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肠内革命-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在排便时因为用力,所以血压会比平常还高。以血压正常的人来讲,大便时的血压,比平时上升10至20。尤其是冬天,常发生高血压的人昏倒在厕所的情况,排便时用力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由于气温降低,血管收缩,血压就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用力排便,血压往往就迅速窜高,因此造成脑血管破裂而昏倒。

  大便的粗细以二至三厘米为标准

  在大便的六种类型之中,基本上便秘时排出的大便是圆滚状、坚硬状;腹泻时排出的大便是半膏状、泥状或水状;健康状态最佳时,排出的大便是香蕉状。
  香蕉状是排出时的形状,如果一次排出很多,有时在马桶中会盘卷成一团。
  如果大便是软的,会呈现半膏状黏答答的圆锥型;但若是保持某程度的硬度,形状就会
  像盘绕的蛇一样,这样就根本看不出香蕉的形状。
  大便的粗细会因食量而有所不同,以日本人来讲,标准是2至3厘米,长度约为15厘米,正像一根香蕉一样,重量大概是100克。所以一天排出二根半左右的大便,是最为理想的排便量。
  不过,也不一定非要每天都排出等量的大便。人不是机械,事实上很少能这么有规律地排出固定量的大便。所以,不妨可以这么想:今天只拉二根香蕉分量的大便,明天就拉三根吧!
  如果注意饮食的内容,比方增加食物纤维含量多的食品,或摄取大豆低聚糖等,就很有可能达到目的。

  像婴儿般的黄色大便最理想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有关大便的颜色。
  以前在日本,一般的说法是:“婴儿时大便是黄色,长大成人后,就成为黑色或褐色了。”大部分的书似乎都这么写,这也不能算错。但在表现方式上还需要商榷。
  正如前述,婴儿的大便是黄色。而大多数的人一到了成年,大便变成黑色或褐色,这
  也是事实。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大便也不一定会变成黑色。
  过去,我曾检查过许多人的大便。关于大便的颜色,最令我觉得惊讶的是,某禅寺和尚的大便就像婴儿黄色的大便,呈现非常漂亮的乳褐色。
  不论修行多么严格,信仰多么坚定,总不会连大便的颜色都和凡人不一样吧!那么为什么他们的大便颜色和一般人不同呢?
  因为他们每天主要都吃豆腐、青菜,完全不吃肉类,所以排出来的大便是黄色。
  换句话说,排出来的大便是黑色或褐色,最大的原因在于肉类、多脂肪食物,亦即欧美式的饮食所导致。
  反之,如果食用的食物与和尚相同,即使是成人排出来的大便也不会是黑色的,而可能是理想的乳褐色。
  排出漆黑的大便,有可能是患有严重的疾病
  姑且不论禅寺的和尚,以成人的情况来讲,不管多么讲究饮食,酸碱度(PH值)都不会低于5。5;即使如此,若能尽量减少欧美式饮食,肠内也会呈现酸性,达到与婴儿同等的程度。
  虽然黑色或褐色的大便是一种警讯,但也不必慌慌张张地上医院,只要尽可能摄取偏酸性的食物,使大便呈现黄色即可。
  可是,如果排出来的大便比平常还要黑,或呈紫色,就必须特别注意,这不仅是PH值呈酸性而已,有可能是胃或肠出血。这种情况是血液混入大便之中,在排泄出来之前,颜色由红色变成黑色,必须立即看医生才行。
  漆黑的大便有各式各样的类型。比方排出焦油状的大便,可能是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癌等疾病。
  也有人排泄的大便,几乎不含有一般大便的成分,而是血液和黏液的混合,称之为黏血便。
  这种类型的大便有时会伴随着剧烈的腹痛或呕吐的症状,此时可能是患肠套叠、肠扭转、肠梗塞等疾病;如果黏血便中混有脓,而且连续好几天,就非常有可能是患大肠癌。
  便秘的人如果拉出漆黑的硬大便,也可能是大肠癌的征兆。这是大肠某处出血,长时间积存在肠内而变成黑色所致。
  有时会以为是腹泻,不久就拉出黏血便,而频频上厕所的情况,这有可能是患痢疾;有时还会伴随下腹部疼痛,或发烧的症状。

  高蛋白质食物是大便发出恶臭的原因

  谁都不想去闻大便的气味,但我们希望各位平常应该检查一下大便的气味。
  如果捏着鼻子以为“大便臭是很自然的事”,就会漏掉来自肠内的重要信息。
  就像大人的大便并非黑色或褐色的一样,大便臭也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比方婴儿的大便就有甜酸的气味,绝对不是臭的。
  大便气味的主要成分,是吲哚(indole)、粪臭素、硫化氢、胺、乙酸、丁酸等。其中会产生类似粪便恶臭的是吲哚、粪臭素。
  这是蛋白质被肠内细菌分解所形成的物质。换句话说,如果在饮食方面偏向欧美式,而摄取大量的高蛋白质时,大便就会变得很臭。
  总之,大便臭是肠内环境恶化的最佳证据。希望读者要牢记这一点。
  威尔斯菌或大肠菌等坏细菌大量繁殖,就会形成对人体有不良影响的有害物质。

  用大便的气味来诊断肠内的毛病

  我们必须考虑到一点,既然连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大便臭得难以忍受,必然会对我们的健康有所影响。
  如果排出来的大便气味不太好,就有必要对自己的饮食重新评估。读者不妨回想一下这几天的饮食内容,或许你会想到,“啊!说的也是,最近我只吃肉类”等情况。若能好好管理自己的饮食,注意营养的均衡,就可以让自己的大便不再那么臭。
  大便有时还会发出奇怪的气味,尤其需要注意由腹泻便所产生的特殊气味。
  比方大便发出一股刺鼻的酸味,可能是肠内异常发酵(即所谓发酵性消化不良)引起的,此时,拉出的腹泻便呈黄色。所以,颜色和气味都必须仔细地观察。
  此外,如果拉出的腹泻便有一股烧焦味,有可能是小肠机能减低所引起的消化不良;带有腥味的焦油状大便,表示消化系统有出血的情况,而且出血量相当多。
  如果从水状、泥状的腹泻便中,产生肉或鱼的腐臭味,可能是大量的血液或黏液被分解而排出肠外的缘故。
  就像这样,虽然只是单纯的一句话“大便很臭”,却有很多微妙的差异。

  厕所芳香剂是“检查大便”的大敌

  一般人因为不喜欢大便的臭味,都会在马桶附近摆芳香剂或除臭剂。这样不仅不能完全去除大便的气味,还会让我们对从肠内发出的警讯浑然不觉,失去判断的依据。
  过去有一则电视广告,标榜:“连根拔除厕所中的臭味。”可是,大便的臭味是源自于体内,而不是厕所。用芳香剂来遮掩大便的臭味,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
  最近,有人在马桶中放入活性碳,用来吸附大便的气味。类似这种最尖端的技术继续发展,则可能有助于健康上的检查。
  气味的成分是可以用感测器来分析的。因为人的嗅觉因人而异,鼻子不好的人对恶臭可能毫无感觉;反之,鼻子非常灵敏的人,却可以闻到较为细微的气味。
  从是不是有必要做健康检查或老化程度,到有没有可能患大肠癌,在厕所中都可以判断。反过来说,健康状态影响大便的气味也很大。

  只要吃惯地下根茎类蔬菜,就不会放臭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谈过作为“来自肠内的书信”的大便。相信各位大致上都能了解,如何从大便的形状、硬度、颜色、气味及排便量,来分辨自己是否健康。
  在这里,我们再针对另一个“来自肠内的书信”——屁,做进一步的说明。既然是从肚子排出来,屁应该也是获知健康状态的线索(见第61页屁的成分表)。
  一般认为消化管中约有100毫升的气体,变成屁而排出体外的气体量,因个人差异相当明显,同时也会因饮食的内容而不同。
  以前常在短篇小说或漫画中,看到吃烤地瓜而放屁的噱头情节。此外,豆类也是使屁增多的食物之一。
  根据某项调查指出,从大豆摄取总量为56%的卡路里时,每一小时排出的屁量,比不吃大豆时要多出15~176毫升。所以参加重要约会时,还是避免吃地下茎类或豆类。
  不过,平常吃惯地下根茎类蔬菜或豆类的人,屁并不会那么多。比方前面介绍过,一天排便1公斤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高地民族,他们的主食是地下根茎类蔬菜,但排出的屁量并没有特别多。
  那么,与他们吃同样的食物,“成功”地排出1公斤大便的日本调查队队员,情况又是怎样呢?他们虽然排便量与高地民族相同,但却不停地放屁。
  我们不可忘记一件事实,就是肠内的气体量,深受肠内细菌群作用的影响。
  像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高地民族,长久以来习惯食用以地下根茎类为主的食物,恐怕肠内的细菌群也适应了食物内容,而能保持肠内稳定的平衡,不太会放屁。
  常听说一下子吃很多大豆低聚糖的人,屁会放个不停。但是,只要持续地摄取大豆低聚糖,就不会一直不停地放屁,因为肠内的细菌群适应了大豆低聚糖,肠内产生气体的细菌就变少了。

  美国太空总署致力于研究屁的成分

  话说回来,屁到底是什么成分构成的?
  仔细分析,屁含有400种成分。令人颇感惊讶的是,做这方面研究的是美国太空总署。他们在进行阿波罗计划时,曾针对“屁”展开研究。
  一般人或许会认为,美国太空总署与屁产生关联,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但是,这对太
  空船内部的安全管理,却是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
  如果太空人的屁含有可燃性气体,而不加以妥善处理,说不定会在某种情况下点燃屁中的气体,以致在太空船中引起爆炸或火灾。
  此外,太空船是个无法轻易调节空气的密闭空间。所以,太空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屁而中毒。
  屁中是否含有会爆炸的气体?美国太空总署曾认真研究过屁的成分!
  因此,太空总署经过仔细调查的结果,发现屁里面含有400种成分。其中主要的成分是氮、氢、二氧化碳、甲烷、氧等无臭气体,及微量的氨、硫化氢、吲哚、粪臭素、挥发性胺、挥发性脂肪酸等形成恶臭原因的气体。即使将产生恶臭的全部气体集中起来,也只占屁量的不到1%。
  在气体成分中,除了氮、氧之外,绝大多数的气体都是由肠内细菌制造出来的。
  人的嗅觉非常灵敏,即使是一亿分之一浓度的物质,也能察觉出来。因此,只要含有恶臭的气体就会觉得屁非常臭。

  忍住的屁到底跑到哪儿去了

  屁中所含的成分,其个别比率因人而异。比方说,氮含量少的人,只占23%;含量多的人则占80%。
  放屁时,不只放出吞入体内的空气,也包括肠内细菌所制造的气体。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差别。
  这些气体除了成为屁,从肛门排出来,也从别的地方排出来,这一点不晓得读者知道吗?
  比方自己喜欢的异性在身边时,虽然有屁却不敢放出来,忍着忍着就不会想放了。我想,任何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验。
  可是,曾经想放的屁,并没有在某处消失。那么,这股屁到底跑到哪儿去了?事实上,是和吐出的气一起从嘴巴出来的。
  或许会有些女孩子涨红着脸说:“本来就觉得很不好意思了,竟然还从嘴巴出来……”可是,忍住的屁确实是从嘴巴出来的。
  虽说如此,也并非是因为屁眼紧闭着,而使气体从大肠往小肠、胃、食道逆流上来。如果屁原封不动地从嘴巴出来,不但会造成周遭人的困扰,连自己都会觉得臭得受不了。
  忍住屁不放,气体就会积存在肠管内。但是,此气体可以和来到肠黏膜的血液中的气体互换。所以,肠管内的气体浓度高时,气体就会流入血液中,原封不动地被血液运至肺部,与呼出去的气一起排出体外。
  呼出去的气中的氮含量,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变,一般来说,大约为14%。
  由于屁的成分可以从嘴巴出来,所以只要分析呼出的气体,在某种程度内,可以推测出积存在肠内的气体种类或数量。
  “来自肠内的书信”,从上从下都可以收到。

  吃东西速度快的人,放屁的次数会增加

  那么,屁有什么样的结构呢?
  正如前述,屁的材料是与我们的唾液或食物,一起咽下去的空气。其中有一部分以打嗝的方式从胃排出,剩下的空气则进入肠部,成为屁的来源。
  事实上,习惯将大量空气与唾液一起咽下的“吞氧性”的人,放屁的次数通常比一般
  人还要多。严重的话,胃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