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猫-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怪不得!他是想借以弥补贪吃果酱的损失啊!亏他想得出。哈哈……”迷亭听了女主人的控诉,不禁眉飞色舞。
  “近来他还叫孩子们也吃哪……”
  “是果酱吗?”
  “哪里,是萝卜泥呀!他说,‘宝宝,爸爸给你好东西吃,来呀!’我还以为他是突然喜欢起孩子了呢,谁知他净干那种蠢事!两三天前,他抱起二丫到衣柜上……”
  “什么意图?”迷亭不论听说什么,总要抠问一下什么意图。
  “哪里有什么意图。仅仅是为了欣赏女儿从高处蹦下来。小女孩不过三四岁,怎么会那么撒野?”
  “是么,毫无意图!不过,他是个心眼儿不坏的好人呢。”
  “倘若心眼儿又坏,可就无法忍受了!”女主人怒气不休地说。
  “唉,何必发那些牢骚!只要长此以往,样样不缺,一天天地打发日子,也就够福气的了。像苦沙弥等人,既不吃喝嫖赌,又不讲究穿戴,省吃俭用,简直天生是过日子的人。”迷亭兴冲冲地进行着不合身份的说教。
  “但是,您大错而特错了……”
  “难道他背地里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吗?这可是个含糊不得的世道哟!”
  “他倒没有别的,只是胡乱买些根本不看的书。如果量力而行,倒也没什么。
  可他,想起来就去丸善书店,一拿就是几大本,到了月末就装糊涂。去年年底,月月拖欠书款,弄得非常拮据呢。“
  “咳!书嘛,他要买多少就买多少,没关系!如果来人讨帐,就说:‘马上付钱,马上付钱!’他自然会走开的。”
  “话是这么说,可不能长久拖欠下去呀!”女主人惨然地说。
  “那就讲清道理,削减他的书费嘛!”
  “唉呀呀,即使说,他也根本不听。近来又说:‘你他妈哪里像个学者的妻子!
  一点也不了解书籍的价值。从前罗马有这么个故事,为了开导你,讲给你听!‘“
  “这可有点意思。什么故事呀!”迷亭很感兴趣。与其说他是由于对女主人的同情,毋宁说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
  “据说古罗马有个皇帝名叫圾垃鞋……”
  “‘圾垃鞋’?叫这么个名字。多新鲜。”
  “外国人的名字太难懂,我可记不住。据说他是第七世皇帝……”
  “是吗?第七世皇帝叫圾垃鞋?妙极啦。噢,那个七世皇帝圾垃鞋怎么样了?”
  “哟,连您也这么取笑我,真就无地自容啦。您如果知道,就告诉我不行吗?
  坏!“女主人抢白了迷亭几句。
  “取笑你?我可不干那种缺德事。只不过听说什么圾垃鞋皇帝,觉得怪新鲜罢了……噢,等等,是说罗马的七世皇帝吧?这个么……记不太准确,不过,大约指的是塔奎·杰·普劳德①吧?啊,是谁都无妨,那个皇帝怎么啦?”
  ①塔奎·杰·普劳德:罗马七世末代皇帝。
  “据说,一个女人①拿九本书去见皇帝,问他买不买。”
  ①一个女人:指在丘马山洞里的巫女西比莱。
  “皇帝问她要多少钱,她要了很高的价码。皇帝说太贵,能不能少算点儿?那女人突然从九本书里抽出三本,扔到火里烧掉。”
  “真可惜!”
  “据说那三本书里记载着预言什么的,人世上罕见。”
  “嗬!”
  “皇帝以为九本书只剩了六本,准能便宜些,便问了价钱。可是,还是那个价;一分钱也不让。皇帝说,这就太不讲理喽!可那女人又抽出三本书扔进火里烧掉了。
  皇帝还有点恋恋不舍,问那女人,剩下的三本书要多少钱。那女人还是要九本书的价钱。九本变成六本,六本变成三本,可是价码照旧不变,一分钱不少。如果再讲价,那女人说不定会把剩下的三本书也扔进火堆里呢。终于,皇帝花了大价钱,把幸免付炬的三本书买下……丈夫问我‘怎么样?这个故事。多少懂了点书籍的贵重吧?’他得意洋洋,可我觉得有什么贵重?真叫人纳闷儿。“
  女主人说罢片面之词,便催促迷亭答话。好一个精明的迷亭先生也有些穷于应付了。他从和服长袖里掏出手帕来逗弄咱家。
  “不过,嫂夫人,”他忽而好像想起什么似的,高声说,“就因为他那样胡乱地买书,胡乱地往肚子里硬塞,人们才称他一声学者。近来我看一本文学刊物,还登了一篇评论苦沙弥兄的文章哪!”
  “真的?写了些什么?”女主人转身问道。她这么关心对丈夫的评价,可见,毕竟是夫妻嘛。
  “唉呀呀,只写了二三行,说苦沙弥老兄的文章‘犹如行云流水。’”
  “只这些?”女主人美孜孜的。
  “还有什么‘忽生忽灭,灭则永逝忘返’。”
  女主人懵头懵脑地问:“夸奖他吗?”
  语声里流露着担心。
  “噢,大概是夸奖吧!”迷亭若无其事地将手帕垂落在咱家的眼前。
  女主人说:“书籍本是谋生的工具,怕是少不得的。不过,他也太犟啦。”
  迷亭心想:女主人竟从另一条路冲杀过来了,便不即不离地绝妙回答:
  “犟倒是犟一点儿。做学问的人毕竟都是那个样子嘛。”这既像为嫂夫人帮腔,又像为苦沙弥开脱。
  “前些天从学校回来,说是立刻还要出门,换衣服太麻烦。我的好兄弟!他连外套也不脱,坐在饭桌旁就吃饭。他把饭菜放在火炉架上,我捧着个饭盆坐在一旁,看他那副可笑的样子……”
  “很有点新式‘验明首级’①的味道呢!不过,那正是苦沙弥兄独有的特色呀……总而言之,他并非‘俗调’。”②迷亭恭维得令人作呕。
  ①验明首级:日本古时杀了敌方将领时,必由一人端盘,面对主子,验明首级。
  这里拿女主人端饭盆站在苦沙弥身前的情景比附验明正身。
  ②俗调:讽刺当时有一派诗人,月月聚会,多用陈词滥调。
  “俗调不俗调的,女人可不懂。不过,再怎么说,他也太胡来了。”
  “可,总比俗调好哟。”
  迷亭的过分偏袒,使女主人话锋一转,以不满的口吻问起俗调的定义:
  “人们常说俗调俗调的,可什么叫俗调啊?”
  “俗调么,就是……是啊,不大好说……”
  “既然那么模糊不清,就算是俗调,也没什么不好吧?”她以女人特有的逻辑步步逼近。
  “并非模糊不清,而是了若指掌,只是不大好解释罢了。”
  “大约是把自己讨厌的现象都叫俗调吧?”女主人不知不觉地一语道破。既然弄到这种地步,迷亭先生也就不得不对俗调作些交代了。
  “嫂夫人!所谓俗调嘛,大约指的是那样一些家伙:一见‘二八佳人’、‘二九佳人’ 便不言不语, 在相思中,辗转反侧;一到‘是日也,天朗气清。’准要‘携簞酒,墨堤①嬉游。’”
  ①墨堤:东京都墨田区隅田川大堤之别称。
  “有这样的人吗?”女主人对此外行,只好不轻不重地问了一句;但终于甘拜下风:“那么乱糟糟的,我可不懂!”
  “好比在曲亭马琴①的脖子上按了彭登尼斯上尉②的脑袋,再用欧洲的空气泡上一二年。”
  ①曲亭马琴:江户末期作家。本名解,姓泷泽,号曲亭。双目失明后,用二十八年写成《南总里见八犬传》。
  ②彭登尼斯:英国小说家萨克雷(一八一一——一八六三)同名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俗不可耐的人物。
  “这样就会成为俗调吗?”
  迷亭笑而不答。后来说:“哪要费那么大的手脚!只要把中学生和‘白木屋’①老板加起来,再用二除,就会得出俗调的结论,标准的俗调!”
  ①白木屋:东京的一家大百货商场。
  “是呀!”女主人歪头沉思,一副不解的神色。
  “你还没走?”不知什么工夫主人回来了,坐在迷亭身旁。
  “‘还没走’?话说得多么刻薄!你不是说‘马上回来’,叫我等候吗?”
  “他凡事都是这一套!”女主人回头瞧瞧迷亭说。
  “你不在家这工夫,关于你的奇闻轶事,我可点滴不漏,都听说了。”
  “反正女人多嘴是要不得的!假如人也像这只猫那样保持沉默,该有多好啊!”
  主人摩挲着咱家的头说。
  “听说你给孩子们吃萝卜泥?”
  “嗯。”主人笑着说,“别看是孩子,如今的孩子们可真乖。自从给她们吃了萝卜泥,如果问她:‘好宝宝,哪儿辣?’她准把舌头伸出来。多新鲜!”
  “简直像教小狗练功,大残酷。可,寒月兄总该到了呀!”
  主人吃惊地问道:“寒月也来吗?”
  “来呀。我寄给他一张明信片,邀他下午一点钟到你家。”
  “你这个人,也不问一声人家是否方便就自作主张,叫寒月来干什么?”
  “唉,今日之约,可不是我的主意,是寒月本人的要求。这位先生据说将在物理学会发表演说,需要练一练,叫我听一遍。我说正好,叫苦沙弥兄也听一听吧。
  因此,才邀他到你家来的。怎么?你是个闲人,这样不是正合适吗?他这个人没说的,听听也好嘛!“迷亭是在自拉自唱。
  主人似乎有点恼恨迷亭独断独行,便说:
  “物理学的讲演,我不懂!”
  “不过,这可不像镀镁玻璃管之类那么枯燥乏味哟!是个超凡脱俗的题目——《关于吊颈的力学》,因此,值得一听啊!”
  “你是上过吊的人,听听也好。可我……”
  “总不至于作出这样的结论吧——‘连看戏都打冷颤的人不许听!’”迷亭照例说着俏皮话。
  女主人边咯咯地笑,边回头瞧瞧丈夫,到隔壁去了。
  主人一言不发,抚摸咱家的头。只有这时的抚摸,才无限温存。
  后来,大约不出七分钟,寒月先生果然如约出席。因为晚上要去讲演,他破例穿起漂亮的服装,刚刚浆洗过的雪白衬领峭然耸立,为他的男子气概平添两成风采,他从容致意说:
  “来迟了……”
  “我俩已经等候多时。请您快开始,嗯?老兄!”
  迷亭说罢,看了看主人。主人无奈,只好含糊地应了一声:“嗯!”而寒月却慢条斯理地说:
  “给我斟一杯茶吧!”
  “啊,动真格的啦?接下来该要求我们鼓掌的吧?”迷亭在独自起哄。
  寒月先生从内衣袋里掏出草稿,缓缓说开了头:
  “这是演习,希望毫不客气地多多批评!”
  接着,一场雄辩的预演开始了。
  “对罪犯处以绞刑,这主要是在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中施行的一种刑罚。远溯上古,吊颈,主要用以自杀。据说犹太人的习惯是投石击毙罪犯。查《旧约全书》,所谓‘吊颈’的准确原意是:将人的尸体吊起来,喂野兽或食肉的飞禽。按希罗多德①的学说,犹太人在离开埃及之前,最忌讳夜里曝尸。而埃及人,据说罪犯被斩首之后,只将其躯体钉在十字架上,夜里则曝尸于野。至于波斯人……”
  ①希罗多得:公元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所著有关波斯历史的一书《右罗》,名气很大,被称为“历史之父”。
  “寒月兄,这与‘吊颈’似乎越来越离题太远。无妨吗?”迷亭插了一句。
  “立刻转入正题,请再耐心些……且说,若问波斯人如何?大约他们也是动用碟刑的。然而,是活活地钉在十字架上,还是死后再钉,这一点,不得而知了……”
  “那些事,不知就不知!”主人闷倦地打起呵欠。
  “还有许多事想讲,不过,各位要厌烦的,所以……”
  “要厌烦的,不如‘会厌烦的’听起来顺耳。是吧?苦沙弥兄!”迷亭又在吹毛求疵。苦沙弥带搭不理地说:
  “随他由着性说去吧!”
  “那么,马上书归正传,听我道来。”
  “听我‘道来’?这是说书先生的行话呀!但愿演说家还是用文雅些的语言。”
  迷亭又在插科打诨。
  “如果‘听我道来’这话太俗,那可怎么说才好呢?”寒月先生问道,语声中夹杂着怒气。
  “迷亭君,不知你是在听呢,还是打哈哈凑趣?寒月,随便他起哄,快些讲下去才是。”
  主人是想尽快地跨过这一难关。
  “惆怅久,恰似慢慢道来庭中柳。”①迷亭依然说些俏皮话,寒月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①江户中期俳人大岛的俳句:“惆怅久,恰似归来时刻庭中柳。”此处系依此仿制。
  “据我调查结果,真正处刑时动用绞刑,见于《奥德赛》①第二十二卷,就是忒勒马科斯②绞死珀涅罗珀③的十二名宫女那一段。我本想用希腊语朗诵原文,但是难免有卖弄学识之嫌,因此作罢。请读四百六十五行至四百七十三行,自有分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