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独裁者报告-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八章 冲营
  张震此时身陷重围,周围到处都是从最初的慌乱之中清醒过来的太平军。
  那些太平军眼见“清妖”就只一人,却如此“蔑视”自己,居然孤身闯营,根本就不把太平军放在眼里,一个个勃然大怒,纷纷围了上来。
  张震心里叫苦不迭,但现在哪里有其它心思考虑?左手旗帜,右手战刀,闭着眼睛只顾挥个不停,什么招式章法,进退攻防,早忘得干干净净。
  眼下只求保住性命,等到后队上来也就阿弥陀佛了。
  他这一轮完全不要性命疯子一般攻击,倒也一时逼得那些太平军无法上前,转瞬间,仗着武器犀利竟然接连刺死两人。
  这是张震第一次杀人,要换做平时只怕心惊胆战,但现在却是什么时候,哪里还有空去考虑这些问题?
  负责这队的太平军检点段天养眼看这个清妖如此“肆无忌惮”,完全不把自己看在眼里,愤怒之下,连连督战不停。
  胯下战马忽然发出“咴咴”嘶鸣,原来一枪正好刺中马臀,那战马受疼之后双蹄扬起,竟将张震从上摔落。
  张震被摔的眼冒金星,总算他头脑清醒,人才一落地,就地一滚,躲开几把致命武器,手里战刀顺势盎前一捅,正好捅进了一个太平军的胸膛之中。
  那些太平军眼看这个清妖失去战马,依旧“骁勇”如此,也都不禁相顾骇然,他们哪里知道这不过是张震偶尔刺到而已?
  正在危急时刻,后队清兵终于赶了上来。
  八十来个清兵眼看千总大人孤军奋战,只凭一把刀一杆旗,就刺死发匪三人,砍伤三人,人人精神振奋,狂吼不已。
  转眼间这些清兵在千总大人身先士卒,“悍不畏死”精神鼓动之下,个个舍身忘死,不要性命的和发匪战在一处。
  张震运气也是好到极点,他才一冲入太平军之营,那些太平军猝不及防之下,阵脚大乱。
  等到回过神来,那检点段天养虽然作战勇猛,但却不是个将才,只顾着嘶声怒骂,督促士卒向前,全无调度,也为张震赢得了虽然短暂但却宝贵之极的时间。
  就这么短短的一段时间,张震已然脱危,此时太平军再想抓住张震,已经变得困难异常。
  这些情况当事人身临其境,有苦自己心里知道,可那些在武昌城楼上观战的满清将领官员,一个个又哪里能够知道其中状况?
  千里镜中的张震,只让这些满清官员见到一个骁勇奋战,单枪匹马往来驰骋,刀砍逆贼无数,整个发匪营中,再无一个对手的张震!
  那些官员看的目晕神眩,什么时候见到大清出过这样的“少年俊才”?常大淳赞叹不已,双福喜不自禁。人人都只觉得张震既然横空出世,那是上天眷顾大清。
  这时战场上被张震这么一冲,太平军士气受到极大打击,作战已不如先前勇猛,清兵却受到千总大人鼓舞,谁都豁出了性命,把手里武器狠着命的往对手身上招呼。
  此消彼长,人数处于劣势的清兵竟然和对手打了个旗鼓相当。
  后面清兵阵营中战鼓再次响起,红旗战动,呼啸声中又是两队清兵,分成左右两路杀出。
  左面谢逸、右面张荣沅,都是正经的靠着一刀一枪换来的功名,于战场之事颇有心得,加上杀法勇猛,不过眨眼功夫已经冲进敌阵。
  两翼受到冲击的太平军立显败状,见此情景,李升平三次旗帜挥动,后面将官早已养精蓄锐多时,此时哪里按捺的住,都发声喊像打开笼子的猛虎一般冲了出去。
  那张荣沅眼看司马启明杀到,斜着眼睛看了一眼,奋力虎吼一声,砍死一个发匪。司马启明看在眼里,怎会不知道他在那想些什么?
  两个人好像比赛一般,你来我往,在长毛阵中杀个不停,把个长毛阵营冲的七零八落。
  战斗到了这个地步,其实胜负已分,太平军再有天大本事,也无法挽回败局,段天养怔怔看着眼前一切,到现在还都没有回过神来。
  一个清妖就这么冲了一下,难道就把自己这些身经百战的部下打败了吗?
  忽然看到那个清妖头领,持着那把样式古怪的武器向自己冲了过来,段天养赶紧举刀相迎,“咯哒”一声手里之刀竟然被那武器砍成两段。
  张震手里战刀犀利霸道的让人难以置信,整个战场再无一件兵器是它的对手。
  战刀顺势落下,段天养惨叫一声,捂着肩膀连连倒退几步,原来战刀落下之后几乎就将段天养的一个胳膊砍断。
  张震此时越打越有信心,战场原来不过如此而已。
  正想趁势结果了对面发匪性命,忽然边上斜刺里冲出一人,拿手中武器就地一格张震之刀,结果也是被砍成两截。
  可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那人已经抱着段天养滚到一边,避开了对段天养的致命一刀,那人影扶着段天养从地上爬起来不服的大声叫了出来:
  “你光凭着武器霸道,算得上什么英雄好汉?”
  放眼看去那人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生得面目清秀,张震一见之下,心里大生好感:“你叫什么名字,怎么敢对本大人这么说话?”
  张震也不想想自己能大对方几岁?那少年英气勃发:
  “你家小爷蒙天王赐名,陈玉成是也!”
  陈玉成?未来的英王陈玉成?那个三洗湖北,九下江南,白云山马踏二十五营,和李秀成一起独自撑起太平天国的陈玉成?
  眼下的陈玉成不过是个小小近侍,哪里知道面前这个清妖在想什么:
  “清妖,有本事换了你手里武器,咱们另兵兵刃,分个生死再说!”
  换把兵刃,你真当老子白痴?
  “小小孩子,今天饶你一命,去吧,去吧。”
  张震“大度”的挥了挥手说道。
  左右两面太平军已到,再想杀天段天养,生擒陈玉成,根本没有这个可能了,不如干脆卖了人情放了他们,将来战场上还有再见面的机会。
  第十九章 翼王
  这一场之前谁都无法事先料到的战斗,以清军大获全胜而结束。
  此战清军斩首七十八级,生擒二十九人,虽不是什么辉煌大胜,但在太平军势如破竹之时亦极大鼓舞了武昌守军士气信心。
  张震毫无疑问成为了这一场战斗中的焦点,处于困境中的武昌的明星人物。
  没人会去追问张震怎么冲进敌营的,他们看到的只是张震单枪匹马,一个人孤身冲营,和发匪恶战苦战时候的样子。
  那湖北巡抚常大淳和提督亲自来到城门相迎,看到张震之军凯旋,常大淳握住张震的手,竟是老泪纵横久久不能说话。
  那些惯于见风使舵的官员一个个恭维之声不绝于耳,直把张震吹捧成了天上少有地上绝无的少年英雄。
  双福接过那面战旗,边看边的大声音赞叹:
  “剿灭太平军,生擒洪秀全,好,好,气势何其壮也,真正英雄出年少啊!我武昌有了这等人物又何愁不保,又愁发匪不灭?”
  常大淳让人赏了银子酒肉,转尔仔细思索该当如何上书朝廷,表彰张震之功,顺带着也表彰下自己的人识人用人之功……
  张震先伤林凤祥,次仗又大败发匪前锋,只这两仗已经名动湖北,再没有人不知道武昌出了这么一个年少俊杰。
  不过说到底这次究竟只是个小胜而已,并不能缓解武昌的危急局面,所起到的作用,也不过就是暂时稳定住了军心。
  张震知道武昌是必然守不住的,尤其是常大淳和双福放的那一把火,已经彻底丧失了民心,也许现在自己应该考虑下一步如何走了……
  ……
  “东王,属下无能,致使被那清妖张震偷营成功,我近百兄弟阵亡被俘,段天养无能,愿领东王处分!”
  见到东王杨秀清过来,段天养不过自己伤口疼痛,推开帮他包裹的士兵,泣不成声地说道。
  杨秀清看起来好像浑不在意胜负,只是关切地问道:“天养,伤势怎么样了?”
  “东王,东王,段天养败阵,请东王处罚我吧!”
  杨秀清关切到问话,让段天养再也忍耐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放声大哭起来。
  “起来,起来,你现在受伤严重,处罚的事情等到伤好了之后再说。”杨秀清赶紧搀扶起了部下,叹息一声:
  “胜负都只是小事情,哪有整天打胜仗的。一次小小挫折,正可以给我当做一个提醒。”
  杨秀清最是爱护部下士兵,亲自军队颁布体惜号,教导“凡为佐将者,当知爱惜兵士”。
  规定行军之时,官员马匹都给伤员骑,如马匹不够,由兵士抬负而行,总要个个保齐。到指定营盘时,令拯危官员每逢礼拜日将伤员医疗情况报明,宰夫官三日两日按名给肉,以资调养,掌医、内医格外小心医治。
  杨秀清这么用心对待士卒,士卒自然也都肯为其效死。
  这时见杨秀清对待败军之将段天养如此关心,(1*6*k小说网众太平军将士无不感动,一员将官走了出来,大声说道:
  “东王,此次清妖趁我等不备偷袭,致使天国蒙羞,小人不才,愿领本部之兵,与清妖决一死战!”
  “不急,不急。”杨秀清摆了摆,回头问道:“那个,那个清妖带队的叫什么名字?”
  “回东王话,是清妖千总张震。”
  “张震,又是那个张震?”
  杨秀清皱了皱眉头,很是有一些不快:
  “前次伤了林凤祥,这次又打败我军前锋,张震,真当我天国无人吗?”
  “张震再强,不过一人尔,虽然偶有小胜,东王却不必为此人操心。”这时边上一个青年将领低声说了几句,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非常自信。
  这人正是太平军前军先导,与清军多次交战,从河西到武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被清军以“石敢当”称为,太平天国永安建制,被封“翼王五千岁”的石达开。
  石达开环顾左右,从容说道:
  “张震虽然勇猛,然清妖常大淳、双福懦弱无能,为防我军攻城,竟尔焚烧民房,仅此一条,我料武昌早晚归我天国之手!”
  杨秀清点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眼下清妖先胜,士气正旺,况且武昌城外炮台营垒林里,贸然攻城,我军损失必然巨大。”
  “无妨,我有一计可使武昌自乱阵脚!”石达开笑了一下,说道:
  “我军可以多立旌旗,日夜鼓噪不休,摆出强攻样子,又每日以大军轮番展示,常大淳见了必心里惊慌,我料不出几日常大淳自己就会命令城外清妖全部撤入城内!”
  杨秀清听了大喜,随即脸上又现出忧色:
  “翼王此计大善,就按照你说的去办,不过我心里还有一件忧虑的事,眼下向荣尾随正急,若和武昌里应外合,只怕我军情况不妙。”
  石达开听了大笑几声,指着武昌方向说道:
  “东王,常大淳和双福是个什么东西?他们若有胆量,只怕早起武昌之兵,全力击之。我看他们绝对没有这个胆量出城迎战,向荣一路援兵不过是徒呼奈何而已!”
  石达开猜的一点也没有错,常大淳和双福真的没有这个胆量出城。
  之前布政使梁星源一再建议派兵协防汉阳,守住门户,构筑外线防御。但常大淳和双福二人一致的否决了这项建议。
  两人下令在武昌城外修筑大量防御堡垒,随后又派兵下乡抢夺大量的粮食入城,准备死守。
  更有意思的是,闻报汉阳、汉口失守,两位大员心惊胆战,已经下令放弃清军城外所有炮台、营垒工事,退进武昌,关闭城门,任何人不得进出。
  如果不是张震赢了一阵,只怕现在武昌城外的防御人员全部都已经撤到了城内了。
  常大人还是不放心,他听说过太平军挖地爆破的攻城手段,城外大量的房屋很有可能成为挖地道的掩护工事,该怎么办?
  全部民房烧掉,城外百姓无家可归,一起涌向城内。可是城门就是不开!愿意非常之简单,两位大人怕有奸细趁着这个机会混了进来。
  第二十章 会议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奉命回到府衙的张震,眼看着一大堆百姓围在那里,心里好奇,忍不住下马走了过去。眼看着一位军爷来了,百姓纷纷默默让开一条道路。
  那地上躺着一个中年妇人尸体,看样子刚死不久,边上坐着一个十五六岁少女,模样清秀,可举止有些恍惚,坐在那只顾低声抽泣。
  “军爷,这老妇人是前半个月才到武昌的。”张震问了半天,才有个胆大的百姓说道:
  “原本带着两个儿子,这个是她闺女,娘仨个也没钱,又找不到活做,就这么饱一顿饥一顿的在那活着,前天老娘得了重病,这不,刚才就这么走了……”
  张震皱了皱眉头,拿手里马鞭点了点那个少女:“喂,你的两个哥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