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让他最佩服的是,张青云的内心深处是确实想给老百姓干点实事妁,并不是那种停留在口头上的作秀。虽然手段方面,张青云用得狠了点,但设身处地的想想,张青云也是不易。
他是京城过来的空降兵,本来就被人视作洪水猛兽,如果再没有一点手段,那岂不早卷起铺盖走人了?
另外,换个角度来说,万政治既然被张青云强行拉上了船,他除了跟紧张青云外,其他别无选择。张青云即使一脚踏进了深渊,他也要跟着往下,何况是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他更不可能起什么异心,也不会在初掌权就滥用权力。
既然形势一片大好,那就得趁着大好形势干出一番成绩来,有了成绩自己能进步不说,领导的面上也有光。现在在港城靠向张青云的干部渐渐的越来越多,万政治作为最早跟张青云的人,他是更加体会到了现在的地位来之不易,所以对工作他是全心身投入,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的问题,他也是尽量的一碗水端平,做到不偏不倚。
张青云指示他,让他:“尽量不得罪人,不要怕得罪人,得罪人了不要怕!”这三句话,在工作中他经常对下面的人讲,他自己也是认真根据此来践行。
这一天,万政治又走到黄陂区实地考察,跟着他一起的有国内和国外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现在黄陂新城的规划已经到了最后攻关的时刻,但是此时黄陂区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了,已经规划好的道路建设已经开始动工,整个新城区交通路线布局也已经正式开始了。
为了迎接万政治一行人,黄陂区区委书记左南山和区长杨太明两人亲自率领黄陂区相关干部在新城开发管委会迎接,左南山这段时间也是意气风发,腰杆挺直了很多。
港城城市扩张的第一站便是黄陂,黄陂新城建设是张市长新城市建设思路的第一次尝试,而对黄陂区来说,左南山为了争取到这样一个机会已经艰苦卓绝的努力了3年多了。
一届班子在任也就5年,左南山为此努力了3年多,可以想见现在他的心情。黄陂新城开发,光政府投资就是数百亿,这其中还不包括外资、民间资本的大量涌入。
按照张青云的规划,黄陂新城的建设政府投资只占相当少的一部分,其中大部分都是需要社会资本来完成。按照规划,黄陂新城的未来的商业区土地择日就会拍卖出售,届时政府和社会资本会有一次很好的互动。吸引社会资本来投资新城、建设新城,此时的投资,在今后若干年将会带来成倍的利润。为了更好的吸引投资,张青云指示黄陂区委区政府引入公平竞争的机制,意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来出资参与新城建设,但是建设必须按照政府规划进行。
至于建设后的产权问题则是企业和政府共有,按照股份制的原则,双方友好协商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地域其比例不同。
其中在未来规划的新城正中心,张青云已经和红桔集团以及伯格集团达成协议,政府将会以极低的地价给他们各自准备一片土地。伯格的集团需要土地来建设其在亚太区的总部,而红桔集团将会用这块土地来建设红桔大楼,作为红桔集团正式进入港城的标志。
张青云成功的将两家重量级企业拉人了黄陂新城,立马让黄陂新城的身价大涨,另外张青云又只是相关部门实行土地拍卖管制,即严禁对土地进行无限制的卖和低价贱卖,对目前尚未规划或者尚未细化用途的土地禁止拍卖。
这样一来,在此前很多人想象的土地拍卖狂潮并没有出现,反而造成了地产商僧多肉少的场面,就目前来说成交的地价都高出此前大家的预计。
就在地价出现胶着状态,很多人在观望的时候,港城轨道交通规划正式出炉,港城池铁首先将从黄陂新城开始建设,而此前拍卖的数块地就处于地铁沿线。
这一来让成功购买土地而忐忑不安的地产商们大喜过望,而让那些没有做出决断,犹豫不决的她庐商扼腕后悔。这样一种戏剧性变化,无形中让港城包括周边城市甚至黄海的很多有战略眼光的投资人开始关注港城的新城开发。
张青云也趁此机会不断的向媒体和公众耒阐述他的新城市理论,他本就是投资出身,对投资者的心理把握特别到位。他阐述的理论很多地方都是直指投资人的核心关切,让人难以招架。
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每天来港城黄陂实地考察的投资人络绎不绝,但是在张青云的部署下,黄陂招商局对允许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进行顺序公布。
这样一来总是只有少数的投资人能够得到投资的机会,可以说是把大家的心挠得痒痒的,许多投资人的注意力都开始渐渐的从黄陂新城开发能否成功转移到了自己是否能得到投资机会上来。轰轰烈烈的黄陂投资热就渐渐的这样起来了,一些比较激进的地产商甚至马上就要动手开发楼盘,最后还是住房和城建局出面协调才暂时打消了他们的念头。
第八卷 匹马踏华东 第六百三十章久违的感觉
接到韦强的电话让张青云颇感意外,两人好几年没见过面,在电话中通过声音判断,张本云能感觉得到韦强的成熟。
还记得当时在江南省委党校学习的情形,那时候的韦强完全就是一个小太子爷。处处凸显出来的都是生涩和张狂,岁月不饶人,这些年过后,小太子爷也已经成了副市长了,在江南的那块地面也多少有了几分影响力。
当然,即使是现在,韦强在江南都还赶不上当年张青云那会儿在江南的影响力,虽然级别上他已经是副厅了,可是迟迟进不了常委班子。用他的话抱怨就是说现在都要论资排辈,他的资历太浅了。
对这个问题,他的牢骚竟然还有冲着张青云发的时候,因为他搞不明白,为什么当年张青云上位的时候就没论资排辈,轮到他那里,规矩就变了?
张青云对此呵呵笑道:“我说韦市长啊,我当时去清水是从省委组织部下放的,能和你现在一样吗?”
韦强愣了一下,叹了一口气,道:“老兄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树挪死,人挪活嘛!道理谁都明白,但是要做到这点不容易啊。以前老头子在江南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现在…哎……”
张青云皱皱眉头,从韦强的口吻就可以听出这小子几年来吃了不少苦,可能也是见过了人世冷暖了。华东和江南相隔太过遥远,张青云鞭长莫及,也照顾不了他。
不过话说回来,在官场上,虽说一直都强调要会站队,但是终究还是自己要本事。自己的本事差了,修养差了,要想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难上加难,从这一点说,谁也帮不上谁。
什么级别的官员,都需要相应的历练,历练少了,当不好官不说,反倒是徒惹笑话。不惹笑话,那也是受人排挤,做事难以顺心,这些张青云都是深有体会的。
“怎么?韦市长,你今天给我打电话不会就发发牢骚吧!我记得不错的话,你快一年没给我打电话了,我还以为是你把我忘记了呢!”张青云呵呵笑道。
“忘不了!我倒是想忘记,忘记了一了百了。”韦强瓮声道,随即话锋一转,声音转而酸溜溜的:“不过你这家伙确实能混,在华东竟然也能够搞出大名气来,看看央视的那个采访,新城市概念被吹成了一朵花。
我说你这家伙脑子里面究竟是装的一些啥?怎么就会有这么多歪点子呢?而且每个点子都好像管用似的,你就不能教教兄弟我吗?”
张青云哭笑不得,自己辛辛苦苦,搞了一年多才让自己的政治理念得到贯彻,现在在他嘴中好像自己完全就是随便弄弄,加上央视的采访,搞得自己像作秀一般。
不过经韦强这么一提,张青云微蹙眉头一琢磨,还发现最近自己弄的这个新城市概念确实炒得有些热,今天如果日程没记错的话,好像都还有记者要过来采访。
“得,得!你这小子狗嘴吐不出象牙,另外,我看你现在的状态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情你就直接说,别绕弯子难为情,我还不一定能帮得上你呢。”张青云佯怒道,把话题扯到了正事了。
他最近还真很忙,煲电话粥是绝对的没有时间,就这当口估计都已经耽搁下一个日程安排了。
韦强一听张青云这话,在电话那头沉就了一下,半晌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是这样的青云,我们江南蓉城和清江想加快搞一体化进程,那个……那个……”
“那个啥啊?一体化是不错的趋势嘛!对了,你现在不是负责农业和计划生育吗?怎么农业和计划生育也要搞一体化?”张青云道,说到后面大笑了起来,奚落的意思很明显。
“你这个家伙,谁跟你说笑了?我现在跟你一样负责城建规划系统,但是清江你是知道的,巴掌大一块地方,我的权利可能连你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倒是屁事多得让人受不了。”韦强道。
随即,他又叹了一口气,话锋一转才向张青云说明他的意图。原来这韦强想在蓉城和清江一体化上努力的表现一把,最近蓉城地铁已经上报中央相关部委在审批,但是蓉城城市规模还是小了点,项目难以批下来。
最后蓉城市委便找到清江市委,两个城市一商量,决定联合起来一起来申请这个项目,在跑项目这一块目前还没有定人,韦强想求一下进步,准备主动请缨。可是他又担心这个项目跑不下来,表现不成,反倒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一时犹豫不决,这才给张青云打电话过来问一下张青云意见。
张青云听他讲话“哧!”一下笑出声来,道:“这样的电话你打过不少吧?老实告诉我,除了我之外,你还跟谁打过?”
“别个你别冤枉我!我是相信你才给你打的,老实说我这个想法又不是很光荣,我哪里会弄得人尽皆知?”韦强大声道,显得有些激动,不过说到后面,他底气明显有些不足,支吾了一会,道:“我……我就是给老头子打了一个电话,老头子让我问问你,他说你敢想敢干,一定会给出满意的答案的。”
“问我?那我还真得感谢你家老头子看得起我。”张青云笑道“我说照我的意思,你这活就别干了。事情还没开始,心中就六神无主,哪里会有什么戏?
你要问我啊,我告诉你,我确实敢想敢干,也干过很多别人干不了的事情,但是我在做事之前一直信心都是很坚定的,从来就没有像你这般熊过……”
“谁熊了?我这不是在努力争取吗?再说我对这个项目也是很有信心的,没有信心我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吗?”韦强急道。
“那你还问我干啥?不是多此一举吗?有信心,又不是孬种,那就放手干吧!干工作之前要多考虑一下党和群众的利益,少在意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像你目前这种心态就是要不得的,私心太重,怎么能够担当大任?”张青云抢口道,口气转为严厉。韦强现在的这种心态他是非常了解的,从他自己的成长历程来看,就有类型的经历。
当初在桑梓,每干一件事情前,脑子里首先就会想个人得失,然后斟酌难以决断。只是那个时候没有韦强的条件好,自己的那点龌龊心思找到不人来倾诉。
事后证明,那种想法是要不得的,作为党的干部,手上的权利就是党交给自己的责任,任何一个决策都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相比于这些来说,掌权者个人的利益常常会显得非常渺小。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种觉悟的,张青云最初也没有,张青云现在能够站在如此的高度,也是经过了无数的历年和斗争渐渐领悟到的。
为官之人,工作上终究还是要落到实处,终究还是要替党和人民多做实事才行。否则单纯的投机取巧,满脑子的私心杂念是干不了大事的,干不了大事,就担不了大青任,组织上怎么敢用你?
所以,有些时候并不是背景和关系就能够解决问题的,自身的硬实力不到,终究成不了大气候,张青云对这一点的体会太深了,尤其在华东运段时间的历练让他对这一点理解得尤其深刻。
韦强遭张青云几句抢白,果然是被激起了心中的豪气,道:“我知道了,不就是接个项目吗?我就接下了,也像你当年一样去京城走走,我就不信搞不定!”
张青云哈哈大笑,心中畅快莫名,道:“好!有了几分高级干部的神气。努力干,你如果能克服刚才的这种心魔,你绝对会被提拔,没人提拔你,我都提拔你!”
韦强被张青云说得不好意思,不过心中对张青云却很是感激,他不是傻瓜,当然知道张青云在指点自己。难得他的指点心思还如此细腻,先是故意说反话,而后引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然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