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宋元明清。
外围的考生们一个个唏嘘出声,这才明白过来第二场的难度之大。
要知道,古代大家的绘画名作,一般在书店里都能买到,一些博闻强记的学生甚至能够将整幅画都印在脑海里,一旦遇到赝品,一观便知。
然而,名家的小幅作品却不一样。
这些小幅作品一般价格都比大幅要少得多,比如某一画家的大幅精品之作能够拍卖到千万之数,但是其小幅泛泛之作却只能卖到几千几万,所以无论是画风还是风格上都会有些差距,而且小幅作品很多是没有记载过的,要将其分辨出来,便需要对作者各个阶段的画风都有所了解才行。
在赵卓手上的这一幅,乃是北宋名家李公麟的白描画。
所谓白描,指的是单用墨色线条勾勒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李公麟的白描在北宋时堪称第一,无论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精,尤其擅画人物和马。
恰恰这一幅,就是落款李公麟的《卧马图》,赭黄色的纸面上,寥寥几笔,便使一匹马颇具神采。
赵卓认真看了看,不由朝着墨灵叹道:“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李公麟的真迹,但是这几匹马画得确实出神,无论从卧着的动作还是眼睛都能看到有些睡意绵绵。”
墨灵也点点头,轻赞道:“虽然和李公麟的画风稍有区别,但是作假者的白描确实很有水平呢。”
“这么说,这幅画真是假的了?”赵卓惋惜的叹了口气。
第二十章 险过三关(上)
更新时间2011…2…26 10:08:12 字数:1490
一旦是赝品,那么它的价格也就显而易见了,可惜了作假者的那份画工。只是在古代,连温饱都成问题,这样制造赝品已成画工的谋生手段,恐怕谁也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名字流传千古呢。
墨灵没接过话,却是歪着脑袋说道:“大哥哥把这幅画翻过来一下。”
赵卓将画一翻,便看到背面上有些淡淡的灰点,奇道:“这是什么?”
墨灵却是眼一亮道:“果然没错,这是苏州片的假画呢。”
赵卓听得恍然大悟,据记载,在苏州的山塘街、专诸巷和桃花坞等市坊里,有许多画工专门以摹仿古画造假为生,在明朝时代形成了全国最著名也规模最大的作伪地,被称为苏州片。
苏州片的假画题材丰富、署款也多是名家,而且许多作伪的画工功力十分了得,所作的伪画和真画相差无几,再加上苏州片的流传几乎遍布全国,很多清代收藏家都将难辨真伪的苏州片赝品铃印并加入藏品著录。
但是他又奇道:“为什么看背面就知道了,莫非是这些白点?”
墨灵解释道:“苏州片的制作大多是在细绢上做作,这些细绢产自苏州虎邱、山塘等地,多有杂质,本来白色的并不容易看出,但是画工为了作假方便,将其加工染成赭黄色,年代日久,背面黄色渐退一些后,便能看到一些杂色点斑出现。”
场外的人虽然不知道赵卓为什么将画翻过来看了看,但是考官们却是心里有数,地区性的作假便有地区性的特点,但是要一下子就想到手里拿着的是苏州片的赝品,却需要丰富的鉴别经验,一旦明白了是苏州片的赝品,那么分辩也就比较轻松了。
毕竟当时作伪的,除了河南造、湖南造、苏州片,诸如北京后门造、广东造等等,几乎全国各地都有造假,而每个地区的作伪特点也不尽相同。
其实这第二关,考的便是丰富的知识和一个鉴定师的直觉,而这种直觉必须要经过长期的摸索锻炼才能够炼成。
张向东都不由点点头,颇有几分欣赏的意思,罗教授更是脸上充满自得,好似辨画的人是他一样。
和墨灵所说的一样,第二幅画依旧是苏州片的赝品,但是那画工也确实能够以假乱真,无论是画风神韵还是整幅画的装潢,都十分用心。
赵卓鉴定完两幅画后,并没有急着呈递上去,而是听墨灵讲着一些关于苏州片的知识,待到时间过去5分钟后,他这才将写着答案的本子递上去。
而这时,也有考生豁然反应过来,嗅到了苏州片的影子,这就象数学考试一样,没有想到那个点上,便容易钻进牛角尖,一旦想到点上,一切难题便迎刃而解。
又隔了一分钟后,这才有另外的考生交上去。
见到赵卓又拿了第一,而且还过关,外围的考生们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其实并不是没有人同时考古钱和书画两类,只因为赵卓在第一关被罗教授抖出了收藏套钱的事情,大出了风头,所以便让众人更加关注。
连过两关,赵卓表现的实力已让人觉得惊艳,但是真正能不能过关,还得看第三关呢。
10分钟一到,第二关考试的结果也很快公布出来,29个人中淘汰了8人,剩下了21个人。
离开的人一个个摇头长叹,用半小时的时间来考验几年的苦功,显得是那么的残酷。
对于第二场过后还能剩下21个人,毕老不由笑道:“看来今年的考生颇为不错,我记得上年过了第二场只剩下一半不到,尤其是这个赵卓,我很期待他的表现啊。”
汪老说道:“可不是吗,不过这还得看张副会长第三关的题目,要过了第三场那才算得上真正过关。”
张向东淡淡一笑,待到21人抽签重组后,便说道:“现在只剩下4组人,由工作人员给每人发三幅画。”
只见工作人员抬上来三个大箱子,每个箱子里取一个,交给考生。
等到众人得到三幅作品之后,张向东轻描淡写的道:“第三场的规则同样很简单,只需要鉴定出三幅画的真伪,并且指出造假的地方。”
张向东越是把话说得这么轻松,考生们心里就越不塌实,谁也不知道这三个箱子里究竟哪个箱子装的全是真迹,而且赝品就要说出造假的地方,这考的便是真本事了。
第二十章 险过三关(下)
更新时间2011…2…27 9:34:46 字数:1535
有信心的是摩拳擦掌,也有忐忑不安的一直擦着汗,但是时间并不给人思考的机会,很快每个人手里都有了三幅画。
为了让每个人都有对比的机会,所以工作人员特地搬来的桌子,很快整个院子里就摆满了21张桌子,考生们将三幅画在桌上摊开,可谓是巍巍壮观。
赵卓把前两幅画一摊开,便豁地吃了一惊,这居然是郑板桥和金农的画。要知道,这二人可是大名鼎鼎的扬州八怪之二呢。
这两幅画,署款郑板桥的名为《墨兰图》,几块山石之间,墨兰悠然而生,旁边还写着一首小诗。
署名金农的是一幅行楷书法,线条刚硬,好象每一笔都用尽了力道一般,看起来十分深刻。
墨灵歪着头打量着,不时的微微颔首一下,似对真伪早有了解。
待到第三幅图打开,画的是几枝腊梅,迎冬而放,上面还加刻了好几个名家的铃印,以示收藏。
赵卓却皱起了眉头,按理说到了第三场,拿名家的画出来鉴赏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第三幅画的作者名叫安少茗,他却怎么也想不起这个名字,似乎在清朝时期,并没有一个名画家叫这个名字呢。
他不由朝着墨灵看去,却看墨灵居然也蹙眉头在看这幅画。
赵卓心头一惊,该不会连墨灵也认不出来这个人吧?鉴画的基础工作就是要了解各个时代的画家和画风,无论是名家还是小名头的画家,了解是基本的。
墨灵博学广识,照理说什么人都应该了解才对,如果没有了解,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人是在墨玉随葬之后出现的!
这时,果然听到墨灵说道:“大哥哥,这个作者我不认识,怎么办呢?我很想帮大哥哥考过这一关!”
看到墨灵焦急的样子,赵卓连忙安慰道:“你放心,大哥哥一定能过关的。你先告诉我,这两幅作品是真迹还是赝品。”
墨灵便说道:“这两幅都是赝品。郑板桥这一幅应该是代笔所做,他擅长书法,所以画兰花的时候时常采用笔画来画,花出的兰花骨劲倔强,入木三分,尽带傲骨。这是需要相当功底的呢,所以看这兰花便能看出是有人代笔所作。至于这金农的,应该是郑板桥的临摹之作吧。”
“你是说,郑板桥也仿造书法?”赵卓有些惊讶道。
墨灵说道:“不止是郑板桥呀,很多大家其实都有仿造的经历,只是这些仿造属于文人墨趣,和用造假来谋利是不一样的呢。”
明白了两幅画都是赝品,赵卓也从里面嗅到了点东西,他抬头看了看张向东,发现他脸上是一幅高深莫测的笑意。
此时,考官也在窃窃私语着,余唯洋淡淡说道:“向东,你这第三场题目出得可够难的,扬州八怪也就算了,居然还拿出了那个,我看考生们要转过弯来可不容易。”
“余会长,鉴定这东西一定能死脑筋,要是脑袋不灵活,不会想主意,那遇到真正的难题可就麻烦了。”张向东不以为意的说道。
此时时间已过去了3分钟,考生们一个个急着象热锅上的蚂蚁,很多都对第三幅画不知所措。
赵卓深吸了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待到目光落到装画的三个箱子时,他突然有点主意,每个考生手里的三幅画都是从三个箱子里拿到的。
也就是说,其中两个箱子里装着的都是和扬州八怪有关的画,那么第三个箱子里装着的,应该是和安少茗有关的东西。
一想到这里,赵卓便举目朝其他人望去,在他吸取灵气后,目力早非同一般,朝周围几张桌子瞄了几眼,便看到其他的第三幅画。
让人奇怪的是,周围4个人的画,除了有一个是署名安少茗的外,其他尚有两个作者。
赵卓微微蹙起眉头来,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类人居然在名气上能够和扬州八怪并提,该不会是什么王公贵族的画吧?
不过王公贵族哪能画得这么好?要是画也只能是代笔。
骤然间,好似一道灵光从脑海中浮现,赵卓浑然间明白过来,而这时,墨灵也对画纸进行完了鉴定,二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宫廷画师!”
听到墨灵也叫出这四个字,赵卓便忍不住笑了起来,是了,就是宫廷画师。
所谓宫廷画师,是专门为皇帝嫔妃等代笔的一群人,他们画功了得,地位非凡,但是画作上所署的名字却不是自己的,所以有时候也会拿自己署名的画到琉璃厂贩卖,就此流传下来。
第二卷
第一章 帮忙
更新时间2011…2…27 9:35:34 字数:2952
要想辨别是宫廷画师,最重要的就是这画纸,用的乃是进贡的上等纸张,和普通画家所用的自然不一样,但是如果不细心查看,只是看这纸张的年代,便万万没办法发现这一点。
所以刚才墨灵也是一时间没有看出来,不过她毕竟心细如发,很快便想到了能否从纸张来断定作者,这倒和赵卓的想法殊途同归了。
一旦明白到这点,赵卓这才松了口气,他也明白过来,自己可以依靠墨灵,但是不能因为这种依靠而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否则就本末倒置了。
此时时间刚好过了5分钟,赵卓便开始写上赝品造假处,至于宫廷画师的自然是真品,由于纸张上的限制,外人也是很难仿造的。
赵卓交上来的答案得到了考官们的一致认同,而2分钟之后,才有第二个考生交上答案来,随即的陆续交答案,最终第三关合格人数仅为15人。
赵卓以十分轻松的姿态过了书画考试的三关,引起外围考生们议论纷纷,只是这议论还没有结束,在瓷器考试的名单上却又传来了赵卓的名字。
这一来,不止是考生们一个个目瞪口呆,不少协会的工作人员都被吸引了过去。
瓷器考试是以问答的方式进行,因为赵卓连过两关,作为主考官的毕老便忍不住问他些问题,想看看他的真实实力。
结果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赝品到了赵卓手里,怎么烧的,如何鉴别,甚至是哪一种手艺赵卓都能滔滔不绝的讲出来。
本来本来参加瓷器考试的考生不少年龄都已经三十出头了,可谓是研究瓷器多年,但是和赵卓这么一比,却完全落了下风,在大家冥思苦想过关的时候,赵卓已经轻松的拿到了优秀的评语。
不止是学生,考官们都被赵卓所展现出的实力吸引住了,罗教授也没料到赵卓在瓷器考试上居然也有这么高的造诣,连连惊叹。余唯洋这才明白过来,赵卓居然还真没开海口,虽然只是初级鉴定师考试,但是赵卓以如此轻松的姿态过关,估计连二级鉴定师都没这个水平呢,震惊是一波接着一波。
本来众人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老天却仿佛给大家开玩笑一般,赵卓居然又要参加接下来的玉器考试。
这一下子,整个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