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回收了,但是外面的哨所还支着呢,但哨所没有多少兵了就虚了,但是还在外面就浮了,这叫做“轻虚以浮”,可以理解大部分枝叶皆落而小部分枝叶存在于外,“故其脉之来,轻虚以浮,故曰毛,这样来理解毛脉,其实就是(肺脉的)所说的浮脉,浮在表,浅浅的一层。什么叫“毛”呢?就是羽毛一摸的感觉,搭手即有,但很微弱。

“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故曰石。”就是说秋天结束了,到了冬天了,所有的枝叶都落下去了,万物的精华都往根上走了,树木都藏在里面了,人都呆在屋里不愿出去,蛇也都冬眠。“冬眠”是什么意思呢?神都收回去了,像人要睡觉一样,都睡了,躺下了,人的精神魂魄都藏起来了,不用了。既然藏起来,都收紧了,就像“水凝如石”一样结结实实放在里面不动了。如果一定要感觉他的脉,手就要使劲往里抠,就能感觉里面有微弱的动气存在。就像鱼潜渊中一样,狠狠瞅水里面似有动物在那动来动去,到了冬天很多鱼活动能力都减弱了,藏在水很深的地方,还在那稍微动一下。“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 沉濡而滑”就是动气在里面很沉,用“濡滑”来比喻还不是很恰当,这里说的实就是结结实实在里面,但还有生机,用“濡”和“滑”来比喻里面有生机,要是完全像石头一样硬,那么就是死脉。所以沉在里面像石头一样结实,又有濡滑的生机存在这叫做平脉之“石”,正经脉。

这样就能很好的理解什么叫“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如果用其它道理来解释就很难把这种状态很完美的展示出来。其实不管《难经》是谁写的,作者对这一块还是很有感受的,基本是从气道的角度来讲脉气的特点。

早上的脉,中午的脉,下午晚上的脉也是这种体现,只不过很微弱,如果不加以深刻的体验就很难体会到。

刚才讲的都是平脉,下面开始讲病脉,讲太过和不及,这一大段大家可以按上面的意思去理解,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道理都是一样的。“太过”就是这股气太盛了,“弦脉:太盛了就会像什么样子,还是像”循长竿一样,急而劲益强”,“不及”又会怎么样,下面所有的脉都是这样从气道来解释的。把春夏秋冬四时脉的太过和不及掠过,用上面的道理来解释就可以了。

“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也。”这里就不用太罗嗦了,学过中医的都知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就是一个和事佬,四时之气的综合体现就在脾胃,也叫做黄婆,就是做媒的,如果没有这个媒人,那四时之气是不能相交通的,不能说金木水火各立四极,谁也不交流谁也不通,虽然能够左右相通,挨着能通,但四极对待相交通都是靠脾土,也就是胃气,所以胃气是非常重要的。

“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来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衰之见也。”这个多说两句,可以把脾气理解成甘草,药中都要加甘草,甘草是甜的,很甜,就是调和所有的药,不使味偏于一端,能够中和。酸中要带甜,辛中要带甜,咸中要带甜,苦中带甜,所有都是不伤正气,就是说做事不能偏激。比如说四种像,金形人,木形人,水形人,火形人,这几种形都要有土形人作为根基,如果没有土形人作为根基,那么气就会过于偏,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孔子讲中庸嘛!君子适中,就是在春天的时候有点土气加点春气,夏天有点土气加点夏气,秋天有点土气加点秋气,是这么一个适中。

“来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说脾的含混之气衰弱了之后呈现的尖锐的气,不缓和的气。“雀啄”就是雀的嘴“喙”很硬,敲石的敲击之声很尖锐,里面没有缓和的成分,并不是雀啄脉时快时慢时大时小,主要是说雀啄下去的尖锐的气,如果完全是尖锐的气没有一点缓和含混的气在里面,那么就是脾气没了,和事佬没了。同样,“水之下漏”也一样,水从屋顶或者哪砸下来是怎么砸的呢?是啪!啪!没有回合,没有往回走的那种气,没有啪啊啪啊这股气,还有后面钩脉那股气也没有了,直接砸下来。也不是像所说的像水漏一会漏一会不漏,断断续续,也不是讲的这个道理。前面说了“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就是说平和的时候有脾胃之气的时候是不能够得到看到的,衰了之后,脾胃的缓和之气调和之气没了,就像雀之啄很硬,水之漏没有回头的感觉,啪啪啪啪一个点一个点的水滴砸下来,脾气就绝了。十五难就讲到这里吧!下面说一下十六难。

                                                                  十六 难
十六难曰:脉有三部九候,有阴阳,有轻重,有六十首,一脉变为四时,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
然:是其病,有内外证。
其病为之奈何?
然: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洁,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满,闭淋(癃),溲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
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喜笑;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啘。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
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其内证: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无是者非也。
假令得肺脉,其外证: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其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洒淅寒热。有是者肺也,无是者非也。
假令得肾脉,其外证:面黑,善恐欠;其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气,小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胫寒而逆。有是者肾也,无是者非也。

十六难主要是讲心肝脾肺肾各个脉各个病症的特点,大家串起来就很好理解了。“脉有三部九候,有阴阳,有轻重”就不多说了,这些都是一些套话,如果不通过实际例子无法理解。“然:是其病,有内外证。其病为之奈何?”肝脉怎么样,心脉,脾脉,肺脉,肾脉都病了怎么样,这里告诉大家各个不同的脉得的病在不同层面的表现为什么是各异的。这个就不用说了,面色从肝心脾肺肾是青赤黄白黑,五脏对五色嘛!面青相当于万物生长,青代表生命,赤夏天炎热干赤,黄是五色之中脾气缓和主黄,白是天下素白秋天肃杀天气清白,黑是动气藏在里万物皆黑,这样来串讲颜色,大家就知道五种气的状态是怎么应五种颜色了。

下面肝心脾肺肾应的是性情或者是变动,肝怒,心是笑的,脾是噫的,肺是嚏,肾脉是恐和欠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为什么肝病善怒,心病喜笑,脾病善噫,肺病喜嚏,肾病善恐和欠呢?这里面都是很深的道理,大家学《内经》好像是经文写出来了大家这样记就可以了,这就是不懂得条文,然后看病的时候全都扔到脑后了全都用不上了,太多了。《素问》开篇前十章这些根子的东西都是像表格一样罗列出来了,一个对一个,问为什么很少有人能正面回答的。还有大家看一些注经,医家也都是直接照《内经》来抄很少有发挥的,刚才看了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他倒解释了一些。可以这样说,这些根子的地方如果大家一带而过的话那中医不可能学好,顶多是三流医。古人写这些理论,洋洋洒洒的罗列出来这些表格,五脏配五色、五音,配这个那个这都是有重要根据和理论指导的。

有人说“肝主气主升发,郁则覆其性故怒”,这一块大家一定要过这一关,如果这一块不仔细思考的话那都是浮在表面解释中医。我在这里讲倒不怕辛苦,大家听了之后要去理解感受,一定不要用传统的或教科书上的理论,因为也不能称其为一个哲学体系去套这些条文,如果学气道,在气团的基础上来理解。

下面讲一下“怒、喜、噫、嚏、欠”, 同时给大家看一些黄元御的关于性情方面的文字,下次做一个引子,相当于给大家出一道题吧!万物生长要升,郁则覆其性故怒,这个可以说已经进入门坎,已经迈进来了,郁是一个性情,性情也是一团气,以前讲了所有的事和物都是一团气,性情既然也是一团气,那以前讲了气道的八点原则,其中有一点气是可分的,那么性情也是可分的,分成几团,每团气有各自不同的代表,可以分成四时的性情和五行的性情,善怒是哪种性情呢?以前讲过气道的内部的运化的基本原则是升降开合,性情也有升降开合,性情之升就是发而向外发越就是怒气的代表,这里的“怒”不要完全理解为愤怒,大怒,可以说是一种生机之怒放,花的开放,植物的生长哪有愤怒的情况呢?所以说是很奋斗的,很有生意的向外开放叫怒放,这里说的善怒就是这种表现,当然表现在人不是怒放,也可以说是怒发冲冠,总之就是一种开合,宣泄生机的气向外挺出。如果应在病上就是病理上的愤怒,如果不应在病上而是正常生理上,肝主怒就理解是肝的生机想怒放开泄出来,生命的代表。有的人生了气了,和人吵架闹矛盾了必须发泄出来病才能好,不发泄出来郁在里面就郁出毛病了。很多抑郁症最终必须讲出来病才能好,讲的过程就是怒放的过程,就是一种宣泄的过程。怒而相争,怒字的心在下面,向上挺出,怒而相争,争出来,就是整个一个气团的生气从下而上努力奋斗而出,这叫“怒”。没有奋斗不努力气就起不来,很多忧郁的人由于气憋在下面不能怒后来连怒都不会怒了,气郁闭在下,太多这样的病人。抑郁症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由于生机被扼住了所导致的。

怒讲完了下面几个就好讲了,什么叫“笑”呢?很简单,就是万物和畅,喜悦于外,什么东西都生长起来了,夏天一到,阳光灿烂,所有东西都在外向外开,人是和畅欢笑,这叫笑,不是听个相声或是大笑,而是和畅的愉悦叫“笑”,这种笑叫做愉悦。如果是病脉,心中客邪喜笑不休逢人便笑这是病脉的笑,正常的心气之笑是和悦向外的笑,和乐之气。 

同理,脾气善噫,就是不断的噫气,是很和缓的脾胃之气从胃中发出,从口而出。因为是脾胃,是很和缓的,不可能表现出怒来,也不可能表现出喜乐的笑,以变动的方式表现出噫气来。其实脾的正的性情是“歌”而不是“噫”,这里面是把气的变动表现在这了,这里搞串了,“噫”应该是与肝脉的“呼”相对应,就是嘴中发出的东西。下面讲的都是变动,比如嚏不是性情,但是心和肝都是讲的性情,这个应该是对照《内经》原文来理解气团的状态。下面嚏和欠也是相对于口腔内发出的一种什么,代表五脏之气时如何变动的,嚏当然好讲,就是肺中和利之气向外宣泄,震走表邪,这就是嚏,打喷嚏。欠之气是什么《黄带内经》上有明文,欠是打哈欠,哈欠就是人很困倦的时候阳气要往里收,人的精神要往外震,这时候阴阳气相引,使人不能决断哈欠使里面的气复出于表,而表现为一种相争的结果,所以人困倦的时候就通过打哈欠使自己能够挺住,为什么用“欠”来表示肾气呢?欠是来自很深层次的使人往里收引而自己又往外相争的一种内外之气相争的一种表现。作为肾脉之气和上面的笑、怒相对应是有些不合适的,包括噫和嚏都是这样,可以专门拿出一节课来讲《黄帝内经》上的关于性情这一块。

总之,这一块关于五脏配性情、颜色,包括配属所在的窍,外化的主肌肉,主筋,主脉都是从气道的角度讲解的,气道的不同的形态对应不同的部位。下面肝脉“善洁,面青,善怒……”,到脾脉“善噫,善思,善味”和上面完全的不对应,肺脉又是“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就是直接根据气脉的特点多列了几条,下面看一下脾脉为什么“善噫,善思,善味”还有肺脉为什么“善嚏,悲愁不乐,欲哭”,这都是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下次就这些再结合《黄帝内经》的一些重要篇章讲一下实际的意义所指。

然后给大家看一下黄元御的关于五情缘起的这段文字作为下次讲解的一个参考。大家主要看《四圣心源》的五情源起,因为这个是重点的论述,面前面关于五官开窍、五气分主和五味根源还是通过以经解经的方式来解,并没有深入到实质的解释当中,只有五情源起杂糅了黄元御对气道的理解。这里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吧!黄元御关于五情源起当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