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
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
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
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
法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
灭。
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
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
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
香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
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
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
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
法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
灭。比丘们!这就是苦灭圣谛。
道圣谛的解释:
又,比丘们!什么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呢?那就是八圣道,即正
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见呢?比丘们!正见就是知苦、知苦之集、
知苦之灭、知导致苦灭之道的知见。比丘们!这就是正见。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思惟呢?比丘们!正思惟就是离欲、不染
世乐的思惟,也是没有嗔恨、没有暴力的想法。比丘们!这就是正思
惟。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语呢?比丘们!正语就是不妄语、不两舌、
不恶口与不绮语。比丘们!这就是正语。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业呢?比丘们!正业就是不杀、不偷及不
邪淫。比丘们!这就是正业。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命呢?比丘们!正命就是圣弟子不以错误
的方式营取生活,而以正确的方式经营生活。比丘们!这就是正命。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精进呢?比丘们!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
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防止未生的恶行、不善之心念的生起;
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去除已生起的
恶行和不善的心念;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
地投入开展未生的善行及善的心念,使之能生起;比丘下定决心,精
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保持已生的善念,不使它退失,
使之增长、成熟、圆满地开展;比丘们!这就是正精进。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念呢?比丘们!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
知无常,就身体观察身体,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精勤、
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感受观察感受,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
恨;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心观察心,去除对身心世界
的贪爱和嗔恨;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诸法观察诸法,
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们!这就是正念。
又,比丘们!什么是正定呢?比丘们!比丘舍离贪爱、不善之心
念,众生离欲之心,伴随着寻和伺并充满喜乐,他进入初禅;寻、伺
消失,获得内心平静和专心一致,众生离欲和无寻、无伺之心,充满
喜乐,他进入二禅;喜消失后,他住于平等心,对感受完全觉知、时
时彻知无常,并且在身体经验到圣者所说的:「由觉知和平等心所众
生的乐」他进入三禅;在根除苦乐以及先前的喜忧也消失之后,他因
此进入超越苦、乐的四禅,充满平等心和觉知。比丘们!这就是正定。
比丘们!这就是导致苦灭之道圣谛。
于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
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
观察诸法不断减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
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
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四圣谛观察诸法。
比丘们!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处七年,就可以期望
有两种果报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
得不还果。
比丘们!不用说七年,如果有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
处六年,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大智慧,或者如
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比丘们!不用说六年,……比丘们!不用说五年,……比丘们!
不用说四年,……比丘们!不用说三年,……比丘们!不用说二
年,……
比丘们!不用说一年,如果有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
处七个月,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
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比丘们!不用说七个月,……比丘们!不用说六个月,……比丘
们!不用说五个月,……比丘们!不用说四个月,……比丘们!不用
说三个月,……比丘们!不用说二个月,……比丘们!不用说一个
月,……比丘们!不用说半个月,如果有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
处七天,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
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这就是为什么说:「比丘们!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
服愁叹、灭除苦忧、获得正道、体证涅盘,这条道路就是四念处。」
世尊如此说法后,比丘们皆大欢喜,赞叹世尊所说的法。
正念的呼吸:《安般守意经》
出处:巴利经典中部第118经
英译中:广净法师
诸比丘,持续不断修习安般念,能获大果,能致大誉。持续不断
修习安般念,可令四念处修习圆满。持续不断修习安般念,可令七觉
支修习圆满,持续不断修习安般念,可令智慧解脱完成。
诸比丘,如何修习安般念,如何持续不断修习,能获大果,能致
大誉?
诸比丘,如此,比丘或往林中,或往树下,或往寂静处,结踟趺
坐,端身正直,系念在前。息入知正入息,息出知正出息。
(吸气,行者知道他正在吸气;呼气,行者知道他正在呼气。)
一、观 身
1。 吸入的气很长,行者知道「我正在吸入长息」;呼出的气很长,
行者知道「我正在呼出长息」。
2。 吸入的气很短,行者知道「我正在吸入短息」;呼出的气很短,
行者知道「我正在呼出短息」。
3。 「我正在吸气,同时注意到我的全身。我正在呼气,同时注意
到我的全身。」行者努力练习。
4。 「吸气我令全身宁静祥和,呼气我令全身宁静祥和。」行者努
力练习。
二、观 受
5。 「吸气我感到喜悦,呼气我感到喜悦。」行者努力练习。
6。 「吸气我感到快乐,呼气我感到快乐。」行者努力练习。
7。 「我正在吸气,同时了知我心理的活动。我正在呼气,同时了
知我心理活动。」行者努力练习。
8。 「我正在吸气,同时使我心理的活动宁静祥和。我正在呼气,
同时使我心理的活动宁静祥和。」行者努力练习。
三、观 心
9。 「我正在吸气,同时觉察到我的心。我正在呼气,同时觉察到
我的心。」行者努力练习。
10。 「我正在吸气,同时使我的心愉悦祥和。我正在呼气,同时
使我的心愉悦祥和。」行者努力练习。
11。 「我正在吸气,同时集中我的心念。我正在呼气,同时集中
我的心念。」行者努力练习。
12。 「我正在吸气,同时疏解我的心结。我正在呼气,同时疏解
我的心结。」行者努力练习。
四、观 法
13。 「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诸法无常的本性。我正在呼气,同
时观察诸法无常的本性。」行者努力练习。
14。 「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诸法离染。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
诸法离染。」行者努力练习。
15。 「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解脱。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解脱。」
行者努力练习。
16。 「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出离。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出离。」
行者努力练习。
诸比丘,如是修习安般念,如是持续不断修习,能获大果,能致
大誉。
五、圆满四念处
诸比丘,如何修习安般,如何持续不断修习,能令四念处修习圆
满?
(1)
诸比丘,当行者专注于呼吸,吸气行者了知「我正在吸气」;呼
气,行者了知「我正在呼气」;呼出长息了知「我正呼出长息」;吸入
长息,了知「我正吸入长息」;呼出短息,了知「我正呼出短息」;吸
入短息,了知「我正吸入短息」。
当出入息时,了知一切身,了知「我正令全身宁静祥和」。行者
坚持安住观身在身,全然了知他的状况,超越世间所有之执着、忧患。
行者如此专注安般修息四念处的第一念处--身念处。
(2)
诸比丘,当行者专注于呼吸,吸气行者了知「我感到喜悦」;呼
气,行者了知「我感到喜悦」;吸气,了知「我感到快乐」;呼气,了
知「我感到快乐」;呼气,了知「我心理的活动」;吸气,了知「我心
理的活动」;吸气,同时令其心理的活动宁静祥和;呼气,同时令其
心理的活动宁静祥和;行者坚持安住观受在受,全然了知他的状况,
超越世间所有之执着、忧患。
行者如此专注安般修息四念处的第二念处--受念处。
(3)
诸比丘,当行者专注于呼吸,吸气呼气了知其心;使其心愉悦祥
和集中心念;令心解脱。行者坚持安住观心在心,全然了知他的状况,
超越世间所有之执着、忧患。诸比丘不修习安般念则不能得到任何禅
定智慧。
「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出离。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出离。」
行者努力练习。
(4)
诸比丘,当行者专注于呼吸,照见诸法无常、离染、解脱、出离
的本性。行者坚持安住观身在身,全然了知他的状况,超越世间所有
之执着、忧患。
诸比丘,如此修习安般念,如此持续不断修习,能令四念处修习
圆满。
诸比丘,如何修习四念处,如何持续不断修习,能圆满安住于七
觉支?
诸比丘,若行者恒坚持观身在身,观受在受,观心在心,观法在
法,无分散意,可令念觉支坚固,念觉支坚固故,念觉支能趋于圆满。
若行者住于念(专注,禅定状态)无分散意,能审视心中生起的
诸法--心的对象,能令第二觉支--择法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持续、坚持不移观照、审视诸法,无分散意,能令第三觉
支--精进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精进坚固,沉着住于修习之流,则离欲喜起,能令第四觉
支--喜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住于喜的状态,无分散意,能令身心轻安,身心经安则令
第五觉支--轻安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身心轻安,则心易达于定境,能令第六觉支--定觉支生
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住于甚深禅定中,能除诸分别,令第七觉支--舍觉支生
起趋于圆满。
诸比丘,如何格修习七觉支,如何持续不断修习,能令正智解脱
完成?
行者住寂静处,遵循七觉支之道,观诸法离欲,可令念觉支修习,
如是乃至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觉支修习,如此修习七觉支
能令正智解脱完成。
佛世尊说此经己,诸比丘皆大欢喜。
观心念:《学处集要》
梵文英译:Edward Conze
菩萨四处寻找自己的心念。但,是什么心念呢?
既不是渴爱,也不是嗔恨或无明。
那么,是过去?是未来?或是现在吗?
但,过去已不复存在;未来犹未来临;现在又不确定。
迦叶,
这是因为心念无法从身内、身外,或身之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