住窑洞,冬不能御寒,夏不能防暑且非常潮湿,近千名群众染病而死。当时有800口人的小关村就死去300余人,仅郭印忠一家就死去8口人,李权福一家老小6口人也先后染病而死。腥风血雨笼罩着的“无人区”,噩耗频传,尸骨遍地,惨不忍睹。 
    “人圈”里的生活则更是苦不堪言。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屋子里,夜不关门,以待日伪军随时搜查,许多妇女被乘机奸淫,就连十一二岁的小女孩、60岁的老太太也不能幸免。“人圈”里的群众啼饥号寒,多以野菜、树皮、草根、白薯秧叶充饥。过着“衣不遮体,糠菜半肚”的生活,冻饿而死的群众难以数计。“人圈”里的男性群众均被强迫去挖沟、修筑炮楼。小关村郑印宝不满14岁就被抓去做苦役,稍稍怠工就遭到毒打。一次郑印宝等7个小孩只因迟到不足一分钟,便遭到了日军迫其跪石子、晒太阳的惩罚。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几个可怜的小孩脸上滚落下颗颗豆大的汗珠,稚嫩的小腿跪破了,血染红了石子。即使这样,也没有免却日伪军劈头盖脑的皮鞭、枪托的毒打。 
    在日伪军规定的“无人区”内,禁止一切活动,禁止居住、禁止耕作。并在“无人区”边缘地界标有“无住禁作地带”的木牌。农民不种粮食何以为生,“人圈”里的百姓,只能乘夜间偷偷逃出,摸黑耕作。但是,灭绝人性的敌人企图断绝抗日群众一切生存条件,地即便种上,却仍然遭到敌人的毁坏。驻黄金寨塔山炮楼伪治安军一个姓史的班长恶毒地对出逃耕作的群众唱起小调:“我们当兵的到处有饭吃,南京不收,北平收,南京、北平都不收,河沟两岸种中秋。你们这里不种芝麻我们吃香油。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你们是天生的短命鬼,荞麦也不让你们种。”群众强压着内心的怒火,眼瞅着已过芒种时节,地种不上,心急如焚,大片大片的土地荒芜了。 


第一部分:热河的血泪仓夷—“无人区”
迁安县境内的“无人区”(2)
    日本侵略军还采取了以华治华的恶毒手段。实行联乡保甲制,十户为一甲,五户联座,一村为一保,数保为一乡。并强令各村组织建立“反共自卫团”(亦称“反共会”)。当时迁安范围内普遍建立了伪大乡。北部“无人区”,以擂鼓台为中心,从于家坎、坎辛庄西至罗屯、沙涧、曹古庄、刘皮庄这块地区有30多个村子建立了“反共会”组织。一部分投敌叛国的民族败类充当了日本侵略者的铁杆汉奸,成为敌人镇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傀儡”政权和御用工具。日军特别注意利用“汉奸”的特务活动来监视、威胁人民,宣传“大东亚新秩序”、“日华亲善共存共荣”等欺骗口号来腐蚀“无人区”人民的民族精神,从而加强其殖民统治。 
    迁青平联合县第三总区(即“无人区”范围内)高玉芝、魏东风、司营、任宝合4个民族败类相继叛变,充当了日本侵略者的走狗,抗日工作受到严重威胁,斗争环境异常恶劣。这些汉奸,为讨好主子,不遗余力地“刺探情报”,并带领日军拼命“清乡”搜查,频繁“扫荡”。北部“无人区”的敌人仅1942年8月8日至8月27日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在彭家洼、东密坞、西密坞、大崔庄、小崔庄、三岭、芝草坞、大庄、提岭寨、白洋峪、商庄子等北部地区十几个村庄“扫荡”十多次,抓捕抗日干部群众200余人,杀害干部群众100余人,烧毁房屋600余间。1943年底,由于叛徒的告密,敌人抓捕并杀害了迁青平联合县第三总区报国会主任李光和建东、建委三名区委主要负责人。更残暴的是日军于1942年9月10日,举行集体大屠杀,将300余名干部群众杀害在大杨官营的老牛圈,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大惨案。 
    “人圈”里的群众一切活动都要在日伪军严格控制下进行,出门要出示“良民证”,否则以“通匪”论处。敌人还强迫村民为其看护电线杆,并落实到人头,以性命担保。 
    侵华日军集中优势兵力疯狂“扫荡”、“蚕食”,制造“无人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进入了最艰苦最残酷的阶段。迁安大部分地区被“蚕食”,地方武装被迫撤出,八路军主力部队十二团,为避敌锋芒也曾一度转移到外线活动。抗日政府在异常恶劣的斗争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顽强地坚持“无人区”的斗争:组织群众乘夜间去“人圈”、炮楼喊话,争取伪军弃暗投明。还在伪军和伪大乡中开展“良心大检查”。通过抗日力量的工作,黄金寨、姜庄子、雷庄、高古庄、大庄以及青龙河东岸18座炮楼200余名伪军相继起义,参加了八路军。抗日政府组织群众破坏“人圈”和“遮断壕”,采取了“磨洋工”或“白天挖,晚上平”等办法,有效地阻止了日伪对“无人区”的设置。小关村青年农民郭明奇曾多次组织黄金寨“人圈”里的群众平沟,并放火烧掉了黄金寨“人圈”出入口的吊桥。大庄村报国会主任刘存本动员本村200多名青壮年一夜间将三岭“人圈”木桩全部拆掉,并放火烧毁。迁青平联合县第三总区负责人周青还带领白道子村20名民兵,深入口外张杖子俘虏5名监修“人圈”的伪警察。郭明奇等民兵骨干还经常活动在“无人区”,埋地雷袭扰、消灭敌人。敌伪试图在长城沿线东部地区东、西密坞以东建昌营附近建立“人圈”,遭到抗日群众的抵制和打击,始终未能建成。西部地区建立起来的“人圈”也只存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随着滦东新区的开辟,“人圈”相继被摧毁。 
    “无人区”的群众,采取“敌来我走,敌走我来”的办法在田间耕作,通过顽强的斗争,仍然取得了一些收获,尚能保障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军需给养。大庄村报国会主任将一缸小米藏在地窖里,被敌人烧焦,即便是糊小米,也全部贡献出来,以解决抗日政府工作人员“无米之炊”的危难。抗日政府与八路军主力部队密切配合,遵照党中央开展“广泛的群众性的游击战”和“敌进我退”的作战方针,破坏交通,割电线,开展地雷战,主动出击,歼灭日伪军。 
    八路军第十二团,长期驰骋于长城内外的冀东战场,有着强大的威慑力。为恢复基本区,1942年12月,十二团再度返回迁安,在大贤庄首战告捷,歼灭日军山本中队5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伪制造“无人区”的嚣张气焰。十二团灵活机动,出其不意,不断向敌人进攻,为基本区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不完全统计,1942年8月至1943年底,八路军主力第十二团和县地方武装在迁安境内、进行大小战斗15次,毙伤日伪军1036人,俘78人,缴获炮5门、轻重机枪13挺、长短枪500余支,击毁汽车两辆、摩托车1辆,缴获马2匹。 
    抗日军民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到1943年底,全部摧毁了“人圈”,粉碎了日本侵略者推行的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和制造“无人区”的阴谋,沉重打击了它的残暴的血腥统治,基本区得到了初步恢复和发展,从而度过了抗日战争时期最艰难阶段。 


第一部分:热河的血泪仓夷—“无人区”
热河省“无人区”(1)
    春风 
    我堕身于伪满13年,在热河省境达10年。前七年职位是在伪省公署,任务是经常下乡调查宗教寺庙、古寺古物、学校教育等事,所以省政乡情大都耳闻目睹。后三年任伪热河省隆化县长,直到解放。日本鬼子的狰狞面目,毒政暴行,多是身受亲尝,其中最残忍、最凶恶的就是在热河省实行的“无人区化”政策。抚今思昔,令人不寒而栗! 
    “无人区化”的开端 
    日伪的“无人区化”政策,一般人都以为是在热河省开始实行的,其实来源于通化。由于通化省在“九·一八”事变后,有爱国志士杨靖宇、邓铁梅等义勇军,风起云涌,越来越盛,致使日伪满军讨不胜讨,一时计穷智竭,无可奈何。适有伪通化省警务所长岸谷隆一郎(后任通化省次长),是一个满洲通(会说中国话,对满洲事情比较熟悉)。他诡计多端,具有一副假仁义真狠恶的嘴脸。他一方面组织伪警察讨伐队,进行讨伐,一方面利用地痞流氓,悬赏缉捕,终于把杨靖宇部下的程斌诱降到手。程斌曾充任义勇军参谋、师长等职,深知义勇军的底细,心肠非常毒狠,竟将义勇军食粮接应情况、隐身屯处所,一一暴露,并向岸谷献策“清乡断粮就可制义勇军于死命”。此计正对岸谷心头,就在这一带开始了“无人区化”政策:十家连坐,百户同科,一人犯法,各户均受牵连;清理人口,合屯并户,限制谷物出入,禁止人畜上山……岗哨林立,昼夜巡视,无辜居民,每遭诛戮!义勇军见此情况,遂转移阵地。日本鬼子认为得计,喜气洋洋,提升岸谷为伪满国务院地方处长,让他企划整个伪满洲国的坚壁清野政策。当时热河省情况紧急,他们不得不把这条诡计先搬到热河去了。 
    当时的热河省情况怎样?他们在通化的简单的坚壁清野能否用得上?事实出乎他们的意料。当时的伪热河省西部有冀热辽军区的八路军,向热河省内进攻。因为是人民的军队,到处可以为家,反对侵略的战争,人人都愿相助。人民军队巧妙地实行了蜂蝶战术,这个战术是聚散无常,变化多端,说聚则遍地飞来,说散则踪影不见。明明是锄地农夫,紧急就变成战士;眼看是放羊童子,扬鞭举手都是通讯的暗号;追之于前,忽然出现于后;围之于中,转眼反被包围于内。在伪康德五年(1938年,下同)春,伪滦平县红梅寺警察署,买了一车烧柴由一个村妪赶车,一进院就由车内钻出八路军数名,全警察署都被缴械。同年秋季,日本鬼子听说八路军攻打兴隆,动员全省伪军警都去“围剿”,赶到兴隆一看,只见驻守兴隆的鬼子死尸在地,标语满墙。正在撕标语开追悼会的时候,距此300多里的青龙又被攻下。待到青龙,而西北部的丰宁、滦平等县(青龙西北400多里)都告紧急。东突西奔,不知所以。南瞻北望,草木皆兵,欲退不得,欲罢不能,遂使日本鬼子数万军警部队疲于奔命。但是帝国主义者向来不会甘心死亡的,每到穷途末路就向百姓张牙舞爪,这是他们的本性使然。约在伪康德五年(1938年),这个万恶的“无人区化”政策,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在热河实行了。 
    “无人区化”具体内容 
    伪热河省的坚壁清野政策,是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进行的,共分4个步骤。第一是清乡,第二是划定“无人区”(也叫“无住地带”),第三是“集家”,第四是“三光”政策。在形式上看,有时各自为政,从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