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独裁者报告-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震拍了拍他的脑袋:
  “你既然如此说了,我权且信了,真假到了巡抚大人那自然会有判断,我总也想着法子,拼死保下你的性命也就是了,可你要胡说八道的话”
  “小人不敢,小人不敢!”傅有忠一迭声地说道。
  这发兵援救汉阳的时候,走一步退十步,走了快两天了居然连搭船的地方都没有看到,可这回来当真意气风发,纵然押着俘虏,居然也没多少时候便到武昌。
  一进武昌,那些守着城门的官兵眼看着自己同伴不光活着回来,还居然押着几个发匪,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张震那些部下人人不可一世,好像自己才刚刚平定了发匪之乱。
  有几个和谢逸与张荣沅相熟的,一脸艳羡地上前说道:
  “谢兄,张兄,这番活捉那么多发匪,功劳可真立得大了,上峰赏赐必然不会少了,可千万不要忘记请兄弟们喝酒。”
  “那是,那是。”谢逸一脸“谦逊”:
  “不过是在把总大人带领之下,心里念着朝廷,脑子里想着武昌父老,侥幸成功而已,赏不赏赐的我们原本也不在乎,不过就是拼着性命为无偿做点事情而已。”
  早有人快马飞报,眼下武昌随时可能遭到攻击,城内人心惶惶,这些人的回来,就好像给武昌守军打了一阵强心剂一般,倒也着实在武昌引起不小轰动。
  第十四章 报功
  张震等凯旋归来,瞬时轰动武昌全城。
  听说活捉了长毛数人,就连湖北巡抚常大淳也亲自来到了府衙门口迎接。
  那湖北提督双福更是喜气洋洋,张震原是自己引见的,此去只想着他能活着回来就好,谁想到居然还立下如此战功。
  这不光是张震的功劳,连自己面上都添了不少光彩。
  将来上报到朝廷之上,自己也得拿了大大的奖赏。
  迎进了府衙之内,那些湖北官员看着张震的眼神也都变了,先前的不屑眼下都成了欣赏和艳羡,毕竟能够取得如此“胜利”当之不易。
  “果然少年英雄,居然取得如此战报,来,给众位大人们都说说经过。”等到众官坐定,常大淳让人也给张震看了座。
  张震略略谦虚几句,把早就编好的故事说了出来:
  “自打接到增援汉阳命令,卑职星夜启程,谁想才到江边,听到发匪已在猛烈攻击汉阳,卑职心想不说能不能及时赶到,就算能够赶到凭这两百人也未必便能起到多大作用。
  卑职原本是想着顺原路返回,可一想到抚台大人期望,想到军门的殷殷教导,便想着即便拼却一死也只当是报了抚台大人和军门的知遇之恩“
  这话说的常大淳和双福频频点头,只觉得张震此番能够成功,大抵也是有自己的功劳在内,又觉得张震这人着实会说话会做人。
  一众官员也都交口称赞不已。现成地漂亮话那是人人都会说地。只有那布政使梁星源一脸地不以为然。
  张震哪管梁星源在想什么。只顾着继续说了下去:
  “正当卑职命人寻船准备过江之时。汉阳传来噩报。发匪已破汉阳。报信地人乃是从汉阳拼死杀出侥幸得生地一名兵勇李升平”
  这话说地就有学问了。前因后果说地清清楚楚。牵扯到具体地人又有名有姓。谁要不信去花名册上一查便知。听到别人耳里。那是又平添了几分可信度。
  果然。那些官员听得愈发仔细起来。就连那梁星源也不由自主地被这故事吸引了过去:
  “卑职当时心里盘算。眼下去了汉阳。已经无济于事。卑职想发匪得了汉阳。决计不会就此停住脚步。武昌。才是他们真正目标。
  卑职于是决定,与其这样赴死,不如在去武昌路上设下埋伏,或许能打发匪一个措手不及,即便不能成功,也只当是为圣上朝廷效死罢了。
  也是赖着众位大人鸿福,在那埋伏到了半夜,居然就看到大股发匪向这而来,那李升平原在汉阳和发匪见过面,只一上前,便认出了领头的正是林匪凤祥。
  发匪八百来人,我军只得两百多人,可弟兄们一心想着圣上,一心想着朝廷,当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奋不顾死地就冲了上去。
  发匪甫遭伏击,乱成一团,众兄弟奋勇斩杀,又加上夜间发匪不知我军究竟埋设下多少伏兵,未几竟乱成一团。
  战至半夜,发匪溃败,此战我军斩首一百八十余级,生擒贼寇伪检点傅有忠,至于卑职,卑职不才只将林匪凤祥砍成重伤“
  官员们顿时一片哗然,那常大淳一下站了起来“什么?你说将谁砍成了重伤?”
  “发匪伪殿左一检点林凤祥!”张震大声答道。
  常大淳一脸的难以置信:“此事非同小可,你可千万不要当成这么多大人的面胡乱说话。”
  “卑职不敢,现有发匪伪殿左一检点林匪凤祥伪官印在此!”
  张震并不慌乱,拿出林凤祥官印大声说道。
  让人拿来官印常大淳仔细看了半天,让人交给提督双福观看,再说话时连声音都变得有些颤抖:
  “好,好,果然是林凤祥的官印,自长毛闹事以来,林匪凶悍无比,素来都为朝廷大患,不想今日居然受此重创!”
  欢喜之色溢于言表,不加分毫掩饰。
  底下官员都是窃窃私语,谁想到一个小小的把总居然砍伤了发匪重将林凤祥?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匆匆进来一个将官,把个折子交到常大淳手里,常大淳粗粗看了一看,面色凝重,对着部下缓缓说道:
  “刚刚细作来报,发匪伪殿左一检点林凤祥重伤,汉阳之敌戒备森严,封锁消息!”
  官员稍稍怔了一下,接着就是一片欢呼,此时的这些湖北官员,对张震的话再无半点怀疑。
  张震出征之前,那些什么被发匪围困,跟随着双福破围三千,斩杀十余人的话,说认真的,官员们大多半信半疑。
  这时再发生了这样的事,这些官员哪里还有半点怀疑?
  “天佑大清,天佑圣上,于此发匪猖獗之时,出了这等少年英雄。”常大淳哆嗦着声音,说话的语气都已经变了:
  “我必然要把此等战功,亲上折子上报朝廷,张把总这等功劳,大振我武昌军心民气,即便发匪百万之众,其奈我何?”
  张震心里大不以为然,这些话等放到武昌城破之后再说吧,老子不过是运气好了一点,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只怕没有那么幸运了。
  “来人,把发匪给我押上来!”这时常大淳喜不自禁,对着外面大声说道。
  六个太平军俘虏被押了上来,张震见了自己都吓了一跳,除了傅有忠之外,其余五人竟然嘴里都是鲜血直流。
  仔细看去,原来这五个人舌头都被割去。
  这样的狠毒之事,必然不是常大淳或者双福派人去做的,自己这些手下,能下这等狠手的除了个莫黑再也没有第二个人。
  想来是那莫黑生怕这些人透露出些什么,故而割去了这些太平军俘虏们的舌头。
  张震也不禁打了个哆嗦,莫黑这般狠毒,将来会不会这么对付自己?这人自己原本只以为是个马屁精而已,但是现在看来,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现在莫黑看看起来对自己忠心耿耿,可他心里究竟在那想些什么,动的什么脑筋,也许只有这个人心里自己知道了。
  那傅有忠早吓得浑身哆嗦,眼前惨剧让他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第十五章 有了属于自己的武器!
  莫黑这一招虽然有些残酷,但却不失为一个办法。
  那傅有忠真是有什么说什么,一切都按照之前张震交代,不光如此,好像还生怕不够,添油加醋,生生把张震描述成了一个孙武白起类的人物。
  在傅有忠的嘴里,好像被包围的不是发匪,倒是官兵一样。
  这话要从张震那说出来,只怕官员还有两分不信,现在是由发匪自己说出来,这些官员哪里还有不相信的样子?
  “带下去,好生看管着了。”常大淳显得兴奋不已,摆动了下手说道。
  傅有忠被带了下去,还没等常大淳说话,双福已经先站了起来,意气风发:
  “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张震虽然年少,但自古英雄出少年,今番重创发匪,就连林凤祥亦败在张震手中,我武昌得此猛将幸甚!
  抚台大人,自古举贤不避亲,张震虽为我的部下,但这次立此功绩,你我可一起上书朝廷,举荐张震之功!“
  “正是,正是,本抚也是这么想的。”常大淳一迭声地说道。
  这可不光是表彰张震一人之功,朝廷和圣上要是知道了,非的龙颜大悦不可,湖北的官员一个个都得沾了张震的光。
  当然,那个尽使绊子的梁星源是半分好处也都别想捞着的。
  嘉奖勉励一番,给张震记了一个营千总的缺,遣散官员,常大淳只留下提督双福一起商议着如何联名上这折子,为张震举功,同时也顺带着表彰一下自己识人之功。
  张震走出门口,看到莫黑迎了上来,低声俯在张震耳边说道:
  “大人,那傅有忠断不可留,必须及早除去!”
  自己还没有来得及责备他为何这等心狠手辣,割去俘虏舌头,他倒又提出了这么个建议出来,张震皱了皱眉头就听莫黑继续说了下去:
  “大人,眼下是傅有忠害怕,不得不按照我们的意思去做,可一旦要是被解往京师,只怕会说出对大人不利的话来,小人也是在为大人担心……”
  这话也有几分道理,像傅有忠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做不出来?
  见到“大人”沉默不语,莫黑看看周围说道:
  “大人,说了也巧了,看押犯人的原本与我有些交情,只要多使些银子,这事就交给小人去办,保管做的天衣无缝……”
  张震也不正面回答,拍了拍莫黑的肩膀:
  “莫黑,你在我身边让我轻松不少,将来若有我的飞黄腾达之日,总也忘不了你的功劳,可一旦要是被我知道你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我保证你会死的比傅有忠还惨!”
  一话既出,张震自己都觉得有些奇怪,自己怎么会说出了这样的话来?
  自从刺伤林凤祥之后,这一路回到武昌,张震总觉得自己身上好像有些什么不对的地方。说话做事,和以前的自己比起来,比那么觉得别扭奇怪。
  也许是刺伤了林凤祥,自己觉得太兴奋了吧。
  莫黑办事果然干练,当天夜里,傅有忠就暴毙在了牢房之中,他一个反贼死了也就死了,眼先发匪即将攻城,也没人特别去追问这事。
  升了营千总的张震,训练士卒之事自然有下面人去办,巡抚提督商议守城之事字也不会找自己来商量,闲来无事,也去营房转悠几圈,看看士卒们的操练。
  忽然想起和林凤祥大战,至今心有余悸,若没有把趁手兵器,在这世道里要想保命还当真不是那么容易。
  把这心思和部下说了,谢逸第二天就让人帮把总大人打造了个枪杆,又按照张震画出来的图纸在枪杆头上做了两个卡槽。
  张震将刺刀安上,笔画了几下倒也顺手,这可也算是自己的专用武器了。
  样式虽然古怪,不过用着当真不错,抡了一会倒也是虎虎生风,加上那把刺刀犀利无比,连断几把递上来试验用的兵刃,看的一众部下人人都是羡慕不已。
  想起当日胡乱编出来的名字,张震干脆就给这把兵器取名“日月战刀”。
  老子终于有了自己的武器了,将来在战场之上保命可就全靠你老兄了。
  想想武器是有了,可自己也不会用,总不见得和林凤祥打斗那样,完全都靠运气吧?想要和部下请教,想想又未免不妥,自己可是曾经打败过林凤祥的。
  现在武昌官兵之中早已传遍,张震那可是一身的好功夫,那是武学世家出身,要不然怎么连发匪悍将林凤祥都不是他的对手?
  要是现在自己向部下请教了,那不是当着部下的面打自己的嘴巴?
  想到这里,便吩咐从现在开始,军营之中要多练习劈砍击刺之术,自己这位千总大人每天都会亲自监督。
  专门负责训练士卒的谢逸和张荣沅等人有些奇怪,平时从来都不关心士卒训练的千总大人怎么忽然之间变得如此勤快?
  张震果然每天准时出现在训练场中,端坐在上暗暗学习。他人本来聪明,加上谢逸和张荣沅办事认真,教得仔细,不几日倒也学会了不少招式。
  等到了夜间没人的时候,张震就用自己的这把“日月战刀”练习日间学来的东西,加上自己的知识加以改进,也学得有了几分样子。
  这可不是张震大人忽然转性,变得勤奋刻苦起来,此乃将来战场上救命的玩意,非得狠狠地下一番苦功不可。
  说来也真奇怪,这把怪里怪气的武器,要换个人来使还真未必得心应手,可到了张震手里好像这把武器本来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