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陌上香锦蔷薇织-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情里,她成了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柔婉女子。害怕人情迎拒,而离怀别苦最是虐心。她不能确定此时的他是否一如当年那个信誓旦旦的男子。她不能确定他选择独自赴任,是否已经携带了某一些情似枯萎的隐示。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是正欲吐露却又不忍开口。她的挂虑和忧愁非是三言两语即可道尽。
  新近。她渐渐消瘦。不是因为饮酒,不是因为秋深,不是因为一切外力的催化干扰。只是她的内心被他于不经意间注射了腐蚀单纯腐蚀明光的毒。她知道她的深情始终抵不过他的转身。
  算了罢,算了罢。他是必定要走的。唱尽万遍《阳关》离别曲,也不能将他挽留。她知道,这是她无能为力的事情。每每想到他已远去,剩下自己寡居空楼,她内心的执念总会反复涌动,对她的心思作出怂恿。如今唯有门前流水顾念她凝目却也望不断的旧忧,以及日后,那日日盼归的新愁。
  在这首词里,李清照引了两个典故。一是“武陵人”,一是“秦楼”。后人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的武陵桃源的传说与刘晨、阮肇遇仙的故事相结合衍生出了此处所引的新的典故。《续齐谐记》里记道:后汉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后遇见二仙女心生爱慕,结为夫妻之后却又思家求归心切。李清照的“武陵人”说的正是她的丈夫赵明诚。
  至于“秦楼”。汉人刘向的《列仙传·卷上·萧史》里记到:“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李清照化此典,既浅写雾霭对夫妻居所的隔断,也深寓内心对爱人秋水望穿的念意。
  李清照的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作于李清照偕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生活结束,赵明诚重返仕途的时候。较之别的词作情意更显浓郁,色彩饱满艳丽,像一副油画。爱情跟生命有太多相辅佐相契合的道理。感情总是在危险迫在眉睫的时候才能将爱本质里的汹涌蛮横甚至暴烈的欲望显现出来。惧别离,正是关于欲望的某一种昭示。
  即将的离别,快要的失去,或者覆水难收的绝灭,都能激荡起人心底最原始的占有欲。渴念得到伸张,被渲染。然后喷薄而出,于是促就了这一阕《凤凰台上忆吹箫》。
  清人陈廷焯在《云韶集》里盛赞此词道:“此种笔墨,不减耆卿(柳永)、叔原(晏幾道),而清俊疏朗过之。‘新来瘦’三语,婉转曲折,煞是妙绝。笔韵绝佳,余韵犹胜。”
  李清照织进这首词里的情意非是诘屈聱牙的依傍和难舍,她只是借这个并不够好的情感现状来描述并且强调自己的爱情理想。事与愿违的际遇并不能催损她,催损她的是赵明诚在这一时表现出的力不从心和有始无终的趋向。这才是让她不能接受的。
  爱别离,年华损,是波折,是劫难,亦是考量,却非是沟壑不能逾越。只要彼此心中根深蒂固一种爱之眷恋,那么彼此仍旧将涉过幽深水流,踏去岸上,满修行得正果。
  【词话四】花光月影宜相照
  闲滋味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李清照《念奴娇》
  寒食节至,浮游于她的心上的是尚未淡去的念想。他此时留给她的是虚妄,是记忆之上笔墨之下的虚渺音信。
  重重庭院,深深幽幽,冷冷寂寂。斜风起,细雨过,层层院门紧闭。纵使柳绿花红艳媚跳脱也难耐这风雨交加的恼人天气。她心里是隐有妒春之意的,而此时此刻她所能做的事情更是寥寥。险韵诗做了,扶头酒也喝了,心中却依然滋味闲愁。小窗微启,见征鸿过尽,深闺独处情难寄。她必须承认,一些时刻,她像大多数女人一样,对男人是有依赖的。比如清明这一日。
  连日来的春寒染透了闺楼。她起身将帘幕垂下,想起自己已许久未曾凭倚那雕花栏杆赏花望月。征鸿过尽,音信无凭,纵使阑干倚遍,亦复何用。房内熏香已熄,锦被亦是愈发清冷,她在那蚀骨的春寒里兀自醒来。辗转反侧再难入眠,愁念尚存又不愿草草而起。
  正当时,画面止住,又切换。一桢撤下,一桢换上。她仿佛茅塞顿开一般地于明光暗灭间抓住了光一点,明白了一些什么。清露坠在叶肉上淌动,梧桐树也开出了新花。她忽然之间就想奔出门外踏青游春。这样想是最好的,对自己多一些爱总是好事。日头已高,晨霭渐敛,待望清明天气晴好。
  李清照的这首《念奴娇》从“清露晨流”一句开始,意境陡然一折。从清苦的词调变得清空疏朗,低徊蕴藉。
  清人毛先舒在《诗辨坻》里说到李清照这首《念奴娇·春情》时精准扼要。他总结到:“李易安《春情》,‘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用《世说》全句,浑妙。尝论词贵开拓,不欲沾滞,忽悲忽喜,乍近乍远,所为妙耳。如游乐词,须微著愁思,方不痴肥。李《春情》词本闺怨,结云‘多少游春意’,‘更看今日晴未’,忽而开拓,不但不为题束,并不为本意所苦。直如行云,舒卷自如,人不觉耳。”
  确实如此,末句更是大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气场,读来内心忽觉十分敞亮。毋庸置疑,李清照的内核是强大的,她总能于忧郁的时日里让自己的心升上天空。
  想起来袁枚那一首同样是作于清明节前后的《春日杂诗》。因为袁枚的诗素来向重“性灵”,融主观意念于客观物事当中,浑然妙绝各有褶皱,所以他的诗与李清照的词透露出来的气质如同两股彼此分明却又深蚀的水流。因此,拿这首《春日杂诗》对照着李清照的《念奴娇》来读是十分有趣的。一个暖一个凉。这一头勃勃生机,另一边花事荼。
  清明连日雨潇潇,看送春痕上柳条。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明时节雨纷纷,赠与我连日的潇潇阴沉。见那柳染新绿意蕴正芳,生机看进了心里去。明洁的月如少女一般款款深情,仿佛她是来专门向我吐诉衷情,待夜深人静于杏花树梢约见。他用清新曼妙的笔墨将这一些温暖心事窃窃地说予你听。
  袁枚是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时期,他曾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性情随静,有大隐士的风范,曾居江宁隋氏废园,即“随园”近五十年。
  他倡导“性灵说”,认为写作应当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不避讳不虚荣不妄构。要真实诚坦直抒胸臆,要将“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他说:“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他的诗多如这首《春日杂诗》一样,清新隽永,流转自如。可以看得出,他作文做人的态度与李清照都是有相通之处的。
  除却袁枚的这首《春日杂诗》,还有一首与清明有关的诗也很有记下的必要。因为这一首诗无论从遣词还是从意境上都与李清照的这一首《念奴娇》有异曲同工之妙,是绝佳的上品。诚心而论,袁枚的《春日杂诗》是比不上它的。这一首诗出自北宋理学大家程颢笔下,叫《郊行即事》。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春意正浓,山水绿深。他踏草赏玩,尽情肆意。或脚踩落红穿柳巷,或临水偎坐枯苔矶。他知道这春光的矜贵,所以他写不辞酒意不负良时。他说,今日又清明,若得晴好天气,游乐远行最相宜。唯求去去不忘归。不忘归,因他不是李清照,他还是有家要回的。只有此刻深闺独居的李清照,方才乐意妄为远行不复归,沉堕苍山碧水。
  谁与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李清照《蝶恋花》
  他来了又走,时岁暮了又新春。这时令,和风细雨,暖煦怡人。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红透香腮。她的心思就在举目眺望的风起叶落之间被溶软下来,开始沉坠,沉坠到过往时间当中的某一些画面当中。她投身自己所造的梦里。回忆也是一件艺术。
  一日。她用酒解意,作诗抒情,可惜无人与共。独唱独坐独饮还独卧。她终于没有忍得住,淌出泪来。她觉得自己是这样的羞耻,她为自己的孤独感到羞耻。这不是她此刻应该担当的事情。她对生命的执著里缱绻起对爱情的困惑。人总是要经历这样的时期,对爱情的困惑期。李清照也是。香粉溶蚀,花钿坠落。她知道自己这时候是有一些凄凉哀苦的。
  又一日。天晴暖,她着春装,却只是斜欹山枕上。出行对她来说猛然间就变得无足轻重。女人总是在独自的时候将内心苦闷放大,李清照也做了这件事,生生地看着那一只钗被枕损。这一些都非难事,最大的窘迫怕是在于求梦不得也无寐。竟只能于夜阑之时,剪弄灯花以排愁怀。俗传灯心结花,喜事临门。她这么做不是莫名的。
  试夹衫,欹山枕,抱浓愁,剪灯花。周而复始,如此度日。
  再一日。她起身临窗,日光凶猛地涌入,恍然间她被一束炽烈的暖光辐照。她就是在那一刻,再一次清楚地看见自己心底所蕴藏的能量。万事皆未休。她被他留下,有他不知道的寓意藏匿在她的身体中,藏匿在时光里。并且,它将是美好的。
  李清照最擅长的便是于细微之处落笔,腾挪辗转。她始终具备那样的素质,书一点滴成一汪洋,将微小的事情写得荡气回肠。这首《蝶恋花》被明人徐士俊在《古今词统》里记到:“(眉批)此媛手不愁无香韵。近言远,小言至。”
  这首词大约作于赵明诚重返仕途之后于当年岁末回想探母之后。他来了又走,全然不顾李清照的殷殷挽留。他显露出来少有的寡情,这是比刻意为之的冷漠更残酷的面对。自然之处流露的疏淡,那是带着厌倦之心的。李清照这样的聪敏女子不会不知道这一些的,但是她依然知道沉着。一如常往地嘱咐叮咛,再别送。纵然如此,她势必依旧是难过的。叹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那一日的李清照大约是要爱李商隐的这首诗的。聚首不易,离别亦是难舍难分。暮春时与君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丝方吐尽。红烛焚尽,蜡油方涸。清晨对镜晓妆,唯恐云鬓色改。夜阑对月自吟,亦绝孤冷凄寒。蓬莱不远,青鸟信使把路探。
  只是,李清照这一回面对的别离是与别人的任何一次都不一样。她面对的是更残酷更直接彻底的,她需要操持的是清醒再清醒的心思。如若有一丝不妥,那么她付出的代价是覆水难收的决裂。而那一些曾经的誓言,正如人说,它只是开在舌上的莲花。它只能给予你领悟爱之轮回,并不是牢不可破的生之法则。它并非对所有人都具备约束力。世人皆不应该指望它带给你归宿,那只是自欺欺人的把戏。
  李清照懂得这个道理。否则,她不会在他远离的这一日就下定决心要重新拾得他的青眼有加的情意,并且已经小心翼翼郑重坦诚地开始做。这就是她的义无反顾的单纯明确的爱。
  方寸乱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李清照《蝶恋花·昌乐馆寄姐妹》
  八月。她终于决定远行,去寻他。她内心经历的长久的波折足以褶皱她的年轻与丰盛,她知道自己终将要慢慢老去。姐妹们告诉她,再不能迟疑。唯有你的良意才能匹配他的深情,是不应该给予别的女人任何一丝的机会。这一回,你必须放下内心的桀骜,将自己放置到朴素寻常的段位上去看待他的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