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净,都能显现。三、得无分别智者;在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境相都不显现,
由此说明外境不实,唯心所变。
《摄大乘论》在论证唯心无境时引用偈颂,以说明类似的道理。
如《摄论…所知依品》说:
难办断难遍知,应知名共结,瑜伽者心异,由外相大故,净者虽不灭,而于
中见净,又清净国土,由佛见清冷。是说外界不实,于同一处,染者见染,净者
见净。同论又引颂说:诸瑜伽师于一物,种种胜解各不同。
种种所见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识。
瑜咖师随着种种不同胜解,显现种种不同境像,从实践的经验中体验到诸法
唯识,应该说这是促成唯识理论建立的主要原因。
六、从业力上说明唯识
外境虽然不实,但在我们业力相似的人类看来还大致相同,如果依业力不同
的各类有情所见去看,则大相迳庭了。在唯识家的经论中往往喜欢引用这样的一
个例子,作为唯识无境的论证。如《摄大乘论…增上慧分》:鬼、傍生、人、天,
各随笔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这个颂古人称为一心应四境,是说于同处,如我们所见的江河流水,在具足
福报的夭人看来,是青色的琉璃世界;在罪业深重的饿鬼看来,成为一团猛烈的
火球,或是一堆秽浊的脓血了;在傍生界的鱼虾见了,则是一座美丽的水晶宫,
为安身立命之所在。这说明了客观上没有独立的境界,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都是
随着我们的业识所变现的,所以各类有情所见不同。
与《大智度论》相同的是,在庄子的《齐物沦》中,也有类似的说明。论中
说: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息腰痛或半身不遂,泥鳅也会这样吗?人爬到高树
上就会惊惧不安,猿猴也会这样吗?这三种动物到底谁的生活习惯符合客观实质?
毛嫱和西施是世人认为最美的,但是鱼见了就要深入水底,鸟见了就要飞向高空,
麋鹿见了就要急速奔跑,美色的标准究竟如何确定呢?业力不同,所见各异,足
见境随心变。
七、从譬喻上显示唯识
唯识无境的道理,不但在理论、实践方面可以论证,即使在我们每一个人的
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体验到,因为任何人都要做梦。
我们姑且不去考察人为什么会做梦,只想谈谈梦中境界。谁都知道梦境是不
实的,可是对于一个进入梦乡的人,却会把他当做真实境界。譬如有人在梦中去
春游,迎着明媚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听着小鸟的欢叫,看到万紫千红的花木,
踏在郁郁青青的草坪上,一路上谈笑风生,心旷神怡,醒来时内心依然充满着喜
悦;如果梦到军队打仗,听到隆隆的炮声,飞机的轰炸,人马的嘶叫;或梦到狮
子虎狼迎面扑来,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被吓的惊叫,觉醒了犹惶惶不安,汗流
浃背。不实的梦境,在梦中却是那样逼真,醒后才知道虚幻不实。可知我们现在
所缘的一切境界也和梦境一样,唯心所现。
难曰:梦中人固然不知道梦境的虚幻,等到觉醒后才会知道;那么,我们现
在不是正处在觉醒时,为什么不知道现前境界的不实呢?
答曰:我们现在也是处在无明大梦中,无始以来从未醒悟过,所以见到的一
切,都错误的执以为实有,假使从无明梦中醒来,证得无分别智时,自然知道外
境的虚假。正像人在梦中,不知梦境的虚幻,觉醒才会知道;同样的,众生处在
无明大梦中,不知外境不实,一旦通达无分别智时,才知外境不实。
八、从释难以成立唯识
唯识理论的成立。在小乘学者或世俗外道看来,仿佛不但同现实相违背,就
佛教自身的教义去看,也是自相矛盾的,因此,纷纷提出疑难,攻击唯识无境思
想,论主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撰写了《唯识二十颂》,又在《戍唯识论》卷七也
将外人的疑问归纳为九难,并释九难以成唯识,现综合二论,叙述大意如下。
难云:如果心外无境,现见世间事物处所一定,时间一定,众多有情同见一
境,外境有作用。应该怎么理解呢?
答云:唯识所变之理,非如幻师魔术,,说变就变,说有就有、必待名言种
为因,共不共种为缘,因缘和合,方能显现,所以唯识之境有处、有时、共见一
事,作用得成,下以二喻显示。
①用梦喻释三难:境随心变亦有处有时有作用,如梦境。梦中所缘的境界也
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处所;如遇恐怖景像,也能产生惊吓的作用。可知所缘境
界虽然定处、定时、有作用,也是识所变现的。
②用饿鬼脓河喻释第三难:脓河是不实的,然在共业所感的饿鬼却同见脓河,
故知外境虽然不实,不妨所见相同。
2.难云:如果唯识无境,为什么经教中说有色等十处?
答云:世尊设教有密意说和显了说,十色处是密意说的,因为如来为使声闻
人悟入生无我,乃于五识之能生种子及所变相分,施设内五处和外五处。这十处
实际上也是不离识。又因为心外实色没有,如来复说唯识教,希望有情由此而悟
入法无我。
3.难云:色等外境是极微所成,现量证知,怎么能说没有呢?
答云:所言极微实有不成,以彼如有形相、质碍,还可分析,何以称为极微?
如果没有形相、质碍不能集成瓶衣等色。又前五识缘色等境时,并没有执为心外
实境,执以为心外实境的是意识虚妄分别,不是现量。
4。难云:得他心智者缘他心为境,而他心在自心之外,如此岂不是缘心外境
界了吗?
答云:他心智者缘他心不是亲缘,而是在自心中现起他心影像为亲所缘缘,
尚不出自心范围、所以他心智并没有缘心外之境。
5.难云:尽管不亲缘外境,但在自心之外既有他的异境,怎么能说是唯识
呢?
答云:所谓唯识并非单指某一个人的心识,它包括了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圣者
凡夫,他们在缘境时各各缘取心内之境,即甲者所缘不离甲者识、乙者所缘不离
乙者识,所以称曰唯识。唯是简别心外实色,显示了诸法皆不离心。、此外还有
许多疑难的解释,详见《成唯识论》、《唯识二十论》,此不赘述了。
九、结束语
以上从经教、理论、实践、譬喻、释难的六个方面,充分说明了一切诸法都
是唯心所现,离心之外没有实境。然而经论为什么要成立唯识呢?因为凡夫无始
以来执有心外的实我实法,由我执起烦恼障,依法执起所知障,由二障造作诸业,
以致招感生死轮回苦果。今说唯识正显唯心所现的缘起道理,由通达缘起就能证
得我空法空,断除烦恼障、所知障,从而圆证菩提、涅盘之果。所以唯识学建立
唯心是为我们转迷成悟、转识成智、离苦得乐的方便。
**********************************************************************
【录自:苏州西园戒幢律寺】