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悟,急忙解释,旁听者都大笑,中丞也大笑,因为“兰花菇”三字很像妓女的名字啊。
偶得妙句
唐代诗人周林作诗,在旷野苦苦构思,碰到一个樵夫,周急忙揪住他叫道:“我得到
啦!”那樵夫大吃一惊,挣脱手臂就跑,周林却慢慢地说:“妙诗,妙诗!”原来他在构想
一首《古墓诗》,正为结尾两句犯难,偶而碰见樵夫,灵感一动,吟道:“子孙何处闲为
客,松柏被人伐作薪。”
他人鞋底
宋朝的杨亿,曾执笔写作公文,常被执政的大官点划删改,他很是愤愤不平。便拿来文
稿,将高官涂抹处又用浓墨全部抹去,做成鞋底草样,在旁边题写小字道:“世业杨家鞋
底。”别人惊奇地询问,他就说:“这是别人脚迹。”一时传为笑谈。
菜肴诗名
有个人要设宴招待朋友,可惜搜遍口袋只有8文铜钱,十分尴尬。老佣人说:“容易办
成。”便拿6文买了两只鸡蛋,1文买了些韭菜,一文买了豆腐渣。
老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面上铺两只蛋黄,他说:“这叫做‘两个黄鹂鸣翠
柳’。”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盘
菜是炒豆腐渣,名称叫做:“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道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个蛋壳,取名
为:“门泊东吴万里船”。
老佣人说:“我喜欢杜甫这首诗,所以做的菜肴凑上这四句诗,成其文雅,请不要嘲
笑。”主人十分高兴,客人也重重奖赏了他。
布医先生
外祖父生病时,医病的都是庸医。有个姓郑的医生,名气很响,而医疗技术尤其平庸。
医疗数月,外祖父的病情反而加重。后来只得请陈修园来诊治。他查阅了医生们开的药方,
说:“都是被这班庸医们医坏的!”他还特意在某药方后批道:“市医(市街上的医生)伎
俩,大概相同。”
过了几天,医生们见到陈修园的批字,全都脸色沮丧,独独郑某把“市”看成“布”,
发问道:“陈某为啥叫我们是布医呢?”
众人暗暗发笑,便称呼郑某是“布医先生”。
父为子民
张兰舫治理福建,兼任闽浙总督。他的父亲闲居在家,亲友前去恭贺,张父嗔怪道:
“想不到我做了儿子属下的小民,你们为什么要贺喜啊?”众人一时将此传为佳话。
得名来由
一天,林凤梧拜会纪文达,纪问:“你取名凤梧有什么来由吗?”
林答道:“母亲生我时梦见有只凤凰栖息于梧桐树上,所以才提此名。”
纪文达叹道:“您母亲的梦可说是美妙的了!假使不幸而梦见鸡盘旋于芭(谐音
“巴”)蕉之间,那么你的名字就很难听啦!”
林凤梧边笑边说:“你真会恶作剧。”
想妻对联
某童生到郡城去考秀才,偶然想念起妻子来,便戏写一副对联,自寻乐趣:“充无罪之
军三百里,守有夫之寡二十天。”
同学看见,传为笑话。
嘲老童生
某童生年纪已有80岁,督学官询问他四书五经里的文章,他大多不记得。有人嘲笑
他,作了一副对联:“年纪八十尚称童,可云寿考(可说是长寿了);到老五经犹未熟,不
愧书生(又指对书籍生疏)!”
辩说妒妇
有人为醋性很强的女人辩解道:“丈夫放纵情欲,有个严厉的老婆约束他,也称是‘动
心忍性’(克制情欲磨砺操守)
吧。所以谚语说得好:‘到老才知妒妇功(功德、功劳)’。”大家觉得此话中肯。
但有一位不服者笑着驳斥他:“你知道人怎样爱护牲畜的吗?白天喂养它们,夜里将它
们关在栅圈里备加防护,唯恐豺狼虎豹来袭击偷吃。这难道真的是爱护它们的生命吗?不过
是为了自己宰杀享用的需要罢了。妒妇不就像这样吗?”众人大笑。
扛抬鼻头
吴下(现苏州)称奴仆叫“鼻头”。嘉靖年间,王氏有个奴仆叫吴一郎,偶然暴富,用
钱买得一个官职,目空一切,骄横异常。
一天,他乘坐四人扛抬的轿子赴宴,举人张伯起很厌恶吴一郎的嚣张气势,编了个“关
白”故事来挖苦吴一郎。
张伯起对吴一郎说:“最近听说关白已经拎捉到了。”吴一郎询问详情,张伯起说:
“关白本是一个怪物,身长几十丈,腰有百围粗,斩下它的头,也有几千斤重。”
吴一郎说:“哪会有这事呢?”
张伯起说:“就是一个鼻头也要用四个人扛抬才行。”
好色如僧
李屏山同雷希颜、张伯玉聚宴、游玩。李屏山喜欢喝酒,雷希颜喜欢吃菜,于是相互戏
笑道:“屏山爱酒如蝇,希颜见肉如鹰,伯玉好色如僧。”说完一起大笑。
十年窗下
北宋政府南渡后,因为疆土狭小,所以大批官吏一时不能实任官职。有的等候十多年也
不能任职,往往以耕田或教书来谋生。所以当时流传这么一句话:“古人说‘10年窗下无
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天是‘一举成名天下知,10年窗下无人问’啊。”
“良知”颜色
一个青年向王阳明求学,开始听到“良知”这一词时,便冒昧地问:“‘良知’是黑色
还是白色?”众人大笑,那青年羞得满面通红。
王阳明慢慢说道:“‘良知’不是白色也不是黑色,它的颜色是正宗的红色啊!”
三个不要
有个年老的县令,在县府大门前写了三个大字:“三不要”,下面还作了注释:“一不
要钱,二不要官,三不要命。”
第二天早上,他出去察看,只见注释下又给人每行添了两字:“一不要钱”下添写了
“嫌少”;“二不要官”下添写了“嫌小”;“三不要命”下添写了“嫌老”。老县令恼羞
不已。
父浴子睡
金圣叹去拜会友人,那朋友以洗浴为由婉言谢绝。金圣叹又探访他儿子,儿子又在睡
觉。金圣叹叹了口气道:“老子还在狱(谐音‘浴’)中,儿子又做了罪(谐音‘睡’)人
啦!”
伯虎写对
唐伯虎有次代某商人写了一副对联:“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那人不满意,说对联意思必须显而容易理解的才好。
唐伯虎就重新写了一副:“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柜里铜钱,要像冬天
虱子,越捉越多。”
某商人才十分高兴地告别而去。
改崔灏诗
明朝时,京城的士大夫在冬天都用貂皮做成套子,套在帽子上御寒,称做“帽套”。
一天,某官骑马去拜访朋友,有个骑马的人经过他旁边,顺手抢去帽套。第二天,某官
去办公,将情况告诉同僚。
有人就改写了崔灏的登黄鹤楼诗赠送给他:“昔人已偷帽套去,此地空余帽套头。帽套
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空悠悠。”
众人大笑。
老枣树班
掖县张某同中丞胡某是儿女亲家,胡家养有一个戏班子。
一天,张胡两家夫人宴会,张某对胡某说:“听说尊府梨园(戏班子)最好。”
胡某不知“梨园”含义,随口谦虚地答道:“怎么称得上梨园呢?不过只有几棵老枣树
罢了。”
左右都掩嘴暗笑。人们便称胡氏的戏班叫“老枣树班”。
毛氏评诗
萧山毛大可不喜欢苏东坡的诗。汪季用就举出苏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
知”为例,游说道:“这样的诗难道不是妙句吗?”
毛大可愤然不平地说:“春天水暖,鹅也先感觉到了,怎么苏东坡只单单说鸭呢?”
旁边人听了捧腹大笑。
杨凭查偷
唐代诗人杨凭有个表弟,因偷抄了他的诗而获取功名。杨凭知道后十分愤怒,责问表弟
道:“我的‘一一鹤声飞上天’,你有没有偷抄在试卷上?”
表弟答道:“知道阿哥最珍爱这一句诗,我不敢偷。”
杨凭神情有所缓和,说:“这样还可以宽恕。”
“似我”匾额
吴中有个监司,曾经写上“似我”两个大字配置匾额,放在无锡惠泉上,自夸个人操守
品格犹如泉水一样清澈纯洁。以后他再去惠泉游览,忽见匾额已不在了,便生气地责成寺庙
和尚搜索,原来匾额已给读书人移到厕所里去了。
美女有力
王忠肃为人严肃,不喜欢嘻笑,偶尔说笑话,也一定寓有规劝警告的深意。
一天,他看见一个大臣目送美女,美女走远了,那大臣还频频回头凝视。王忠肃就说:
“这个女子很有力量。”
大臣问:“先生怎么知道呢?”
王忠肃笑道:“这是显而易见的事,不然,您脑袋怎么总被她远远扯拉向后转呢?”
儿坐下首
郭进很有军事才能,带兵打仗屡立战功。一次,他在城北建造房屋竣工,就设宴邀集亲
友庆贺,造屋工匠们也应邀赴宴。郭进将工匠们的酒席设置在厅东,子侄们的酒席设置在厅
西。
有人便说:“儿子们怎能同工匠们并列在一起,而且还位处下首(古人以东为上
首)?”
郭进指着工匠们:“他们是造屋的人。”又指指儿子们:“他们却是卖屋的人(暗含将
来败家之意),所以应该坐在造屋人的下首啊。”
妓女笑话
举人阳少南到某县游览,同某妓女亲近相好,当时妓女还是少女,过了几年,他重新到
某县,这时他胡须老长,那女子亦成了大姑娘。
一天,他同友人去看那女子。阳少南对她笑道:“女儿家天天亲近男人,所以容易长大
啊。”
那女人也不甘示弱,上前捋住他的胡须笑道:“虬髯公难道也是天天亲近女儿家而变老
的吗?”
大家听了相对一笑。觉得妓女的话虽然是笑话,其实足够使人猛然觉醒的啊!
徐晞妙答
兵部尚书徐晞是从普通差吏出身而逐级提拔上来的。一天,他与某状元一同走进学宫,
某状元指着孔子肖像说:“你认得这位老先生吗?”
徐晞说:“怎么不认得?可这位老先生不是科甲(参加科举考试而获取进士功名)出身
的。”某状元尴尬得难以对答。
姚江学术
有个督学考问监生:“什么叫姚江学术?”(姚江的一家之说。)
监生答道:“有人说姚的学术胜过江的学术,有人说江的学术胜过姚的学术,两说并
存,似乎难以分辨它们的高下和优劣。”
督学只能啼笑皆非。
屠儿作文
有个屠夫的儿子攻读诗书,要想做官。
一天,他向某某太史请教文章,太史评论他的文章说:“有骨力,有斤两,放在案头
上,反复咀嚼也不讨厌。”明为赞扬,实为讽刺。
屠夫的儿子却十分高兴,拿了文章向乡亲们夸耀。有个人忍不住向他直率地指出太史说
话的寓意,屠夫的儿子非但不听,反而生气地斥责那个说真话的人。
杜诗评文
有个贡生善于说笑。一次,读了别人的文章引用杜甫绝句评论道:“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别人惊问原故,他答道:“上句就是指那文章——只听到它白白地叫得
好听;下句是指那文章模糊不清。”大家佩服贡生评文的技巧。
再打三斤
有个县官整天喝得大醉。一天午后,喝完一壶酒,正要叫公差再给他买些酒来时,忽听
得外面有人喊冤枉。他非常恼怒,传令升堂,吆喝公差拿板子敲打喊冤的人。
公差问:“打多少?”
他醉醺醺地伸出三个指头说:“再打3斤!”
多付饼钱
有个顾客问饼店老板:“饼多少钱一个?”
老板答道:“一钱一个。”
顾客一连吃了几个饼,按价付了钱。老板说:“饼是面做的,你还应付面钱。”顾客随
即付了面钱。
老板又说:“饼不要柴草烧和水调拌吗?你还要付草钱和水钱。”顾客又立即付了草钱
和水钱。
老板说:“饼还要人工做。”顾客又付了钱。
顾客回到家里,想了想,笑骂自己道:“我真戆啊,付了那三种钱,就不该再付饼钱了
啊!”
报告灾荒
荒年,农民向官府报告灾情。
官老爷问麦子收成多少,回答说:“只有三分收成。”
又问棉花收成,回答说:“只有二分收成。”
再问稻子收成,回答说:“也只有二分收成。”
官老爷大为生气:“这就有七分收成了,还来捏造欠收吗!”
农民又好气又好笑,便说:“我活了100多岁,实在没见过这么大的灾荒。”
官老爷问:“你怎么会有100多岁?!”
农民答道:“我70多岁,大儿40多岁,二儿30多岁,合起来不就是吗?”
这么一说,引得哄堂大笑。官老爷被笑得红了脸。
蔡京之孙
宋朝的权臣蔡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