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二部)作者:马辂-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春霖还携带了张学良致杨虎城和西安各将领的信函。信中说:“商定办法二 
则,请兄速下最大决心,使委座及弟易收柬陕甘之局。关于改编政府及对图问题, 
准我等可在三中全会提出,公开讨论……盼诸兄为国家、为西北、为东北,请详计 
之。凡有利于国者,弟任何牺牲,在所不惜。盼勿专为我个人谋计。” 
  在这两个方案中,接受甲案则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仍靠拢在一起,“三位 
一体”不致解体;接受乙案,东北军可移驻较富庶的地区,但东北军东开后“三位 
一体”自然瓦解。蒋介石给杨虎城写信,劝他接受甲案,并说杨和十七路军有革命 
的历史,不能与东北军相提并论,甲案对杨有利。而何应钦又给王以哲、何校国写 
信,劝他们接受乙案,说乙案有利于东北军。于是,西安内部的矛盾更加明显:十 
七路军主张接受甲案;东北军高级将领虽然公开表示接受甲案,但暗中却想接受乙 
案;东北军少壮派则认为不管他甲案乙案,先把少帅救回来再说。 
  共产党在西安是张、杨请来的客人,不便于涉友军的内部事务,更不能发号施 
令,只能处在建议和赞助的地位。1月15日。杨虎城向周恩来表示。如果真的打起来, 
他对作战胜利没有把握。周恩来根据中共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总体方针,分析 
当前局势,向杨虎城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为了求得和平解决。须先由杨虎城、于 
学忠通电就职。第二,由他们派人去奉化见蒋。对乙案坚决拒绝,对甲案可基本接 
受。但须中央军全部退出甘肃,在西安得留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各一部,东北军并可 
伸至咸阳。第三,主要的是军事上三单位靠拢,政治上利用国民党即将召开的三中 
全会来解决问题。 
  1月21日,毛泽东从延安致电潘汉年,让他转告宋子文,中共在如下条件下接受 
甲案:一、和平解决后不再有战争;二、停止“剿共”并发经费;三、容留一部红 
军驻陕南,以解决粮食困难;四、下令马步芳停止进攻河西红军;五、以上四条应 
有蒋介石手书保证。 
  看来毛泽东实在不敢相信蒋介石的口头承诺了,所以才要求蒋介石立字为据。 
但是,蒋介石依然措墨如金,不肯留下片言只语。他对红军最先表示同意甲案表示 
满意,第二天即让宋子文代他面告潘汉年:红军若是能迅速劝告张、杨部队服从中 
央,则和平解决后定当抗日,给养自然概由中央负责,何必疑心中央军继续进攻? 
防地问题仍按原议,红军分成几块也不好,如陕北嫌狭,可向凉州以西发展嘛。对 
马部已下达停战命令,他不服从暂无良策。至于保证书一事,何必多此一举呢,子 
文转达已是证明。 
  毛泽东一看,这分明是权宜的应付。22日收到潘电后当即电示:请坦言告蒋, 
红军所虑是继续“剿共”,这种可能存在,红军束缚于渭水与黄河之间是危险的; 
以红军实数,每月至少需50万,停止打土豪则毫无办法;请蒋给我们亲笔信,写明 
停止“剿共”,一致抗日,同意一部红军驻陕南,因为那里以前就是苏区。 
  蒋介石依然没有写这封信。 
  正在这时,西安的形势发生了不可收拾的逆转。 
  东北军内部少壮派和元老派在战与和的问题上矛盾日益激化。一方面,深受张 
学良信任而思想偏激的少壮派把“张副司令能回来一切都可谈,张副司令不能回来 
只有去拼命”作为行动纲领,不顾一切后果地进行战争宣传,自下而上地发动请战 
签名运动,要求营救张学良。不惜同中央军开战,认为元老派主和是有意取代张学 
良而放弃营救。他们的义愤很容易引起东北军中下层官兵乃至社会群众的同情和支 
持。杨虎城虽忧虑作战难以取胜,但也希望张学良能早日回来主事,又担心中央军 
来后会对他报复,在这点上同少壮派有着共鸣,甚至对中共代表团产生误解,避而 
不见。这样,少壮派的主张在西安一时占了上风。 
  环境复杂,矛盾尖锐,形势险峻。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国内和平,实现对外抵 
抗。周恩来苦口婆心,舌敝唇焦,一直同各方面广泛接触,宣传坚持三位一体,坚 
持和平。当然,重点是做少壮派的工作。 
  1月27日夜,周恩来请少壮派的主要人物到金家巷东楼会客厅会谈。少壮派表示: 
我们坚持要求张学良将军回来才能撤兵。应德田慷慨激昂地发表了长篇讲话,陈述 
他们的理由。周恩来听完后,耐心地解释道:我们了解东北军的特殊性和张副司令 
在东北军的重要性,我们也了解张副司令在“三位一体”中的重要性,我们极愿把 
副司令营救出来。但是现在这种局面,我们坚持要求放回副司令。而蒋介石一定不 
放回,坚持下去,很容易引起战争。而引起战争,那就不合副司令发动西安事变所 
希望达到的团结抗战的原意。引起战争,对副司令恢复自由和回来的问题更无好处: 
很明显,战争一起,他们更不会放副司令回来了。我们现在退兵,我们“三位一体” 
好好地团结,保持这个强大的力量,继续坚持要求,副司令迟早总会回来。我们要 
求副司令回来的方法应该很多,不一定要现在这样坚持。要求南京即刻放他回来。 
现在这样坚持,一旦引起战争,不仅张副司令回不来,而且容易造成更加混乱的局 
面,对国家前途,对团结抗日前途,对东北军前途,对副司令前途,都会没有好处。 
  周恩来充满感情地说:“共产党与蒋介石的血海深仇,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共 
产党与东北军和张副司令的血肉关系,我们也永远不会忘怀。凡对副司令有好处的 
事,我们一定尽力而为。但现在坚持要求副司令回来,不见得对他有好处。” 
  然而这些语重心长的话仍没有说服少壮派。苗剑秋一边大哭,一边说:“你们 
不帮助我们打仗,你们红军开到关中干什么?是否看着我们让蒋介石消灭?你们不帮 
助我们打仗,咱们就先破裂!”孙铭九跪下,一边哭,一边请红军出兵。一直闹过 
半夜。最后,周恩来说:“这个问题很重要,容我们好好商量一下,再答复你们。” 
他们这才走了。 
  少壮派代表刚离开,周恩来还没上床,南汉宸慌慌张张跑来了,报告了杨虎城 
的心事。原来这天夜里,杨虎城把他从床上叫醒,对他说:“你这次来西安,我当 
然不反对你站在你们党的立场,但是我也希望你要替我打算打算。共产党主张和平, 
可以同国民党、蒋介石分庭抗礼,他们是平等的。我是蒋的部下,蒋的为人是睚眦 
必报的。和平解决以后,叫我怎样对付蒋?所以和平的前途就是牺牲我。我现在不 
能看着自己就这样完了。” 
  周恩来听后,立刻对南汉窟说:“请你回去告诉杨先生,就说我今天去三原红 
军司令部开会,晚上一定赶回来,请杨先生放心。我们一定对得起朋友,我们绝不 
做对不起朋友的事。” 
  30日,周恩来、博古、叶剑英坐汽车赶到三原,和在那里的洛甫、彭德怀、任 
弼时、杨尚昆、左权一起开会。大家认为:东北军和十七路军是我们的朋友,现在 
这两个朋友坚持要打,解释无效,并已发展到答应了是朋友、不答应可能导致敌对 
的情势。本来是不应该打仗的,但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只能帮助他们打这一位。会 
议决定:只要东北军、十七路军两方意见一致,红军可以暂时保留自己的意见而支 
持他们的主张,跟他们一起订。当晚,周恩来赶回西安,将三原会议的决定告诉杨 
虎城和少壮派。 
  然而,这一切努力都没有阻止住少壮派的幼稚举动,一场亲痛仇快的悲剧还是 
猝然发生了。 
  正是: 
    未到对外抵抗日, 
    却是后院起火时。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第二部)     第十回 
长安城里峰回路转 西子湖畔柳暗花明     
   话说1月19日,在少壮派的提议下,东北军在渭南召集切以上军官40余人举行军 
事会议。王以哲因病没有出席。何柱国发言坚持主和,受到与会大多数人的反对。 
会议当即作出决议:在张副司令回来前决不撤兵,中央军如再进逼不惜一战。40多 
名军官在决议上签了名。 
  王以哲、何柱国仍不同意渭南会议的决议,但又无法说服群情激愤的少壮派。 
第二天,他们派飞机到兰州把于学忠接来,因为他是张学良临走时指定代他统率东 
北军的。31日晚上,杨虎城、于学忠、王以哲、何柱园和周恩来5人在王以哲家中召 
开最高级会议,决定是战是和。室外,少壮派实力人物旁听。于学忠、何柱国、王 
以哲认为现在已成内外夹攻、腹背受敌之势,要打将是不利的,主张和平解决。杨 
虎城说:“从道义上讲,应该主战;从利害上讲,应该主和;东北军方面既是主和, 
那么我们还是实行同顾祝同谈妥的方案,和平解决吧!”最后让周恩来表态,他说: 
“我们原来是坚决主张和平解决的,以后你们两方面有许多人坚决主战,我们为了 
团结,只要你们两方一致主战,我们也可以保留我们原来的主张。现在你们两方一 
致主和,我们当然是赞同的。不过,请你们要注意内部的团结和设法说服你们的部 
下,否则恐怕还会发生问题。” 
  会议的结果,大大出乎少壮派意料之外:不是由杨虎城下动员令出击,而是立 
即派和谈代表李志刚到潼关去继续谈判,准备签字。少壮派极为恼火,认为这是王 
以哲、何往国破坏的结果。 
  2月1日晚,他们在孙铭九家秘密聚会,决定除掉王、何等人,堵塞和谈之路。 
当夜,街上便贴出“除奸”的标语,情势急剧地紧张起来。2月2日上午,少壮派突 
然下手,由卫士营一帮军人闯入王以哲住宅、开枪将王打死。何柱国、于学忠、董 
英斌等因事先避人新城杨虎城公馆得免予难。 
  接着,几个青年军官又冲入周恩来的办公室。周恩来一看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 
便明白了来意。他霍地站起来,大声说:“你们要于什么?你们以为这样干就能救 
张副司令回来吗?不!这恰恰是害了张副司令。你们破坏了团结,分裂了东北军,你 
们在做蒋介石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你们是在犯罪!”在周恩来的严厉训斥下,这 
几个青年军官气焰顿敛,低头不语。周见他们平静下来,又进一步开导他们。他们 
自觉惭愧,流着眼泪跪下来向周恩来认错请罪。 
  这时,西安城内弥漫着恐怖气氛,谣言蜂起,有的甚至挑拨说:少壮派是受共 
产党的指使行动的,共产党有一张黑名单,要杀一批军长、师长,打出红旗。面对 
险情,周恩来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立刻带着李克农、刘鼎赶往王以哲家里。这时离 
王以哲被害只有一个小时,王身中九弹,躺在血泊里,家中乱成一团。周恩来是最 
早赶到的,他安慰家属,迅速帮助搭起灵堂,料理后事。消息传出后,使东北军高 
级将领深受感动,解除了一些人对共产党的误会。 
  王以哲在东北军中是很有威望的高级将领,他的被害激起了广大官兵的愤慨。 
消息传到前线,驻防在渭南的东北军立刻调转枪口向西安开拔,前锋到达临潼,要 
杀孙铭九等人祭灵。眼看一场自相残杀的悲剧就要上演,’和平解决事变的成果即 
将毁于一旦。 
  周恩来闻讯,立即派共产党人刘澜波到渭南前线向要为王以哲报仇并进兵西安 
的刘多荃师长说明真相,陈述利害,劝他偃旗息鼓。同时,周恩来考虑到少壮派在 
发动西安事变中是有功的,他们错误地刺杀王以哲的动机还是想拯救张学良,便冒 
着袒护凶手的嫌疑,派刘鼎将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送到红军驻地云阳,而后转 
赴天津。这样即使少壮派失去了首领,不致再肇生事端,也使要替王以哲报仇的人 
失去了目标,从而防止了事态的扩大。 
  然而“二二事件”所造成的损害毕竟是难以完全弥补的。少壮派那种不顾大局 
的鲁莽行动,把原有的裂痕完全撕开了,从而严重破坏了“三位一体”的内部团结, 
决定性地削弱了西安方面同南京谈判和营救张学良的力量和地位。“二二事件”以 
后,东北军内部人心涣散,濒于分裂。渭南前线的部队自动撤到渭河以北,给中央 
军让出进人西安的大路。一些高级将领在南京方面的政治攻势下进一步发生分化。 
军长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