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三角的女人.缅北篇-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丛林秘屋(4)   
  大胡子不言语,鼓愣眼一闪一闪地打量我和青子,好像在对我们做心理测试。有那么一会儿工夫,他才提起密码箱出屋。门外响起他不怀好意戏谑的沙嗓吼唱: 
  石榴花开叶子绿, 
  阿哥阿妹还不熟。 
  等到石榴熟透了, 
  剥开皮子肉擦肉。 
  大胡子的怪腔怪调渐无声息,青子胆战心惊地问我,这个杂种会不会伤害我们。 
  “他敢?!”其实我心里也虚虚的。李剑怎么还不回来呀? 
  那天晚上我们刚睡下,就被屋外纷乱杂沓的嘈杂声吵醒:小型汽车停下和启动,大胡子喑哑话音,人足马蹄声碎。过后,虽是静静的一夜,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播撒不安的种子,感觉阴谋笼罩头顶魔鬼在周围徘徊。我害怕着罪恶一触即发,无法安睡。 
  第二天清晨醒来,觉得自己像一条透不过气的鱼,嗓音嘶哑,几乎失声。青子有气无力的还取笑我:“靠嘴吃饭的人这下可惨啦,能说会道的卖点没有了。” 
  不远处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几声马嘶,吱呀沉闷的门响,又回复死般的沉寂。青子和我即刻敛息闭气。 
  我汗流浃背躺在吱吱作响的破木床上自怨自艾地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不是发神经跑到金三角瞎折腾,可能现在我会在我那6层楼上、爬满绿萝、飘着薰衣草芳香的小单元,泡过玫瑰浴的身子套着温柔的棉睡袍,听着蓝调,坐在电脑前为某女性时尚杂志编撰着“小资女人喜欢得到的十种礼物的挑选清单”之类都市“白领、粉领”喜欢的温婉文章,不时啜上一口卡布其诺咖啡…… 
  而现在,这一切如同天堂般遥远:我躺在金三角的原始森林中一间又热又闷的秘密棚屋中,裹着几天尚未离身已发臭的牛仔T恤,和若干小虫共享一张的粗糙的木板床,空气中流淌着阴谋与罪恶,耳边轰响无名的枪战声,眼前张牙舞爪的是密林的树梢,前景扑朔迷离,几近发狂,只想他妈的现在能洗一个热水澡死也值。 
  2001年初夏,李剑把我和青子丢在金三角原始森林与世隔绝的小破屋,两天两夜不露面。这是一段提心吊胆的等候,相当一场生与死的较量。我们不敢出门,像关在监狱的囚犯龟缩在屋里,失魂落魄的似乎过了一千年。 
  两年后我在国内看到这样一则报道: 
  2003年4月9日星期三《云南信息报》焦点新闻:“猎豹行动”。 
  本报讯昨日云南省公安厅正式通报:3月20日,中缅警方联合捣毁了一个位于泰缅边境、缅方一侧密林深处的毒品加工厂。经过激烈的枪战,缅方部队以击毙毒贩9名、俘获37名,查获毒品466公斤,缴获火箭弹等一大批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弹药和一批运输工具等。 
  今年2月,云南警方在侦查易制毒(化学)品走私案件时,发现泰缅边境有一个毒品加工厂存在的线索。将此线索通报了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南部171军区。此事引起了缅方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展开了调查工作。并将与我国合作此次扫毒行动,命名为“猎豹行动”。 
  缅方171军区多次派出情报、作战人员对毒品加工厂进行调查、搜索,查明该毒品加工厂位于泰缅边境缅方一侧,东经98度35分,北纬19度90分,地处缅甸东南部金三角地区,距泰缅边境约10公里,密林重重,人迹罕至。 
  仰光时间3月20日上午7时30分左右,缅甸171军区第三、七步兵营的200多名兵士按照安排,再次来到该地区侦察,在密林边上的一小路口突然遭遇该加工厂设在外围,负责第一道警戒的武装人员。对方惊慌开火,士兵们立即还击。一时间,机枪声、手枪声不绝于耳。武装毒贩连火箭炮都用上了。本来寂静的森林霎时变成了一个激战的战场。经过约20分钟的激烈交火后,武装毒贩中9名被击毙、3名被击伤、37名被俘获。171军区的一名士兵受伤。 
  清理战场时,士兵们发现这条小路通往密林深处,认为其另一头可能就是毒品加工厂所在。士兵们迅速循路寻了进去。急行军40分钟,爬上一座山后,那掩藏于一片小凹地之处的毒品加工厂才隐隐约约地出现在士兵们面前。入了厂内,厂中的毒贩早已听到先前的枪战声仓惶逃了,但没有来得及逃掉的三名毒贩仍负隅顽抗。枪战再次打响,以3名毒贩受伤被擒而告终。 
  这个毒品加工厂占地10余亩。茂密的热带雨林遮天蔽日,将一个散落其间的工棚、窝棚掩个严严实实。若不仔细观察,极难发现其踪影。此加工厂与附近村庄关系密切。部分工人来自该村。缅方经清理,查获毒品466公斤及一大批制毒工具和制毒试剂;缴获机枪、美制卡宾枪等各种枪支31支,地雷、拉雷、火箭弹等各种弹药147枚;缴获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4辆,骡马13匹。缅方掸邦第二特区南部171军区官兵表示,这次禁毒合作十分成功,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加强与我国警方的合作。 
  我恍然悟到,2001年金三角雨季来临之前,我和青子在泰缅边境那诡秘肮脏的丛林密屋中预感的阴谋和罪恶似乎得到证实。假设我们住过的丛林密屋是报道中的那个毒品加工厂的外围住房,但至今我不清楚李剑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他把我和青子带到密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难道为叫我们带那个黑色密码箱到清迈还是另有其他?   
  丛林秘屋(5)   
  直觉告诉我他不是毒贩。虽然人往往被直觉诱惑,又被直觉伤害。但我相信,我的直觉不会骗我。   
  NO!偷渡   
  我和青子呆在丛林密屋精神几近崩溃的第三天晚上十点多,李剑开着他的皮卡车回来了,绝口不提这两天他干什么。我们一直提着的心,也就稀里糊涂地放下了。 
  不知因屋内闷热还是什么,李剑一进门就脱掉了上衣,我们惊惧地看到他健壮的胸背文着四条彩龙,像个黑帮老大。他打开一瓶矿泉水咕嘟咕嘟地喝,嚼着牛肉干,捕捉到我们惊愕的目光,用好听的北方话得意地说,有几次身上没一个子儿,就这样光着上身走进赌场, 
  跟赢了钱的男人要钱花,很容易得手。 
  “你带了厉害武器?” 
  “什么都没有,只对他们说,我没钱了,把你们赢的钱给我。他们就乖乖地交出了。” 
  我和青子不敢吱声,光膀子威慑人,够有能耐的。 
  “我的身体很特殊,一次吃50粒摇头丸都没事。你们吃过摇头丸没有?” 
  我们如同听到妖魔鬼怪似的,恐惧地摇头。这人的“水(背景)”真的太深了。 
  接下来,他与我们展开了至关重要的谈话。 
  “你们到了泰国还回来吗?”他认真地审视我们。 
  “不回了,我们直接往清迈乘飞机回国啦!”青子的回答很轻松。 
  “不可能!除非你们有另外的身份。” 
  “怎么解释?”我顿起疑虑。 
  “你们的护照上没有入境手续,到清迈不可能买到飞机票,按正规的渠道,出不了境,回不了国。”(说明他查过我们的护照) 
  如雷轰顶!我和青子傻眼了。我们虽持有护照和金三角三个国家的签证,因种种原因,我们进入金三角的第一个国家用的是边境通行证,那就不可能用护照到其它国家。只能用边境通行证从原路回国才算合法。这让我们始料不及。怎么办? 
  “有个办法,把你们送过泰缅边境,你们在泰国办完事,又从泰缅边境将你们接回送到中缅边境,你们自己用边境通行证回国。” 
  “这合法吗?” 
  “哈!小姐,我不知你是弱智还是天真,这是——偷渡!而且需要很多钱。” 
  啊,偷渡?不但超出我们的道德范围,而且还要钱,要多少钱? 
  他说了一笔数字,我们吓了一跳,它差不多是我和青子为金三角之行筹备的全部资金。死般的沉默。青子又是无可救药的脸色煞白。 
  我觉得,在金三角,我们不是在走路,而是在一条反复无常的大河漂流,受到河水挟制,我们的情绪根据潮水的涨落,时而平静,时而狂暴,起伏不定。惊恐、惊喜,失望、振作,身心疲倦、信心倍增,伴随我们纵深金三角。金三角对我来说,未知数太多太多;因为它神秘魔幻谜样的特质,和我内心不可遏制探险的欲望,难分难解地纠缠在一起。我承认自己胆大、好奇心强、爱冒险……我知道自己并不是勇敢的人,贪生怕死,爱享受,不易抗拒诱惑……但我许多非理性的行为下潜伏着理性思维。 
  我显得举棋不定地对李剑说了大胡子昨天对我们的建议。 
  李剑暗绿色的眼睛像覆满苔藓的深潭,不可捉摸地冷笑:“那你们的资金不用愁了。自己拿主意吧!” 
  我们将面临的不是一段行程,而是一场生命的选择: 
  一是冒险——带上黑色密码箱偷渡到泰国,把箱子送到清迈,得到一笔巨款,完成我们的金三角泰北行。偷渡回缅,然后回国,和青子分钱,享受人生。 
  二是放弃偷渡——也就是放弃我们的金三角一次成行的计划,放弃巨额美金,放弃冒险,即刻回到中缅边境,用通行证回国后,持护照签证由国内合法的堂而皇之地辗转迂回,才可继续我们的金三角泰老之行。 
  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抉择——冒险,放弃? 
  坐在惨淡的灯光下,青子和我都感觉到神经被拉到了一个极限,几乎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甚至产生一种听天由命的思想。李剑似乎在玩弄着阴谋。玩弄并非欺骗,而是揭示阴暗所具有的功效。这就和智慧一样,我记不得是谁曾给它下过定义,说智慧就是对世界的不理解。所谓的听天由命是绝望吗?智慧的特征就是不去做绝望的事。 
  黑夜的林中响起零星枪声,马蹄声碎,渐渐远去。 
  我虽然喜爱冒险,但遵纪守法却是我的道德底线。 
  NO,偷渡!我很平静,这是一种下了决心的平静。带着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绝望的乐观。 
  “NO;偷渡!”我和青子异口同声。 
  窗外吹进夜晚山林的风拂过脑际。今晚没有月亮,繁星的山林夜空如缀满碎宝石的黑缎子将我拥抱,一切清澈透明。 
  “你们回国吧!”李剑背转身,坚决地说,显现不容置疑的硬汉风格。 
  夜晚重归于寂寥。我发现自己躺在群星之中。下决心后平静至幸福。   
  归去来兮(1)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最著名的独白,“to be or not to be”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和生与死这个重大命题有关。这句话可以有多种译法,比如:是或者不是?干还是不干?行动还是不行动?是生,还是死? 
  2001年当我和青子身陷金三角缅泰边境的丛林密屋,遭遇“是生,还是死”这个重大的命题。就在我们下决心不偷渡打道回府的第二天早晨——“在冰冷的沙里我梦见了死亡/但 
  黎明我醒来看见/明亮、闪烁的晨星”。 
  我们此行要到河对岸,可现在到了河的这边,却放弃跨河过岸,走回头路回国,若继续金三角泰北行,需由国内乘飞机到泰国清迈,从清迈再回到对岸的美赛。我们为何放弃一步之遥即可达的目的地,而要辗转千山万水耗时耗财的迂回。 
  为什么,为什么?这就是选择——是关于“是生,还是死?”的选择。 
  我们宁愿绕天大地大的圈子,也要绕过危险——道德失范与生命的冒险。选择放弃,而不是获得——当然,在这放弃的一刹那,也获得了,获得了自己内心的和平。我们选择放弃,也就选择了生,为什么要选择死呢? 
  凌晨,金三角的原始森林依然又热又冷。我裹着睡袋躺在硌人的木板床上,在早晨灿烂的阳光沐浴中,强烈的思乡之情突然向我袭来。一阵痛楚像长矛一样刺穿了我的心。那个不知还属不属于我的爱人、飘着油墨香的报刊和岁月熔金的书籍、时尚火爆的影视新碟和经典怀旧的老曲,还有,还有小锅米线、糯米香茶和那缠绕绿萝的小屋——是我浓浓的乡愁。 
  早些时候,在这神秘的丛林深处,形势严峻到连说浪漫都觉得可耻,我还有诸多不切实际的遐想;而现在,回国决心已定,多了漂泊的疲惫,失了浪漫与悠闲,归心似箭。 
  归去来兮,倦鸟归巢。 
  李剑尊重我们的选择,开着他那辆灰色的皮卡车,把我和青子从原路送经景栋,至缅甸联邦暨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所在地——勐拉。 
  缅甸勐拉毗邻中国西双版纳的打洛口岸,是310国道的国内终点。同时又是连通缅、泰最近的一条跨国公路的起点。从缅共815军区演化而来的“缅甸掸邦第四特区”,是一个极为袖珍的割据之地。地理面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