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迫不及待黄袍加身,一屁股就坐到崇祯皇帝的龙椅上,结果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其实,当时的毛泽东考虑最多的并不是开国大典,在他胸中激荡的是如何回答好迄今为止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最严峻的两张考卷。
这两张考卷,一个是针对当时已穷途末路的蒋介石;一个是针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美国的强大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都未涉及其本土,都是别人拼得精疲力竭时它参战摘桃子,再加上做军火商,可谓尝尽了战争的甜头。此时,美国已拥有全球50〖WT《Times New Roman》〗%〖WT〗的工业生产能力,仅钢的年产量就达8000万吨(一直到50年后,中国的钢产量才达到这个能力),而苏联当时的工业生产能力仅达美国的1/5,钢的年产量只有1200万吨,所以,当时的美国“不可一世”。
如何回答这两张考卷,毛泽东首先要面对的是来自斯大林的大国沙文主义的压力。
时间要追溯到1945年2月21日,由美国的罗斯福、苏联的斯大林、英国的丘吉尔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召开的“反法西斯同盟三巨头”会议,史称“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大国列强的“分赃”会议,这个会议奠定的战后世界战略格局,直到1989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才宣告彻底结束。
雅尔塔会议的内容分为两大板块。一块是美英苏三国战后如何划分德国和欧洲势力范围;第二块是美苏两国如何处理日本问题和划分远东势力范围问题。而令人愤怒和慨叹的是,真正坚持对日作战时间最长、出力最多、牺牲最大的中国在如何处理日本的问题上被完全排斥在外。不仅如此,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还任凭苏联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接受其他屈辱的条件,以满足美苏达成交易。
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都是名义上的胜利者,但一次胜得比一次屈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后世一位中国历史学家如是评价雅尔塔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9年上半年,协约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这次和会是在战争中取胜的几个强国把持下进行的。中国政府因战时参加协约国一方,也派代表出席。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等七项希望和取消“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了拒绝。会议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和会给予中国的,只是归还八国联军入京时被德国掠去的天文仪器而已。北洋军阀的代表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一般地开始了。〖ZW(〗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第12—13页。〖ZW)〗
在此次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达成交易的基本内容是苏联对日宣战。条件是它将得到库页岛(俄称萨哈林岛,曾是中国领土)南部以及千岛群岛,加上外蒙古正式独立,中国的国土流失150多万平方公里,占当时整个国土面积的14〖WT《Times New Roman》〗%〖WT〗,另外苏联还可以无偿使用中国“不冻港”大连和中长铁路。战胜国中国的合法权益就这样被美苏做了交易,可悲的是中国对此毫不知情,连当时的战败国都不如,更不如第一次大战后的巴黎和会,那时中国代表还被允许出席了会议。〖ZW(〗李峰著:《决战朝鲜》,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6页。〖ZW)〗
“三巨头”雅尔塔协定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决定,立刻受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进军东北的挑战,此后尽管斯大林只从苏联利益出发颠三倒四反复无常,时而表示要将东北交给国民党,时而默许八路军出关抢占东北各要地,明里暗里压迫中共接受雅尔塔协定的远东计划,斯大林甚至告诉马歇尔,要中共交枪,参加蒋介石的中央政府,当时法国共产党人就在斯大林和美国人的共同压力下已经被迫交出了最后一支枪。
面对斯大林的压力,毛泽东义无反顾:人民的枪一支也不能交。党中央排除干扰,不放过任何一线有利之机,抓住了甚至不可能的机会,摒弃了一切教条主义,发挥了罕见的灵活性,先于国民党占领了东北,表面上看起来蔫耷耷的林彪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用不到3年的时间在东北全歼了国民党的最精锐部队。
当时的东北,是旧中国基础最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120万东北野战军是人民解放军装备最好、战术最强、人员最多的精锐之师。这是一只铁拳,有了它,解放全中国已指日可待。
1949年1月,站在滹沱河边西柏坡的毛泽东微笑着对战友们说:“原来预计五年打垮蒋介石,现在看来可以大大提前了,可能再有一年人民就可以坐江山了!”
兴致极浓的毛泽东随即说出了一句太精辟又太深刻,以至于许多年后才为人所知的话,这句话也正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国际原因:
“现在国际形势总的看是两只老虎对峙,一只红老虎、一只白老虎,我们正好利用这个间隙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斯大林在东北问题上的摇摆是因为他想维护雅尔塔协定中划给其在东北的利益。在蒋介石彻底投靠了美国人的情况下,他不能不考虑在中国东北支持一支抗衡美蒋的力量,而这支力量只能是中国共产党。
应该说毛泽东把斯大林看到骨子里去了。好多年后,他终于流露出了自己的真实感情,当粗俗地脱下皮鞋敲桌子的赫鲁晓夫要求搞“联合舰队”时,毛泽东当面怒斥圆头圆脑的赫鲁晓夫:“怎么斯大林的大国沙文主义那一套又来了!”
翻阅前苏联历史学家留下的宝贵文字,他们告诉我们,在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捷报雪片般飞到莫斯科之际,斯大林虽然因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和美国在远东的全面失败而高兴不已,同时又因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强大、不太服从他指挥的中国即将屹立在俄罗斯南面而忧虑不已。他因为唯我独尊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而忧虑,他因为担心出现又一个比老铁托还要强大得多的“新铁托”而忧虑,他还因为历史而忧虑。
由于这种种忧虑,斯大林再次作出了不明智的选择。在穷途末路的蒋介石向几个强国同时发出希望列强调停国共停止内战以图划长江而治中国的呼吁时,唯有他表现出了极大的但又极不该有的兴趣。因军事失利,国民党政府放弃了南京而迁往广州时,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却留了下来,但苏联大使罗申却随同国民党政府一起迁馆到了广州。但是毛泽东就是不买斯大林的账,不信这个邪。住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的毛泽东委婉又很坚定地向苏共说明:南京蒋介石政府必须无条件投降,夺取中国革命无须再用曲折方式……其实,毛泽东早在西柏坡时的元月一日就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文中引用希腊寓言《农夫与蛇》的故事,他说:“中国人民决不怜惜蛇一样的恶人,而且老老实实地认为,凡是耍着花腔,说什么要怜惜一下这类恶人呀,不然就不合国情,也不够伟大呀等的人们,决不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同时,在这篇新年献词中,毛泽东还抨击了我们党内个别优柔寡断的人:“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反动派的意志,使国民党赢得养好创伤的机会,然后在一个早上猛扑过来,将革命扼死,使全国回到黑暗世界。”当时,斯大林就曾劝毛泽东,要共产党在长江以北建立人民共和国,而让江南任其发展。党内一些患有幼稚病的同志在1948年底也曾说,如果革命形势发展过快,“对我们困难很多,不如慢一点,我们可以从从容容地准备。”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一起毅然决定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用诗一般的语言号召:“坚决、干净、彻底、完整地全部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的独立和完整!”
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长江线上立刻万帆竞渡,炮火春雷般震撼着大地,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长江!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弃守南京,解放军挥师三日,南京即克。渡江作战时,有“紫石英”号等4艘英国军舰企图妨碍渡江,用炮火干涉,开炮打死打伤人民解放军252人。立即遭到解放军有力回击,“紫石英”号被击伤停搁在镇江江面,其余3艘仓皇逃走。事后,英国政府宣称“英国军舰有合法权利在长江行驶”,保守党领袖丘吉尔甚至扬言派出航空母舰到中国海上“实行武力的报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立刻发表声明,严正指出:“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这个声明,表达了中国人民不怕任何威胁,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立场,使长期以来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人民感到扬眉吐气。它表明,外国侵略者依仗他们船坚炮利在中国领土上横行不法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5月25日,陈粟率“三野”兵进上海,26日,八一军旗飘扬在整个上海城。同日,一直游荡在吴淞口外的美英军舰全部拔锚起航驶向外海……
至此,全国胜利已成定局,蒋介石妄图分而治之的梦想已成泡影。毛泽东兴奋地挥毫写下了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列强企图用雅尔塔协定控制中国,美苏企图利用长江天险画线搞战略平衡的计划,均被战略天才毛泽东一个个粉碎了。正如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的:“没有毛主席,我们中国人还不知道要在黑暗中摸索多久!”以不世出的军政天才领袖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终于在鸦片战争100年后,实现了百年间无数仁人志士的梦想和浴血奋斗的目标——彻底争回中国的独立主权和自由,仅此一条就足以使他永远名列中国最伟大民族英雄的榜首。
是的,如果当时毛泽东屈服于斯大林的压力,同意以长江为界,与蒋介石分而治之,那中国不是像“二战”后的东西德国、南北朝鲜、南越北越等分裂国家一样,让中华民族饱受分裂的痛苦,中华民族还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吗?一个真正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还会出现吗?那么,中国共产党也就成了历史的罪人,甚至留下千古遗恨。
让毛泽东进京后回答的第二张考卷是朝鲜战争。美、英、苏三巨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同样牵涉到朝鲜,那时,朝鲜已沦亡于日本30年了。
朝鲜和中国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史,谙熟历史的毛泽东对朝鲜有着美好的感情。
20世纪初,日本侵占朝鲜后,许多朝鲜革命者来到中国,与中国共产党人并肩战斗。“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那首唱得敌军丧魂落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就是朝鲜人郑律成在延安时谱的曲。
到了解放战争,有几万在华朝鲜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就有两个以朝鲜同志为主体的独立师,东北野战军的不少伤病员都是转到朝鲜才治好的。1946年东北战场最危急的时候,南满解放军的家属都到了朝鲜,连东北局都打算迁到朝鲜暂避风头。
毛泽东曾亲口评价:“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灿烂的五星红旗上,染有朝鲜革命烈士的鲜血。”两国两党可说是铁打的交情,血凝的情谊!
1949年5月的北京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接待了一位远方客人。他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的
密使,转交了金日成的亲笔信,介绍了朝鲜的近况:“朝鲜已被美苏两军于三八线分成两半,但朝鲜人民渴望统一,金日成也一直想摆脱雅尔塔会议强加给朝鲜的锁链,使朝鲜成为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而美国则希望把朝鲜营造成能在冷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军事基地,并扶植傀儡李承晚,准备大举侵犯北朝鲜,战争已是一触即发。”
毛泽东沉思片刻后问:“你们的准备呢?”
密使说道:“我们准备不足。我们没有那样的美援。李承晚有6个师,我们现在能够作战的部队只有武器装备不足的3个师”。
毛泽东急问:“斯大林的态度呢?”
密使摇摇头:“斯大林只说给予必要的军事援助,要我们用硬通货购买苏联武器(几个月后,朝鲜用9吨黄金、40吨白银和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