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手上戴个小鱼塘-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老妈唠叨了一会,李永才明白是吃饭吃的,他也很开心,看来给家里送菜是送对了,以后还得坚持,过个两三天就送一点,起码一个星期得送一次。
  当然了,以后送的数量不用像这一次那样多,毕竟,他们那边也不好储藏,还是吃新鲜的最好。
  好好跟老妈聊了一会,又跟老爸说了两句,挂掉电话以后,李永就惦记上了一件事:老爸这个岁数,还是一天一包烟的话,对身体可不算好事。
  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他戒烟呢?李永觉得,这个事情,挺不好办的,没有头绪。
  第八十三章 乐陶陶(中)
  饭后,宁小雪挨着给小崽子们、海蟹、大白鸟喂了吃的,又提了水桶往水边走去,那儿还有大青、红红等着喂食。
  李永拎了只防潮的野餐垫,胳肢窝夹本书,跟着女孩去了水边。
  到了岸旁,将野餐垫铺在树下的草地上,伸腿坐下去,背靠身后的树干,看两眼书,看两眼水边喂鱼的女孩,此情此景,天上人间。
  李永手上拿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彩色图文版的,封面是碧蓝的湖、蔚蓝的天空,蓝得沁人心脾、渗到心底。
  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水天交接处是深蓝色的丛林,两岸绵延着黄色的花丛,近处,有一只小舟系在岸边。
  李永当初会买这本书,一半的原因就是这个封面,还有书中漂亮精致的插图,另外一半,则是梭罗笔下的生活,也是他很向往的。
  在封面的右上角,写着两句话:人与自然的心灵经典,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
  一百多年以前,梭罗一个人跑到瓦尔登湖畔,过上了自己种菜、摘果子吃的“简单生活”,以及记录生活的“心灵经典”,畅销一百多年,再版一百多次,差不多每年一次。
  或许是翻译的缘故,这本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彩,不如一些散文的描述优美,太平实,就像唠叨家常似的,说了说瓦尔登湖畔的生活,时不时发表些见解、议论。
  也正是这种平实,让李永看得津津有味,梭罗追求“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这个态度,让他很有共鸣。
  宁小雪喂了会鱼,就脱掉鞋子爬上野餐垫,把头伸到李永身前,笑呵呵地道:“在看什么呢?”
  “梭罗的《瓦尔登湖》,”李永笑了笑,放开手臂,让宁小雪靠在自己身上,一起看书。
  “学习学习,等会咱也写本《鹤湖》,赚点稿费买肉吃!”
  宁小雪有些羞涩,不过还是听话地趴在李永胸前,头枕着他的肩膀,好奇地看着书页:“好漂亮啊!”
  进入五月以后,天气渐渐变得暖和,鹤湖边上的垂杨浑身荡漾着绿意,就像一堵绿墙,环绕着碧波荡漾的水面。
  鹤湖经过清理,放了些鱼虾、螺蛳,水草、水菜之类的,强子按照他的设计,重整了鹤湖的“生态圈”。
  这个生态圈,暂时还看不出独特的地方,倒是水体总能够保持清澈,在岸边看过去,碧绿的水面很有那么点园林的味道。
  水体的清澈离不开经常性的换水,也和强子打造的这个“生态圈”有关。
  譬如鳙鱼之类的,可以过滤水中的杂质;水草之类的,不仅给草鱼、鲫鱼等提供食物,也能净化、装点水面。
  看到“鹤湖”现在这个样子,李永就觉得强子很不简单。几个月的时间,他已经从一个农村的无业青年,成了养鱼的专家。
  鹤湖的状况很好,也就说明强子做得很成功。
  沁春园这边不断有人来看新的房子,暂时还没有人入住,毕竟,这儿的房价挺高的,关键是,这年头也没有现房供应,都是期房。
  房子,虽然已经造好了,但是地产商不会马上交付给客户,得等,等到统一交房的日子。
  李永他们这一家子,算是特殊例外情况。
  据说,沁春园的房子卖得不错,特别是别墅区的单价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给提了好几千,却更受追捧。
  用严文杰的话来说,这房子,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并不景气,严文杰能够这么牛的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多了一只鹤,就连鹤湖也是本来就有的。
  小白给拉去配合着拍了好几套“写真”用于宣传,宋妮娜每次都抱怨,之前签的价格太低,不能体现小白的价值。
  鹤湖尚不对外开放,李永身上的负担就轻松些。
  鱼味馆和小区鱼塘如今已经步入正规,生意都挺火爆,但是对空间鱼虾的需求,却没有增加,因为他们已经将空间鱼虾做得很高档,限量也很成功,每天需要的鱼虾数量都是固定的,偶尔才会有些变化。
  李永只需要根据这个数量,定时提供相应的鱼虾就是,不用耗费太多的心思。
  数量上没有增加,空间却在不断扩大,完成鱼虾的供给自然更加轻松,李永才能悠闲自在地享受闲暇的生活。
  水空间现在还是五级,五个亮点勾勒出一颗五角星,显得璀璨夺目。
  五块水面,平时也分布在五个点上,将它们的中心连起来,就是一个等边的五边形,隐隐显出一个五角星来。
  李永看着面板上那颗渐渐亮起来的五角星,感觉水空间似乎将要发生某种变化。
  之前,水空间聚敛生气值,然后升级,都是发生数量上的变化,水体的体积,以及数量。
  所谓量变引起质变,这个突然出现的五角星,或许就是征兆。
  这段日子,李永没有再忙着频繁给水空间里放养鱼虾,给自个家、宁家送了两次,伶仃洋里的海蟹去了大半,包括给了鱼味馆一批,每天给王芷瑶父亲做蟹肉丸子汤的,剩下来的,放在南极海散养,虽然它们的个性依然很凶悍,数量少,危害不大。
  再说,每种生物能够在自然界存活延续,都有自己的本事,这些更善于爬行的海蟹,拿那些成熟的鱼虾,并没有多少办法。
  伶仃洋空出来以后,李永就将最早一起买的海龙虾放进去,这些海龙虾养在外面的鱼缸里,虽然也是空间水,但成长的速度明显滞后,同时期的海蟹都能吃了,它们才调羹头的大小,差了很多。
  不过,这些海龙虾养在鱼缸里,一开始天天打架,甚至每天都有阵亡的,后来经过宁小雪的“调教”,才变得和平和谐,就像变了一个性子,不再乱打乱杀的。
  海龙虾们变温顺以后,伶仃洋就能养些别的鱼虾,李永就从海天那边买了点海水鱼虾的幼苗。
  选择幼苗,是因为这玩意省心,买一次,长很久,不用经常折腾,这样也更容易遮掩,目标小,不会让人看出马脚。
  至于
  第八十三章 乐陶陶(下)
  “伶仃洋”养着鱼虾幼苗,平常要吃的成熟鱼虾,就养在“南极海”,因为小鹅崽脱水事件,小企鹅它们还是只能够呆在淡水的“天池”,淡水鱼虾通常比较温顺,不会有什么威胁。
  小崽子们经过宁小雪的调教,对于空间里播种的蔬菜,已经知道爱护,不会随便祸害。
  当然,偷吃是免不了的。
  水空间里种的蔬菜,生命力特别旺盛,上面的菜叶给吃光了,第二天就能长出新芽,所以不怕它们吃,不要祸害就行。
  “天池”里的“天池鱼”也消耗了一些,与空间鱼相比,“天池鱼”营养更丰富,价值更高,眼下主要是自己人吃,就连鱼味馆也提供得很少。
  毕竟,空间鱼的价格就挺高了,也挺走俏,没有必要、也不合适过份推出更好的“天池鱼”。
  不过,梁嘉亮正在同刘铁真商量鱼味馆的扩大,或者是新开一家私房菜馆的事情,真要做成,希望用“天池鱼”作为招牌。
  私房菜馆档次高,也限量,鱼虾供给的压力不会太大。
  当然,天池鱼吃了对人体健康有益,李永知道这玩意珍贵,随着“天池”扩大,或者鱼虾消耗,随时从海天水产公司那边买点鱼苗进行补充,保证鱼虾满池,想吃就吃。
  云梦泽里面放养的,都是母鱼在水空间里产下的卵,然后孵化出来的鱼苗。
  李永猜想它们受到水空间滋养的程度,要比天池鱼还要彻底,估摸着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说不定品质要比“天池鱼”更好,所以就专门辟出这个空间,以便区别。
  通常是买了带籽的鱼,养在阳澄湖里,排卵以后,就想法将鱼卵转移到云梦泽,让它们在这里孵化成为鱼苗,然后慢慢成长。
  春天这个时候,带籽的鱼虾比较多,李永搞了不少的鱼卵,这些鱼卵孵化的成功率也挺高,时间不长,云梦泽就有了成群的鱼苗,具体的数量,李永也搞不清楚。
  反正就是黑压压、一片一片的!
  由于水体的扩大,一个“阳澄湖”提供的鱼虾,就能供应鱼味馆、小区鱼塘,以及自个儿平常吃喝的需要,毕竟,消耗的量都不算多。
  李永也开始在水里弄一点水草、水菜之类的,之前就埋了一些藕段,如今已开始扎根、抽芽,向着水面冲刺。
  此外,他又撒了一些红菱、莼菜之类的,也开始冒出嫩绿色的幼芽。
  水菜主要种在“天池”、“云梦泽”,这里的小鱼通常不喜欢吃别的东西,好像水就能给养饱似的。
  只有“阳澄湖”的鱼虾,很多都是外面买来的成鱼放进去改造的,依然保留吃东西的习惯,水菜种子撒进去,长出的嫩芽就得给他们啃了。
  李永就在“阳澄湖”随便弄了点水草,由着它们吃去。
  除了水里的鱼虾、水菜,水空间的岸上也给充分利用。
  靠着水边,原来插下的那圈垂杨,都开始扎根抽芽,隐隐然有了小树苗的样子。
  岸上大部分土地都给开挖种了蔬菜瓜果,一垄一垄的,绿油油好像给水空间添了一圈的绿坝。就连伶仃洋、南极海的沙岸上,也都种了土豆、萝卜、花生之类的根茎作物。
  有几块地“点种”了一些果树的种子,窜起特别快,先天的优势,让他们在菜地里“鹤立鸡群”、亭亭玉立,非常醒目。
  看着水空间里鱼游虾戏,生机勃勃,李永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凝眉一想,就觉得水空间最大的问题就是“荒无人烟”,没有人,那地儿再好,也只能算是“荒地”。
  宁小雪现在进不了水空间,不过她很喜欢、很向往那个梦幻般的国度,经常要李永拿了相机进去拍些照片,时常拿出来翻看。
  看了会书,阳光照在身上很舒服,宁小雪又把笔记本拿出来,放在膝盖上,翻看里面的照片。
  听到李永说起“荒地”,女孩就指着照片道:“要是岸边能有个小木屋就好了。”
  宁小雪开始做过一个设计,里面有假山有木屋,后来为了给王父提供绿色蔬菜,这些设计就都没用,土地都给利用上种菜。
  如今,菜地够多的,而且还都是多茬的菜,吃之不尽,完全可以辟出一块地方,搞个小木屋之类的。
  宁小雪打开之前做的设计效果图,澄净的水塘边上卧着一座小木屋,感觉跟童话世界差不多。
  而且,一看就似乎有了人气,哪怕屋里没人,那也是人力造出来的东西。
  李永估测了一下,小木屋的架空高度大概在两米左右,矮了,人要弯着腰,不能直起身子;高了,没必要,也会显得比较笨。
  水空间在不断扩大,水面之上的高度,也足够容纳这么一座小木屋了。
  不过,李永也尝试过,对于没有生命的物品,电脑桌可以带进水空间,双人床却不可以,对大小、重量之类的,也有些限制。
  木屋带不进去,只能在里面做了,如何做木屋也是个问题、新课题。
  想到可以打造一个温馨的小窝、童话的世界,李永倒是不会觉得麻烦,打算好好筹划一下。
  李永合上手中的《瓦尔登湖》,指着封面道:“还可以弄一只小船。”
  “是啊,可以在水上面划船呢!”宁小雪甜甜地笑道。
  李永看到军子在那边巡塘,伸手叫了他一声,等他过来就问起鹤湖这边的水面挺大,他们有没有考虑弄两只小船,让客户到水上游玩。
  军子就说这些都有,让他俩等两天,公司订购的小船、皮划艇很快就到。
  李永就挠了挠头,他是想提供创意来着,没想到人家早就在做,他这样的举动,看在别人的眼里,也成了自己想玩。
  李永想了想,他也确实是玩来着。
  李永厚着脸皮给强子打了个电话,问了问小船的价钱,也不便宜,都挺贵的,公司买了几只小木船,有大有小,最少的也要好几千。
  不过,这个船主要是用来装点鹤湖的,都是由绿洲公司出钱。
  李永忍不住翘了翘大拇指,宋妮娜这生意做得“一本万利”,绿洲借着鹤湖卖房子,陶然居同样也是借着鹤湖卖名气。
  李永想弄一只小船自用,当然不用那么贵的,只好再另外想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