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酿酒?”李永愣了愣,自从有了水空间以后,李永研究了很多鱼虾的吃法,还从来没听说鱼也能酿酒的。
“鱼也能酿酒?是不是用酒醉制鱼肉?”醉鱼醉虾李永倒是吃过,鱼酒还真的不知道。
“是酿酒!”老村长摇了摇头,拎起木桶往旁边的水里一扔,拎起半桶水,倒在木盆来,将那些鱼身反复冲洗。
还真的有鱼酒?李永顿时来了兴趣,心说老头不厚道,有这种好东西,怎么不早点拿出来:“嗨,有没有存货,拿出来尝一尝啊!”
老村长停下手上的动作,虽然也有五六十岁了,不过老头的身体挺好,做了这些体力活,一点不露疲态,跟小伙似的,精力充沛。
“你想喝鱼酒?”老头惊讶的望了李永一眼,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有倒是有,还有藏了十几年的,不过上次给你们汉人喝,说是喝不惯,有鱼腥味,以为你们不喜欢,就没拿出来。”
照老村长的说法,俊龙村都有酿鱼酒的习惯,通常就是再过一段日子,等雪山上来水,渔汛过去以后,村民就会集体出动,大规模捕鱼,因为鱼的数量比较多,多出来的就晒成鱼干,也会将其中的一些酿成鱼酒。
酿制鱼酒,也算是俊龙村的一种传统。
只不过,鱼酒的口味也比较独特,很多人喝不惯,觉得有腥味,俊龙村酿制鱼酒数百年,也流传下许多酿酒的方法,可能是口味使然,他们觉得鱼酒的味道很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就好像其他地方的藏民家中来了客人,一定会有青稞酒、酥油茶,俊龙村来了客人,也一定会有鱼,会有鱼酒。
不过老村长让先前的孙海宁勾起发展“旅游业”的念头,生怕有“腥味”的鱼酒给李永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一直没有拿出来。
李永心想既然是孙海宁说的,口味不适应也有可能,就好像牧民的马奶酒、酥油茶的口味,其实也挺怪,尝个新鲜海鲜,给他也吃不惯一样,鱼酒可能也是一样。
不过,既然是这么少见的东西,怎么着也要尝一尝,李永就吵着让老村长弄点给他尝尝。
老村长自然不会吝啬,就要李永留下来吃晚饭,要将年头最久的鱼酒拿出来招待他。
眼下还不到吃饭的时候,李永就让老村长不要着急,继续做酿制鱼酒的工作,他也正好看看,看看鱼酒是怎么酿出来的。
第一三十三章 鱼酒
老村长弄了一大桶鱼,清洗干净以后,装进特制的大蒸笼蒸煮,这个时候,就不是他一个人在做,几个村民也过来帮忙,很快就架起大火,氤氲的蒸汽弥满整个房间。
蒸煮、晾晒,然后才能装坛、下酒曲发酵,酿造鱼酒也跟酿米酒差不多,要经过好几道程序,花费一段时间以后,才能酿出酒液。
老村长把手一挥:“就这样蒸着,大伙先吃饭,来几个人,把那边放了二十年的鱼酒拿出来,今天跟李老师不醉不归。”
李永跟着老村长去拿酒,心里挺汗颜,现在是上课时间,他不在学校,跑出来骗吃骗喝,亏得老村长还这样热情。
老村长说的放了二十年的鱼酒,装在一只木桶里,拍去封口,立刻闻到一股浓郁的酒香,这可是真正的陈年原液,不是那种勾兑出来的。
酒香之中,也确实有股鱼腥味,怪不得孙海宁会不喜欢,那家伙吃东西最讲究。
“好、好酒,”看到老村长巴巴地望着自己,李永当然不忍让老人家失望,一叠声地叫“好”,老头果然马上喜笑颜开,招呼大家喝酒吃饭。
菜也是现成的,鱼肉酿酒,剁下来的鱼头,从中间劈成两片,放在大盘子盆里,铺上厚厚的、剁碎的尖椒,放锅上一起蒸煮,这时候先取下来,十几个鱼头,分到每个人盘子里,一人两只。
油亮亮、香喷喷的大鱼头,红艳艳诱人无比的剁椒,这是李永最喜欢吃的一道“剁椒鱼头”,饶是他吃过不少,也没见过这种吃法,一个人两个,每个鱼头可能都要一两斤,比在申城时候吃的那些鱼头可要大得多了。
而且,平常去饭店,一盘子剁椒鱼头,别看盘子大,差不多能占去桌面的一半,也就是一只鱼头劈两瓣,一桌子的人一起人,跟眼下这种吃法根本没法比。
李永食指大动,筷子一挑,挑开鱼头上那片“扇”形的鳃盖,露出里面雪白的腮肉,夹了一块放在嘴里,鲜香爽口,滑溜溜,忽溜两下就滑肚子里了,留下满嘴的鲜香。
鱼头上面的肉不多,不过都是滑滑嫩嫩的,特别好吃,虽然骨头多,但都是块状的头骨,没有细刺。
李永小时候吃鱼,因为剔不来鱼刺,就喜欢吃鱼头和鱼腹,鱼头都是大骨头,鱼腹也只有整齐的大鱼刺,没有细刺,也很好吃。不过鱼腹肉多,自然人人都爱,光吃好肉,李永也不好意思,反倒是鱼头很少人喜欢吃,吃得多,别人也觉得这是个好孩子,不挑食。
不过,时光荏苒,如今鱼虾丰富,鱼肉却已经没有往日的味道,大家倒是都喜欢吃起鱼头来。
俊龙村的村民吃了几百年鱼,这方面的经验丰富,自有一套独特的吃鱼方法,这份蒸鱼头就做得很有味,火候正好,又香又嫩。
李永吃了块鱼头,老村长那边已经将酒杯递了过来:“咱们俊龙村的鱼酒,尝一尝。”
李永接过酒杯,抿了一口,然后将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鱼酒味淡,应该没有经过蒸馏,度数比较低,要比南方的米酒、西藏常见的青稞酒度数高些,充其量就跟江南的黄酒差不多。
味淡却很爽口,与别的酒相比,似乎多一种鲜香的味道,清新怡人,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些腥味,虽然,咂一咂嘴,鲜香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好,好酒!”李永竖了竖大拇指,本来都紧张地望着他的俊龙村一干村民,顿时放松下来,兴高采烈地招呼他喝酒。
李永很快有些吃不消,鱼酒虽好,不过腥味却让人扫兴,何况鱼酒的度数虽然不高,但是同很多低度酒一样,后劲不小,加上李永的酒量也不大,自然不敢放开来乱喝。
“那啥,我先吃点鱼,这个鱼真好吃,”李永赶紧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大声夸赞剁椒鱼头做得好吃。
这个办法果然有效,老村长一边吃,一边吹嘘起俊龙村吃鱼的历史,又从锅灶上端过来几道菜。
一道是鱼的划水,也就是鱼尾巴,满满的一大盘子,在酥油里煎过,外焦里嫩,吃起来满嘴鲜香。特别是尾鳍,细细的鱼骨煎过以后,脆脆的,一咬就碎,嚼在嘴里无比香脆。
还有就是“鱼翅”,其实是切下来的鱼鳍,酿造鱼酒,主要是鱼肉,鱼骨都要剔掉,剔下来的鱼头、鱼鳍、鱼味、边刺等等,倒都是好东西。
鱼鳍也有腹鳍和背鳍,腹鳍的做法跟鱼头差不多,都是剁椒清蒸,特别是腹鳍带着的鱼肉又嫩又活,非常好吃。
背鳍刺多肉少,就跟划水一般做法,用酥油煎炸,香脆可口。
老村长架起一只划水,放到李永碗里,笑呵呵卖弄吃鱼的学问:“听说,你们汉人有一种说法,吃鱼尾巴的最尊贵,李老师是我们最尊贵的客人,一定要多吃,我让她们将这个鱼尾巴多做一些,给夏老师、宁老师他们也送一些。”
“呃!”李永微微一愣,他倒没听说吃鱼尾巴最尊贵,倒是听说吃桌子的时候,鱼头应该向着主客,也有说鱼腹向着主客,便于食用的,这些传统礼仪,他倒是不太了解。
不过鱼尾巴最尊贵,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反倒是有些相反的说法,毕竟鱼尾巴肉少、刺多,实在是鱼身上鸡肋一般的存在。
“听说你们汉人家结亲,相亲的时候,一定要做一条鱼,招呼对方先吃,要是筷子先动鱼腹,肯定家境一般,平常吃鱼不多,因为鱼背上的肉最厚实,难得吃一回鱼,自然要挑鱼背肉;如果是先吃鱼尾巴,肯定非富即贵,平常人以为鱼尾巴肉少,鱼背肉多,其实鱼身的精华都在尾巴上,因为鱼在游水的时候,用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鱼尾巴,所以这里的鱼肉价值最高……”
李永挠了挠头,这个说法他倒是真没听说过,他倒是相过几回亲,跟宁小雪也是这样的认识,不过吃的都是肯德基、必胜客啥的,基本不吃鱼,要吃也吃的鲟鱼排啥的,没想到中间还有这样的说法。
“要是第一下先吃鱼头呢?”李永好奇地问道。
第一三十四章 吃鱼的学问
老村长朝李永眨了眨眼睛:“鱼头好啊,你们汉人不是说,吃鱼的孩子比较聪明吗?鱼头吃了更好,吃鱼头,更聪明。”
敢情就是吃啥补啥啊!李永笑了笑:“那你倒是说说,吃其它地方,还有什么讲究,譬如说这块鱼肉。”
李永伸筷子夹起盘子中,鱼头下面一点的腹鳍,上面带着的一块鱼肉。
“这个好,”老村长嘿嘿笑道:“这块肉,是鱼身上最嫩、最活的鱼肉,不但好吃,而且营养丰富。”
李永无奈地翻了个白眼,照他这种种说法,怕是鱼身上的每块肉,都很好了。
李永筷子夹着鱼肉往嘴里一放,嫩滑嫩滑的,倒真的像老村长说的那样,这一块肉最嫩最活,味道确实是很好。
李永吃鱼,也最喜欢吃鱼头,还有下面这块肉,没有小刺,肉也嫩活。
老村长他们都是吃了一辈子鱼,而且祖祖辈辈都吃鱼,自然也有不少心得。
大家一起吃着鱼,喝着鱼酒,交流吃鱼的心得,气氛倒是挺热烈。
李永趁机就给老村长说了藏獒的事情,老村长想了想道:“李老师想要藏獒,老头就去要两只回来,没啥问题。至于鱼塘那边,使用獒犬看塘,这个主意也不错,回头我就去买成年的两只牧羊犬,正好腾出人手来,再过段日子,鱼都产了鱼籽,就该是捕鱼的季节了。”
说话间,隔壁来帮忙的大婶正好端上来一盘子金灿灿的鱼籽,就是在热油里煎过,也不放别的辅菜,就是加点葱姜酒醋、盐和味精,用清水煮透,装在盘子里,金灿灿的十分诱人。
李永吃鱼很多,就是没这么吃过鱼籽,因为他吃的鱼,除了个别种类,很少有这么大的,就算有,如果知道腹中有籽的话,也会等它们生产出来,方便孕育鱼苗。
满满一盘鱼籽,每一块都超过鸡蛋大小,远远就闻到扑鼻的香气,一看就让人食指大动。
李永操起筷子夹了段鱼籽放在嘴里,鱼籽粉粉的,轻轻一嚼,就碎成了粉末,满嘴都是酥香味道。
“真好吃!”李永向老村长竖了竖大拇指,夸赞道:“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美味的鱼籽。”
话说这个鱼籽也确实比较大,吃了两块,李永竟然觉得肚子有些饱了。这当然不仅仅是鱼籽的作用,之前也吃了不少东西,这时候再吃两大块鱼籽,才有了感觉。
老村长也笑了笑说道:“老头子我这辈子,也就吃过几次啊。”
老村长吃了一块鱼籽,脸上露出陶醉的神色:“咱们俊龙村,祖祖辈辈有个传统,都要等鱼产籽以后,才能大规模捕捞,所以平常时候,也难得吃上这么丰富的鱼籽。”
李永这才恍然大悟,倒也想到其他地方的一些做法,譬如极其珍贵的长江刀鱼,还有像大马哈鱼之类,都是洄游鱼类,也就是说这些鱼生在江河,长在大海,等待性成熟要排卵的时候,都要长途跋涉离开大海,沿着江河逆流而上,寻找合适的产卵场,然后产卵延续族群。
这就是渔汛,也往往是人类大肆捕捞的最好机会,因为这个时候捕捞,收获最为容易、可观。
长江刀鱼几乎绝迹,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也差不多同样的命运,都是因为每逢渔汛,人类都大肆捕捞,不仅捞了很多,还使得这些鱼群都无法产卵,久而久之,河里的鱼当然越来越少了,长江刀鱼才会卖出天价。
如今许多水域、渔场,在渔汛产卵的时候,都要进行休渔,目的就是保护鱼群的繁衍,李永没有想到,俊龙村早就这么干了。
“好!”李永这一次竖起大拇指,却是夸赞俊龙村这个做法好,虽然以俊龙村的情况,他们那点捕捞量,对鱼群的生态系统影响微乎其微,不过这样的做法,却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老村长,”李永突然想到一个事情:“你是说,再过一段时间,水泽里的鱼就要完成产卵了,也就是说,这时候,正是他们产卵的季节?”
老村长点了点头:“高原上的渔汛,要来得晚一些,这时候雪山水正好下来,正是鱼儿产籽时节。”
李永听了,眼前一亮,上次云梦鱼苗给他一次弄了大部分出来,结果遭了鸟患,多数给鸟雀吃了,如今身在高原,一时半会无法补充,只能就一块鱼塘进行试验,影响原先的计划进度。如今听说正是高原渔汛的时候,要是能够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