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要老婆养家!没道理自己单身过得好好的,娶个媳妇反而生活质量下降啊!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收入不错的工匠的妻子往往也都是他们本阶层的翘楚,江宁是丝绸之乡,女人也爱打扮,所以绣娘这个行业是相当鼎盛的,这次跟来的家眷一半儿都是绣娘;而点茶,温酒,做饭,这三个行业也基本是女性的天下,做得好的收入不比丈夫差。当然,之所以能干的女人这么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若不是夫妻俩都有本事,又怎么会有勇气背井离乡离开开封?难道就不怕玻璃坊开不好么!拖家带口的过来,万一工作有问题咋办?说穿了,还是因为这些女人有一技傍身,才有勇气与丈夫一起离开家乡。
过来的工匠有一百多个,而他们的家眷则足有三四百人,这其中除去小孩子,老人,可以工作的女一百出头,光是绣娘就有五六十个!连瑜兴奋的头皮发麻:我了个去!正想着开辟新的赢利点呢,这机会就出现在面前了!
江宁的刺绣虽然不像苏绣那般出名,但也自成体系,格调十分的高雅。当然,此时在绣花工艺上,要数开封的汴绣最受推崇:毕竟是国都的东西嘛!前朝便有文绣院,几百个绣娘专门为皇宫提供绣品,民间更有一条“绣巷”,集中了整个开封的刺绣产业。而本朝,昔日繁华的绣巷早就不复存在,绣铺分散开来,遍布于开封的大街小巷。这其中占主流的依然是汴绣,也有外地的来的绣娘,但大多是单枪匹马,最多也就是三两个,无法形成规模的情况下,能做的活儿少,出名的也就不多了。
连瑜上辈子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生意经,这会儿,五六十个绣娘掉到了连瑜面前,连瑜要不想办法干它一票那就是个蠢货了!他迅速地跑去这些人的住处,问她们是准备出去找活儿干,还是干脆就在他这里做活儿:他想要开一家宁绣坊,专门卖江宁的绣品。
他的建议很轻易地就得到了众人的赞同:初来乍到的,谁不怕出去做活被人欺负了去?连瑜是个十分宽厚的主家,在他的绣坊里做活儿,起码不用担心待遇的问题。
这个事情一定下来,连瑜越发觉得要做的事儿太多了,尽管从别处挖了几个能干的主事来,可毕竟都是刚刚接触,他又得上班,交流起来十分的不方便,再加上三月份就要成亲,要筹备的事儿多了去了!想来想去索性又把秦昭给扯上,又是作揖又是赔笑,只求秦昭过来帮忙镇个场子。
秦昭这阵子帮忙参详玻璃坊的事儿,本就焦头烂额,这会儿连瑜又让她连绣坊也照看下,只觉得头大如斗:哥哥呀,我便是三头六臂,也做不了着许多事儿啊!玻璃坊那边,就够我受的了。怎奈连瑜磨起人来水平实在太高,那双美目随便闪闪,就晃花了秦昭的眼,稀里糊涂就应下来,答应完了才反应过来上当:死连瑜,竟敢对我也用美人计!
上当归上当,可秦昭哪里是食言而肥的人?既然答应了连瑜要帮忙,那就必然要认真地帮忙:今天跟着中人四处给绣坊选址,明天又招呼着采买铺盖送去玻璃坊的宿舍里,后天又跑去跟太学的老主簿讨论明年校舍翻修玻璃供货的问题——江宁许多书院都用了玻璃,开封人早有耳闻,这会儿眼见着玻璃坊开到了开封,首先闻风而动的竟不是高官富商,而是学校,时下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秦昭的脑子本来就聪明,知识面也相当宽,她的受教育程度在这个时代甚至是高于绝大部分男人的:别说她本来智商就不低,就算她是个普通人,身边有那么多个牛掰的老师,就算是填鸭也能把她填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地的活字典,更不要说她本就聪慧了。
脑子这东西是越用越灵活的,她或许没有太多的经商知识,可她确实个习惯学习的人,不懂的就去学就去打听,玻璃的工艺也好,定价方式也好,销售渠道也好,反正她觉得用得上的东西就一定要弄个明白,她甚至在正在试开工的玻璃坊里学会了吹玻璃!头几天吹的奇形怪状,可是到小年的时候,她已经能够拿了几只漂亮的玻璃灯罩过来送家里的长辈了:形状虽然不是很整,但是上头用特殊的抗热颜料描绘了十分精致的花纹,也显得有那么几分雅致。梅花的送了冯先生,兰花的送了穆先生,竹子的送了许先生,最后剩下一只菊花的送给了秦大夫人。
几个收到礼物的人都十分开心,冯先生一高兴,居然罕见的做了首词还秦昭,直把秦昭雷的够呛:她这位先生固然是个才女,但是她的专长绝对不是填词!冯文多傲娇的一个人啊,不擅长的东西才不要在别人面前献丑呢,一定要保持自己高大上的形象啊,这会儿居然填词给她,想来心情是非常好吧!
秦节表达开心的方式很特别,他把那玻璃罩子给带去了办公的地方:要说他是白天上班,办公的地方哪里用得上点灯?他巴巴地把那罩子摆着,守株待兔地等着别人来问,然后显派一声:我闺女亲口吹的灯罩子,矮油,亲口吹的灯罩子!这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啊!穆维得知此事大大地嘲笑了一番:你闺女绣的荷包带出去,那破绣工让人想夸都不知道从何夸起,做的鞋子能穿就阿弥陀佛了,这会儿终于可以有个显派了的,你可真是不容易啊!他这边嘲讽秦节,那边却也把那罩子擦得锃亮摆去了书房。
许先生的身体如今越发的不好,是十天里倒有五天是整日在床上躺着的。可即便如此,老人手到这个礼物还是很开心,让人把配套灯架里注满了油,然后笑着对秦昭说:“真是好东西,看书的时候就不用担心风把灯吹灭了!”秦昭听到这话差点哭出来:老人的身体已经很糟糕了,视力退化的厉害,如今他根本就看不清书上的字,每天只能干坐着,干躺着,许继每每来看他,却经常被老人赶走:“好好地读你的书去!”原本前阵子蓉娘经常抱了孩子过来,老爷子见了重孙子,喜欢得不得了,可天气一冷,许先生也不许孙媳妇过来了,怕孩子在路上给冻坏了。这会儿秦昭想到老人的寂寞,心里发酸,扭头就去找秦节,请秦节叫许继跟蓉娘回来过年,陪陪老人。秦节当然没有什么意见,一扭头就叫人把许继叫来,让他带着老婆孩子过来过年。
秦大夫人一个人在后宅寂寞的很,如今对秦昭也不像过去那么挑剔,脾气似乎也没那么拐了,当然,这其中也与没有婉娘整天散布负能量影响她的心情有关。收到了灯罩子十分的开心,直说秦昭懂事儿,让人把灯罩子放在桌上,说晚上绣花可以用。秦昭如今年纪大了,也不像过去那般尖刻,见秦大奶奶慈眉善目地坐在那里,忍不住劝道:“虽然有灯,您也别晚上绣花,熬坏了眼睛可怎么办?”
因长辈们都挺喜欢这些小东西的,秦昭便又跑去玻璃坊吹了几只,请师傅往上头描了图:一只画着小羊的送给杨十二,一只画着猴子的送给了连瑜,又有玉兰花送了贞娘,莲花的送给了蓉娘。最后想了想,请了师傅给她吹了一对儿浑圆的罩子,让连瑜亲手画了石榴与葡萄,然后拿盒子装了,请了人帮忙送到贺秋容那里。
第一百五十八章
年前;许继跟蓉娘总算带着孩子搬回了秦家住:过年总要图个热闹;他们两个人住在外头挺冷清的;且那小房子的取暖实在不太好,小孩子住着蛮遭罪的,当然;搬回来的最重要原因还是为了陪许先生。
许先生见孙孙孙媳妇带了重孙女回来;心情特别好,原本起床都嫌累;这阵子竟有精神逗孩子了;许继跟蓉娘见老人高兴,心里头也十分开心。唯一不太方便的就是这边的院子地方有点小,晚上孩子哭起来,每每会吵醒隔壁的许先生。许先生年纪大了,睡眠本就不太好,稍微有一点响动半夜被吵醒了,往往接下来半夜都睡不着。
这个问题很快便解决了,蓉娘在去秦大夫人那里的时候无意中说到这个问题,秦大夫人当即提出让蓉娘带着孩子住到自己的小院子里:“我是不怕吵的,你只管带着孩子住过来,这边房间比那边也宽敞些!”
这实在是个好主意,蓉娘十分心动,可是又有些不好意思,秦大夫人便又叹道:“你自小在我身边长大,跟亲女儿也没什么差别了,如今才嫁出去一年多,便跟我生分了不成?”
蓉娘抬头看秦大夫人,见她鬓边竟然有了几根白发,这全都是在她们三个接连嫁出去之后长出来的,她本就是个纤细的性子,闻言差点哭出来:大伯母实在是命苦,身边就那么两个女儿,现在一个远在千里之外,另一个虽然就在一座城里,可是隔了大半个城市,相见一面也不算很方便,她的寂寞可想而知。可恨自己被大伯母抚养了这些年,这阵子只顾着围着孩子转,有多久没来看望伯母了?
蓉娘带着孩子搬到了秦大夫人这边,秦大夫人见了孩子,十分的喜欢:她的大女儿虽然也生了个外孙,可是她十天半个月才能见一面:女儿出门不容易,她本人恪守规矩,也不愿意整天往嫁了人的女儿那里跑,况且毕竟住在小叔家,出门一趟难道不需要动用车夫仆役么?实在不好意思总是麻烦别人。这会儿见了侄女的孩子,竟跟见了亲外孙一般,喜欢的厉害,每日里抱着不肯撒手,甚至晚上睡觉都想自己来带。说也邪门,这孩子挺闹人的,平日里除了蓉娘谁都不跟,偏偏就跟秦大夫人投缘。秦大夫人磨破嘴皮子总算让蓉娘同意她带上一晚上,竟安安静静地睡了一夜,也没要吃奶,只是中间尿了一次罢了。
这个结果实在让秦大奶奶欣喜,于是隔三差五便撵了蓉娘回许先生那个院子跟许继住去:你们青年夫妻,哪里有整日不歇在一处的道理?快去快去!你白天再过来,抱了孩子去给你祖父看!
事情如此解决真是皆大欢喜,无论是秦大夫人还是蓉娘夫妇,都觉得十分的开心。腊月里官学早就停课了,许继闲下来,能够整日侍奉在祖父身边,心里也好受了许多:许先生这些年的操劳,全都是为了他,老人家眼见时日无多,他若不能好好侍奉左右,心里怎么能过得去?如今自己跟妻子可以侍奉在老人身边,还有个孩子能让祖父开心,这可真好!他也十分感激秦大夫人,有秦大夫人帮忙给他们照管孩子,老人白天能看到曾孙女,晚上还不会被吵到,实在是太好了。
蓉娘心里却想得更多,她看到秦大夫人喜欢孩子,心里头冒出了个十分荒唐的念头,这念头一冒出来,她就觉得十分不合适,可是既然已经冒出来了,就怎么压也压不回去了:她想要给秦大夫人养老。是的,她是真的觉得秦大夫人不能再这么下去了,这才一两年的时间,她的伯母就老了十岁一般,秦节固然待寡嫂很好,秦昭秦明也经常过来陪她,可毕竟是不一样的。秦昭活泼懂事儿,可要说她能跟秦大夫人贴心,也确实不可能,在秦家,秦大夫人得到的就是养尊处优的生活,但是人毕竟不是小猫小狗,有口饭吃就行,尤其秦大夫人又不是个能够寻找乐子的人,她在这深宅大院里住着,早晚会把自己给憋死!
当然,蓉娘虽然有这个想法,却并没有对任何人说:她看得出,许先生的日子不多了,医生也说,恐怕就是这一两个月的事儿了。老人其实早就差不多油尽灯枯了,这阵子精神这么好,纯粹是见到孩子们都过来,心情好,一股精气神撑着罢了!她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照顾老祖父。
许先生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不过他生性豁达,倒也没那么多愁善感,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法看到孙孙考中进士,但这个问题其实也不算特别遗憾:许继才二十出头,已经是举人了,这就很优秀了。而且孙孙过的很好,比他当年好多了,娶了个好媳妇,现在还有了个女儿,也算有点家产,小日子过的挺快活,他已经很欣慰了。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打起精神,无论如何一定要撑过年节,绝对不能大过年的给孩子们添堵!
蓉娘许继他们回来,而且带了个小孩子回来,家里一下子便多了不少生气,别说许先生,秦大夫人这两位开心了,便是秦节都觉得热闹,甚至一向跟秦大夫人不对付的冯先生都兴致勃勃地跑到秦大夫人哪里看孩子,被秦大夫人唠叨她:“喜欢孩子你为什么不嫁人?”然后她回了一句:“有空说我,你有本事先改嫁啊!”把秦大夫人给噎了个烧鸡大窝脖,可转念一想,嗨,各人有个人的活法,自己守寡难道就一定比守望门寡高贵还是怎么着啊?第二天冯先生再来看孩子,她便讪讪地亲自端了水果道歉。两个人五六年互相看不顺眼,这会儿虽然依然话不投机,却不像过去那般看了对方就讨厌了。或许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