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利钝不常。她默默无闻,高尚淳美;她任劳任怨,鞠躬尽瘁。十八年来,
她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医学事业。她是一代优
秀的中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与陆文婷形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这是以往当
代文学史上从未描写过的一个艺术典型,是作者对生活独到的发现和创造。
她是高干夫人,踞权势以营私利,却满口“马列主义”,开口闭口“我的同
志哟!”,装腔作势,虚伪透顶。小说通过她圆滑含糊的措词、拐弯抹角的
试探、和颜悦色中的威胁、革命词藻下的冷酷,揭示出一个掩饰在革命面纱
下面正在丧失革命精神的发霉的灵魂。这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是中国
特定的政治形势下的产物。小说通过这个形象鞭挞了封建特权思想对某些干
部的侵蚀和对社会生活的污染。
《人到中年》的成功还在于作者艺术手法上的创新。作品采用了双线复
合的结构,陆文婷的意识活动线和抢救她的现实行动线交叉推进,时而蒙太
奇,时而意识流,极大地增加了小说的生活容量。在塑造人物上,小说采用
多视角描写和心理描写,全方位展现陆文婷从青年到中年不同时期的生活片
断,多侧面、多层次地刻划了她的形象美和心灵美。作品还以匈牙利诗人裴
多菲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贯穿始终,使其成为作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
分,既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又为作品增添了一种美的旋律,加强了作品
的抒情效果,使全篇交织着一种深沉低回的曲调和奔踊昂进的旋律。
(钟正平)
美食家(存目)
陆文夫
别具一格的“食”文化
——《美食家》导读
《美食家》发表于1983 年第一期的《收获》。小说写的是一位嗜吃如命
的吃客的故事。朱自治在解放前是一个房屋资本家,他既无技术,也不懂经
营管理,但他也有“专长”,那就是“吃”,以吃为业,因吃成精。解放后,
他吃性不改。在50 年代中期饭店进行饭菜大众化、平民化的“革命”时,他
因“吃”受到影响,而与烧得一手好菜的孔碧霞结婚。到了60 年代初的困难
时期,他被饿得皮包骨头,还以“复习”过去吃过的名菜来“熬馋”。“文
革”期间,做为寄生虫的朱自治,自然难逃被批判的厄运。然而粉碎“四人
帮”后,他却身价陡增,被誉为“美食家”,当上了烹饪学会的会长,在新
的形势下“乘汤下面”,捞取利益。作品以朱自治40 年“吃客生涯”几经变
幻为主线,艺术地概括了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其题旨所
指则是左的教条主义思想方法所造成的严重恶果以及必须拨乱反正的迫切性
和艰巨性。做为朱自治的对立面的高小庭,是怀着对朱自治的寄生虫生活的
强烈憎恶而投身革命队伍的。当他重新回到这个城市,对朱自治式的生活进
行冲击时,由于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自然与当时盛行的左倾幼稚病一拍即
合,把奢糜的生活与苏州古老的传统都当成了革除的对象。作者把人物放在
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和政治的、世俗的、文化的、心理的等多种因素相互交
织的关系中来表现,以剖析人物在曲折历史行程中的责任和功过,以概括我
们国家几十年来的历史道路和经验教训,使作品获得了强烈的时代感和深沉
的历史感。
《美食家》不仅是一部对我国社会发展中的迂回曲折进行冷静思索、重
新审视的反思小说,也是一部在比较深刻的意义上思考文化问题的作品。首
先,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并非仅仅把“吃”作为一种生活现象、一种生理需
要来描写,而主要是把它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来表现,挖掘其社会、历
史意义。作者并没有因为朱自治是不劳而获的有闲阶级的代表,而简单地否
定他“吃”的历史,因为他体现的那种精细、高雅的“吃”文化,是高度的
物质文明和文化素养的结晶。这正如高小庭的朋友对他提出的劝告:“苏州
的吃太有名了,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文化,如果把这种文化毁在
你手里,你是要对历史负责的!”其次,围绕着朱自治这个人物,作者穿插
进了大量的苏州民情风俗的描写。苏州特有的园林庭院、酒肆茶楼、石板小
巷和名点小吃、佳肴珍馐,在作者的笔下浑然一体地构成了一幅风俗画,使
读者感受到了浓郁的苏州文化氛围,也为作品平添了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齐玉朝)
烟壶(存目)
邓友梅
市井社会的众生相与风俗美
——《烟壶》导读
《烟壶》发表于1984 年第一期的《收获》,这是邓友梅创作的表现北京
市井社会民俗风情之美系列小说中的一篇。小说以一个小小的烟壶为纽带,
牵动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工匠艺人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以“壶里乾坤”映照
出大千世界,描绘出清末时期的众生世相。小说的民俗美,首先表现在作者
从民俗学的角度切入,塑造了一组民族性特强的人物形象。乌世保原是个靠
吃祖宗留下的家业生活、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落拓的八旗子弟。他自从得
罪了阴险毒辣的洋人走狗徐焕章,经历了九死一生的牢狱生活和家败人亡的
悲惨遭遇后,终于从画烟壶内画走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聂小轩是个身
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他因烟壶而身陷囹圄。为了保存祖先留下的绝技,他在
狱中把“古月轩”技艺教给了乌世保。侥幸出狱后,他因拒制有辱国格内容
的烟壶而自伤其手,显示了一个民间艺匠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凛然的民族气
节。作者还塑造了美丽善良、侠肝义胆的柳娘,老实忠厚而又精于世故的寿
明,颟预而又暴戾的王公贵族九爷,阴险毒辣而又奴性十足的徐焕章等形象,
这些带有北京的历史烟尘和世俗色彩的人物,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深厚历
史底蕴,为当代文学画廊增添了一组不可多得的艺术形象。在人物塑造上,
作者深得中国传统小说的手法之妙,善于抓住人物言行、神韵及民俗特征,
在不露声色的故事描述中,使其世俗相形神毕肖、声态并作地展示在读者面
前。
小说的民俗美还表现在,作者将风物学、方志学、历史学、经济学等知
识和风土人情熔为一炉,以多彩的画笔描绘出清末北京城特有的习俗风貌。
像作品中关于中外烟壶史的精确描述,对王府大宅、文物小店、茶楼饭庄、
书馆戏院以及人影憧憧的鬼市、磁器口热闹的盂兰盆会的细致介绍,都能使
读者从中领略到活灵灵的民俗美。
小说民俗美还有赖于作者的语言风格。作品所用的语言是经过提炼加工
的纯正的北京口语,朴素、淳厚、洗练、爽脆、气韵生动,带有浓郁的地方
风味。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如乌世保、聂小轩、库兵三人在狱中的对话,寿
明和吴庆长在茶馆的对话,聂小轩与女儿柳娘商量婚事的对话等,无不个性
鲜明,活画出人物的性格、身分、秉性、心理,同时也自然地传达出了旧北
京的世情习俗和人物的魂魄精神。
(齐玉朝)
棋王
阿城
一
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
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
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
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
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
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
策之内。我野狼似的转悠一年多,终于还是决定要走。此去的地方按月有二
十几元工资,我便很向往,争了要去,居然就批了。因为所去之地与别国相
邻,斗争之中除了阶级,尚有国际,出身孬一些,组织上不太放心。我争得
这个信任和权利,欢喜是不用说的,更重要的是,每月二十几元,一个人如
何用得完?只是没人来送,就有些不耐烦,于是先钻进车厢,想找个地方坐
下,任凭站台上千万人话别。
车厢里靠站台一面的窗子已经挤满各校的知青,都探出身去说笑哭泣。
另一面的窗子朝南,冬日的阳光斜射进来,冷清清地照在北边儿众多的屁股
上。两边儿行李架上塞满了东西。我走动着找我的座位号,却发现还有一个
精瘦的学生孤坐着,手拢在袖管儿里,隔窗望着车站南边儿的空车皮。
我的座位恰与他在一个格儿里,是斜对面儿,于是就坐下了,也把手拢
在袖里。那个学生瞄了我一下,眼里突然放出光来,问:“下棋吗?”倒吓
了我一跳,急忙摆手说:“不会!”他不相信地看着我说:“这么细长的手
指头,就是个捏棋子儿的,你肯定会。来一盘吧,我带着家伙呢。”说着就
抬身从窗钩上取下书包,往里掏着。我说:“我只会马走日,象走田。你没
人送吗?”他已把棋盒拿出来,放在茶几上。塑料棋盘却搁不下,他想了想,
就横摆了,说:“不碍事,一样下。来来来,你先走。”我笑起来,说:“你
没人送吗?这么乱,下什么棋?”他一边码好最后一个棋子,一边说:“我
他妈要谁送?去的是有饭吃的地方,闹得这么哭哭啼啼的。来,你先走。”
我奇怪了,可还是拈起炮,往当头上一移。我的棋还没移到,他的马却“啪”
的一声跳好,比我还快。我就故意将炮移过当头的地方停下。他很快地看了
一眼我的下巴,说:“你还说不会?这炮二平六的开局,我在郑州遇见一个
名手,就是这么走,险些输给他。炮二平五当头炮,是老开局,可有气势,
而且是最稳的。嗯?你走。”我倒不知怎么走了,手在棋盘上游移着。他不
动声色地看着整个棋盘,又把手袖起来。
就在这时,车厢乱了起来。好多人拥进来,隔着玻璃往外招手。我就站
起身,也隔着玻璃往北看月台上。站上的人都拥到车厢前,都在叫,乱成一
片。车身忽地一动,人群“嗡”地一下,哭声四起。我的背被谁捅了一下,
回头一看,他一手护着棋盘,说:“没你这么下棋的,走哇!”我实在没心
思下棋,而且心里有些酸,就硬硬地说:“我不下了。这是什么时候!”他
很惊愕地看着我,忽然象明白了,身子软下去,不再说话。
车开了一会儿,车厢开始平静下来。有水送过来,大家就掏出缸子要水。
我旁边的人打了水,说:“谁的棋?收了放缸子。”他很可怜的样子,问:
“下棋吗?”要放缸子的人说:“反正没意思,来一盘吧。”他就很高兴,
连忙码好棋子。对手说:“这横着算怎么回事儿?没法儿看。”他搓着手说:
“凑合了,平常看棋的时候,棋盘不等于是横着的?你先走。”对手很老练
地拿起棋子儿,嘴里叫着:“当头炮。”他跟着跳上马。对手马上把他的卒
吃了,他也立刻用马吃了对方的炮。我看这种简单的开局没有大意思,又实
在对象棋不感兴趣,就转了头。
这时一个同学走过来,像在找什么人,一眼望到我,就说:“来来来,
四缺一,就差你了。”我知道他们是在打牌,就摇摇头。同学走到我们这一
格,正待伸手拉我,忽然大叫:“棋呆子,你怎么在这儿?你妹妹刚才把你
找苦了,我说没见啊。没想到你在我们学校这节车厢里,气儿都不吭一声儿。
你瞧你瞧,又下上了。”
棋呆子红了脸,没好气儿地说:“你管天管地,还管我下棋?走,该你
走了。”就又催促我身边的对手。我这时听出点音儿来,就问同学:“他就
是王一生?”同学睁了眼,说:“你不认识他?唉呀,你白活了。你不知道
棋呆子?”我说:“我知道棋呆子就是王一生,可不知道王一生就是他。”
说着,就仔细看着这个精瘦的学生。王一生勉强笑一笑,只看着棋盘。
王一生简直大名鼎鼎。我们学校与旁边几个中学常常有学生之间的象棋
厮杀,后来拼出几个高手。几个高手之间常摆擂台,渐渐地,几乎每次冠军
就都是王一生了。我因为不喜欢象棋,也就不去关心什么象棋冠军,但王一
生的大名,却常被班上几个棋篓子供在嘴上,我也就对其事迹略闻一二,知
道王一生外号棋呆子,棋下得很神不用说,而且在他们学校那一年级里数理
成绩总是前数名。我想棋下得好而有个数学脑子,这很合情理,可我又不信
人们说的那些王一生的呆事,觉得不过是大家寻逸闻鄙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