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5中国散文排行榜-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嘉兴的一条大街上,我轻轻地徜徉着,还常常抬起头,仰望那一座座耸向蓝天的高楼。一串串敞亮的玻璃窗户,反射着一阵阵耀眼的阳光,像一道道瀑布似的,从顶空里纷纷溅落下来,闪闪烁烁的,发出晶莹的亮光,显露着这些广厦的线条,是多么的弯曲和圆润,挺拔和流畅。早就听说过,这美丽与富庶的嘉兴地区:有着六千多年古老和悠久的历史。那时候,多少男男女女的祖先们,在这里跋涉,在这里开垦,为了建设自己的家园,经历了数说不完的艰难与困苦,却依旧做着很浪漫的梦,升腾出充满诗意的情思来。。。。 

  周明 王宗仁 编

  /* 目录 */
  周国平: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1)
  周国平: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2)
  周国平: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3)
  周国平: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4)
  王  蒙:永远的巴金
  贾平凹:《秦腔》记(1)
  贾平凹:《秦腔》记(2)
  贾平凹:《秦腔》记(3)
  贾平凹: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
  韩少功:土地(1)
  韩少功:土地(2)
  韩少功:土地(3)
  韩少功:土地(4)
  陈丹青:我谈大先生(1)
  陈丹青:我谈大先生(2)
  陈丹青:我谈大先生(3)
  陈丹青:我谈大先生(4)
  梅  洁:不是遗言的遗言(1)
  梅  洁:不是遗言的遗言(2)
  雒青之:菊花里的刀光(1)
  雒青之:菊花里的刀光(2)
  李  辉:在冬天,怀念梅志(1)
  李  辉:在冬天,怀念梅志(2)
  冯  唐:浩浩荡荡的北京(1)
  冯  唐:浩浩荡荡的北京(2)
  金翠华:世间最美丽的眼睛(1)
  金翠华:世间最美丽的眼睛(2)
  金翠华:世间最美丽的眼睛(3)
  金翠华:世间最美丽的眼睛(4)
  张成起:走进总督府(1)
  张成起:走进总督府(2)
  张成起:走进总督府(3)
  王小艾:娘是世上那个最亲你的人(1)
  王小艾:娘是世上那个最亲你的人(2)
  余秋雨:恒河残稿(1)
  余秋雨:恒河残稿(2)
  余秋雨:恒河残稿(3)
  池  莉:上海的现实主义(1)
  池  莉:上海的现实主义(2)
  裘山山:四十年前的爱情(1)
  裘山山:四十年前的爱情(2)
  陈建功:少年时代的一次出走(1)
  陈建功:少年时代的一次出走(2)
  陈建功:少年时代的一次出走(3)
  从维熙:底层情缘
  冯骥才:怀念老陆
  石  英:洪阳洞走出了严嵩
  李存葆:识君应是千古事(1)
  李存葆:识君应是千古事(2)
  邓  刚:明天我结婚(1)
  邓  刚:明天我结婚(2)
  林  非:美哉,嘉兴(1)
  林  非:美哉,嘉兴(2)
  林  非:美哉,嘉兴(3)
  高洪波:奥斯威辛的风
  周  明:没有讲完的童话(1)
  周  明:没有讲完的童话(2)
  范咏戈:平明寻白羽(1)
  范咏戈:平明寻白羽(2)
  韩美林:木头片子(1)
  韩美林:木头片子(2)
  林  希:一分钱情结
  叶文玲:寂寞分水塘
  王巨才:走马平塘
  王宗仁:望柳庄(1)
  王宗仁:望柳庄(2)
  王宗仁:望柳庄(3)
  祝  勇:昆明:最后的顺成街(1)
  祝  勇:昆明:最后的顺成街(2)
  红  孩:躲在门柱后面的女孩
  刘家科:无名氏
  蒋元明:母亲的背篓(1)
  蒋元明:母亲的背篓(2)
  杨献平:周围(1)
  杨献平:周围(2)
  熊育群:复活的词语(1)
  熊育群:复活的词语(2)
  熊育群:复活的词语(3)
  郭保林:根之魂(1)
  郭保林:根之魂(2)
  徐  风:大人巷
  汪建中:江南女子
  石庆华:独处与思考
  杨宣强:海拔是一种境界
  高凯明:93盏油灯
  黄永达:乡下的继母
  高  勇:村庄的细节(1)
  高  勇:村庄的细节(2)
  刘志成:伤逝的雪(1)
  刘志成:伤逝的雪(2)
  刘志成:伤逝的雪(3)
  辛  茜:飞进心里的歌声
  陈永林:亲吻一棵树
  杨  莹:雪花赋(1)
  杨  莹:雪花赋(2)
  小  红:站台
  姚雪雪:庐山的一件往事(1)
  姚雪雪:庐山的一件往事(2)

  /* 1 */

  周国平: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1)



  公元前399年春夏之交的某一天,雅典城内,当政的民主派组成一个五百零一人的法庭,审理一个特别的案件。被告是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此时年已七十,由于他常年活动在市场、体育场、手工作坊等公共场所,许多市民都熟悉他。审理在当天完成,结果是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怪诞的一页,一个人仅仅因为他劝说同胞过更好的生活,就被同胞杀害了。雅典是哲学的圣地,但看来不是哲学家的乐园,出身本邦的哲学家只有两个,苏格拉底被处死,年轻的柏拉图在老师死后逃到了国外。这又是人类历史上最光荣的一页,一个人宁死不放弃探究人生真理的权利,为哲学殉难,证明了人的精神所能达到的高度。正因为出了苏格拉底,雅典才不愧是哲学的圣地。
  多亏柏拉图的生花妙笔,把当年从审判到执行的整个过程栩栩如生地记述了下来,使我们今天得以领略苏格拉底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哲人风采。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十年,当时二十八岁,审判时在场,还上台试图为老师辩护,法官嫌他年轻把他轰了下来。评家都承认,柏拉图太有文学才华,记述中难免有虚构的成分。他大约早就
  开始记录老师的言论,据说有一次朗读给苏格拉底听,苏格拉底听罢说道:“我的天,这个年轻人给我编了多少故事!”尽管如此,评家又都承认,由于他自己是大哲学家,能够理解老师,他的证词远比色诺芬所提供的可靠。色诺芬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但毫无哲学天赋,审判时又不在场,老师死后,深为扣在老师头上的两个罪名苦恼,要替老师洗清,在回忆录中把苏格拉底描绘成一个虔敬守法的平庸之辈。英国学者伯奈特说:“色诺芬为苏格拉底做的辩护实在太成功了,如果苏格拉底真是那个样子,就决不会被判死刑。”英国哲学家罗素仿佛从中吸取了教训,表明态度:“如果需要让人复述我的话,我宁愿选一个懂哲学的我的死敌,而不是一个不懂哲学的我的好友。”不过他倒不必有这个担忧,因为苏格拉底述而不作,他却惊人地多产,别人哪里还有复述的机会。
  现在,我们主要依据柏拉图的记述,在若干细节上参考色诺芬的回忆,来察看这个案子的来龙去脉。原告有三人。跳在台前的是无名诗人美勒托,长一根鹰钩鼻,头发细长,胡须稀疏,一看就是个爱惹是生非的家伙。还有一个无名演说家,名叫莱康。实际主使者是皮匠安尼图斯,一个活跃的政,客,终于当上了民主政权二首领之一。他的儿子是苏格拉底的热心听众,常常因此荒废皮革作业,使他十分恼火。在他政坛得势之后,苏格拉底曾挖苦他说:“现在你用不着再让儿子做皮匠了吧。”更使他怀恨在心,遂唆使美勒托提起诉讼。事情的起因看上去小得不能再小,似乎是个别人泄私愤,何以竟能够掀起若大波澜,终于要了苏格拉底的命?
  其实,安尼图斯之流恼恨苏格拉底,多少代表了一般市民的情绪。苏格拉底喜在公共场所谈论哲学,内容多为质疑传统的道德、宗教和生活方式,听众又多是像安尼图斯的儿子这样的青年。雅典的市民是很保守的,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恪守本分,继承父业,过安稳日子。像苏格拉底这样整天招一帮青年谈论哲学,不务正业,在他们眼里就已经是败坏青年了,因此,一旦有人告状,他们很容易附和。当然,把一个哲学家——不管是不是苏格拉底——交给几百个不知哲学为何物的民众去审判,结局反正凶多吉少。
  苏格拉底之处于劣势,还有一层原因,便是在场的审判员们早在年少时就听惯流言,形成了对他的成见。他对此心中有数,所以在申辩一开始就说,那些散布流言的人是更可怕的原告,因为他们人数众多,无名无姓,把他置于无法对质却又不得不自辩的境地。他说他只知道其中有一个喜剧作家,他未点名,不过谁都明白是指阿里斯托芬。二十四年前,阿里斯托芬在喜剧《云》中把苏格拉底搬上舞台,刻画成一个满口胡诌天体理论的自然哲学家和一个教青年进行可笑诡辩的智者。在观众心目中,前者所为正是不敬神,后者所为正是败坏青年,二者合并成丑化了的苏格拉底形象。真实的苏格拉底恰与二者有别,他把哲学从天上引回了人间,从言辞引向了实质,但观众哪里顾得上分辨。苏格拉底是阿里斯托芬的朋友,当年喜剧上演时,他还去捧场,台上的苏格拉底出场,观众席上的他凑趣地站起来亮相,实在憨得可以。他和阿里斯托芬大约都没有料到,爱看戏不爱动脑子的老百姓会把戏说当真,以讹传讹,添油加醋,终于弄到使他有口莫辩的地步。
  平心而论,在审判之初,无论三个原告,还是充当判官的民众,都未必想置苏格拉底于死地。他们更希望的结果毋宁是迫使苏格拉底屈服,向大家认错,今后不再聚众谈论哲学,城邦从此清静。可是,苏格拉底仿佛看穿了他们的意图,偏不示弱,以他一向的风格从容议论,平淡中带着讥刺,雄辩而又诙谐。这种人格上和智力上的高贵真正激怒了听众,他申辩时,审判席上一阵阵骚动,矛盾越来越激化。
  苏格拉底大约一开始就下定了赴死的决心。美勒托准备起诉的消息传开,有同情者见他毫不在乎,行为无异于往常,便提醒他应该考虑一下如何辩护,他回答:“难道你不认为我一生都在做这件事,都在思考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在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做吗?”他的确用不着准备,只须在法庭上坚持他一贯的立场就行了。当然,他完全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他比原告和法官更清醒地预见到了结局,审判实质上是遵照他的意志进展的。他胸有成竹,一步步把审判推向高潮,这高潮就是死刑判决。
  按照程序,审判分两段。第一段是原告提出讼词,被告提出辩护,审判员投票表决是否有罪。在这一段,苏格拉底回顾了自己从事街头哲学活动的起因和经历,断言这是神交给他的使命。人们的愤恨本来集中在这件事上,倘若他想过关,至少该稍稍显示灵活的态度,他却一点余地不留,宣布道:“神派我一生从事哲学活动,我却因怕死而擅离职守,这才荒谬。雅典人啊,我敬爱你们,可是我要服从神过于服从你们。只要我一息尚存,就决不放弃哲学。”他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其职责是不停地叮咬人们,唤醒人们,使人们对专注于钱财和荣誉、不在意智慧和灵魂的生活感到羞愧。
  原则不肯放弃,还有一个方法能够影响判决。按雅典的惯例,被告的妻儿可以到庭恳求轻判,这种做法往往有效。苏格拉底有妻子,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还年幼,但他不让他们到庭。他不屑于为此,讽刺说:“我常见有声望的人受审时做出这种怪状,演这种可怜戏剧,他们是邦国之耻。”
  投票的结果是以二百八十一票比二百二十票宣告他有罪。票数相当接近,说明在场不少人还是同情他的。审判进入第二步,由原告和被告提议各自认为适当的刑罚,审判员进行表决,在二者中择一。美勒托提议判处死刑。苏格拉底说:“我提议用什么刑罚来代替呢?像我这样对城邦有贡献的人,就判我在专门招待功臣和贵宾的国宾馆用餐吧。”说这话是存心气人,接下来他有些无奈地说:我每日讨论道德问题,省察自己和别人,原是于人最有益的事情。可是,一天之内就判决死刑案件,时间太短,我已无法让你们相信一个真理了,这个真理就是“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要逃避死刑,有一个通常的办法,就是自认充分的罚款。只要款额足够大,审判员往往宁愿选择罚款而不是死刑。说到这一层,苏格拉底表示,他没有钱,或许只付得起一个银币。这是事实,他荒废职业,整日与人谈话,又从不收费,怎能不穷。不过,他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