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肠内革命-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补充所需盐分。
  以这种方式绝食,不久就会觉得肚子饿。此时,不能一下子就恢复平时的饮食,应细嚼慢咽地喝些菜汤、葛粉汤、稀饭。
  如果不再有腹泻或腹痛的情况,可吃一点较浓的稀饭或面条。然后,再慢慢恢复原来的饮食,期间最好避免食用含有脂肪或较多纤维的食品。
  另外,应积极地食用酸奶或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尤其腹泻时,肠内的双歧杆菌减少,这时摄取双歧杆菌制成的药剂,会有不错的效果。
  不只是直接地摄取双歧杆菌,间接地食用具有增加双歧杆菌作用的大豆低聚糖的制品,也是一种好方法。
  双歧杆菌具有净化肠道的功能,而有助于双歧杆菌繁殖的诱饵,正是大豆低聚糖和酸奶。
  这类食品目前在市面上已有销售,很容易买到,您是否也想在每天的饮食中使用?由于大豆低聚糖可以取代砂糖,所以能以自然、不勉强的方式,增加带给肠子优异效果的双歧杆菌。

  长期的腹泻会导致营养不良

  如果是慢性腹泻,必须先找出原因来改善现状。有时需要前往医院接受精密的检查,进行正式的食物疗法。
  长期的腹泻不仅会使营养不良,还会使患者变得神经质,不敢随便吃东西,导致营养更加不足,延缓治愈的时间。
  因此,在进行食物疗法时,应积极地补充高卡路里食品或维他命;含有大量食物纤维而不容易消化的蔬菜或水果,则不要吃太多。酸奶是容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可以放心地吃。治疗腹泻的药当中,也有加入双歧杆菌成分的药。
  前面说过,最近市面上有销售将双歧杆菌装入小胶囊的药剂。这种药剂不会遭到胃酸破坏,可以很容易地到达肠内,比过去的双歧杆菌制品发挥更大的效用。
  使用肠球菌、嗜酸菌制成的乳酸菌药剂有好几种,其中也有含双歧杆菌成分的药剂。这些药剂可以抑制造成腹泻原因的坏细菌的作用,维持肠内环境的平衡,从而发挥治疗腹泻的效用。

  几乎不含食物纤维的欧美式饮食的弊害

  如上所述,便秘的原因除了压力,就是偏食。尤其最近日本人的饮食内容,已经改变为欧美式了。
  我们不能否认这有助于改善日本人的体格,提高日本人的体力,但是对便秘来讲,绝对没有什么好处。
  要理解这个道理,首先必须知道大便是由什么成分构成的。
  正如上述,便秘是水分在70%以下的状态。即使是相当硬的大便,大约也含有2/3的水分,剩下的1/3是固形物,而固形物大半是食物的残渣;换句话说,要形成大便,需要有水分和食物的残渣。
  然而,欧美式的饮食大多含有糖质、蛋白质、脂肪,这些物质一被消化吸收,几乎不剩下残渣。
  我们并不是说糖质、蛋白质对人体有害,这些当然都是人类不可欠缺的营养素,但在追求美食之时,只摄取这些营养素,会使肠内环境失去平衡,造成大便不顺畅。
  如果长期食用这类食品,肠子就不容易形成大便,当然就会造成便秘了。

  重新看待“第六种营养素”

  刚才已经叙述过,欧美式的饮食大多含有糖质、蛋白质、脂肪,这些物质被消化后,几乎不剩下残渣,这是导致便秘的原因。那么,不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到底有什么成分呢?
  形成大便不可或缺的是食物纤维。食物纤维与蛋白质、糖质、脂肪、维他命、矿物质不一样,不会成为能源或滋养身体,也不具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因此,过去被认为是没
  有营养的废物。甚至有人说,这种成分会造成胃肠的负担,尽量不摄取为佳。
  食物纤维过去被视为是妨碍人体的物质,如今却是维持健康不可欠缺之物而受人注目。食物纤维如此受到重新评估,是因为便秘、肥胖、大肠癌、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所谓的“文明病”,在欧美先进国家大为增加之故。
  经过专家的研究知道,为了防止文明病,不能光吃没有残渣的食物,也必须尽可能多食用含有大量食物纤维的食品。
  这种食物纤维甚至被称为是“第六种营养素”。关于重新看待食物纤维这一点,日本人也不例外,由于欧美式饮食的普遍化,造成大肠癌的增加,日本厚生省也指导民众积极地食用食物纤维。
  米、麦糠等谷类,菠菜、地瓜等蔬菜,香蕉、苹果等水果类,以及海草类,这些食物都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
  以每100克中的食物纤维含量来看,麦糠有44克,大大高于(煮熟的)菠菜的6。3克,香蕉的3。4克。

  食物纤维的三种功用

  食物纤维大致说来,有下述三种功用。
  第一种功用是积存、增加水分。纤维本身不但会成为食物的残渣,亦即大便的“材料”,还会因为有水分而增加大便量,发挥使大便变软,易于排泄的效果。
  另外,由于积存、增加了水分,具有抑制吸收食物成分的效果,有助于防止肥胖或糖
  尿病。
  第二种功用是可以吸附胆固醇,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值、预防动脉硬化、减少罹患心脏病、胆结石的机会。
  第三种功用是促进肠内有益细菌的繁殖。
  肠内有许多细菌,大致可以分为对人体有益的“好细菌”和有害的“坏细菌”。食物纤维则有促使“好细菌”繁殖,驱逐“坏细菌”的作用,因此,不容易引起大肠癌。
  使肠内环境保持干净的物质,不是只有食物纤维,最近常听到的大豆低聚糖,也与食物纤维有相同或更佳的效果。
  摄取大豆低聚糖,使双歧杆菌大量繁殖,防止肠内环境的腐烂,进行肠内的洗涤,这就是撰写本书的最大目的。
  为了让读者了解大豆低聚糖优异的效果,希望各位先知道与肠有密切关系的大便。
  有些人认为大便很肮脏,不想去碰。但是,为了使肠子干净,永葆年轻,应从自己的大便检查开始,这一点非常重要。

  排便量以香蕉的大小为基准来计算

  前面已经叙述过,粪便是告诉我们肠内环境的“书信”。因此,我们的健康程度,受到肠内环境极大的影响。
  雪的结晶,连外行人看了都觉得很美,所以一般人禁不住会想去观察一番;但是,如果是粪便,即使是从自己体内出来的东西,大家可能都尽量不去看它。
  然而,大便的气味、形状、颜色,事实上可以让我们从中了解体内的状况。我们应该舍弃“大便是脏东西”这种传统观念,而仔细阅读来自肠子的书信。
  就像气象专家根据降雪,判断当时的气象状况,先观察“降雪量”一样,我们观察大便时,也是从“排泄量”开始。
  一般来说,食物纤维摄取量越多,排便量就越多。
  以饮食正常的日本人来说,一天的排便量大约是125至180克。如果食物纤维摄取特别多,则大约增加至200至300克。
  或许读者会说:“100克的粪便是多少?上厕所是坐在马桶上,这样要怎样量大便的重量呢?”的确,就算舍弃了“大便是脏东西”这种传统观念,也无法将一块块大便放在秤子上来称。
  因此,我们就告诉各位大致的标准:长约15厘米,像香蕉一样粗的大便,大约有100克。以日本人的情况来讲,一天所排泄的大便是一根半到二根,多的人则是三根左右。
  在日常的饮食中,如果摄取的食物纤维较少,大便就会减少。所以,欧美人的排便量,当然比日本人少。据说欧美人一天仅拉60到90克的大便,分量是日本人的1/2到1/3。

  日本人的粪便量是美国人的三倍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日本人以前的食物纤维摄取量比现在多,据说粪便量是美国人的3倍到5倍。
  不过,一般人并不认为东西方人的大便量不一样。比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因为这个原因还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误解。
  各位知道在战场上,要用什么资料来判断敌人的实力呢?当然不是趁着敌人睡觉时,毫不在乎地去数对方的士兵人数;因此,粪便量就是可以做为参考的数据之一。
  当战争对我方有利,在攻下敌军撤退后的军营,从留下来的粪便量,即可推测出敌人大致的人数。
  然而,这时就有可能发生判断错误的情况。那是因为认为彼此都是人类,而以自己的排便量为基准来下判断,从而导致了错误。
  因此,日军在看到美军300人的粪便时,往往会低估为“差不多是100人”;美军在看到日军100人的粪便时,就会高估为“一定有300人以上”。
  读者听来或许会当做一则笑话,但在当时类似的故事,并不在少数。我们要强调的是,排便量会因人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

  一天排便一公斤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人

  与欧美人相反,也有排便量远比日本人还多的民族,比方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山地的高地民族。根据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的小石秀夫教授的调查,他们一天的排便量,竟然将近一公斤。
  究竟吃什么东西,会让他们排出那么多的大便呢?他们的排便量是否和饮食无关,而是因为体质的缘故?小石教授所率领的调查队,也曾经针对这一点进行过研究。
  从研究的结果得知,他们的主食是地瓜、芋头、山芋等地下根茎类,一天吃二餐,加起来有一公斤以上,可以说是大量地摄取了食物纤维;除了地下根茎类,还吃了不少小黄瓜或洋葱等蔬菜。各家庭也饲养视为是贵重财产的猪,但只在特别的祭典时才吃猪肉。
  他们几乎都没有吃蛋或牛奶,蛋白质的摄取量在日本人的一半以下,虽说如此,他们的体格并不差。身高比日本人矮了一点,但体重差不多,胸围比较宽厚,完全没有皮下脂肪,身体非常健壮。
  尽管如此,一公斤的排便量还是相当惊人。因此,日本调查队的队员也试着吃和他们相同的食物。果然,第二天起到第三天,日本人也“成功”地排出一公斤的大便。
  换句话说,这么多的排便量不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高地民族特有的产物,只要改变饮食内容,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如果读者不相信,不妨试试看。将一公斤的地瓜蒸一蒸,分成二次吃吃看;另外,再吃一点点小黄瓜、番茄等蔬菜类。
  这样两天后的早上,你也可以排出约一公斤的大便。如果排便量仍然不多,可能是肠子有问题。

  你也要进行检查——大便的六种类型

  除了排便量,用大便的状况检查健康状态的要点是:“颜色”、“形状”、“硬度”、“气味”四种。
  在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形状”和“硬度”。
  曾在胃肠医院任职,现已去世的日野贞雄博士,在他的大作《用粪便诊断健康》(光文
  社出版)中,根据硬度和形状,将大便分为如图所示的六种类型。
  当然,并非所有的大便都可以像图中的形状那样明确地分类。可是,这六种类型大致算是具有代表性的形状。就像每个人的容貌都不同,却可以根据某些特征来分类一样。
  决定大便的硬度,是大便中所含的水分比率,普通的大便含有70%~80%的水分。
  水分超过80%就是软便,亦即相当于图中的半膏状、泥状的腹泻便;如果水分高达90%以上,大便就会呈水状。若是便秘,水分的含量就低于70%,如图示的圆滚状或坚硬状类型。
  通常大便在大肠中,以时速10厘米的速度移动。如果是痉挛性的便秘,速度就会减缓,水分也会减少,排出来的大便就像兔子大便一样,又小又硬。

  肠内停滞的大便会产生有害物质

  相信各位都听过“肠内停滞的大便”这句话,但明确知道意思的人大概不多。事实上,这也是产生便秘的一个原因。
  人在便秘时,大便会卡在肛门,跟在后面的大便有时就受到妨碍而无法通过。这样一来,像黑色、未燃尽木炭的大便,就会牢牢地黏在肠的肉褶之间。这种肠内停滞的大便,就成为妨害肠机能的累赘。
  就算停滞于肠内的大便排出,此时肠也并未吸收水分,所以经常会拉出软便;由于大便呈半膏状或泥状,我们往往会误以为是腹泻。可是,以医学的观点来看,这也算是一种便秘。
  此时因大便停滞的缘故,肠内也开始腐烂,产生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被肠吸收后,将会严重地损害人体的健康。正如前章所述,便秘会带给我们身体各式各样不良的影响。虽然我们说过“便秘不会使人致命”,但事实上,有时便秘却是令人丧命的间接原因。
  我们在排便时因为用力,所以血压会比平常还高。以血压正常的人来讲,大便时的血压,比平时上升10至20。尤其是冬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