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笑林大全-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面子
  野鸡到阎王那里去告状说:“我本是一种极有文采的禽类,所以,古代圣明的君王都在自己的服饰上绘我的图像,并且把礼服上彩绘的雉鸟称为‘华虫’。为什么近来上海胡家宅一带的妓女,也敢叫我的名字?”
  阎王说道:“时势不同了嘛。古代的圣明君王推崇你,所以把你的像绘在礼服上;而如今的人们不重视你,所以借你的名字称呼那些走江湖、跑码头的妓女。”
  野鸡分辩道:“不对。如今的二品官,也用彩丝绣我的像作官服前胸和后背上的补子,怎么能说如今的人不重视我?”
  阎王沉吟半天,最后说:
  “既然这样,那我交代世间的人把这些二品衔的官,也称为‘野鸡官’,给你一点面子吧!”
  ——清·吴趼人《俏皮话》
  医生获匾
  有位庸医,凡到他这儿来看病的,往往一看就死。但是还有些不了解情况的人,仍然到他这里来看病,因此在他手里断送了性命的人越来越多。
  有一天,忽然有一伙人吹吹打打地给医生送来一块匾额。医生不知是谁送来的,自己思量,从行医以来,从未获得这样的荣耀,便接受了这块匾,并把它挂起来。
  邻人们也很惊讶猜疑,相互议论道:这个医生使很多病人送了命,怎么会有人给他送匾?后来仔细打听,才知道那匾是一家棺材店送的。有好事者便到店中去问店主说:“那个医生治好了你的病吗?为什么要送匾给他?”店主答道:
  “不不!小店的生意向来清淡,可自从他行医以来,我的生意马上有了起色,所以送块匾给他,以表示不敢忘记他的好处!”
  ——清·吴趼人《俏皮话》
  轿夫开价
  某人花了很多银子上下打点,通门路,起初捐了个小官,接着再用银子到处巴结升迁,逐渐升到了道员。后来再花银子,被上司记了姓名,再后来补缺,再后来升官,再后来捐了花翎,再后来加了头品顶戴,一直做到封疆大吏,全都仗了银子的力量。
  有一天,他要雇一个轿夫,问每月要多少工钱。轿夫说:“如果专抬大人便衣出门,则工钱不必计较。如果大人将官服穿戴整齐了去见客,则每月必须十金。”此官莫名其妙,但还是雇下了这个轿夫。后来有人问轿夫,为何穿便衣和穿官服要价不同。轿夫说:
  “那官员只一身轻骨头,若只穿便衣,我抬了他轻如无物,所以工钱多少可以不必计较。如果穿戴起官服,他的顶子、翎子、补子、珠子,不知重重迭迭的用了多少银子,这就是要我抬一轿银子了!这么重的银子压在双肩上,为何不要他十金一个月!”
  ——清·吴趼人《俏皮话》
  “角先生”
  香港的小银币,背面有字:“香港一毫。”所以广东一带人称小银币都以“毫”作单位计算,如一毫、二毫之类。市场上卖东西的铺子里记帐,又往往图省事,写成“毛”字。上海一家广东人开的商店,一向用同乡人做经理。但是考虑到与各地交际,方言不通,便又雇用一个上海人某甲做帐房助理。某甲翻阅各种帐本,发现上面有很多地方写着“二毛”、“三毛”等字样,不懂是什么意思,便问同事。同事告诉他:
  “这是广东人的写法,意思与‘角’字相同,‘一毛’就是‘一角’,‘二毛’就是‘二角’,以后可以都改写‘角’字。”
  甲听了点头答应。到了月底,开写帐单,客户中有位姓“毛”的,甲竟也写作“角先生”。
  ——清·吴趼人《俏皮话》
  幽默类
  说明
  笑话是一门引人发笑的艺术,其主要表现方式
  即是幽默。而幽默的本质就是有趣、可笑和意味深长。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和审美活动,任何平淡庸劣的价值取向和因循固陋
  的思维方式,都与幽默无缘。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双方争论激
  烈、剑拔弩张、僵持不下,往往由于第三者的一两句幽默的话语,即可使争执的双方哑然失笑,撒手言
  欢,化干戈为玉帛。而在一个死气沉沉、单调乏味的场合,也往住因为某个人的幽默谈笑,打破了这种沉寂局面,活跃了人们疲惫麻木的神经,从而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健康风趣的氛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幽默是化解人类矛盾的调和剂,是活跃和丰富人类生活的兴奋剂,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和绝美的行为方式。
  这里所选的六十八个幽默故事,从多个角度折射了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中世纪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这些笑话或虚幻,或质实,或揭示,或批判,或赞美,或讽刺,或嘲谑,或解颐,千姿百态,多姿多彩,把人们带入一个古老而现实的迷人世界,从而获得精神和情志的最大满足。
  偷肉
  某甲去京城卖肉,在路旁一厕所前停下来解手,把肉挂在外面。某乙见此,忙把肉偷去。还没来得及走远,甲已经走出厕所,抓住乙,问乙是否看见有人从厕所旁拿走了他的肉。乙恐甲识破,早把肉衔在嘴里,不耐烦地说:“你真是个笨蛋!把肉挂在门外,哪能不丢?如果像我这样,把肉衔在嘴里,岂有丢失之理?”
  ——魏·邯郸淳《笑林》
  姓名游戏
  北齐的西阳王徐之才极有口才,尤善于文字游戏。在他未封王时,尝与尚书王元景戏耍。王元景嘲笑徐之才的名字,说:“你的名字叫‘之才’,这又有什么讲法?依我看来,叫‘乏才’还差不多。”徐之才听了,不恼不怒,立即嘲弄王元景的姓:“‘王’这个字,左边加上言为‘(同”诳“)’,靠近犬便成了‘狂’,加上颈足是个‘马’(马),长出角、尾就变成‘羊’。”王元景听了,张口结舌,尴尬万分。
  又有一次,徐之才宴请客人,卢元明也在座。席间,卢元明戏弄徐之才的姓说:“‘徐’字也就是未入人(”未“字加上”彳“和”入“)。”徐之才当即嘲弄元明的姓——“卢”(繁体为“盧”)字:“‘盧’这个字,安‘’为‘虐’,加‘丘’为‘虗’,生男成‘虜’(虏)‘,配’馬‘(马)成’驢‘(驴)。”直说得卢元明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满座人笑得前仰后合。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马、王对笑
  隋朝时,有一位姓马的人和一位姓王的人有一次在一起喝酒,酒酣耳热之际,姓马的人便嘲笑“王”字说:“你这个‘王’啊,原来本姓‘二’,只因为你漫天走来,所以用‘动钉住了你的鼻子。”姓王的人立即戏弄“马”字:“你这个’馬‘(马)啊,原来本姓’匡‘,拗着你的尾巴往东北走,你的背上驮着王郎。”二人各遇幽默高手,一时大笑尽欢。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不是六斤半
  隋文帝开皇年间,越国公杨素任尚书令。当时有一位姓出名六斤的人想拜见杨素,便带着名纸到尚书省,在门口遇到了儒林郎侯白,请求侯白代他署上姓名。侯白遂写成“六斤半”。名纸很快传到杨素手里。
  杨素对这个人的姓名感到奇怪,便召来出六斤问道:“你的名字叫六斤半?”出六斤回答道:“您搞错啦!是出六斤。”杨素拿着名纸在他面前一晃:“这上面为何写成六斤半?”出六斤解释道:“刚才在门口请侯秀才代写的,大概是他写错了。”
  杨素马上把侯白召来,指了指出六斤问道,“你怎么把人家的名字给写错啦?”侯白分辩说:“没写错呀。”杨素便拿起出六斤的名纸,指着侯白书写的“六斤半”三个大字,得意地问道:“肯定是你写错了。若不是你错,为什么人家姓出名六斤,请你代笔,你却写成了‘六斤半’?”
  侯白恍然大悟,回答道:“是这么回事,刚才我在尚书省门口遇见他,他求我写字,既然他说是出六斤,我捉摸着那只能是六斤半了,不料到竟写错了。”杨素听后,笑得前仰后合。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遇见贤尊
  侯白经常与尚书令杨素在一起谈天说地,戏弄玩耍,尽欢极乐,往往从早晨一直谈到晚上才能回家。
  一天晚上,侯白刚走出尚书省大门,恰逢杨素之子杨玄感。玄感一把拉住侯白的手,央求道:“侯秀才请跟我来,到府中给我讲几个有趣的故事。”侯白被留无奈,想走出也走不成,便给杨玄感编造了一个故事:
  “有一只猛虎,到山野去觅食,忽然发现一个刺猬仰卧在地上。它以为是一个肉团,便伸口去衔,冷不防被刺猬卷住了鼻子,吓得掉头就跑。紧跑慢跑,来到山中。一路奔跑跳踉,早已累得困乏无比,不觉昏昏欲睡。刺猬见老虎睡着了,这才放开了它的鼻子。老虎顿觉轻松,便欢天喜地地蹦了起来。走到一棵大橡树下,低头看到橡斗,吓得侧着身子对橡斗说:‘早晨遇见贤尊,愿郎君且避道。’”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燕窝与牛犊
  侯白后来做了唐朝的官员,经常跟人们在一块猜谜语,侯白先对众人约法三章:“所猜之物,一、必须是能看见的实物;二、不能虚作解释,迷惑众人;三、如果解释完了,却见不到此物,就应受罚。”接着他先出谜面:“背与屋一样大,肚与枕(车后横木)一样大,口与杯子一样大。”大家猜了半天,谁也没猜中,都说:“天下哪里有口和杯子一样大而背却和屋一样大的物件?定无此物,你必须跟我们大家打个赌。”侯白跟众人打完赌,解释说:“这是燕子窝。”众人恍然大笑。
  又有一次,侯白出席一个大型宴会。席间,大家都让他作个谜语助兴。所猜之物,既不能怪僻难识,又不能抽象不实。侯白应声而道:“有物大如狗,面貌极似牛。这是何物?”
  众人竞相猜个不停,有的说是獐子,有的说是鹿,但都被大家否定了。便让侯白说出谜底。
  侯白哈哈大笑道:“这是个牛犊。”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腊月何处有蛇咬
  隋朝时,有一个人内心特别敏慧,但却有个天生的缺陷——口吃。越国公杨素每逢闲闷时,便把他召来畅谈取乐。
  有一年腊月,杨素与这人在府中闲坐。杨素戏问道:“有这么一个大坑,深一丈,方圆也是一丈,假如把您放在里面,您可有什么办法出来?”这人低头想了好长时间,忽然抬起头来问道:“坑……坑里有……有梯子吗?”杨素说:“当然无梯啦,若有梯子,还用问您吗?”这人又低头想了好长时间,问道:“白……白……白……白天?还是夜……夜……
  夜……夜……夜里?“杨素不耐烦地说:”管什么白天黑夜?我问您可有法子出来?“这人反问道:”若不是在……在夜晚,眼睛又……又不瞎,为何掉入……入坑里?“杨素听了,大笑不止。
  杨素又问他:“假如我突然命您做一军官,守一小城,您手下的兵士不过千人,粮食也仅够吃几天,城外有数万敌军包围。您作为城中主帅,可有什么守城之计?”这人低头良久,问道:“有……有援……援兵吗?”杨素答道:“正因为没有援兵,所以才问您呢?”
  这人又沉吟很久,抬头对杨素说:“诚……诚如君言,失败难免。”杨素又大笑不止。
  接着,杨素又问道:“看来您多智多能,我提的问题没有能难住您的。现在再问您一事:今天家中有人被蛇咬了脚,您说应该怎么医治呢?”这人应声回答:“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雪……涂……涂即……即治。”杨素问:“五月哪里能有雪?”这人笑着反问道:“既然五月没……没有雪……雪,那么……么腊月何处有蛇咬?”杨素听了,笑得前仰后合,把这人打发走了。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贺知章乞名
  唐玄宗天宝初年,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上书朝廷,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玄宗李隆基,对他非常敬重,诸事待遇异于众人。
  贺知章临行,与唐玄宗辞别,不由得老泪纵横。唐玄宗问他还有什么要求。知章说:“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赐名,实老臣归乡之荣也。”玄宗说:“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为孚。”知章拜谢受命。
  时间长了,知章不觉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我是吴地人,‘孚’字乃是‘爪’字下面加上‘子’字。他为我儿取名‘孚’,岂不是称我儿爪子吗?”
  ——宋·高怿《群居解颐》
  不知诗为何物
  艾子喜欢作诗。一天,艾子漫游到齐魏之间,下榻在一个旅馆。夜间,他听到邻屋里有人说话:“一首。”不一会儿又说:“又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