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唐-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吗?”
  莫说朵朵不清楚,就连李言庆自己,都说不明白。
  裴翠云让人取来一副岭南地图,长孙无忌在上面画了个圈,“从区域上来讲,这安南都护府几乎是把岭南道一分为二,包括了近半个岭南地区。不过,这其中有一大半地区,都属于蛮荒之地。没有城镇。没有村落,为当地土著俚蛮所控制。”
  “啊?”
  “剩下那一小半州县中,如交趾、陆州、峰州、福禄州、武安州等十余个州县,如今还在萧铣治下。
  前朝开皇年间,隋文帝平定江南之后,曾试图开发这些地方,所以设立了五十四州县,并招抚钦州俚帅宁猛力入朝。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宁猛力最终没能前来,而是让他的儿子宁长真入朝觐见……隋文帝对钦州宁氏颇为看重,还封了宁长真做钦州刺史。后来杨广登基。先是对吐谷浑开战,而后又接连向高句丽用兵……以至于岭南各州县就听处于荒废状态,一直由宁长真执掌这个区域。”
  “那不就是说,这所谓的安南都督府,什么都没有?”
  朵朵不由得惊呼一声,“那养真过去,又能有什么用处?”
  李言庆笑了笑,并没有出声。
  他站在地图前,静静的观看,一言不发。
  “也不能说什么都没有。”
  长孙无忌笑道:“其实在仁寿年间,还有大业初年,为保障岭南道的开发,朝廷甚至把当地的土皇帝冯盎调到了中原。只是三征高句丽失败后,天下大乱。冯盎又趁机返回岭南,使得开发不得不中止。如今,钦州,邕州两地,还有一些根基。
  但除此之外,其他各州县不免就有一些荒凉……”
  “什么荒凉,要我说,就是一个烂摊子……养真,要不然你和陛下说,不要去了。”
  裴翠云蛾眉紧蹙,忍不住抱怨道。
  “什么也没有,还要面对两个地头蛇……俚人也好,冯家也罢,如今都还没有决定立场。养真这么赤手空拳的过去,岂不是任人宰割?不行,太危险,还是不去的好。”
  原以为这岭南是一趟好差事,如今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流放也就罢了,看上去更危险重重。
  连长孙无垢都露出担忧之色,看着李言庆,虽未开口,可那双明眸中,已写满了她的担心。
  “其实。未必有太多危险。”
  李言庆突然开口,手指一片海域,“这地方不差,物产很丰富,而且还有一个天然的不冻港可以使用。由此而出,可鸟瞰东南……呵呵,若非如此,陛下焉能给我如此巨大的权力?”
  持旌节,大都督?
  这权力就犹如晚唐时期的节度使一样。
  如果不是这么一块荒凉之所,只怕李渊也不会这么放任李言庆。
  “辅机,立刻派人前往洛阳,请柴公火速把那个名叫扶南的家伙送到巩县。”
  扶南,是真腊国的使者。
  这真腊国,也就是后世的柬埔寨。
  大业末年的时候,真腊国国主伊奢那先派遣使者至洛阳觐见。
  不成想这扶南没有见到杨广也就罢了,没过多久,天下大乱,断去了他归国之途。随着局势一日比一日恶化,洛阳鸿胪寺根本顾不得这位真腊国的使者。这扶南也够可怜,身上的钱帛用完了之后,不得不靠着在通远市做工而生。洛阳战败之后,柴孝和在第一时间进入了洛阳,并发现了扶南,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
  没想到……
  李言庆笑呵呵对长孙无垢道:“观音婢莫要担心,你夫君我可是神通广大……岭南如此模样,却正好我施展拳脚。”
  就在这时候,屋外传来梁老实的声音。
  “王爷,徐将军派人前来,在厅中求见。”
  言庆一怔,愕然道:“世绩这时候派人过来,莫非有什么紧要的事情?
  辅机,你随我一同过去看看……”
  说罢,李言庆带着长孙无忌往外走,径自来到王府大厅中。
  一进大厅,只见厅中一老一少,同时起身。
  那年少的倒是不陌生,正是马周。
  可他身旁的青袍老者,李言庆却不认得。
  “马周,世绩那边出事了?”
  马周连忙上前行礼,“王爷,徐将军一切安好。我来之前,他和苏将军正准备动身,前往襄州。
  徐将军听说王爷要去岭南,所以让我和李先生一同前来。
  将军说,李先生对岭南极为熟悉,说不得能为王爷分担忧愁。”
  李先生?
  言庆好奇的向那青袍老者看去。
  但见那老者年过五旬,须发灰白。他的体型很健硕,气宇间,透着一股行伍之气。
  李言庆正奇怪,这李先生是何来路?
  却听身旁长孙无忌惊呼一声,“敢是李叔父,李大将军吗?”
  老者一怔,愕然看着长孙无忌道:“你是……”
  “家父长孙晟,我是长孙无忌,十余年前曾在家中,见过大将军。”
  “啊,竟是小公子?”
  老者连忙上前,却让李言庆目瞪口呆。
  大将军?
  这人莫非是隋室官员。
  长孙无忌见过礼,而后笑呵呵向李言庆介绍道:“养真,你或许不认得大将军。
  李大将军乃开皇元老韩擒虎韩柱国的外甥,仁寿年间曾为左武卫大将军,与家父关系极好……李叔父,这位就是我那妹婿,河南王当面……”
  韩擒虎的外甥?
  那不是李靖吗?
  李言庆正感到不解,就见老者上前见礼:“草民李端,拜见河南王。”
  “啊,李将军免礼……”
  说着话,他抬头向长孙无忌看了一眼,疑惑问道:“敢问李将军,可识得李靖?”
  长孙无忌忍不住大笑。
  李端也笑了,他回答道:“王爷,李靖乃端之弟,他表字药师,而端表字药王。”
  李言庆,目瞪口呆……
  第五卷 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020章 启程
  如果单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的话,‘药王’无疑比‘药师’高出许多个等级。
  可事实上,李言庆根本没听说过李端这个人。
  即便是在大业年间,李言庆也没有听过李端这个名字。按道理说,左武卫大将军,应该赫赫有名。可偏偏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这个人却默默无闻,不免让人奇怪。
  长孙无忌轻声道:“李叔父是隐太子的人。”
  李言庆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李端是追随杨勇一系,怪不得大业年间,默默无闻。
  其实呢,并非仅止这样。
  当众人坐下后,李言庆从长孙无忌的介绍中,听出了端倪。开皇二十年,隋文帝罢黜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李端虽是杨勇的人,却并未受到太大冲击。
  因为李端的背后,还站着一个杨素。
  故而杨勇虽然倒了,李端并没有被波及。甚至在仁寿年间,李端还配合过汉王杨谅,征讨突厥,并立下过赫赫功勋。然则此后,李端重病缠身,不得不回家休养。而隋文帝在这个时候过世,汉王杨谅占居太原,试图邀请李端出面协助。
  杨谅兵败,李端受到了连累。
  但又是杨素出面保举,使得李端免受牢狱之灾。
  可即便如此,杨广也没有再启用他。李端也很聪明,继续养病家中,绝不谈及复出之事。至杨素病故,杨广更不会起用李端。于是李端干脆告老致仕,杨广也顺势应承。
  所以说,李端兄弟受杨素牵累颇大。
  李端在四十出头,就被迫致仕,而李靖宦海沉浮二十余载,也仅仅是个马邑郡丞。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之后,时局动荡。
  李端带着家人,躲入山中避难。
  直到李渊太原起兵,李端才返回家园。
  而后,李言庆发动河北之战,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解决了窦建德。
  徐世绩驻守河间,正逢王頍经过,于是热情接待。王頍卸去了麒麟台的职务以后,专心撰写《大业缺失录》。年初时,他总算结束了这本著作,准备返乡回家。
  在河间,徐世绩偶然间提起了李靖。
  因为言庆曾在书信中告诉他:若论朝廷善战者,非亲王,非李言庆,更非他徐世绩。
  真正称得上善战,且为兵法第一人者,非李药师莫属。
  徐世绩自然不太服气,于是和王頍提起了李靖。王頍倒是知道李靖,同时对李端也极为熟悉。
  他对徐世绩说:“言兵法第一人,王上并非虚言。
  李药师之谋,绝不输于当世任何一个兵法大家。然则李药师这个人,生平最怕一人,即他的兄长,李端李药王。若以才干,十个李端,比不得一个李靖。然则李靖所谋,从未出李端之预料。如果河南王欲谋李靖,无药王之助,绝无可能……”
  这就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的道理。
  王頍和李端认识,并且颇有交情。
  于是他返回太原之后,就说服李端,先在徐世绩麾下效力。待合适机会,再行推荐。
  李靖选择了李世民,却不代表着李端也会选择李世民。
  根据‘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世族生存法则,李端毫不犹豫选择了李言庆。不是他不想去归附李建成,而是以他现在的情况,李建成绝不会重视。
  而李言庆,声名在外,倒也不会委屈了李端。
  听闻李言庆将前往岭南,徐世绩和李端一商议,认为时机已到,于是李端就来到了长安。
  “李公,小王此去岭南,吉凶未卜。
  且岭南多瘴,环境非常恶劣,您其实……可以留在长安,王府之中同样需要有人坐镇。”
  李言庆不清楚李端到底有什么本事。
  不过,能在仁寿年间做到大将军的人,想来也差不到哪儿去。
  要知道,开皇、仁寿年间的时候,即便是郑大士那等人物,也不过是军府中的车骑将军,用大业年间的官职来解释,就是鹰击郎将。由此可见,这李端也非彼等闲。
  而且,李言庆也不是嫌弃。
  李端看上去五十出头,小六十的年纪。
  留在长安还好,若是到了岭南那等条件恶劣的蛮荒之地,万一出了意外,李言庆又如何能够心安。
  李端笑道:“王上好意,老夫心领。
  不过未立寸功,实无颜留居长安……若河南王以为老朽老迈,不堪重用的话,老朽索性回家就是。”
  “李公言重,言重了!”
  李言庆没想到,李端是个如此决绝的人。
  不由得愣了一下,而后笑道:“既然李公愿随行,小王求之不得!”
  李端是个好强的人!
  这也是李言庆最初的感受。
  如果说李靖是一个儒帅,智帅的话,那李端则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军人,并有着极其强烈的荣誉感。
  “李靖求学时,也正是韩擒虎韩老柱国最为荣耀的时期。
  所以,李靖从未在军旅中生活过,并且在韩老柱国的支持下,拜名师,游历天下,眼界极为宽广。后来又被杨素看重,少年时可算得上是一帆风顺。只是长大以后,因杨素之事而被牵连,一直得不到重用,也算是在宦海中历练了一番。”
  当晚,李言庆和长孙无忌在竹楼中闲聊。
  别看言庆的声望比长孙无忌高,却毕竟比不得长孙无忌这种生长在官宦家庭的人。对朝中秘辛了如指掌,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以至于李言庆觉得,无忌在谈论八卦的时候,格外兴奋。
  “李端叔父的情况,和李靖不同。
  他比李靖大了将近十岁,故而少年时不似李靖那般的优越。十四岁从军,由一个队长做起,而后一步步升迁。李端真正起家,是在韩擒虎故去以后,得史万岁推荐,成为一军统帅,先后随杨素、史万岁、高颖、贺若弼等人,最后做到了大将军的位子。
  也正是这个原因,李药王不似李靖那般眼界宽广,谋略也不甚出众。
  然则此人胜在细微处,当年勿论他主帅更迭,却从未出过岔子。但凡是安排下来的事情,绝对会完成的非常出色。王先生言他能制住李靖,想来也就出于此吧。”
  细节决定胜负!
  李言庆得出了最终的结论。
  同时,他此次前往岭南,有这么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跟随,也能避免许多麻烦。
  最重要的是,这李端和冯家也颇有交情。
  冯盎最早至中原为官的时候,就是在李端帐下效力。
  换句话说,这李端是冯盎的老上司。冯盎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目前谁也说不清楚。
  不过有李端在,李言庆又平添了几分把握。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今得药王,此行必当旗开得胜!”
  长孙无忌知道,李言庆并非单指李端。特别是早先的几句话,更多是赞叹王頍。
  若非王頍,恐怕李端也不会轻易来投。
  李渊在委任了李言庆之后,很快又发出一道敕令,命李世民节制天下兵马,总督平南之战。
  九月末,李世民率部启程,前往夔州。
  一时间,天下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