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蒂性学报告:情爱篇-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窒螅号园盐侍馓岢隼矗行员3旨昴M侍饣嶙远В欢庵换崃钆愿⑽侍飧窕N颐强梢运担脚缘谋局适窍乃捣ǎ阋韵允九灾吲堑姆吲砹朔较颍ū涑沙抛陨矶矗钦夤膳锌赡茏涑缮缁岬幕α俊8菟绽芩埂し讯范⊿hulamith Firestone)的“性的逻辑辩证”(The Dialectic Sex),弗洛伊德在本世纪初对女性本质的解释曲解了当时的女性运动。


第3章 文化体制背后的意识形态第48节 太多还是太少

    是女性爱得太多,还是男性爱得太少    
    女性相信她们应该付出并照顾他人,这是非常矛盾的。近年来女性受到不少批评,首先发难的是女性运动中的某些人士,接着有些励志书籍(Advice Book)批评女性爱得太多——付出太多、过于迷恋罗曼史。他们的理论是,女性过于依赖爱情,视之为惟一充实生命的来源,因为女性从小到大,就被人教导要在心理上依赖别人,甚至到了心理不健全的地步,所以女性才会紧缠着别人。只要女性能改掉这些行为,不再爱得太多,更像男人一点,就会觉得更快乐,也不会在爱情上碰到这么多问题。    
    对此,女性有很多话要说,而且事实上,这也是女性争取自己地位的重要历史性辩论。特别是,各地方的女性都加入了重新定义自己的爱情的行列。她们面对着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要如何去爱,如何恢复生命的感受和情感,自己才不会吃亏,对方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善良和付出而占便宜。    
    常有许多人嘲笑女性对于爱情的兴趣过高,在本研究中,大多数女性都对此感到愤怒。她们反过来问,除了要求女性少爱一点之外,为什么男性不能多爱她们一点,多参与她们的世界,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为什么总是要女性去改变?我们所谈的,到底是怎么样的爱情?    
    那么,到底是女性的价值观该改,还是男性的价值观该改呢?    
    传统的情感契约中,对于可容许的行为有许多假设。最常被人提到的,就是女性应该扮演深爱对方、照顾对方、毫无所求的角色。这种意识形态,赋予男性的角色较少被人提到。男性要支配世界改变的趋势,做性关系中的主角,并有积极的作为,这些假设已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存于语文、心理学理论和哲学之中。其基础信念,便是被我们称为男性意识形态的东西。    
    如果女性想对男性付出爱情,但对方却不能以女性对爱情的定义与之呼应,那么女性渴求平等、不互相竞争、彼此照顾的性关系,不是太痴心妄想了吗?这类忠告每每这样表示,认为女性若要从不适的心情中解脱出来,就不能再爱得这么多了。    
    是女性不应该再爱得这么多(如果你挡不住她们,就加入她们吧),还是女性希望男性开始改变,变得比以前更多?


第3章 文化体制背后的意识形态第49节 女性心理学的新视野

    有人说,女性要求太多、没有安全感,希望深爱她们的男性再三给她们保证,这其实是种生物性的特性,或者是因为她们与生俱来、害怕被遗弃的征兆。因为她们可能会怀孕,而在这段无助的时间之中,必须有男性来照顾。但是许多男性的态度就像在说“不管嘴上怎么说,反正男人并不爱女人就是了”——至少他们没有依女性对爱的定义方式来付出。在这种情况下,女性要求太多、没有安全感,希望男性再三保证,不是很合理的反应吗?    
    如果女性抱怨男性表现欠佳,那么她可能会被人称为被虐狂,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喜欢的话,为什么要留下来、接受他”?但这是“归咎于受害者”的做法。其实,在女性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结构不断教导她们要爱那些给予并维护她们社会地位的人。如果因为女性对爱情投入太多、迷恋爱情而瞧不起她们,这真是令人吃惊。难道女性竟因做到社会结构对她们的要求,而受到苛责?常有人以“生物性”的论点来支持这种说法:也就是说,既然女性会怀孕而且需要男性的照顾,所以在荷尔蒙的分泌上或是心理上她们会变得较为依赖男人。支持这个理论的人,都认为事关人类天性,其理不辩自明。但是也有人主张,希望社会结构能够改变(就如我们在许多时代、地区都曾见到),母系亲族中母亲、叔伯兄弟、女性情人或朋友保护着孕妇以及婴儿,这在某些社会早有先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社会也是如此。    
    更令人无所适从的是,她们所爱的对象,来自地位比她们优越的族群——男性。换言之,如果女性必须依社会结构传达的信息,爱上地位比她高的族群,那不是自动成为烈士吗?她们付出的远不及回收的,而且对方连花点时间,让她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都不肯。    
    因此,竟有人指责女性为被虐狂,不但荒唐而且令人痛心:社会的信息指导女性去爱男性、去爱地位高于她们族群的某些成员,然后又要她们忍受男性轻蔑或优越的行为;而女性要是照这样做,依然深爱不渝,便被冠上被虐狂的封号作为回报。所以,当有人说“如果你不喜欢的话,为什么不改变呢”?这些话无异火上加油,因为如果女性的社会地位没有改变是女性自己的错时,女性会觉得很惊讶,想要反击。    
    我们也许可以用家中两个幼童起争执的情况来观察男女之间的情况:这个孩子打了那个孩子一拳,那个孩子哭了,在家长的想法中,哭的那个才需要照顾,而打人的这个既坏心眼,又富攻击性。    
    在我们的社会、家庭中,男性常在心理上攻击女性,但很少有人因此受到苛责,社会反而批评女性过于情绪化、太容易烦躁,过于需要对爱情的保证,太迷恋罗曼史。但是大家很少将男性一起批评进去或是设法要求男性改变,这是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已将女性定位为问题儿童、问题性别。所以女性生活在令其沮丧而且地位不公平的社会设定之中,却发现惟一能讨论这个问题的对象,只有女性而已。    
    所以,男性系统对于女性心理的了解并不确实,其判断也不正确,至少它歪曲了女性心理的本义。毫无疑问,这里的4500名女性对女性心理能讲得比弗洛伊德还好。    
    男性意识形态的架构,既然是统治社会的意识形态,其影响力当然深入男性和女性心灵的深处,我们从本书和先前对于男性的研究之中都可发现这一点。女性若想付出爱情,常被迫妥协再妥协,因为这个社会视她们在情感上居于次要地位,或者说另类。也就是说,她们必须一再忍让,假装没有注意到她们远逊于男性的地位,而且不在乎她们的想法被人弃置一旁,因为,男性认为她的工作能力不如他们,作为朋友,她不如其他所往来的人,看转播的足球赛都比陪她更重要等等。由于女性肯忍让,所以常被人视为弱者或烈士,既不会坚持到底,又容易打发。长期以来,学术研究一直从男性意识形态的观点来阐释女性在爱情关系中的行为,西蒙娜•;德•;波伏娃曾在1984年解释道:“虽然我敬佩弗洛伊德,但是关于女性的问题,连弗洛伊德本人都说那犹如一片黑暗的大陆,他一点都不了解女性想要的是什么。任何想要研究女性问题的人,必须完全和弗洛伊德决裂。”    
    面对着缺乏沟通、缺乏尊敬的日常生活,常使女性感到自尊在慢慢消失:她不得不做选择,到要留在这个性关系中,忍受对方微妙的鄙视和轻蔑,还是和对方分手去过寂寞的生活(难道一个人生活会比较寂寞吗)。她的内心为维持自我的尊严而挣扎不已,形于外的症状就是与人斗嘴、对立、有不安全感。但尽管斗嘴的例子在人世中层出不穷,但在我们的文化中频率更高,而且比想像中的更尖酸刻薄。这是因为两性关系是政治的,也就是说,在一般人固定的观念中,女性是情绪不稳、非理性的,而且女性的能力往往得不到认可,女性被置于挨打的、次要的地位。    
    由本章所描述的男性行为模式来界定的女性心理地位,和所谓的正常行为之间有何关联?以传统的社会科学而言,如果大多数人表达出某种特定的感受,这种感受便算是该族群的正常行为。所以在我们女性到底算是什么这个问题中,如果女性喜爱的是会伤害她们的男性,那么女性便是被虐待狂。    
    然而,如果我们采取历史的和哲学的观点,会发现另外一种意义——女性行为是针对特定文化环境的合理反应。是的,如果我们想要超越这个谜团,寻求应付方式,理解这个现象,拥有自己的看法和计划,就必须采取这种较为宽广的观点,把目前男女关系的现象只视为一种广泛的意识形态,或说是既定的信念,也就是男性意识形态的产物。    
    女性在此对于她们的经验的描述和论述,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既然现状如此,改革刻不容缓,女性不应继续坐视我们的文化依照数百年的传统来界定、判断她们,在潜意识中将女性贬为二流人种,而且必定逊于正常的标准。我们从众多女性的证言(以及多位女性学者对本研究的参与)之中,发现了丰富的心理学基础资料——正是建构新哲学的必要资料。目前心理学的用语中,包括有关女性思考及女性心理学的词汇极为有限,也就是说,整体而言,心理学对于女性文化是非常陌生的,所以应该立刻设法熟悉不同文化观点之下的文献才是。


第3章 文化体制背后的意识形态第50节 双重信息造成女性不安

    如果男性不愿和女性维持平等的伴侣关系,在情感上一味与对方疏远(装得越脆弱,权力就越大吗),而且不断在性关系之中骚扰、贬抑女性,同时又要求这些女性付出爱、感情和谅解,认为女性本来就应该任凭差遣(而且应该提供煮饭、操持家务等服务),那么,会对女性产生何种影响?    
    这种矛盾的行为会对人产生何种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对方经常在情感上与我们保持距离,令人无法捉摸,甚至取笑你,根本不理你的心声;另一方面又时而转向你,期待你给他爱和情感,还说他是爱你的——那我们要如何应对呢?    
    如果女性爱上一个口口声声说爱她(然而处处表现出上述的矛盾行为)的男性,可能会失去平衡,而且无所适从;不过她也许仍想留下来维持这段关系。但是,到底那一个才是真正的他呢?她心里也这样起伏着,是爱她的那一个,还是疏远她的那一个?当好的那一半开始疏远她时,她要怎样应对呢?所以她试着把问题提出来,不断地尝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得不断面对由对方的冷酷和情绪上的冷漠而带来的沮丧及苦闷。    
    女性是否如常人所言,真的缺乏自尊?或者这纯属“归咎于受害者”的讲法?    
    事实上,我们如果考虑到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再受到明示或暗示她们不如男性,那么她们的表现已算是相当好的了。但是女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要她们表现得像许多男性一样,咄咄逼人、冷漠和不近人情,有位女性描述了自己的情况,批评这种攻击他人的想法:    
    “我觉得好像许多女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缺乏男人从小养成的那种自觉。男人伤害别人像是天经地义(他们本来就应该要给别人点颜色看),连他们的母亲都可能告诉过他们要‘回到现场去,谁给你难堪,你就给他难看’,而且一直催促他们要赢得所有的竞争,这便是造成男人的规则和女人规则不同的原因。”    
    但是女性是否真如大众所说,低估了自己的价值?或只是女性拒绝表现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不愿放弃对于爱和照顾的坚持,而心中仍希望男性能加入她们,并寄望于他们终会多对自己付出的关爱?    
    据我们所见,大多数女性的确比男性花更多功夫以延续两性的关系,而且无论处于怎样的逆境,都坚持不懈,然而,她们却因此被人瞧不起。但是,忠诚难道不是种令人敬佩的特性吗?是否应该也要求男性照这样做才对?也就是说,多花点精力来理解和关爱另一个人,即使对方当时多少有点不智也是一样,试着把对方心中的话诱导出来,帮助她、任她差遣,并予以回馈。我们需要朋友这样对待我们,也需要我们所爱的人这样做。    
    无论过去和现在,这个社会都在女性成长的过程中灌输“把过错归究于受害者”的想法,使得她们将人生最基本的目标(自我的定义和身份的基础)都集于爱情之上(尤其那些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更是如此),但是接着又怪罪女性过于迷恋爱情等等。可是,我们的社会,的确指导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