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不经此,何以知艰难?”勃勃欲傅玄之降,玄之不屈,叫骂
而死。勃勃积人骸为京观,号“髑髅台”。长安百姓皆惧勃勃
… Page 459…
两晋秘史 ·858·
来攻。朱龄石焚宫殿,奔潼关,夏王以兵追杀之。勃勃入长安,
大飨将士,举觞嘱王贾德曰:“卿往日之言,至期而验,可谓
算无遗策矣!”
裕闻青泥之败,未知义真存亡,怒甚,刻日北伐,谢晦谏
以士卒疲敝,请俟他年。郑鲜之亦言:“今诸州大水,民食困
乏。三吴群盗攻没诸县,皆由困于征伐故也。江南士庶,引领
颐以望返旆。闻更北出,不测退期,巨恐反顾之忧,更在腹心
也!”裕知义真回,事乃止。但登城北望,慨然流涕而已。以
段宏为黄门侍郎,毛德祖守蒲坂。
十一月,彗星出“天津”入“太微”,经“习匕斗”络“
紫薇”,八十余日而没。魏王嗣召诸儒术士问之,曰:“彗星
所出,今四海分裂,咎在何国,朕甚畏之,卿等无隐。”崔浩
曰:“灾异之兴,皆象人事,无衅又何畏焉?昔王莽将篡,星
亦如之;而今国家主尊臣卑,民无异望,晋室陵夷,危亡不存,
彗之为异,其刘裕将篡之应乎?”魏王悦之。
却说当夏王勃勃既即位于长安,闻韦祖思贤而忠正,乃遣
人征之。韦祖思惧其残暴,只得随使人入长安,早朝拜舞,恭
谨过礼。勃勃大怒曰:“吾以国士征汝,奈何以非类处吾?汝
昔不拜姚兴,何独拜我?我今未死,汝犹不以我为帝王,吾死
之后,汝辈弄笔,当置吾何地耶?”遂将出杀之,群臣无不冤
之。勃勃于长安置南台,以子赫连璝录南台尚书事。勃勃欲领
文武振旅而还统万,造宫殿大成,改元为真兴元年,刻石都南,
颂其功德焉。群臣请都长安,夏王勃勃曰:“朕岂不知长安帝
都,沃饶广固,然统万距魏境才百余里,朕在长安,统万必危
;若在统万,则魏必不敢济河而西,诸卿适未见此耳!”乃置
南台于长安,以赫连璝录尚书事而还。勃勃性骄虐,视民如草
芥,常置弓剑于侧,群臣近视者凿其目,笑者抉其唇,谏者先
… Page 460…
两晋秘史 ·859·
截其舌,然后斩之。
三月,刘裕诛晋室之有才望者,司马楚之叔兄皆死。楚之
亡匿蛮中,及从祖休之奔秦,楚之乃亡之汝、颖间,聚众以谋
复仇。楚之少有英气,折节下士,有众万余,屯处长社。裕使
沐谦往刺之,楚之爱士,待谦甚厚,谦未得间,乃夜称疾,欲
因楚之问疾而刺之。楚之果自赍药往视,情意甚驾,谦不忍发,
乃出匕首,以状告曰:“将军深为刘裕所忌,使我刺你,吾不
忍也。愿勿轻率,以自保全!”遂委身事之,为之防卫。楚之
乃以兵转屯柏谷坞以防之。
西凉地震星陨,时凉公李歆用刑过严,又好治宫室,从事
中郎张显上疏曰:“凉土三分,势不久支。兼并之本,在于裕
农;怀远之略,莫如宽简。今阴阳失序,风雨乖阻,是宜减膳
彻乐,侧身修道;而更繁刑峻罚,缮筑不止,殆非所以致兴隆
也!沮渠蒙逊,胡夷之杰,内修政事,外礼英贤,攻战之际,
身先士卒,百姓怀之,乐为之用。臣谓殿下,非但不能平蒙逊,
亦惧蒙逊方为社稷之忧也!”主簿范称亦谏曰:“天之子爱人
主,殷殷至矣!故政之不修,下灾异以告我知之!改者虽危必
昌,不改者虽安必亡。属者谦德堂陷,效谷地裂,昏雾四塞,
日赤无光。狐上南门,地频五震,星陨建康,皆变异之大者也。
昔年西平地裂,狐入殿前,而秦师奄至。姑臧门崩,而陨石于
西土,梁熙见杀之。及段业称制,三年之中,地震五十余所;
先王龙兴,蒙逊篡弑之行。向前之成事,殿下所明知。愿停罢
官室之役,止游戏之娱,礼贤爱民,以应天变。”皆不从。
… Page 461…
两晋秘史 ·860·
第三四九回 宋公受晋之禅位
却说宋王刘裕,置酒会留宴文武,议谋外略。太师令骆达
出席上曰:“臣常观天文符应,晋该禅于宋,不可远征。”刘
裕曰:“如何?且言。”达曰:“晋义熙元年至今,太白昼见,
经天凡七。占曰:‘太白经天,人主更而异姓兴。’义熙七年,
‘五虹’见于‘东方。’占曰:‘五虹见,天子黜,圣人出。
’九年,‘镇星’、‘岁星’、‘太白’、‘荧惑’聚于‘东
井’。十三年,‘镇星’入‘太微’,占曰:‘镇星’入‘太
微,有立王有徙王。’今天命已归大王,大王宜受晋位,拨兵
去伐,不必亲行。”刘裕谓骆达等文武曰:“吾闻魏武帝有言,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吾思此事。”达曰:“魏武帝不
忍为之,世受汉禄,恐人议论篡逆之名,故有此语。是明使其
子曹丕为天子也。”刘裕曰:“吾功德比迹魏武帝若何?”达
曰:“大王辅晋,绝而再兴,与魏大不同也!魏虽功盖天下,
民恨其威,不怀其德,其子承统,差役繁重,东西驰驱,无有
宁岁。今大王累立大功,恩布天下,民心归之久矣!故与曹氏
不同。况今天心示变,宋岂可逆也!”裕曰:“吾记谶云:昌
明之后,尚有二帝。吾若受禅,难逃篡逆之名,末可行之也!”
骆达知裕之意欲受禅,而恐天下人议论,乃即出与中书侍
郎王韶之议计,请晋帝左右宦者李英、刘益至府,谓曰:“今
晋室天下,皆是宋公再造,民心都归,况天文屡应,宋该受禅,
… Page 462…
两晋秘史 ·861·
我众文武共议,欲立宋公刘裕为帝,宋公执谶识言:‘昌明之
后,尚有二帝’,不肯受禅,故请二公商议计策,二公若从吾
言,富贵不轻!”李英、刘益曰:“吾受刘公之恩久矣,屡思
报效,今吾等议计,若有用我之处,万死不辞!”韶之曰:“
二公既有此心,我众文武议欲谋弑晋帝,而立宋公刘裕为帝,
君意如何?”英、益曰:“列位休言,且容旦日便有捷报,不
须尽言。”言讫,二人遂辞人宫。
及至次日,以鸩酒毒死晋帝,诈称发背而死,瞒过百官。
百官举哀,停尸于白虎之殿。丧事毕,太史令骆达及中书侍郎
王韶之谓文武曰:“晋室天下几绝,咸赖宋公一人,功盖天下,
德及万民,自古迄今,虽唐虞无以过此。今晋帝已晏驾,理宜
宋受禅,汝诸文武意下如何?”众皆曰:“宋公可当!”刘裕
坚执不从,且曰:“今皇帝尸肉尚未冷,琅玡王德文还在,吾
必不从。”言讫,亲扶琅玡王德文上龙座,唤文武出班山呼万
岁,拜舞毕,分列两班。上贺罢朝讫。
却说晋恭帝讳德文,晋安帝同母弟也。初封琅玡王,及刘
裕、王韶之谋戮安帝,裕乃迎德文而立之。在位二年,禅于宋
刘裕。刘裕废为零陵王,卒弑之。寿三十七岁,葬中陵,按谥
法尊贤让善曰“恭”。
己未,元熙元年七月,恭帝设朝,加封宋公裕爵王位,裕
辞不受。
时刘裕有受禅之意,难于发言,乃集朝臣宴饮,从容谓文
武曰:“昔桓玄暴篡,鼎命已移。我首倡大义,兴复晋室,孤
年已衰暮,欲归世矣!”众臣皆曰:“明公盛德,虽周公、伊
尹莫及之,何可归致也?”众臣皆莫晓其意,惟中庶子傅亮知
之,一同饮罢,遂出还本镇。
骆达、王韶之与百官商议曰:“元熙元年冬,黑龙西登于
… Page 463…
两晋秘史 ·862·
天,易曰:‘冬龙见,天子亡社稷,大人受命。’及闻冀州道
人释法柳告其弟子曰:“嵩神言江东有刘将军,是汉家苗裔,
当受天命。吾以璧三十二镇金一并与之。刘氏卜世之数,汉建
武至建安末,一百九十六年,该禅魏。魏自黄初至咸熙末四十
六年,而禅晋。晋自泰始至今一百五十六年,该禅于宋公,揖
让咸穷于六。今天垂景象,宋当代晋,可安排受禅之礼,请晋
天子诏将天下让与宋王。”众皆曰:“此天命已归刘氏,可奏
知恭帝。”众曰:“可!”
至晚来见宋公,时宫门已闭,亮叩扉请裕出见曰:“臣暂
且还都,不久即至,故来辞耳。”裕亦知亮意,无复他言,只
云:“还须几人随送?”亮曰:“须数十人足耳!”刘裕从之。
亮于是星夜来都,及出,忽见长星竟天,亮拊髀叹曰:“我常
不信天文,今始验矣!”亮至,与文武官僚等及中书侍郎王韶
之、太史令骆达,皆直入内殿,来见天子,奏曰:“伏睹宋王
自征讨以来,功盖天下,德布四方,真越古超今,虽唐虞无以
过此。然群臣会议,皆言晋袆已终,伏望陛下效尧帝之道,将
江山社稷禅位与宋王,上合天心,下得民意。则陛下祖宗幸甚
!臣等议定,今乃奏知。”帝大惊,汗流满面,半晌不能言。
觑百官曰:“朕虽不达,又无罪恶,争忍以祖宗之基等闲弃之
!朕思桓玄之时,晋氏已五天下,天下重为刘公再造,所延将
二十载矣!今日之事,本所甘心,但恐后代议朕不德,以天下
轻易与人,汝百官再宜从公议之!”
骆达出班奏曰:“天文符应数十条,皆言晋气数已尽,宋
祚将兴。”恭帝犹豫。尚书傅亮奏曰:“陛下差矣!昔日三皇
五帝,互相推逊,无德让有德。次后三王,各传子孙,至于桀
纣无道,天下伐之。春秋虽霸,各相吞并,有贤者归之,后并
入秦,方归于汉。汉禅于魏,魏禅于晋。以此论之,天下者,
… Page 464…
两晋秘史 ·863·
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须不是陛下祖宗自传至今,
陛下早决去就,勿令生变。”司空徐羡之曰:“自古以来,有
兴必有废,而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安有不败之家?陛
下两晋,相传以来,一百余年,气数已尽矣!宜从众请,可急
降诏,以安众心。”
帝始勉应,乃命尚书仆射傅亮草诏,亮承旨即草诏曰:
朕承晋祚,罹天下荡覆几无遗,幸祖宗之灵,得刘氏之力
为辅政,南征北讨,东荡西除,而得大平。今仰瞻天地,俯察
民心,晋之气数已尽,大历合归于宋。以前生既极神迹,今生
主有光辉明德,以应有期,历数昭然已可知矣。夫人道相继,
为贤为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无穷,羡而慕之。今命陪臣
献上玉玺,追则尧典,禅位于宋王,无致辞焉。
当傅亮草诏,使帝书之,帝无奈秉笔,遂人之言,令百官
赍丹诏并玉玺,请宋王受之。宋王不受,上表谦让,表曰:
臣裕昨奉诏受禅,陛下以垂世之诏,禅无功之臣,使天下
人闻知,肝胆碎裂,不知所措。昔者尧以位逊大贤,巢由避迹,
后世称之。臣德鲜薄,臣岂敢奉命?请于盛世别求大贤,以礼
让之,则免万世之议论也。臣权纳玺绶,待罪阙下,不胜惶怖
战栗之至!
帝览表,顾谓群臣曰:“宋王谦让不受,当如之何?”太
尉王道邻奏曰:“宋王虽辞,宜再诏奉禅。”帝闻言,又使傅
亮持诏玺至宋王府。
宋王裕谓左右檀道济等曰:“虽二次诏命,孤恐天下不能
… Page 465…
两晋秘史 ·864·
逃篡逆之名!”道济曰:“此事甚易,令傅亮再捧诏玺而还,
却变其命,筑高台名为受禅台,卜吉日良时,聚集内外公卿并
四夷八方之人,都至台下,令恭帝亲捧玺绶,以禅天下于大王,
可以绝群谤之言也!”宋王裕大喜,傅亮依计而行。
… Page 466…
两晋秘史 ·865·
第三五○回 宋公刘裕即帝位
庚申二年四月,长星见,裕令傅亮捧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