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岳村政治-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剑椎缀谧值摹昂馍较匕坠蛉嗣裾焙汀昂馍较匕坠蛉嗣翊碇飨拧奔俺叽缏孕〉摹昂馍较匕坠蛉嗣裎渥安俊焙汀昂馍较毓凉芾砭职坠了狈直鸸以诹脚浴8菸叶韵绱迳缁岫嗄甑墓鄄欤庑┱信频拇笮『凸曳ǘ际呛苡薪簿康摹K芴逑指鞲龌沟牡匚缓托灾省1热纾昂馍较毓凉芾砭职坠了闭信朴胝颉八拇蠡埂逼叫械毓以谝黄穑饕碛删驮谟凇肮了币咽窍毓凉芾砭值呐沙龌梗胝蛘挥辛ナ艄叵盗耍苟嗌儆械闶谷烁械狡溆胝颉八拇蠡埂逼狡鹌阶囊馑肌�
  杨镇长早就在会议室等待。简单问候毕,我讲了这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和基本思路。杨即代表镇党委和镇政府表示“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
  接着杨详细地介绍了白果镇的基本情况。从杨准备的各种数据和材料来看,他对我的到来是很重视的。只是我对这些报表式的数据早就有所了解。但为了表示礼貌,还是认真地听杨说了一遍。从杨的讲述中,我感到他对这些数据很熟悉,有许多数据他信口说来,却与我从有关档案资料抄录的数据一致。但他在讲述白果镇的发展问题时,却显得有点拿不准了。
  这时,杨拿出其在1998年白果镇第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时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他是在这次人大会议上当选为镇长的。在这份报告中,对这届政府的工作有一个基本设想。其中有关今后三年白果镇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每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7%,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5%,乡镇企业增长20%以上,农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100元以上,镇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千分之12以下,继续适应保持教育投入,足额征收用好教育附加”。当我问及这些指标落实情况时,杨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经过一年多的工作,看来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特别是乡镇企业,现在基本上处于停业状况,要想有大的发展很难。主要原因是目前经济环境不好,市场经济太难把握,而且,现在乡镇政府“无钱无势”,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和手段来促使乡镇的经济发展。
  我特别注意到了杨镇长对乡镇政府“无钱无势”的评价,因此,决定将话题引到乡镇政府财政状况和政治能力这一问题上。
  我说,根据现代公共财政理论,财政是国家政权实现对社会治理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证,财政体制和财政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权力的性质和能力。在这种意义上,布坎南才说,财政制度是经济制度,也是政治制度。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国家关于农业和农村的许多政策和规定,最终需要由乡镇政府去落实。这些施政行为,需要有一定的财政支持。刚才杨镇长说,现在乡镇政府处于“无钱无势”的状况,而所谓“无钱”是不是说乡镇财政方面的限度,而“无势”也就是镇政权的政治能力问题。那么,造成乡镇政府这种“无钱无势”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长期在县委从事政策研究的陈副主任对此较有研究。他介绍说,清代至民国,衡山县没有建立县级财政,只有在1939年国家行政权力下沉到乡镇之后,衡山等地始建县级地方财政。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普遍建立了县级财政。但区、乡两级行政权力组织都不是一级完整的独立核算单位。随着乡村集体化,特别是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实现了集体经济组织与政权组织的合一,公社虽然掌握了乡村社会最主要的政治和经济资源,但国家还是实行了严格的财政政策,在制度上将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与国家的财政收入区分开来,建立了严格的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即财政收入全额上交县财政,有关公社政务方面的支出均由县财政审核拨付,公社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财政体制。改革开放后,对地方财政体制的改革也就成为了乡村改革的重要内容。198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衡山县根据这一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其中对公社财政实行“定收定支,收入上缴,支出下拨,增收分成,超支不补,一年一定”。1984年,衡山县实行“定额上交,递增包干,超收全留”的新体制,各乡镇实行了财政包干制,拥有了一定的财权。到1989年,衡山县对下属单位制订了七种财政管理办法,其中对乡镇实行“定收定支,收入上交,支出下拨,超支不补,增收分成,减收分担”的政策,乡镇财权进一步明确。1991年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乡(镇)财政管理办法》规定,乡(镇)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财政的基本任务是管理乡财政收支、对行政、事业和企业进行财政管理和财政监督,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事业服务,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服务,并要求乡镇建立与其任务相适应的财政机关。这年底,衡山县各乡镇都建立了受乡镇政府和县财政机关双重领导镇财政所,依法行使执法权和处罚权。这标志着乡镇财政体制正式建立。
  我问:朱总理在人大会议上说,现在中国各级财政是“吃饭财政”。白果镇的财政状况是否如此?
  可能这个问题过于敏感,杨镇长有点不想回答,沉默了许久。我只得将这一问题重复了一次。杨还是看着陈琛,好像在向陈求援。陈见状,便说:“你就实话实说吧。我来的时候,罗书记说过:这次社会调查是学术研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然没有意义。镇党和政府及各部门都要尽量满足调查者的要求。”这样,杨镇长才从办公室拿出了白果镇1997年度财政决算和1998年度财政预算报告。
  根据这一报告和杨的补充说明,这些年白果镇的财政状况大体如下:
  1997年白果镇财政总收入完成3176973元。由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两部分组成。预算内收入完成1605207元,比上年减少1115252元,减收41%。其中,国税入库358092元,比上年减收277758元,减收44%;地税入库502186,比上年减收858613元,减收63%;农业税入库正税,并剔除灾社减免后为609203元;特产税入库80300元,比上年增加7270元,增加10%;耕地占用税按审批耕地及时足额人库,契税入库7000元,比上年增加1000元,增加17%。预算外收入(含自筹收入)完成1571766元,比上年增加149390元,增加10。5%。其中企业上交收入30万元;统筹收入和部分上交村提留款完成1247095,为年度预算1297881元的96。09%。
  1997年白果镇财政上解支出1605207元。本级财政支出3446439元,为年度预算3364763元的102。43%。总支出中的预算内支出为1711189元,含自筹支出在内的预算外支出为1755250元。全年财政预算内外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为赤字126280元,其中结转下年的专项支出为117102元,则净结余为赤字243382元。比上年净余赤字215986元增加赤字27396元。加上尚欠贷款本金16万元,实际镇财政累计赤字为403382元,比年初预算增加赤字27386元,增加赤字7。28%。专用基金支出预算1793981元,其中统筹费和提留款支出1493981元,主要项目与收人口径一致。另集资建校借贷22万元。全年年终赤字62万元。
  1998年白果镇预算收入合计3862107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任务3410626元,按乡镇财政决算口径任务为2068126元,主要收人项目是:工商税任务1237500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收302948元,增收32。42%;农业税任务695726元,比上年减少97645元;农业特产税任务127900元,增加47600元,增加60%,契税7000元。专用基金收入安排1793981元,主要项目是,企业收入30万元;县镇统筹提留1493981元,按全镇农业人口28740人,水田21166亩,人均51。97元,比上年增加6。97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2。8%。其项目有,乡村办学804972元,人均28元;计划生育172494元,人均6元,优抚、五保128579元,人均3元;民兵训练和征兵43123。5元,人均1。5元。代收部分村提留款201243元,其中公益金114996元,人均4元;管理费86247元,人均3元,用于乡村公益事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村、企干部退休及村干部工资补贴;微波网络集资114996元,人均4元,用于县微波网络建设。另按政策核减县镇统筹提留款14550元。
  1998年白果镇财政预算总支出为3753048元,分为本级财政支出和专用基金支出。其中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1959067元,包括农林水事业费支出17895元;文教卫事业费支出1216293元;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53858元;行政管理费支出671021元。专用基金支出预算1793981元,其中统筹费和提留款支出1493981元。
  简单分析白果镇这两年财政状况的有关数据后,我提出了如下两个看法,其一,从白果镇财政收入方面来看,镇财政获利能力较低,直接向农民收取各种费用仍然是镇财政的主要财源。其二,财政负担过重。从开支口子方面来看,文教卫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占总支出的很大比例。也就是说,白果镇目前的财政状况并不理想。
  杨解释说,近年来白果镇的财政状况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受国家调整政策这一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但从财税体制来说,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省市和县将一些好的财源和税源都划走了,乡镇几乎没有什么税源和稳定的收入。许多乡镇基本上是靠举债度日。白果镇的情况应该还算好的,财政赤字的比例相对较低。这要归功机构改革。近年来,镇党委和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来精简机构,清退了临时性质的聘用人员。现在许多办公室都只有一个人,一个人要兼很多职。这就使镇财政负担的人数少了很多。
  我想进一步了解镇财政负担的人数和开支的具体情况。杨有点不高兴地说,这些情况我也不很清楚,有关数据要到镇财政所去查。
  见状,我决定暂时改变话题。于是,我们闲谈式地交谈了起来。我问及了杨镇长的基本情况。据杨介绍,他是衡山县新桥镇人。1983年从部队退伍后受聘在衡山县贯底乡、新桥乡、沙泉乡政府工作,历任计育专干、生产助理、团委书记、武装部长、副乡长。
  1995年10月至今在白果镇政府工作。历任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镇长。他强调自己是一位聘任干部,并解释说,乡镇干部中不同的身份在待遇和政治前途上都不一样。
  接着,我问他作为一镇之长有何体会。没有想到,刚才还显得很稳重的他,激动得站了起来,声音也提高了很多。
  他说,现在做乡镇干部要想有很大的作为是不现实的。谁都讲乡镇政府是国家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可是在事实上乡镇政府并没有什么权力。目前,主要管的就是计划生育和收上交提留这两项工作。用农民的话来说,就是“要钱和要命”。计划生育还好办些,因为,大家都知道计划生育是国策所在,谁违反了,如何处罚都没有人敢说些什么。而到农民手里去收钱则是十分头痛的事情了。这么多年来,国家一再下文讲减轻农民负担,不准采取强制手段,搞得有的农民连合理的税费都不交了。如果村组干部得力,还好办。如果村组干部不配合,钱就收不上来。收不上钱,镇里面的工作就没有办法开展。教育需要钱、基本建设需要钱、镇干部工资也需要钱。如果镇干部几个月不发工资,谁还有心思去做事?一想到这些事就头痛,这个八品官真还难做。
  那如何才能做好一位镇长呢?杨说,如果要做好镇政府当家人,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其一是要处理好与党委书记的关系。在目前乡镇体制中,虽然法律规定了乡镇长负责制,但实际上党委还是乡镇的权力核心所在,党委书记才是真正的一把手,镇长只是一个配角,镇里的工作都要经过党委书记的决策才能进行。党政之间的矛盾是目前乡镇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白果镇,这个问题处理得算比较好的。主要原因是,现任党委书记是一位老同志,有工作经验和威信。而自己则是一位聘任干部,所以总是提醒自己是配角,要配合镇党委书记的工作。这样一来,关系反而好处理了。其二是要处理好与村级组织的关系。实行村民自治之后,镇党政与村级组织的关系变得较为复杂。从党的组织系统而言,原来的上下级的领导关系没有改变。党章规定的和现实中实行的一切组织手段都用得上。可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却比较难处理。《村组法》规定镇政府与村委会是指导关系。开始我们这些乡镇干部并不很在意这种改变。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