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逼上梁山-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西南之地,那可是人烟稀少,荒山野领的多,人烟密集的少。而且水路也不十分通畅,没有什么可以一条水路直达的河道。大军绕路不说,军粮更是只能人扛马背,光是路上不断往返运粮的军兵,就把李民刚刚组建的,并且带在身边装声势的八万辅军师,用了一个干净。而占用人手不说,那些辅军师运送军粮的途中,那自身也是要吃喝的啊。如此,十万石的军粮,最终运道李民前线主力军的手中,也就是三四万的样子。
    再加上李民还得从其他地方再调粮补充军粮中转点。李民虽说空手套的从朱勔那里得了不少好处,苏州的关税更是赚足了,可是也是头疼,毕竟江南的军粮总数就在那里。
    李民等不知段誉的难处,只知段誉自到了矩州之后,行军速度直线下降,隐隐有要跟吐番、安南两路军兵等速合围的架势,李民等如何不急?
    此时,李民却是明白了那些古代帝王,为什么一个个即使都把开疆扩土当作最大的荣誉和功绩,并将之记载入史册,可最终却也没有一个能够一统整个亚洲的,感情都是这后勤供给闹的啊。怪不得历史上也只有铁木真打下的版图最大。确实也只有铁木真那种掠夺式以战养战,行军从不带过多军粮的蝗虫军团,才能不为后勤所困,打下那么大的版图。
    不过,掠夺性扩张的后果也是严重,没的可抢了,这个国家自然也就完了。所以忽必烈一生才有建设地方的做法。可却也晚了,即使元朝夺取了南宋几百年的财富,可也支撑不过许久,随即就烟消云散了。
    李民感慨一生,不禁隐隐有些后悔:不是专家,推演什么军略啊,如今岂不是进退不得?
    好在,李民锻炼异能,早就练就了心志坚定无比。认定一个方向,永不言退。既然段誉的行军速度下降,不能在李民预定的江南西路两军碰面。李民索性先把江南西路先平定了。反正,李民在离开东南,进军京师前,也是要把整个大后方都安稳住的。
    而要说这江南西路,地方也算不小,除了小县城之外,有三千军兵镇守以上的,就有洪州,抚州,乐安,建昌,吉州,临江等等。此外,更有建昌军,临江军各两万正规军驻守。
    只不过,这些地方的军兵虽多,可却是太分散了。并没有统一指挥。尤其是两浙等地都反了,这江南西路与大宋朝廷的信息通道也全都被截断了。各个州县,只知道自保,却有哪个敢串联防卫的。
    若是串联,恐怕两浙等地平定后,就该他们这些官员倒霉了。而如此一来,却是方便了李民。
    李民攻略这江南西路的军略,简直成了跑马圈地。那种师道领着三万的第九骑兵军,一通跑,这江南西路各地,只是看了那三万骑兵的雄壮,那就纷纷的开城投降,却是没有几个像样抵抗的。
    唯有临江军的抵抗激烈一些,欺负种师道的第九骑兵军都是马军,攻击力强大,却是不擅攻城,坚守不出。可谁想,种师道眼看临江四门紧闭,根本也没在临江过多停留,更没有用骑兵攻打临江城。径直的就绕城而过,直扑下一站的新途去了。
    可就在那临江团练使,庆幸不已的时候,慕容博的燕军随即就到了。当天夜里,就翻入了城内,打开了城门,把燕军主力放了进来。
    这临江军在这江南西路,虽然也算是精锐,可比之慕容博的燕军,那却是差远了。那些燕军的藤甲,一个个都是刀枪不入,其军兵的身手,更是高超。就算白天正面作战,哪怕是有着燕军几倍的兵力厮杀,也未必是燕军的对手。何况还是那燕军偷袭,展开了最强的夜战,混战,巷战。
    此等战法,就是种家军,折家军这等大宋的王牌主力边军,那都不是对手,何况是没有这方面准备的临江军。
    一夜混战,那简直就是单方面的屠杀,若不是李民的军规,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能俘虏的尽量俘虏,这临江军非得全军覆灭不可。
    可就这,临江军也是去了一半。
    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下来,李民却是尽占江南西路。而且,此时吕师囊的堂弟军师吕助,也有奉李民的军令,安抚了宜州等地的壮族头人,帮助方腊平等了叛乱。方腊的军马却是腾出了空来。
    此时,方腊也自领兵赶来援助。
  第十六卷 第十六回 就怕没好人
    方腊的军马到来,当即令李民稍稍摆脱了随着领土扩大,兵力稍稍不足的窘境。
    只不过,朱武却是稍稍有些担心。毕竟方腊带来的部队,总数实在太多了,虽然李民军的素质可能要高一些,可数量,却是少了一半。
    不过,李民对此并不担心。中华自古合兵一处的例子太多了。近代鼎鼎有名的井冈山会师就不说了。就光着大宋,赵匡胤就收了多少带兵投效的,老杨家,老折家,老高家,不都是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放眼全国的大局上,自然要吸纳一切有用之人。
    而且,虽说方腊手下的军兵忠诚度,远不如李民直辖的高,可方腊在被李民洗脑后,如今可是铁了心的跟随了李民。且,此时敢于和方腊叫板的,也都被方腊与娄敏中收拾了。剩下的已经是全都听从方腊军令的了,李民自然放心。当然,这些人,如今依然只是方腊的手下,而不是他李民的手下。
    不过,李民在方腊到来后,随即正式任命方腊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并拥有六个军的人事任免权。
    如此一来,方腊的地位,在李民这里,也就是仅次于国主李民、总理李纲、以及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林冲,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宗泽的实权人物了。再加上李民根本没有干涉方腊整编军马的行动,更给了方腊六个整编军的名额,方腊手下自然满意。
    当然,方腊原本的兵马总量,远远要高于六个整编军的名额。可用于安置方腊手下的那些将领,却是足够了。足够方腊的手下各自保有原本的地位和利益了。而后,只等他们有了功劳,按功行赏,他们有付出,有回报。自然就会在制度的奖罚约束下,产生归属感与忠诚。
    李民别看老是放权,可对此却是清楚的很。
    对此,公孙胜叹服不已,而朱武也是服气。却是明白了,为什么他朱武神算无双,却依然只能当一个山大王,而李民老是什么都不管,却成了今天这番成就。这除了李民的神功无敌之外,无为而治的用人之道,也是远胜他朱武。他朱武终究只是一个参谋的才能,比不了帝王之才。
    而有了李民大方向的指导,具体统筹,却又是朱武的强项了。朱武随即带领参谋部拿出了一份兵分两路的计划。
    在一统江南西路后,留朱旭任江南西路省长,关胜任江南西路守备军军长。统领三个辅军师,留守江南西路防备大宋兵马反扑。
    而后,李民与方腊兵分两路,进攻广南东路,沿途以招安为主。
    其中,令方腊领兵迎击安南等小国联军,而后顺势统战两广。
    而李民自家则继续领军突袭大理兵马,而后顺势迎击吐番兵马,占领四川。继而与折家军,种家军的老家陕北,甘肃连接成一片。
    对于朱武的统战布局,李民也是比较满意的。随即采纳,兵发两路。
    不一日,李民已经是领军长驱直入,打到了桂州。
    那叫一个顺利啊,这广南西路的各个州城府县,对大宋京师的忠诚度,那叫一个低啊。李民大军所到之处,不是守备的县官望风而逃,就知径直地献城投降。这要不是李民刚刚在苏杭一带招收了大量的基层公务员,有着大量的预备县官与法官。光是这些投降他的地方治安,那都够他喝一壶的了。
    不过,到了桂州,李民时刻监视大理军兵动向的密探,也再次传回消息:“报!大理军兵已至柳州。”
    “再探!”李民打发下探马,随即把目光移向了朱武。
    朱武随即观看了一下行军地图,盘算了一下说道:“主上,大理军兵已至柳州,其地理不熟,兵马众多,必走大路。如此,必过兰麻山无疑。我军可加速行军,于兰麻山设伏。出其不意,可一战而胜。”
    李民当即采纳,随即加快行军速度。
    三日后,李民兵至兰麻山。随即于山后扎营,于山顶堆积滚木大石。
    而此时,大理的军兵,距离兰麻山还有一日路程。
    一日后,大理军兵来到兰麻山,眼前山势险峻,只有中央一条山路峡谷,通往山外。
    朱丹臣当即对段誉警示道:“殿下,前方恶山阻路,尚需探明,方可通行。”
    段誉性本温和,从善如流,虽然觉得朱丹臣有些小心过了,此地还是大宋的太平地带,怎么会有危险,可还是微微一笑,点头同意。喝令全军止步,命人先行探路。
    当即,一队骑兵快速沿着山谷道路,跑出了山谷。
    此时,李民的军兵都埋伏在山后,那些军兵只是跑出山口,如何能看的见。当即飞骑回来禀报段誉,全无异样。
    段誉随即传令继续行军。
    可朱丹臣却仍然还有些不放心,逐又向段誉建言道:“殿下,此山险恶,还是小心为上,还需使人看过左右山峰有无埋伏,方好行兵。”
    段誉微微好笑,觉得朱丹臣有些小心过了。可却也知道朱丹臣乃是一心为他段家。段誉本性善良,自然不会驳朱丹臣的面子,就待同意。
    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此时段誉的旁边,却是恼了一人。此人非是别人,正是大宋使臣,张邦昌。这张邦昌受命邀请大理兴兵,那可是有蔡京严令,绝对要尽速督促大理军兵赶赴江南与李民作战,消耗李民的战斗力。
    为此,蔡京特请赵佶许了张邦昌临断之权。只要大理能尽快出兵,张邦昌可以尽可能的满足大理的需求。而张邦昌也确实许了大理可由大宋地方,沿途供给军粮。
    而等到了矩州,这沿途兑现的军粮供给,却因为当地的特殊情况有些差头。那段誉是一个仁厚的人,没怎么怪罪这个张邦昌,可那朱丹臣却是大理的忠臣,为大理谋利,自然觉得上当了。那朱丹臣的嘴,可是不饶人,很是让张邦昌难受了两天。
    不过,有压力才有动力,张邦昌受说不过,这才找到田佑恭拆借。
    总算那田佑恭看在张邦昌内视大宋朝中重臣的面上,还是给了些面子,从军中均了些军粮供给了大理军,大理军这才安抚下来,继续得以前进。
    可朱丹臣这个茬口,却是让张邦昌记住了。尤其是,大理军已经在矩州耽误了多日,已经比原定的日程慢了许多,此时又要耽误行程,张邦昌自然不满了。要知道,先前的探马探路,已是耽误了一个时辰。这要是再派军兵登上两侧山顶探视。那没有一个时辰,也是完不了的。而现今已经是午后了,若是再拖延,大晚上的,也是不用穿山而行了,干脆就在这山口前扎营算了。
    别说,那朱丹臣其实还真有这种想法。反正是大宋的内乱,大理晚去一些,让别人先打,大理的实力自然就少损伤。
    张邦昌当下仗着段誉仁厚,不满的发话说道:“朱军师这是何意?此地尚属我大宋管辖,向来安稳,且贵军已是派人勘探过前方路途,一切太平,何以还要再三磨蹭。难道朱军师有意刁难,故意拖缓路程,好使我大宋内乱加大否?”
    朱丹臣微微一笑,对张邦昌根本不屑理会。他朱丹臣乃是大理段家的臣子,又不是大宋的臣子,大宋的内乱关他朱丹臣什么事。若不是大宋弱了,大理比邻西夏、吐番,没了大宋的支持与压制,大理必然难抗吐番、西夏。朱丹臣才不乐意卷入大宋内战呢。大宋越乱越好,背不住他大理还能占些便宜,扩张一点领土呢。
    不过,朱丹臣虽然不屑理会张邦昌,可段誉仁厚,又念着赵佶的好,却是对这位大宋使臣张邦昌,很是看重。尤其是,段誉本身也是有点觉得朱丹臣小心过头了,毕竟张邦昌带来的情报,李民的反叛,乃是在两浙一带,那距离大宋控制的广南西路,那可是老鼻子远了,再有一个月能不能走到,那都是两说,这里怎么可能有敌军设伏。
    原先没人说,段誉性子随和。听朱丹臣的,也就听了,如今张邦昌挑理了,段誉却是不想让大宋使臣觉得自家大理心意不成,有心拖延战机。
    当下,段誉发话道:“我看此处乃大宋治下,应无伏兵,我军乃救援大宋而来。所谓:救兵如救火,确实不可延误战机。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