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独裁者报告-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西方面应该已经动手了,张震相信自己的部下能够处理好这些事情。同样相信远在京城的莫黑,也能够为自己打点好一切。
  安徽是自己相对来说最放心的的方。那里自己最早经营,而且人心相对较齐,基本不用操什么心。
  而在这样的基础上,江苏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江苏之地久遭战乱,民生凋敞。原本好好的鱼米之乡,现在放眼望去却是满目疮瘾,就算状况稍稍好些的地方,比如无锡苏州这些地方也都遭到了极大牵连。
  既然防备发匪,又要供应那么多朝廷军队吃喝,其所给地方带来的损害已经非常明显,而破坏易,恢复难,如何重振地方经济,成为了一大难题。
  这次对官场漕帮痛下杀手,正是张震重新振作地方的一次关键之举。
  仅以江苏一地而言,整个官场被捕、或者受到牵连的官员就达到了六成之多,而随之面临的问题,是的方上官员的严重不足,造成了当地秩序受到严重阻滞,仅仅靠军队维持并不能够维持多少时候。
  但要迅速填补这些空缺,却几乎近于天方夜谭,先不说这些后继官员从哪里来,光是能不能得到朝廷批准也成了大难题。
  这次痛下杀手本来就是背着朝廷做的,一曰被朝廷知道真相不定辉惹出多大乱子,要是自己再私自任命官员,朝廷要真知道了,就算再对自己忌惮,也都绝对不可能再容忍自己这么胡作非为下去了。
  胡作非为?老子***什么时候胡作非为了?老子这么辛苦,为的可不是这个朝廷,真有一天要是把老子惹急了,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出来。
  “大帅,还在为那些官员的事情发愁?。不知什么时候,夏侯清悄悄出现在了张震身后。
  见张震微微点了点头,夏侯清慢慢说道:“大帅,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你们这些人总喜欢说一半留一半的
  夏侯清并没有在意张震态度,淡淡笑了一下说道:“大帅,难道您就真的准备一直这么下去?。
  “什么?。张震没有立玄醒悟过来。
  夏侯清长长呼了一口气,好像已经有些豁出去的意思:“大帅,夏侯清有些憋在心里很久的话了,今天,一定要对大帅说,哪怕大帅拿下夏侯清的脑袋,我也在所不惜。
  大帅,当年我和你第一次相遇;我说不如借助洋人势力剿匪,结果被大帅骂得体无完肤,夏侯清虽然心里不服,但却真的对大帅敬仰得很。
  不是今天夏侯清在拍大帅马屁。当时在夏侯清心里,大帅敢做敢当。宁死也不向洋夷低头,是条铁骨铮铮的汉子,是斤,值得夏侯清为之效命的人,大帅!
  夏侯清这一生都在寻找一位明主。而这位明主就是您!夏侯清跟着大帅风里雨里,百死不悔!
  可是大帅现在处处受到制约。朝廷已经对大帅不再信任,大帅无论做出什么事情,朝廷都会处处提防大帅。就拿这次整顿两江地方来说。就算大帅做得再好,做得再隐蔽。难道朝廷就会真的全部相信吗?我听说江南江北大营正在重整,江南江北大营真正的敌人,在夏侯清看来不是那些发匪,而是夫帅!
  不管大帅做了多少事情,不管大帅是不是对朝廷忠诚,哪怕有一天大帅真的灭了发匪,朝廷也一样会把大帅当成心腹之患的!
  大帅,您不是满人,满人是不会相信您的,您始终都是一个汉人“。
  张震并没有发怒,甚至脸上一点表情也都没有,冷静地看着激动的夏侯清,张震淡然说道:
  “说下去,继续说下去”。 夏侯清上前一步,语气慷慨激昂:“大帅,我知道,无论您怎么在外人面前掩饰,但您始终都知道自己是一个汉人。
  您的骨子里流着汉人的血,您的浑身上下,每一寸都是汉人的身躯。就连您的那把刀上,也方着的是“日月昭昭,天佑中华,!
  您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从来没有!您如果真的效忠于满人,那您就不会做出那么多和当今朝廷对着干的事情出来!“
  说到这里,忽然上前一步跪平:
  “大帅,当年我在家乡,曾经听过这么一斤说,小之人,必于乱世横空而出”。
  这话已经是大逆不道的话,但夏侯清却一点也都不想隐藏,张震冷冷看着此人,忽然微微笑了起来:
  “那么按照你的意思,我又应该怎么去做?”
  夏侯清一下变得有些兴奋,从的上站了起来:“大帅,眼下正是天下大乱之时,若想成就大事此正其时也,大帅请看。
  发匪祸乱两江,朝廷应对不暇。江南江北大营新破,朝廷大伤元气。若是大帅此时有所动作,朝廷根基必被动摇。
  夏侯清今有一计愿意献上,大帅何不秘联发匪,鼓动发匪二次北伐西征,大帅只需让出一条道路而已!
  我又料定以洪贼秀全为人,必然不容石匪达开,石达开必然出走金陵,大帅何不紧锁两江,只将石达开往四“等地逼迫,石达开一旦进入四川或者别的地方,朝廷岂不惊慌?
  发匪三路进犯步步紧逼,朝廷应对不暇,大帅紧锁两江之地,发匪不许后退,朝廷之军也不得进入两江半寸地方,两江便实际为大帅所有。
  大帅握有两江,整顿地方,扩军备战加紧武装,虎视两湖、四“朝廷为了应对发匪,必然疲于奔命,实力此消此长,大帅不用十年。大事可成!
  至于发匪更加不用担心,发匪一旦二次北伐西征,削弱的不过是自己实力而已,区区一个金陵处处受敌之地朝夕可以取得 ,
  张震听的有些骇然,不是夏侯清在那公然劝说自己造反,而是其对未来局势走向,竟然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发匪二次北伐,以及石达开的出走奔向四“都是即将发生的事情。面前这个自己的第一谋士居然判断准了十之七八。
  “夏侯清那夏侯清,这是满门抄斩的罪名啊!”
  夏侯清一点也不畏惧,反而如释重负地说道:“大帅要杀便杀。今天夏侯清把心里话全都说了出来就算死也甘心了!
  可是夏侯清不会看错大帅的。大帅今天不反,久后也必反,大帅根本不想为满人卖命,大帅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为将来造反准备!“
  也许夏侯清只说对了一半,来到这个时候之初,张震从来也都没有想过谋反这两个字,但随着时间推移,自己地位变化张震的思想也开始悄悄发生转变。
  夏侯清是说对了,自己骨子里流的是汉人的血。
  “大帅要杀夏侯清之前,夏侯清还有一言要进。”说这话的时候。夏侯清已经把生死完全置之度外:
  “大帅若想反了,必须现在就做准备,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乃对大帅是最有利的,一旦错过了这样的时机。只怕大帅悔之晚矣!,
  张震在那沉默很久,这才慢慢说道:
  “今天这话我只当没有听到。我不杀你,回去好好的做你的事情,以后再也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了
  夏侯清一脸失望,忽然又听张震说道:
  “夏侯清,有些话我还是爱听的,比如鼓动发匪二次北伐西征,这个是可以大为削弱发匪实力的
  夏侯清顿时大喜过望,张震冷冷看着这人:
  “至于具体怎么做,我看你去安排一下,不过凡事不要做的过火,过火了反而会露出马脚?
  “大帅尽管放心,夏侯清就算拼了性命也要完成此卓!”
  “去吧,去吧,本帅有些累了。还有一些事情本帅需要好好想想张震说着背负起了双手,不再多看自己这全部下一眼。
  “大帅,当年我在家乡,曾经听过这么一个传说,天下大乱之时,必有圣人出现,汉人江山虽亡,但汉人之心从来未死!恢复汉人江山之人。必于乱世横空而出!”
  这一句意味深远的话,不知不觉于在张震的脑海之中出现
  第二百零二章十三太保?!
  天煮才微微亮。今天的上海码头便迎来了,位贵客 既心复张震!
  穿着一身便服的张震,就在十数个护卫的伴随下,站在码头边,不时有三五成群的码头工人在他身边走过,好奇地猜测是哪家的公子、又是为了等哪个贵客,竟亲自来这脏兮兮的码头区里等候。
  而张震就这么痴痴地望着远处的江面,就像是一尊雕塑。
  犹如纱帐般的晨雾仿佛依恋情人那样匍匐在黄浦江的江面上,朝着江面上望去,几条孤零零的小船好似黑色的幽灵若隐若现,一如这老大中国的前途,叫人捉摸不定。
  “呜呜呜”几声厚重的汽笛声打破了整斤小黄浦江的沉静,远处,一条火轮船犹如高大的巡海夜叉般自浓雾中冲出,带着排山倒海之势,掀起足以打翻江中小舟的巨浪,摇头晃脑地朝着码头闯入。
  “这洋人的本事就是大啊!这么大的铁船,不但不沉,还能跑得那么快!”在尸山血海里拼出来的老兵赵老三,面对着头一次见到的洋人轮船,也不禁悚然,“
  这样的船,怕是光压,就能把咱们水师的红单船给压垮喽!“
  “赵老三!你***少胡说八道。这洋人的船是大而无当,我就不信咱们水师的大炮轰不烂它!一条不行咱们上十条,就不信拼不过”水师出身的洪老四满脸不屑,不过那眼神依旧直勾勾地盯着那硕大的钢铁船体,最后竟艳羡地喃喃自语道:“赵老三,你说这种船 到底能装上多少门火炮啊?”
  张震看了自己部下一眼,并没有发表自己意见。今天自己要等的人,远比那些什么战舰要重要的多。
  “到了!终于到了!”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张震,此刻却激动着握着拳头喃喃自语,最后,竟转过头冲着赵老三笑道:“火枪会有的,大炮会有的,军舰也是会有的!那些洋夷虽然暂时在技术上超过了咱们。可咱们只要埋头苦干上那么几个年,总有一天还能再超过他们!”
  张震这几句话说得护卫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以前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大帅对自己这么说过话啊。
  而此刻,那条火轮船也带着千里远航的余威,缓缓地停入了港口。
  “大帅!大帅!”还不等卸课的长梯架好,却见几名身着洋装、却又留着辫子的男子出现在甲板上。领头的那位年轻男子,更是一脸诚惶诚恐的在那甩着手中的洋帽,大声地冲着张震叫唤着。
  “方姐明!你个***总算回来了!这两年来,可叫我好等哪!”张震也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大帅风度,就好像个和好友重逢的小毛头般冲动得大喊大叫着。
  “哎 果然是方先生!可  可他怎么穿成洋夷的模样?”几名曾经见过方讳明的老兵窃窃私语道。“莫不是他信了洋教,投了洋夷,做了二毛子?”
  方纬明当然不是二毛子,他这两年就靠着一双腿和一张嘴,几乎跑遍了大半个欧洲,疯狂地考察、研究、学习洋人的文化、商业、政治与科技,不但为了张震那张莫名其妙的人才名单忙了个半死,甚至还在欧洲建立了他的关系网!
  两年,整整两年多的时间,现在,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土地上。
  有付出就有回报,是有所收获的时候了。
  当张震看到方讳明身后跟随的一长串洋夷时,那心里当真乐开了花!
  “好啊好啊,瞧这架势,方讳明这是帮我找了不少人才啊!”张震一边在那想着,一边美滋滋地打量起那些洋夷起来。
  可再多看两眼。这一串人里面 怎么男女老少都有啊?仔细看看  那分明就是一家子拖儿带口的么!
  这都什么和什么啊,感情这些洋夷把家都给搬到中国来了?
  还不等张震发问,方姐明已经三步两步窜到了张震跟前,也不行礼,。便微笑着说道:“恭喜大帅,贺喜大帅,姐明不负所托,总算帮大帅找到了一批人才,由于赶不及,其他数百人还在之后几月内分批赶来。其中大帅点名的毛瑟兄弟,我已经亲自带来了。”
  说着,方讳明便从身后那二三十名洋夷中拉出两斤小老头,“大帅。这两位便是您仰慕已久,并且亲自指名道姓要我找到的的毛瑟兄弟。安德斯和鲁道夫毛瑟!不过 大帅您的资料似乎有误,安德斯才是军械厂的高级技工,鲁道夫是搪瓷厂的工人,但咱们也用得着。为了让两位大师能够安心来大帅手下工作,我便做主将他
  “五 ”噪眷全部带来,他们也愿意全家来到大清以为大帅效圳
  “完了!方姐明搞错人了!”看着侃侃而谈的方讳明,张震心里一寒,他依稀记得毛瑟兄弟的名字应该是威廉毛瑟和保罗毛瑟,此刻应该在符腾堡军工厂做学徒,而方讳明却自作聪明,带来了不知道哪儿的毛瑟一家,这算是怎么一回事情
  “大帅 您好,我谨代表我们毛瑟一家向您的慷慨与仁慈表达最诚挚的感激  ”
  就在张震心中七上八下的时候,安德斯毛瑟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