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批共产党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在太行山建立了总部,晋察冀中央局和军区的总部就设在平山县附近,长期在晋察冀根据地领导抗日斗争的聂荣臻曾把平山县称为“我们晋察冀的乌克兰”。乌克兰是前苏联的粮仓,加盟共和国之一。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时,经常在乌克兰从事革命活动,使乌克兰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革命大本营。
让平山县扬名的还有被晋察冀军区命名为“子弟兵母亲”的戎冠秀(她的事迹在解放后曾被编成电影、话剧),就是平山县人。1943年日军对平山实行“篦梳扫荡”,一位八路军战士身受重伤,生命垂危。戎冠秀冒着生命危险,把伤员转移到一个陡壁的山洞中。她以慈母般的心肠,甚至用自己的奶水救治了许多生命垂危的八路军伤病员,与人民子弟兵建立了生死与共、鱼水相依的纯真感情,被伤病员称为“亲娘”和“再生父母”。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她还把三个孩子送到了抗日部队。
平山的人民节衣缩食,把粮食送给子弟兵。
平山的人民顶风冒雪,把棉衣送到抗日前线。
……
平山人民的抗日事迹引起人们的关注。1938年7月,《新华日报》发表了《一个不平凡的县》的长篇通讯。
平山的情况传到了延安。
平山人民的事迹给毛泽东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抗日战争时期还有一件事,使平山县再度引起了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注意。
1938年的一天晚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领导人应邀观看了歌剧《白毛女》。故事就发生在平山县境内的天桂山下的一个小山村,贫苦农民杨白劳为了躲债,直到大年三十才回到家中,为女儿喜儿买了二尺红头绳,喜儿非常高兴。正在这时,地主黄世仁带着狗腿子穆仁志又来逼债。他们打死了杨白劳,抢走了喜儿。喜儿宁死不屈,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逃到山上,躲进了一个山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野外生活,使喜儿的头发变白,成为了“白毛女”。后来这里成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人们才把“白毛女”从山上找回来,使她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毛泽东深深为剧情所打动,一边看戏,一边流泪。演出结束后,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接见了全体演员,毛泽东同其他演员都握了手后,却拒绝同扮演黄世仁的演员握手,可见毛泽东还未从剧情中走出来。这件事一时曾在解放区传为美谈。从此,平山县的名字连同“白毛女”的故事就深深留在毛泽东的脑海中,因为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共产党在平山县有着非常好的群众基础。1947年5月毛泽东选择平山县境内的西柏坡作为党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如果仅仅是一种巧合,但这种巧合也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毛泽东多次强调,要想取得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必须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毛泽东到西柏坡之前,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央工委先于毛泽东离开延安时,毛泽东就对刘少奇建议说:“你们到白毛女的故乡去吧!”
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历时一年多,以区区两万人的兵力打败了号称国民党“西北王”的胡宗南20多万军队。之后,东渡黄河,于1948年5月27日到达西柏坡,与先期到达的刘少奇、朱德胜利会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当时被称为中央五书记,他们在西柏坡长达10个多月的日子里,住农家院,吃农家饭,每天生活在群众之中。然而正是这群吃着粗茶淡饭,衣着朴素,说话和气的人,却在那简陋的小平房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党中央在这里成功召开了全国土地工作会议,指挥了震撼世界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筹划了新中国的诞生。因此,党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我们党在革命年代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这些都不能不给这个小山村增添了许多传奇的色彩。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1949年3月5日下午召开的,即在会议召开之后半个月,党中央就告别了西柏坡前往北平。这是革命胜利的前夜,是历史的极为重要的转折关头。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城市工作会议,是历史的转变点。”毛泽东在会议的第一天所作的报告中如是说。这是对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内容和历史地位的精辟论述。
毛泽东说:
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了城市。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实际上解决了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的问题。后来,毛泽东又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尽管这条道路党内曾有人不赞同,甚至在共产国际也受到指责,但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对了。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党内的反对者也承认反对错了,苏联“老大哥”也承认这是毛泽东的伟大创造。1949年12月,当毛泽东访问莫斯科时,对斯大林说:“我是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没等毛泽东说完,斯大林立即插话说:“胜利者是不受审的,不能谴责胜利者,这是一般的公理。”
是啊,毛泽东是胜利者。
是他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是他率领全党告别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而胜利地走向城市。
接着,胜利后怎么办的问题现实地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毛泽东忧虑我们党内有些同志会被胜利冲昏头脑。早在一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不要使胜利冲昏自己的头脑”。他说:“胜利冲昏头脑,今天更有可能,胜利越大,包袱越重,紧张困难时易团结。这必须警惕,要教育干部,首先要使高级干部懂得,战争打完了,真正要做的事情才开始,届时很可能感觉到打仗还容易些。”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得更加透彻。他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中的一个短小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全党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务必”,也是西柏坡精神之魂。
“两个务必”是警钟。它时刻提醒着全党同志在革命胜利后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如果意志薄弱,就可能被不拿枪的敌人用糖衣炮弹击中。
“两个务必”是鞭策。它严格要求共产党人必须禁得起胜利后执政的考验,防骄戒奢,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的联系。
“两个务必”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其思想的光辉早已超过时间的推移,不仅照耀了它被提出的那个时代,而且要一直照耀着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整个历史时期,成为我们党执政后永不变质的政治本色。
“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贯穿于党的整个执政实践活动中。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了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到,1949年有一位将军主张军队要增加薪水,“有许多同志赞成,我就反对。他举的例子是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他说这不行。我说这恰恰是好事。你是五个碗,我们吃酸菜,这个酸菜里就出政治、出模范。”他在这次会议上批评党内“闹地位、闹名誉、讲究吃、讲究穿、比薪水高低、争名夺利”的现象时说,“革命党嘛……就要奋斗。一万年以后,也要奋斗。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密切联系群众,拒腐防变作为执政党的大事来抓,特别注重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纠正党内的不良作风。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治党治国的经验教训,号召全党同志继承和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力倡导艰苦创业精神,把执政党的党风提高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通过制度建设、体制改革推动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1980年1月1日,邓小平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新年茶话会上说:“要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还很穷,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创业,就是要吃点苦,否则不可能有今后的甜。人民生活只有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才能得到逐步改善。”1989年6月9日,他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的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握国际大势,总结历史经验,把坚持“两个务必”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成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强大精神武器。1991年9月21日上午,江泽民同志轻车简从来到西柏坡纪念馆,他留下了“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题词。1997年1月29日,他在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上,讲话的题目就是《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篇文章中,他列举了党内六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痛心地说,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好作风,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和干部中淡忘了,有的甚至已经丢得差不多了。2001年9月,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视为党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看做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2002年12月6日,中共十六大闭幕刚刚20天,新任总书记胡锦涛,就带领中央书记处的领导顶风冒雪奔赴西柏坡,他在讲话中说:“我们这一次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西柏坡,可以说是来上学的。”他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居安思危,继续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坚持“两个务必”,以胡锦涛为
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三个代表”的政治信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胡锦涛还强调,今天我们讲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
由此可见,“两个务必”是我们党历届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是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50多年来,我们党把“两个务必”贯穿于整个执政实践,党以艰苦奋斗而兴,国以艰苦奋斗而强。
胡锦涛在2003年的新年致辞中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发达的。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
第二节 决不当李自成
自党的十六大闭幕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西柏坡精神的弘扬给予了高度重视,举国上下“西柏坡热”一浪高过一浪。其原因是西柏坡精神蕴涵着共产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